王茜
1918年,潘濂出生于海南一個貧困農(nóng)村家庭。為了謀生,16歲的他奔赴香港,在海輪上當學(xué)徒。
1939年,二戰(zhàn)爆發(fā),英國大量招募中國海員,潘濂簽約英國“貝洛蒙號”商船,在大西洋上運輸戰(zhàn)時物資。
三年后的一天,“貝洛蒙號”行駛在大西洋上,被德國潛艇發(fā)現(xiàn)。潛艇先后發(fā)射兩顆魚雷。聽到第一聲巨大的爆炸,潘濂迅速地穿上救生衣,跳入海中。當他剛?cè)胨?,第二顆魚雷又擊中商船,船身迅速下沉,產(chǎn)生了極強的吸力,把他拉向海底。慌亂中,他抓住一塊木板,浮出海面。
潘濂看著茫茫無邊的海面,徹底蒙了:“陸地在哪里?”他漫無目的地在海上漂流了2個多小時,突然,奇跡發(fā)生了——貨船上的一個未被炸壞的救生筏漂了過來。他立刻游過去爬了上去。
救生筏是正方形木筏,四個角均有桅桿。潘濂驚奇地發(fā)現(xiàn),在木筏兩旁的隔離間有金屬箱。他打開金屬箱一看,里面裝著各種罐頭和食物,還有幾發(fā)照明彈和手電筒。潘濂一陣狂喜,性命暫時無憂了!
海上漂流面對的第一個考驗就是:脫水!熱帶海面,太陽暴曬,需要大量的水分補充。潘濂把木筏上的帆布綁在桅桿上,搭了一個頂棚。這樣既能遮陽,又能收集雨水,裝進金屬罐中,以備飲用。但淡水有限,潘濂要分配好每天的用量。
第二個考驗就是食物。食物并不多,為了堅持到獲救的那一天,他每天只吃一點點。他結(jié)繩記日,可食物在第55天時耗盡。聰明的潘濂用手電筒里的彈簧做成魚鉤,又把木筏上的纜繩拆開,重新搓成細魚線。他把附在木筏上貝類的軟體當魚餌,這樣竟能釣上一些小魚。當然,這些小魚只能生吃。
潘濂整整用了幾天的時間,硬是用手從木筏上拔出一枚釘子。這成了他手中唯一的工具。他用釘子將鐵罐劃開,長時間地修磨,竟打造出一把簡陋的刀。他又把釘子弄彎,綁上魚線,用小魚當誘餌,終于釣上了大魚。一條大魚的肉量相當于幾十條小魚。他把大魚削成魚片,掛在桅桿上曬成魚干。潘濂再也不用吃生魚了,而是吃上了中國傳統(tǒng)的熟魚片。魚片越來越多,可以儲備起來,以絕后患。
為了避免肌肉萎縮,他把繩子捆在手上,時不時在木筏旁游上幾圈,鍛煉自己的身體。生存問題,暫時解決了,但是更大的危險卻來了。木筏在狂風巨浪中上下顛簸,海水無情地卷走他的魚干,也將他收集的淡水毀于一旦。每次暴風雨過后,潘濂都要面對缺水無食的困境。此時的他,只能抓住停站在木筏上休息的海鳥,直接用牙咬破鳥喉,生飲鳥血,生吃鳥肉。
一次,他用海鳥做魚餌,竟然釣上了一條小鯊魚。這條鯊魚雖只有幾英尺長,但力氣非常大,幸虧他編織的魚線非常結(jié)實,任憑鯊魚怎么掙扎,也沒能逃脫。潘濂與鯊魚進行了長時間的較量,終于把鯊魚拖上木筏。鯊魚被拖上木筏,還不肯就范,張開大嘴想撕咬潘濂。潘濂拿起旁邊的鐵罐,砸死了鯊魚。之后,他暢飲魚肺中的血,度過了兩天,并把鯊魚做成了魚片。每次暴風雨后,他都重新積攢魚片和淡水,以此與風暴進行著艱苦、不懈、長期的反復(fù)斗爭。
長時間的海水侵蝕,沒有淡水洗澡,又缺乏蔬菜中的維生素,他四肢的皮膚長出了膿瘡,潰爛,關(guān)節(jié)浮腫,他渾身疼痛難忍。奄奄一息的他早就精神恍惚,失去了時間概念,唯一的信念就是:活下去!有時在饑渴疼痛中,他狠掐浮腫的肌肉讓自己不睡著。
每天單調(diào)枯燥的生活,無限的孤獨,看不到的希望,讓他越來越壓抑無助。有一次,美國飛機看到了他,給他空投了一個浮標做標志,卻被一場暴風雨卷沒了。盡管如此,潘濂仍然沒有放棄。
正當體力和精神到達極限時,他發(fā)現(xiàn)海水的顏色慢慢變淺了。終于,他看到了陸地,三個巴西漁民發(fā)現(xiàn)了他,把他救上了岸。這一天,是1943年4月5日,他已在海上整整漂流了133天。潘濂的事跡傳遍了全世界。人們稱他為現(xiàn)實版的“魯濱遜”。
潘濂成了二戰(zhàn)中盟國海軍心目中的英雄。他謙虛地說:“中國人跟這場戰(zhàn)爭中其他勇敢的水手一樣,面對各種困難,我們有信心去克服?!?/p>
潘濂以中國人獨特的生存智慧和堅韌精神,創(chuàng)造了人類挑戰(zhàn)困境的歷史紀錄。人在困境中,最重要的是不要絕望。有時候,“堅持下去”就是最堅定有效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