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娟 [伊犁師范大學(xué),新疆 伊犁 835000]
弗蘭茲·卡夫卡是歐洲著名的表現(xiàn)主義作家,是世界文壇的天才。雖然卡夫卡一生留下的作品并不多,生前也是鮮為人知,作品并未受到重視,但他的《變形記》《城堡》《失蹤者》《訴訟》等小說后來卻在全世界廣為流傳,深受人們的喜愛,對現(xiàn)代派小說也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其中《變形記》更是舉世聞名。
《變形記》講述了主人公格里高爾變形成甲蟲前后的故事,通過這樣一個變形故事,反映一戰(zhàn)前后一代人的痛苦、孤獨、壓抑與掙扎。小說引人注目的是人變形成甲蟲這一情節(jié),而作者卡夫卡為什么選擇甲蟲作為主人公的變形物,是值得我們思考與探究的。本文擬從小說的創(chuàng)作背景、甲蟲這一意象與主人公格里高爾處境與命運的關(guān)系等方面對這一問題進行探討。
弗蘭茲·卡夫卡1883 年出生在猶太血統(tǒng)的奧地利商人家庭,是家中的長子,有三個妹妹,還有兩個夭折的弟弟。他從小就喜愛文學(xué)和戲劇。十八歲進入布拉格大學(xué)學(xué)習(xí)化學(xué)、文學(xué)、法律等學(xué)科,并獲得了博士學(xué)位。1904 年,卡夫卡開始發(fā)表小說,早期作品受表現(xiàn)主義影響,后來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人們常說“字如其人”“文如其人”,說的就是一個作家的創(chuàng)作內(nèi)容和創(chuàng)作風格與作家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和作家個人的成長經(jīng)歷是分不開的??ǚ蚩ǖ摹蹲冃斡洝芬粫o人以荒誕、沉著、陰郁的感覺,這顯然也是作家生活體驗的反映,是作者內(nèi)心的表白,更是他性格特點的體現(xiàn)。而卡夫卡緣何起創(chuàng)作出一系列陰暗沉郁的作品呢?
卡夫卡曾經(jīng)有一位名叫略韋的朋友,略韋當時是一個伊地語演出劇團的導(dǎo)演和演員,兩人相見恨晚,關(guān)系密切。卡夫卡經(jīng)常會去到朋友略韋的家中做客,也會邀請略韋到自己的家里來玩?!岸ǚ蚩ǖ母赣H,對此十分不滿,甚至是輕蔑的寫道:‘誰同狗一起睡覺,起床時就會惹一身臭蟲?!笨ǚ蚩▽@件事記憶猶新,在長信《致父親》中也寫道:“只需我對一個人有一點興趣(就我的天性而言,這種情況并不多),你就會毫不考慮我的感情、毫不尊重我的評價地對這個人破口大罵、污蔑、丑化?!备赣H用一種幾近惡毒的方式將他同甲蟲做對比。父親對朋友略韋的諷刺,在卡夫卡的記憶中又加深了一次對人變形為物的印象。
卡夫卡在童年記憶中第一次有對于人變形為物的認識,是在童年吃飯時的記憶,父親經(jīng)常說家中的飯菜難以下咽,并說那是“飼料”,說那頭“牲口”(指女廚師)把飯菜給糟蹋了。也就是在父親羞辱過朋友略韋的一年之后,卡夫卡便開始了《變形記》的創(chuàng)作。
卡夫卡幼年的成長經(jīng)歷使他的性格變得憂郁且孤僻,這在作品中也有所體現(xiàn)??ǚ蚩▌?chuàng)作的作品大多表現(xiàn)了處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苦苦掙扎,與社會反抗的主題。但是作者筆下的主人公無論如何痛苦掙扎,始終都無法擁有力量與社會的壓迫抗爭??ǚ蚩ㄊ钦驹诘谌朔Q的角度,以冷峻客觀的敘述語言去描寫發(fā)生的事情,剖析人物的情感和心理。但是又不難發(fā)現(xiàn),在這種客觀冷峻的敘述語言和敘述角度下,其實隱藏著作者鮮明的情感和態(tài)度,形成了悲喜交加的敘事風格,這與卡夫卡外冷內(nèi)熱的性格也是吻合一致的。正是由于童年時期父親一次次地提到甲蟲,卡夫卡才有了將人異化為甲蟲的想法。也正是卡夫卡生活的變形,最終才成就了《變形記》中主人公格里高爾的變形。
卡夫卡為什么要將格里高爾變形成一只甲蟲,而不是其他什么別的東西呢?“有學(xué)者認為,格里高爾變形成為甲蟲,也許并不像評論家們所說的那樣深刻與復(fù)雜,‘甲蟲’這個比喻只是作者信手拈來的而非刻意為之,這種昆蟲的意象是無關(guān)緊要的”?!啊冃巍皇且环N假定性的手法,格里高爾變成任何一種無自衛(wèi)能力,丑陋得令人生厭,不被人理解的動物都不會影響《變形記》的主題”。可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一)甲蟲之殼與格里高爾負重的人生
格里高爾是他們一家人的經(jīng)濟來源,在他還沒有變形之前,父母尊敬他,妹妹愛戴他,他也十分珍惜自己旅行推銷員的工作,對工作可以說是兢兢業(yè)業(yè)。面對家中的父母,格里高爾也從不吝嗇,用自己辛苦掙來的工資支付一家人的吃喝,還一心想著給妹妹支付高昂的學(xué)費??墒钱敻窭锔郀枂适Я藙趧幽芰εc自理能力,對這一家人沒有物質(zhì)貢獻的時候,他們就好像都變了一個人似的,一改之前尊敬、愛戴的態(tài)度,母親厭棄他,父親用蘋果狠狠砸他,妹妹雖然還給他吃些剩飯剩菜,但最終也提出要將哥哥趕出家門。仔細想想,這是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昔日他們還是朝夕相處的一家人,如今卻成了這副模樣。曾經(jīng)那個為全家人盡心盡力工作的格里高爾,在一夜之間竟遭到了全家人的唾棄與厭惡。雖然卡夫卡的《變形記》一文存在虛構(gòu)的成分,但是格里高爾的變形細節(jié)卻讓整篇文章的虛構(gòu)顯得更加真實。使這一家人態(tài)度轉(zhuǎn)變的直接原因,便是格里高爾喪失了勞動能力,不能繼續(xù)為這個家庭做貢獻了。他們便都換了一張面孔,惡語相加,甚至使出拳腳,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將格里高爾這個累贅趕出家門。
卡夫卡生前發(fā)表的作品并不多,而《變形記》就是其中較為著名的一篇。在《變形記》首次發(fā)表時,卡夫卡得知是畫家奧托瑪·斯塔為這本書設(shè)計封面時,他就說沒有必要在書的封面上出現(xiàn)甲蟲。最終出版社聽取了卡夫卡的建議,沒有在書的封面上畫甲蟲。那么究竟是一只怎樣的甲蟲,會讓作者提出如此的要求呢?
小說中并沒有大篇幅的文字,詳細而直接地描繪甲蟲的外形,但是可以從文中一點點的拼湊出甲蟲的大致輪廓,睡醒的格里高爾變成了一只又寬又大的甲蟲。他仰臥在床上,堅硬的像鐵甲一樣的背緊緊地貼在床上,他將頭稍稍地抬起之后,便看見自己那穹頂式的肚皮被分成了好多塊弧形的硬片,再往下看,許多條細腿好像失去了控制似的來回舞動。
甲蟲身上那副又硬又重的軀殼,就好像是作為旅行推銷員的格里高爾身上所肩負的重任。在公司,他是一個盡職盡責的職員,卻也經(jīng)常遭到上司主管的壓迫。在家中,他是父母眼中的乖兒子,是妹妹眼中的好哥哥。這些生活中的種種壓力,使格里高爾不得不像一只甲蟲一樣,躲在封閉厚重的軀殼下生活。這層軀殼后來也成為格里高爾的保護殼,正是因為有了這個甲殼的存在,才使得格里高爾沒有那么不堪一擊,也保護了格里高爾柔軟的身體。變成了甲蟲之后的格里高爾,雖然無法自由地跳躍,奔跑,也沒有了行動上的自由,但是卻也收獲了另一種自由,他再也不用聽憑公司的擺布,再也不用為家人的生計而辛苦工作了。
(二)甲蟲纖細的腿腳與格里高爾的軟弱
“甲蟲”這個詞包含兩方面含義:“一方面,它指某些對人有害,富于攻擊性甚至嗜血的小動物;另一方面,它也指那些軟弱無助,容易被捏死或踩死的小動物?!倍窭锔郀栕冃纬傻募紫x,正是屬于后者。《變形記》一文中,出現(xiàn)了許多次對主人公格里高爾細腿的描寫,文中一開始就寫到他從睡夢中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的身軀下面有許許多多的小細腿在來回地舞動著。格里高爾本來可以像普通人那樣兩手一撐從床上坐起來,但是現(xiàn)在的他無論多么使勁地用細腿支撐著床板,都再也無法輕松地坐起來了,更何況他那許多條細小腿是那么不聽使喚?,F(xiàn)在格里高爾身上這些數(shù)不清的小細腿也象征著曾經(jīng)那個從事旅行推銷員工作的格里高爾所面臨的壓力。
成為甲蟲后的格里高爾雖然外形變了,但是他那一顆善良的心卻未曾改變,他還是一心想著家人們今后的日子該怎樣度過,自己怎樣才可以幫家人還清賭債并且湊齊妹妹上音樂學(xué)校的學(xué)費,甚至在臨死之時,也不忘感激家人曾經(jīng)對自己的溫情。這些小細腿也好比在工廠里辛苦勞作的工人們,他們像機器一樣晝夜不停地工作,機械性地擺弄著自己的身體,卻漸漸地在工廠里迷失了自己,不知道哪里才該是自己的落腳點。
(三)仰面朝天的甲蟲與格里高爾的無能為力感
一覺醒來的格里高爾發(fā)現(xiàn)自己仰面朝天地躺在床上,他想像往常一樣從床上坐起,縱使他如何努力,使出渾身解數(shù),卻連這么簡單、平常的事情也辦不到了。然而,在后面等待他的,還有更多困難。慢慢地,他發(fā)現(xiàn)自己沒有辦法拿起稍微重一點的東西,沒有辦法像往常一樣穿衣服。最重要的,他失去了在家庭中的尊嚴,格里高爾也產(chǎn)生了愈發(fā)強烈的無能為力感。努力翻身未果仍仰躺在床上的“甲蟲”,就如同曾經(jīng)的格里高爾,他想擺脫家庭貧困的狀態(tài),于是他拼命地賺錢、努力地工作,但是卻怎么也沒有得到領(lǐng)導(dǎo)的賞識和家人的關(guān)懷。他也還只是那個資本家牟取利潤的工具,是為親人維持生計的搖錢樹。格里高爾內(nèi)心存在著反抗的念頭和欲望,但他卻具有更加強大的壓制反抗欲望的欲望。最終他什么反抗的行為也沒有,還是整日待在房間里,聽著家人對自己的諷刺和謾罵,他最具有反抗意識的行動,只不過是爬到“墻上醒目地掛著那位穿一身毛皮衣服的女士的畫像”上面,以免母親和妹妹將它搬走。而格里高爾僅有的這一點反抗,對于拯救他自己來說又是無濟于事的。最終,無能為力的格里高爾只能在孤獨與自責的痛苦中默默地死去。
卡夫卡的作品經(jīng)常通過主人公的變形表現(xiàn)異化的主題,而甲蟲又是作者經(jīng)常選擇的一個意象。為什么作者會頻繁地選擇這一意象,這除了與他幼年的成長經(jīng)歷有關(guān),還與甲蟲這一動物本身的生活習(xí)性有關(guān)。甲蟲是好獨居、弱小無助且喪失飛行能力的一種昆蟲。卡夫卡也通過甲蟲這一形象,把人的靈與肉分離的事實形象而生動的表現(xiàn)了出來。
(一)孤獨
“甲蟲有一個特點,就是喜好孤獨地生活”。隨著20 世紀現(xiàn)代工業(yè)大發(fā)展大變革以來,無數(shù)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為了維持生計而奔波著,他們不得不面對生活競爭的高壓,在金錢和機器的夾縫中求得生存的空間。而格里高爾就是他們的典型代表。他淪為工廠中的機器,孤獨而痛苦地生活在人潮涌動的大都市中。變形成甲蟲的格里高爾雖然和家人相處的時間多了,但是他卻更加孤獨了。喪失了工作能力與自理能力的他,對家人來說就是累贅與包袱。最終,孤獨抑郁的格里高爾只得待在臥室中,聽著家人對自己的斥罵,從鼻孔中呼出象征著生命的最后一口氣息。格里高爾是孤獨的,也是可憐的。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腦海中浮現(xiàn)的不是家人用蘋果砸他、罵他的場景,而是昔日和家人朝夕相處的場景。雖然,資本家們無情地壓迫他,親人們冷漠地對待他,可是他依然心懷感恩,懷著對社會的一絲恩情默默地離開了人間。
(二)徒有其形的翅膀
變形后的格里高爾與普通的甲蟲在生活習(xí)性和生理特征上沒有差別,但是卻不能飛行。甲蟲是在恐龍時代之前就存在的生物物種,隨著一代代的繁衍與進化,有些甲蟲的翅鞘連在一起,后翅退化,漸漸地失去了飛行的能力,而堅硬的翅鞘也只是起到保護后翅和身體的作用。變形后的格里高爾行動上變得自由了,他可以爬上爬下,去到這間房子的任何一個地方,而不是像原來一樣為了維持生計,只能在公司和家之間往返??墒撬倪@種自由也是有缺陷的,他不能像其他的昆蟲那樣,可以自由飛行,只能在曾經(jīng)屬于他的這間小臥室里爬行。
變形之后的他已經(jīng)沒有了人的身體,但是卻還保留著人的思維與情感;而他雖然有了蟲子的身體,但是卻也無法像其他昆蟲那樣自由飛行,他是一個有缺陷的人,也是一只有缺陷的蟲。這時的格里高爾是沒有歸屬感的,無論是在人的世界還是在蟲的世界都找不到認可。“最終,失去自由的格里高爾無法躲避人類的攻擊,以致被父親砸出的蘋果重傷”。
綜上所述,甲蟲這一意象的選擇并不是作者心血來潮,而是用甲蟲的生理特性構(gòu)建起了主人公格里高爾與甲蟲的關(guān)聯(lián)。小說中,主人公格里高爾一覺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變成了甲蟲??此剖且粓鰤簦菂s給我們真實地展現(xiàn)了一戰(zhàn)時期那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的真實狀況。再現(xiàn)了他們在物欲橫流、親情泯滅的情況下痛苦掙扎的生活狀況。在那個物欲橫流的社會,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只能在夾縫中求得生存的空間,人性也就在金錢和物質(zhì)的誘惑下逐漸喪失??ǚ蚩üP下的甲蟲,就是那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他們背負重殼,身擔重壓,竭盡全力地生活。卡夫卡通過格里高爾的遭遇反映出了那些苦苦掙扎于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們凄苦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