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語言學家劉丹青:方言是一種思維方式

2020-07-13 09:35:43杜瑋
中國新聞周刊 2020年24期
關鍵詞:吳語丹青新聞周刊

杜瑋

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所長、全國漢語方言學會原會長劉丹青。圖/受訪者提供

劉丹青的父母是江蘇無錫人,他在蘇州吳江區(qū)度過了中小學時光,“文革”期間曾輾轉于上海的親戚家。十多歲時,劉丹青就學會了無錫話、吳江話、蘇州話、上海話等四種方言,并隱隱覺得幾種方言及方言和普通話之間存在著某種對應關系。

1977年考上蘇州大學中文系后,劉丹青開始致力于方言的研究。身為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所長和全國漢語方言學會原會長,對60多年來漢語方言生存境況的起落了然于胸。在他看來,每一種方言都提供了一種看待事物、感知和體驗世界的獨特視角,意味著一種特有的思維方式與文化。在全國普通話普及率已經(jīng)達到73%、大城市普及率已超90%的今天,他認為要實施差別化的語言保護政策。日前,在位于北京東二環(huán)內的辦公室里,劉丹青接受了《中國新聞周刊》的專訪。

語言自豪感不足是方言危機的一大表現(xiàn)

中國新聞周刊:你成長過程中語言環(huán)境是怎樣的?普通話的推廣普及歷經(jīng)了怎樣的轉變?

劉丹青:我算是成長生活在江南地區(qū)經(jīng)濟條件比較好的地方,但即便在這樣的地方,我小時候上學時幾乎沒有老師用普通話上課,從小學到中學都是這樣,普通話只存在于語文課和一些文藝演出、詩朗誦之間。平時,老師們用各種不同口音的方言上課,大部分是吳語地區(qū)的方言,只有一些外地來的老師,會用普通話或者帶有官話方言色彩的普通話上課。在校外,無論是孩子們之間,還是大人和孩子間,都說方言。如果一個外地人平日里說普通話,會被本地人視為一件奇怪的事情。那時候是一個方言盛行,而普通話推廣不足的一個階段。

1977年,我考上蘇州大學中文系,兩個班共108名學生。除了1名從蘇北地區(qū)移居蘇州的同學說官話,其他同學都說吳語。我和同學之間交流用兩種方言,一種是吳江話,一種是蘇州話,因為蘇州話比較容易懂,當時也是強勢方言。

推廣普通話在中國從1956年起開始實行?,F(xiàn)在回過頭來看,我認為,推普初期政府行為所起到的作用遠不如改革開放后媒體的作用,尤其是電視普及后,媒體所發(fā)揮的作用大。電視的普及使得普通話每天縈繞在大眾耳邊,收看電視也成為改革開放初期家家戶戶每晚主要的文化生活方式。電視當時是新媒體,這一傳播媒介的到來,對于中國普通話的普及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中國新聞周刊:在你的印象中,什么時候方言出現(xiàn)了危機?出現(xiàn)危機的原因是什么?

劉丹青:普通話的大普及只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媒體的豐富使得推普有了加速度。但我認為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改革開放后經(jīng)濟形態(tài)發(fā)生的重要變化。原來中國經(jīng)濟以傳統(tǒng)的小農經(jīng)濟為主,因此經(jīng)濟生活的區(qū)域性比較強。改革開放及后來興起的全球化浪潮,使得各省乃至各國之間的這種區(qū)域性被打破,再加上戶籍制度的松動,人口大規(guī)模的遷徙,務工者大范圍的流動,都對方言生態(tài)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因此,方言出現(xiàn)式微的因素是多重的。

到了200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通過,這是我們國家語言文字領域一個根本性的綱領,對于維護國家統(tǒng)一,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的活力非常重要,同時也賦予了普通話更大的影響力。但如果沒能把握好推廣普通話和保護傳承方言兩者間的關系,就會出現(xiàn)過分壓抑方言的情況。事實上,這也是近年來不少方言面臨的現(xiàn)實。

中國新聞周刊:你認為哪些方言出現(xiàn)了危機,方言出現(xiàn)危機的表現(xiàn)有哪些?

劉丹青:方言生存現(xiàn)狀的差異比較大,像粵語比較強勢,在當?shù)厝酥虚g認同感也比較高。而且,在廣東韶關等非粵語區(qū),粵語也在使用,它的強勢遠超過其他方言。這當中有個語言自豪感問題,我感覺到廣州人的語言自豪感很強,上海人的語言自豪感屬于中等偏上,南京、福州等城市,當?shù)厝说恼Z言自豪感就不太強,具體什么原因我沒有研究清楚。

我在南京媒體上做節(jié)目的時候,有觀眾問,我們南京話不好聽怎么辦?南京話在明清時期曾是一些外國人學習漢語的標準語言,還是南系官話的代表,但什么時候南京人語言自豪感開始下降的,我沒有專門研究。同時據(jù)我了解,福州人也不認為自己的方言很強。在泉州和廈門這些閩南語區(qū),閩南話相對強勢,而福州雖為福建的省會城市,但屬于閩東方言的福州話卻沒能贏得很多人的心。

語言自豪感的強弱實際上會影響到語言或者說方言的保護程度。語言自豪感不強的方言,丟失起來更容易。聯(lián)合國關于語言活力和語言瀕危的評價系統(tǒng)里面有好多項參數(shù),那么其中有一項就是人們對于母語的態(tài)度。

另一個方言出現(xiàn)危機的重要表現(xiàn),也是重要原因,就是使用環(huán)境的萎縮。以我的家鄉(xiāng)吳江為例,外來人口和本地人口比例差不多是1:1,而本地人口中包含了很多老弱病幼,而外來人口大部分是青壯年,這意味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你絕大多數(shù)打交道的青年人都是外地人,交流需要用普通話,這就使得方言的使用環(huán)境大大減少。

現(xiàn)在的小孩子一到入園年齡就會被送入幼兒園,家長自己帶的情況比較少,在公共教育機構都是通行普通話。所以,現(xiàn)在的年輕人從幼兒園開始到長大參加工作,都很少有使用方言的環(huán)境。

同齡人交際是母語習得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如果同齡人交際的環(huán)境被限制在共同語,也就是普通話,那么他在成長過程中,用自己的方言來進行交際的能力和習慣都會降低。因此他慢慢形成非常自發(fā)地優(yōu)先用普通話交際,方言的使用動機不強,最后的結果就是方言越來越萎縮,這是這些年一個非常顯著的現(xiàn)象。

陜西方言版話劇《白鹿原》吸引觀眾。圖/視覺中國

方言需要傳承下去

中國新聞周刊:這些年國家關于方言保護的政策是怎樣的?

劉丹青:十多年前開始,國家語委和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就提出了語言資源的保護。這個概念是很重要的,過去,方言被很多人視為是阻礙國家發(fā)展、阻礙普通話推廣的因素,負面視角多一些,提出語言資源概念以后,就意味著所有的語言方言一定程度上都是資源,都有它的文化積淀、文化價值和社會價值。當時就設立了一些項目,開展了語言資源的調查,我承擔了語法調查項目標準的設計。

2015年開展了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把方言調查和少數(shù)民族語言的調查結合起來。國家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有些省份比如湖南還得到了民間力量的支持。

真正把方言列為保護的對象,應該是在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fā)布了《關于實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發(fā)展工程的意見》之后。這份文件里提出要“大力推廣和規(guī)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保護傳承方言文化”。這里面最重要的詞就是傳承,保護有不同的理解,那么有些人就把它記錄下來,也就算一種保護,但記錄下來如果沒有傳承,它最終就只是成為一個檔案里的東西,那么作為一種語言來說,它可能就消亡了。

所以現(xiàn)在提出來的傳承,就希望年輕一代能夠把方言傳承下去。我覺得這是政策上的一個重要的新的提法,表明國家看到了很多方言所處的弱勢。

2013年6月12日,海南儋州市,村民們在海邊展示“儋州調聲”,慶賀節(jié)日。儋州調聲是海南儋州市民間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之一。圖/視覺中國

中國新聞周刊:這些年方言保護和傳承的收效如何??

劉丹青:我覺得收效重要的一點是在觀念上面,大家不再只看到方言的負面因素,而是把它作為一個要珍惜的對象。這個影響不僅局限在從業(yè)人員中間,在普通老百姓中間觀念也開始在改變。

各地也開展了一些保護方言的活動,比如電視臺里面招募方言發(fā)言人,有一些地方舉行英語、普通話、方言的三語比賽,這些都把方言的地位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能增強人們對于方言的認同意識。不過,這些舉措的作用也不能估計得太高。因為方言發(fā)展困境里有很多客觀因素已無法改變,比如年輕人缺少使用方言的動力,使用方言的機會也少。

方言提供一種看待事物、感受世界的獨特視角

中國新聞周刊:為什么我們要保護方言,意義和價值到底在哪兒?

劉丹青: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從上個世紀,尤其是1990年代以來,就一直非常注重保護各地瀕危的語言。它有一個核心觀點:每一種語言實際上也包括每一種方言,它都形成了觀察這個世界的一套獨特視角,從表述方式、用詞等方面都可以得到體現(xiàn)。當這種語言丟失,這種視角也就會沒有。

比如說在一些地區(qū)生活的人們,對某些現(xiàn)象觀察得特別細,對某些事物也分類特別細,對植物、動物、生態(tài)、地貌、氣候都有獨特的描寫,每種語言側重點都不一樣,就像物種一樣寶貴,這是語言和方言很重要的價值。

中國新聞周刊:可以以你熟悉的方言舉一個例子嗎?

劉丹青:比如說稻子,在英語里面,從田里的稻子、到燒在鍋里的米、生米做成的飯,都只有rice這個詞。因為稻米文化不是他們的重要的東西,但是對江南人來說,稻米非常重要,所以有谷、米、飯、粥等不同的字來指代不同形態(tài)的米。

吳語飲食文化中有個字叫粞,指介于完整米粒和米粉中間不同程度的碎米,只有在稻米文化非常發(fā)達的地方才有這個概念,專門來指稱這一類的東西。立夏時,江南人會制作一種節(jié)令食品,以金花菜和粞為原材料,叫“攤粞”。

還有“粉”和“面”的區(qū)別,北方把碾成碎末狀的東西都叫面,因為北方是以小麥文化為原型,“面”最初是指麥子的細末,進而引申出胡椒面、辣椒面等詞語,而在南方相應地都叫胡椒粉、辣椒粉。

“粉”這個字是米字旁的,它是以米粉作為一個原型來拓展它的抽象的?!胺邸本褪侵笇⒋竺啄氤煞勰┮院蟮臓顟B(tài),從中國傳統(tǒng)的訓詁學來講,粉字就是一個米字右邊一個分,把米粉無限分下去就變成了粉。所以方言都代表著一種思維和文化。南北文化的融合形成了我們現(xiàn)在“面粉”這個特殊的詞,同時也形成了胡椒面、胡椒粉這些并存的一些狀況。

要實施差別化的語言保護政策

中國新聞周刊:中國現(xiàn)在有這么多方言,哪些方言需要保護?該如何保護?

劉丹青:中國的方言非常多。實際上,從客觀上來說,可能也做不到讓每一種方言都能完全長久地存在下去。我們現(xiàn)在能夠做的實際上就是少做一些推動方言更快消失的事情,讓它在自然狀態(tài)下能夠生存,以及創(chuàng)造一些條件讓它生存得更好一些。但我們不可能為了保護方言而在其他方面做出更大的犧牲,甚至影響到普通話的推廣。你要知道,在一些貧困地區(qū),尤其是一些山區(qū),當?shù)鼐用衿胀ㄔ捤降牡腿?,也是他們脫貧致富道路上的一個阻礙。

中國新聞周刊:你在2018年9月湖南長沙召開的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首屆世界語言資源保護大會”上也提到語言保護工作的差別化政策,這點怎么理解?

劉丹青:我的核心意思就是說,對普通話普及還不那么好的地方,還應該繼續(xù)推廣普通話,但對于大部分城市地區(qū),尤其是中東部的這些沿海地區(qū),年輕人說普通話已經(jīng)不存在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是要把方言保護列到更加重要的議程上來。

中國新聞周刊:該如何解決方言代際傳承面臨的困難?具體該如何傳承方言?

劉丹青:一點就是鼓勵家庭內說方言,而學校層面可以從幼兒園開始,上課用普通話,下課后老師可以跟孩子之間用方言交流。普通話這種通用語言的地位不能削弱。

另一點我覺得也很重要,就是養(yǎng)成方言文明使用的習慣,我指的是在使用方言時,要有一種對他人關注、照顧的心理意識。比如說我們四個人中有三個人來自吳語區(qū)的,另一個北方人聽不懂吳語,那么就不能三個人大談吳語,把另一個人晾在一邊。中間可以穿插一些吳語,并且給不懂吳語的人解釋說明,這樣也會使得對方對于方言的認同感會增強,不會出現(xiàn)對方言過分排斥的情況,形成一種寬松的方言使用氛圍。

2016年6月14日,海南瓊海市潭門鎮(zhèn)草塘村89歲的老船長盧業(yè)發(fā)介紹《更路簿》和羅盤的使用方法。《更路簿》是海南漁民在開發(fā)和經(jīng)營西、南、中沙群島的過程中,用海南方言寫成,利用文字和地圖的方式描繪出的航海手冊。攝影/本刊記者 駱云飛

猜你喜歡
吳語丹青新聞周刊
淺談吳語方言生存現(xiàn)狀及其傳承保護
——以浙江地區(qū)為例
魅力中國(2021年49期)2021-11-27 15:37:26
吳語傳播現(xiàn)狀調查分析與傳播手段的創(chuàng)新
文教資料(2021年21期)2021-11-15 12:13:09
旅行的沒落
今天的會就開到這吧
你為什么要學會拒絕
丹青校園
老年教育(2018年12期)2018-12-29 12:42:50
水墨丹青
吳語閑話(之四)
蘇州雜志(2017年4期)2017-09-03 09:23:18
吳語閑話(之三)
蘇州雜志(2017年3期)2017-07-03 14:10:22
丹青閣賦
临沂市| 怀来县| 永和县| 阿克陶县| 邢台市| 施秉县| 东丰县| 舟曲县| 邵阳县| 满洲里市| 华宁县| 无极县| 渑池县| 和平县| 道孚县| 宁蒗| 文水县| 沈丘县| 淮滨县| 静安区| 诸暨市| 绥化市| 汪清县| 石河子市| 资阳市| 江陵县| 抚远县| 彩票| 玉山县| 都安| 青冈县| 大方县| 临猗县| 株洲市| 同江市| 丹棱县| 石景山区| 东乡县| 泰州市| 上栗县| 胶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