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觀物取象”看漢字的生命之“動”

2020-07-12 07:33:26
大眾文藝 2020年24期
關鍵詞:觀物書法作品古人

(鄭州大學文學院,河南鄭州 450000)

一、觀物取象——中國古人的觀察與創(chuàng)造之法

“觀物取象”的思想主要表現(xiàn)于《易傳·系辭傳》中的兩段話:

《易傳·系辭傳》中說:“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這句話為我們講述了中國人的先祖伏羲氏用“觀物取象”的方法來創(chuàng)作八卦的場景:伏羲氏通過觀察天上的氣象星象、地上的山川河流、飛鳥走獸的行跡、各種地理現(xiàn)象,就近則參照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就遠則選取眾多觀察到的事物,從而根據(jù)這些對事物的觀察,創(chuàng)作而成八卦,以此用來向世人傳告神明的旨意,用來揣摩類推萬物的情理。

《易傳·系辭傳》中又提道:“圣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边@句話的意思是說,圣人觀察天下眾多雜亂無章的事物的本質規(guī)律與性質內涵,通過比喻來明白深奧的道理,用象征的方式來理解事物的義理,這就叫作卦象。

《系辭傳》中所提出的“觀物取象”,是我們認識萬事萬物的觀察之法,這種認識,不僅僅限于對萬事萬物表象的認識,更是包括對紛繁復雜的萬物的內在本質與規(guī)律進行認識與理解。這在同時也是中國古人的創(chuàng)造之法,圣人通過觀察宇宙萬物的內在規(guī)律創(chuàng)作了八卦,并且用陰爻陽爻的符號來形容具體的事物,用簡化而成的八卦來訴說天下的一切變化與規(guī)律?!坝^”即是指對萬事萬物的“仰觀俯察”,“取”即是在“觀”的基礎上進行提煉、總結、領悟、創(chuàng)造?!跋蟆敝缸匀恢械奈锵螅彩侵甘ト嘶趯ψ匀滑F(xiàn)象的觀察總結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概括之象,是對于宇宙萬物的一種再現(xiàn)。這種再現(xiàn),并不是看重對自然物外形的摹仿與再現(xiàn),而且著重于表現(xiàn)出宇宙萬事萬物內在的原理與特性。“觀物取象”被認為是中國人對待這個世界的方式與方法,也同時是國人對藝術的觀察與創(chuàng)作之法?!皫煼ㄗ匀弧薄巴鈳熢旎械眯脑础?,都是強調了學習自然、從自然中獲得養(yǎng)分的重要性,也是藝術的創(chuàng)造之法。自然一如藝術創(chuàng)造的源泉活水,中國古人善于與生生不息的宇宙萬物進行精神對話,并不斷地在其中獲得創(chuàng)造的靈感。

中國藝術和西方藝術有很大的不同,這即是因為這兩種藝術在根源上的不同。西方藝術來源于古希臘對數(shù)學邏輯的重視,因而他們對形式、比例十分的看重與強調。東方藝術被要求表現(xiàn)著自然萬物生命力的流動與氣韻。這即是源于中國古人對生生不息的宇宙萬物的仰觀俯察、觀物取象,所以中國不僅追求對自然形象的描摹和仿照,也在同時表現(xiàn)著萬事萬物的情態(tài),表現(xiàn)出生命力的流動。所以這也就是西方人無法理解中國書法、繪畫藝術中為什么要留白的原因所在。[1]只有留下空白,才有了“虛”,氣息才能流動進來,作品也才有了生命流動的氣韻。中國古人對師法自然的重視也表現(xiàn)在中國的哲學觀上,老子曰“道法自然”,又曰“萬物負陰抱陽,沖氣以為和”。這一古老的哲學命題,確定了中國的美學是以“自然”為審美旨趣的哲學體系。而“負陰抱陽”的提出,也寓意著萬物都在不斷“負陰抱陽”的過程中,經(jīng)歷陰陽轉化,生生不息。

作為漢字書寫的法則,書法藝術,也遵循著“觀物取象”這一法則,東漢蔡邕在其《筆論》中提道:“為書之體,須入其形,若坐若行,若往若來……若蟲食木葉,若利劍長戈”即是認為書法寫作要摹仿人及萬物的姿態(tài)動作,要善于從萬事萬物中吸取養(yǎng)分。[2]孫過庭在《書譜》中將書法作品比作奔雷、墜石、鴻飛、獸駭、鸞舞蛇驚、泉注、山安等,也是說明書法作品不僅在形態(tài)上要和自然物相似,且在同時應當表現(xiàn)出自然物靈動多變的內在生命之感。

二、漢字起源:依類象形

漢字亦稱中文字,廣義的漢字指甲骨文、大篆、金文、籀文、小篆,至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的文字。漢字是怎么來的呢?相傳,是倉頡“始作書契,以代結繩”,創(chuàng)造了漢字。《旬子·解蔽》記載:“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壹也?!奔词谴碇@種說法?!秴问洗呵铩芬灿涊d:“奚仲作車,倉頡作書”?!墩f文解字·序》中也描寫了倉頡造字時的情景:“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沆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辈⒔榻B了倉頡創(chuàng)造文字所用的方法——“依類象形”:“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后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孽亂而蜪多也。著于竹帛謂之書;書者,如也。”

當然了,漢字絕不是一個人的或者一個時期的產物,漢字是古代勞動人民在勞動生活中逐漸孕育、創(chuàng)造并發(fā)展起來的智慧結晶,并隨著社會文化的發(fā)展而不斷進化和演變。中國古人在勞動與生活中觀察著天上星宿的分布狀況、地上山川脈絡的走勢、鳥獸魚蟲地奔走痕跡、草木器物的形狀,從而提煉、創(chuàng)造出種種代表意義不同的符號,這也即是漢字的雛形。不過這段話為我們說明了古人用來創(chuàng)造文字的方式,漢字創(chuàng)作伊始,是“依類象形”的,即是依照事物的種類和樣子模畫外形,而后根據(jù)這些“物象之本”,不斷發(fā)展出更多的漢字。而“依類象形”也即是體現(xiàn)著中國古代“觀物取象”的創(chuàng)造法則,“見鳥獸蹄沆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即是這一創(chuàng)造法則的具體體現(xiàn)?!坝^物取象”要求所創(chuàng)造出的事物必須體現(xiàn)著宇宙萬物的內在特點,那么取法于生生不息的宇宙萬物所創(chuàng)造而出的漢字,也自然有著世間萬物生動靈活的特質。

三、漢字書寫:生命之動

最早的中國漢字是以石具刻在龜背上的象形符號與甲骨文,隨著時代與技術的發(fā)展,陸續(xù)出現(xiàn)了鑄造的銘文與簡牘文字。隨著中國社會與漢字的不斷發(fā)展,也使得書法——這種漢字的書寫藝術不斷得到發(fā)展,并且一直延續(xù)至今。

李澤厚在《美的歷程》中認為書法藝術是“線的藝術”,認為書法是一種“凈化了的線條”,有著一種獨特的美感,并且,這樣的線條是“掙脫和超越形體模擬”的,是可以“自由的開展”的。與此同時,他認為書法的線條藝術是“有意味的形式”:在李澤厚看來,一般的形式之美“經(jīng)常是靜止的、程式化、規(guī)格化”的,這樣的藝術表現(xiàn)是毫無靈動和張力的,是“失去現(xiàn)實生命感、力量感的東西,”而“有意味的形式”則是“活生生的、流動的”一種美感,這樣的美必須要“富有生命暗示和表現(xiàn)力量”。[3]即,這種“有生命力的美”,是“有意味的形式”區(qū)別于“一般形式”的地方,這樣一種擁有生命暗示與生命力量的美,也即是書法的美之所在。

唐代書法家李陽冰在論古篆書的創(chuàng)作時,認為要想寫出一副好的書法作品,要“復仰觀俯察六合之際焉”,還要“于天地山川,得方圓流峙之形;于日月星辰,得經(jīng)緯昭回之度……于骨角齒牙,得擺拉咀嚼之勢?!比缓蟛趴梢栽跁▽懽鲿r,做到“隨手萬變,任心所成”,這樣創(chuàng)作出的作品才能夠“通三才之品匯,備萬物之情狀者矣?!边@即是認為書法創(chuàng)作要表現(xiàn)出草木云霞的“滋蔓之容”,飛鳥魚蟲的“屈伸飛動”、齒牙角骨的“擺拉咀嚼”等等這些,即是要表現(xiàn)出萬事萬物生動靈活的特點。

蘇軾在《論書》中說:“書必有神、氣、骨、肉、血,五者闕一,不成為書也?!奔词钦J為好的書法作品應當像一個完整的生命體,擁有生命的活力與氣象,缺少這其中的任何一點,就不是一篇完整的書法作品了??涤袨橐舱J為:“書若人然,須備筋骨血肉。血濃骨老,筋藏肉瑩,加之姿態(tài)奇逆,可謂美矣”,更是將書作比為了人,認為書法作品應當像一個活生生的人那樣有萬千姿態(tài),才能稱得上是美。這些都體現(xiàn)了生命之“動”在漢字書寫中的重要性,缺少了生命之“動”,也就缺少了宇宙萬物流動的、不休不竭的生命氣韻,這樣的書法作品,也就失去了“自由的開展”,變成了“靜止的、程式化、規(guī)格化”的一般形式,從而失去了作為書法的美之所在。

中國書法講求“氣韻生動”,講求“力量美”“節(jié)奏感”,認為書法創(chuàng)作要“如奔雷”“如驚鴻”“如墜石”,歸根到底,是在追求書法作品的生命之“動”,這種生命之“動”來源于中國古人對宇宙萬物的“仰觀俯察”:大自然的生機萬物,都蘊藏著一種動勢,這種生命的動勢之美正是中國漢字之美的關鍵所在。宇宙萬物生生不息,變化無窮,永不停歇。自然中的萬物也都是生機盎然的生命體:一枝梅花雖然花朵凋謝了,但是它的外形依然有著一種韻律,有一種“生的沖動”。[4]這種“動”的潛力,努力生長、擁抱陽光、生生不息,給人以希望、給人以生命的精神和活力之美。中國古人在“仰觀俯察”中,將這些生命之“動”賦予到漢字的創(chuàng)造和書寫當中,使得漢字的書寫也同樣擁有這樣生生不息的流動與自由,能擁有“活生生的、流動的、富有生命暗示和表現(xiàn)力量的美。”

四、結語

“觀物取象”是我們中華民族不同于西方的創(chuàng)造之法,它孕育了中國“道法自然”的哲學命題,也確定了中國美學是以“自然”為審美的旨趣。漢字是歷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至今通行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種文字能像漢字這樣經(jīng)久不衰。中國古人在對自然界萬事萬物的仰觀俯察中,模仿萬事萬物的形狀和意態(tài),創(chuàng)造、發(fā)展了漢字,也在同時賦予了漢字以生命之“動”,賦予了漢字以流動的、自由的美。這也是漢字區(qū)別于其他國家文字的特殊之處與美之所在。也正是因為中國漢字擁有這樣生生不息的生命之“動”,才使得中國的漢字書寫可以有著萬千氣象,有著多樣且流動的自由之美。

猜你喜歡
觀物書法作品古人
觀物造境——李昂界畫世界的生態(tài)隱喻
金橋(2022年3期)2022-03-29 01:16:26
書法作品選登
好玩的古人
古人怎么洗澡?
戰(zhàn)“疫”書法作品選登
雷鋒(2020年2期)2020-03-31 09:27:09
古人到底姓什么?
文苑(2019年20期)2019-11-16 08:52:34
古人如何睡眠養(yǎng)生?
海峽姐妹(2019年1期)2019-03-23 02:43:00
觀物取意2018“正藝術”油畫作品展
流行色(2018年2期)2018-09-01 08:33:42
我行我秀
書法作品
奉节县| 淅川县| 锦屏县| 浏阳市| 东乡县| 阿拉善左旗| 韶关市| 兴隆县| 白朗县| 清徐县| 冕宁县| 灵寿县| 万荣县| 屏南县| 白朗县| 手游| 房产| 望都县| 陵水| 天镇县| 五原县| 庆安县| 包头市| 晴隆县| 巩义市| 富锦市| 堆龙德庆县| 古丈县| 昌图县| 怀来县| 宜城市| 洛川县| 津南区| 潮州市| 青铜峡市| 十堰市| 唐海县| 响水县| 武义县| 盐城市| 长治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