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辛怡
摘要:本文針對當前大學生消費情況,以西方馬克思主義關于消費異化的理論為指導,運用內(nèi)容分析的方法,對我國當前大學生消費異化的心理表現(xiàn)、成因及影響等進行探討。
關鍵詞:消費異化;從眾心理;攀比心理;消費主義
一、問題與背景
消費作為一種社會行為與生活方式,強調(diào)以人為本。在龐大的消費群體中,大學生作為新興一代日益成為消費市場一股強勁的力量。當前大學生消費狀況雖然總體上是理性的,但仍存在部分不成熟甚至消費異化現(xiàn)象。所謂消費異化是指在消費主義的影響下,人們的消費不是滿足需要,而是為了滿足占有欲以及做為炫耀的資本。消費異化起源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但隨著我國與全球資本的對接以及經(jīng)濟全球化的擴展,消費異化思想在我國大學校園中悄然蔓延,對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產(chǎn)生了一定影響。產(chǎn)生了諸如從眾、炫耀、攀比等心理。
二、大學生異化消費心理
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當代大學生消費心理表現(xiàn)趨于異化,主要分為以下幾種異化心理:
(一)從眾心理
從眾性的趨同消費心理是影響當代大學生消費觀念的重要因素之一。從眾趨同,從社會學角度來說,與人類在社會行為上的模仿本能不可分割。除此之外,在人類生存發(fā)展的歷史長河中,始終不斷挑戰(zhàn)自然,超越自然,這樣的個體化過程一方面讓人的自由增長,另一方面也使得人們的孤獨感增強,因此,出于對孤獨感的恐懼和所謂的“安全感”的獲取,人們開始認同某種整體和權(quán)威。大學生們也不例外,通過獲取大家都有的潮流因素,以保持自身行為與多數(shù)人行為一致。
(二)炫耀心理
名牌服飾、最新的電子產(chǎn)品、名牌化妝品等在近年來都被大學生看成自己身份的象征,炫耀性消費方式也在大學校園中流行,大學生開始憑借消費這些東西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而非通過學習提升自己的能力以獲得別人的尊重。在這種不良風氣的影響下,貧困大學生不惜壓縮其他方面必要的開支以追求時尚、使用助學金購買名牌口紅、服飾的情況也屢有發(fā)生。此外,炫耀性消費不僅導致個人欲望不斷膨脹,還容易引發(fā)仇富心理,對學校氛圍和社會和諧產(chǎn)生不利影響。
(三)自卑心理
在我國,由于多數(shù)大學生的經(jīng)濟主要來源于家庭,所以不同的家庭所提供的經(jīng)濟條件自然存在差別。在消費異化的大環(huán)境下,部分來自低收入及普通家庭的大學生與家庭條件優(yōu)越的學生一起學習生活,漸漸有所比較,并產(chǎn)生自卑感。他們認為,心中那塊空虛的地方只有通過用與其他人相同的物品才能填滿;與他人的差距只有用相同的消費方式、生活方式才能消弭;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才能獲得他人的尊重與自我的滿足。
(四)攀比心理
當代“95后”“00后”大學生以獨生子女居多,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作為家中的“小祖宗”,家長對其可謂"有求必應"。進入大學后,家長為了讓孩子在學??梢愿玫摹罢疹欁约骸保瑢幵缸约菏〕詢€用,也要給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質(zhì)條件。更有甚者為了讓孩子“有自信”,被人看的起,甚至鼓勵孩子穿名牌、高消費,以此彰顯一種優(yōu)越感。因此,大學生就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消費觀,只要自己喜歡,花再多錢也毫不吝惜,并認為父母理所應當?shù)匾獫M足自己的一切要求。另外,隨著電商的飛速發(fā)展,購物變成了一件動動手指就可以完成的事,促使大學生的消費品更新?lián)Q代周期更短。
三、大學生消費異化的成因
造成大學生消費異化的原因是復雜的,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大眾傳媒的消費主義導向
消費主義是西方發(fā)達國家普遍流行的一種社會道德現(xiàn)象,是指導和調(diào)節(jié)人們在消費方面的行動和關系的原則、思想、愿望、情緒及相應的實踐的總稱。消費主義追求體面的消費,渴求無節(jié)制的物質(zhì)享受和消遣,并強調(diào)要把這些當作生活的目的和人生的價值。在信息飛速傳播的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大眾傳媒本應該正確的引導大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然而在利益的驅(qū)動下,一些大眾傳媒依托現(xiàn)代通信技術(shù),對公眾進行“廣告轟炸”,通過各種營銷方式刺激大眾的消費欲望。而大學生普遍存在著心智不夠成熟的特點,在不良大眾傳媒的鼓吹下,很容易把消費主義當作現(xiàn)代性的標志接受,盲目的追求消費的符號。出現(xiàn)一種“好像只有跟著時尚走,才能表達自己的存在”的感受。
(二)社會生活方式的影響
在當前快節(jié)奏的生活中,部分成年人在生活壓力增大的過程中,采用消費的方式進行宣泄。消費越來越成為人們的一種重要的生活方式。用消費打發(fā)時間,用消費解決煩惱。人們的消費目的也不再僅僅是滿足自身客觀需要,為消費而消費的現(xiàn)象日益增多,消費逐漸成為人們的一種“符號”。然而這種思想也傳入校園,大學生學習模仿,在消費中追求名牌、高檔消費品等。名牌作為一種消費符號,在大學生眼中,代表著身份,代表著“門面”,在追求高檔品的過程中,大學生消費這些符號,不帶被卷入消費異化的旋窩中。一些大學生只注重消費,缺乏艱苦奮斗的意識,不好好學習,妄想用消費來表現(xiàn)自己的存在。這種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影響,帶來的只能是大學生自身的惡性循環(huán)。
四、大學生消費異化的后果
大學生的消費異化行為的后果主要表現(xiàn)為對自身和對社會兩方面的影響。
(一)對自身的影響
造成大學生變得更加自我。在消費文化的影響下,大學生對社會和集體的關注不夠,使得他們的社會、集體感下降,大學生沉溺于消費帶來的滿足感中,容易使他們更加以自我為中心,忽視周圍的事物。受消費主義的影響,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越來越迷戀消費帶來的滿足,長久下去,會使大學生忽視對集體和社會的關注。尤其是互聯(lián)網(wǎng)的智能手機為代表的網(wǎng)絡時代的到來,對大學生的沖擊就更大。大學生在網(wǎng)絡空間中的積極與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不積極成為鮮明對比。這些因素都對大學生的更加自我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二)對社會的影響
大學生的消費異化長遠來說,會產(chǎn)生奢靡浮夸的社會風氣,不利于整個社會的良性運行。
五、總結(jié)與討論
當前大學生由于受消費主義、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社會風氣以及消費教育缺失等因素的影響,表現(xiàn)出越來越嚴重的消費異化傾向,具體表現(xiàn)為:人情消費過多、盲目性、炫耀性、奢侈性等不良消費行為日漸增多。消費異化既不利于大學生個人的全面發(fā)展,也對社會的良性運行有不利的影響。為了避免此負面影響,應當從大學生自身、學校、家庭、社會等四個方面開展工作。大學生自身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學校要加強對大學生的消費觀念教育;家庭要合理調(diào)節(jié)大學生消費;社會要正確引導大學生消費。
參考文獻:
[1]盧卡奇,歷史與階級意識【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 17.
[2]弗洛姆,精神分析的危機,許俊達,許俊民 譯,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8.
[3]趙雷,弗洛姆的消費異化理論及其其實【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2008 12.
[4]鮮開林,曹宇,消費異化現(xiàn)象分析【J】,消費經(jīng)濟,2011.
[5]馬爾庫塞,單向度的人【M】,劉繼 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14.
[6]駱沙舟,“西方馬克思主義”消費異化論評析【J】,廈門大學學報1995.
[7]羅鋼 王中忱,消費文化讀本【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