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小軍
【中圖分類號】 R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6-032-02
近十年來,我國人民群眾的醫(yī)療衛(wèi)生、保養(yǎng)保健意識逐步提高,用藥安全問題日益受到重視,對于例如新生兒、嬰幼兒、兒童、妊娠期、哺乳期婦女、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因其生理、生化和病理等機制與普通人存在較大差異,有著不同的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學特征,所以這類人群的用藥有著獨特的地方需要注意[1]。
一般而言,老年人與兒童的用藥特點可以類比,由于老年人的肝腎功能減退,神經系統(tǒng)血流量減少,消化道黏膜吸收面積減少,老年人的內臟功能都比起成年人而言,都不同程度地衰退。而兒童則是功能不足,由于肝腎、神經系統(tǒng)、消化道的發(fā)育不成熟,在消化道方面,兒童比起老人和成年人而言,對于藥物的破壞更少,生物利用度更高,而肝臟功能不足則會明顯延長藥物的半衰期等等,表1總結了兒童與老年人的生理功能與用藥特殊性[1]。一般而言,對于兒童與老年人的通用藥物使用原則是,劑量減低,毒副作用大的藥物一概替換,給藥間隔增長。對于兒童而言,抗菌類藥物尤其是合成性抗菌類藥物例如四環(huán)素類、氨基糖苷類、磺胺類藥物要避免使用,而激素類藥物更是要格外注意;對于老年人而言,能夠引起胃腸道反應的解熱鎮(zhèn)痛抗炎藥不能長期服用,多種“抗三高”藥物在使用時要經常監(jiān)測血糖、血壓,以免發(fā)生低血糖、低血壓的情況。
? 孕婦用藥,由于不僅本人可能受到藥物不良反應的危害,不少藥物還可以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損害胎兒的生長發(fā)育[2]。很多脂溶性相當好的藥物,例如巴比妥類安眠藥、非巴比妥類安定、安寧,降壓利尿藥硫酸鎂、甘露醇、速尿,解熱鎮(zhèn)痛藥物阿司匹林、撲熱息痛,還有抗生素類、抗病毒藥物、麻醉藥、激素類、抗糖尿病藥,抗癲病藥,抗癌藥,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藥物等都有可能通過胎盤屏障,從而對胎兒進行危害。由于胎兒的各項生理功能都沒有發(fā)育完全,很多在成年人用藥過程中幾乎無毒副作用的藥物,一旦通過胎盤屏障進入胎兒體內,與劇毒無異。哺乳期婦女用藥則要注意的是,哪些藥物的半衰期長,并且可以通過乳汁代謝出體外,抗感染藥物中幾乎大部分抗生素類不可以使用,作用于精神與神經系統(tǒng)的藥物絕對不能使用,因為這類藥物能夠通過血腦屏障進入中樞神經系統(tǒng),就一定能夠通過乳汁代謝,對新生兒造成極大的影響[2]。并且,哺乳期婦女也不能使用抗腫瘤藥物、疫苗、免疫調節(jié)劑,因為這類藥物對于人體的毒副作用一般極大,一旦通過乳汁代謝,對于新生兒而言無疑是劇毒[2]。表2總結了孕婦與哺乳期婦女用藥的特點。
參考文獻:
[1] 郭月梅.特殊人群的用藥安全影響因素以及藥師干預作用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8,34(27):13+20.
[2] 石莉,張坤江,黃益民,劉飛.“特殊人群”的安全用藥服務與指導[J].兵團醫(yī)學,2015,44(02):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