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yuǎn) 之
鄰家孩子今年參加中考,就差兩分達(dá)到重點(diǎn)中學(xué)提檔線。而孩子又滿心希望能到較好的中學(xué)讀書。于是,家長便找一些跟學(xué)校能搭上界的朋友來幫忙。打聽來打聽去,最終還是因這幾分之差而難以如愿,即使愿意每年掏不菲的學(xué)費(fèi)。
這一趟兒下來,人沒少找,電話更沒少打,可結(jié)果還是難以如意。這件事,也讓家長和孩子都體會到,假如考試稍微再考得好一些的話,就不用再求爺爺告奶奶滿世界找人了,還是應(yīng)了那句老話,求人不如求己。
有道是,人生在世,誰也不是在“一人莊”上住著,誰家也沒有“萬寶全”。大事小情,生活中極少有不求人的人,與之相對應(yīng),也難免或多或少被別人來求。就拿過去農(nóng)村來說,那會兒,家家戶戶大都生活過得緊巴,小到柴米油鹽、針頭線腦,大到蓋房上梁、婚喪嫁娶等。這些,總少不了要到街坊鄰居家去借,也少不了要去親戚朋友家求援。類似這樣的事,都免不了要求人,也少不了被人求。因?yàn)?,大家都明白,這類互相有求、相互幫助的事,誰家也免不了,彼此搭把手、救救急,都很正常,也都能理解和接受。尤其是在中國這樣一個熟人社會,辦很多事情,小到吃喝拉撒,大到住院看病生孩子,再到那些功名利祿之類,不少人都習(xí)慣去跑關(guān)系找熟人“走捷徑”。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上至達(dá)官顯貴,下至平民百姓,去求人或被人求,怕是概莫能外。
但凡事也都有個度,有個例外。有些事情,怕是不好求人幫忙,別人也不好幫或幫不上忙的。還是老話說得好,自助者天助之,求人莫若求己。
求人莫若求己,就得有一股子志氣。凡事立足自主,依靠自力更生,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國家,恐怕是再靠譜不過的。做人有志氣,自強(qiáng)不息,才能自主自立。面對困難艱險時,也才會愈挫愈勇,咬定青山不放松。那些原本需要去求人的事情,往往能夠通過自身的努力迎刃而解。
求人莫若求己,就得有一股子骨氣。一有事就求人,多多少少難免會低聲下氣去堆笑臉說好話,乃至請客送禮,自然就會有失尊容,乃至尊嚴(yán)。結(jié)果還不一定能如愿。所以說,與其低三下四去求人,倒不如挺直做人的胸膛和脊梁。凡事不苛責(zé)于己,不苛求于人,不苛意于果。我的地盤,我做主。有事靠自己,結(jié)果順乎自然,方不失做人的底線與本色。
求人莫若求己,還得有一股子靜氣。古人云,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靜能養(yǎng)心,寧靜方能致遠(yuǎn)。多一些靜氣,才會少幾分戾氣和躁氣,也才能從容大度處事,做到得之坦然,失之淡然,處之安然。時時事事掌控好自己的欲望和情緒,少一些患得患失、焦慮不安,便會多一些知足常樂、隨遇而安。如此,自然就會遇事不求人或少求人。幸福,也自會悄然來敲門。
遇事不求人或少求人,說到底,終究還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實(shí)力和定力。
(和風(fēng)朗月摘自《中國信息報(bào)》 圖/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