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 泉,盧 杰,陳 龍 (浙江正方交通建設有限公司,浙江 金華 321000)
龍蒲高速第八合同段起于小營子村,與第七設計段終點順接,起點樁號為K133+300,路線穿兩江隧道,經磨石溝村南,于兩江鎮(zhèn)北側設置兩江互通,經東江村、西江村、跨古洞河至第八設計段終點、終點樁號為K150+000,路線長度為16.704 km。兩江隧道左線長度為1 375 m,右線隧道長度為1 439 m,屬長隧道。隧道軸線間距為18.56~36 m,隧道進出口段為小凈距隧道,中間為分離式隧道,隧道進出口均采用削竹式洞門,隧道線路指標見表1。
表1 隧道路線平、縱面指標表
該隧道采用靜態(tài)機械(挖掘機配破碎錘)開挖為主,輔以弱爆破;出渣采用裝載機裝至 15 t 自卸車運輸至棄渣場地,初期支護采用錨桿、鋼支撐、鋼筋網(wǎng)及噴射混凝土聯(lián)合支護,二次襯砌采用液壓襯砌臺車、輸送泵入?!,F(xiàn)場加強超前地質預報、監(jiān)控量測信息的收集和管理,以指導施工。
因隧道長度較短,從進口單向掘進,隧道從進口方向進洞,獨頭掘進,避免與隧道出口施工產生干擾。掘進時,Ⅲ類圍巖采用全斷面法,IV類圍巖采用上下臺階法,V類圍巖(JQV采用單側壁導坑法QV環(huán)形開挖留核心土法),在隧道開挖作業(yè)時,必須采取有效的控制爆破,以確保施工安全。采用YT24型氣腿式鑿巖機鉆孔,采用楔形掏槽的爆破作業(yè)方式掘進,并控制循環(huán)進尺過長,避免產生的爆破有害效應超過安全規(guī)程規(guī)定,該工程設計Ⅲ類圍巖循環(huán)進尺為3 m,IV類圍巖循環(huán)進尺為1.5 m以內,V類圍巖循環(huán)進尺為0.9~1 m以內。如遇地層較差時,爆破技術人員應及時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修改爆破進尺及爆破參數(shù)。
隧道開挖采用鉆爆法,其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以新奧法理論指導施工,鉆爆法施工工藝流程如圖2所示,光面爆破,爆破器材采用2號巖石硝銨炸藥,有水地段用乳化炸藥,周邊眼采用Φ25光爆小藥卷。裝巖運輸采用ZL-50裝載機配合25 t自卸式汽車運輸,直接運至業(yè)主指定的棄碴場。
圖1 隧道爆破施工工藝流程圖
圖2 隧道新奧法施工工藝流程框圖
在龍蒲高速兩江隧道施工中,認真研究新奧法的施工關鍵要領,結合龍蒲高速第八合同段中兩江隧道附近的多河、地質比較差的條件,遵循軟弱地質洞隧道開挖“短進尺、弱爆破、強支護、早襯砌”的原則[1]。龍蒲高速兩江隧道施工時,針對小營子村存在的地質環(huán)境,項目人員在工地現(xiàn)場增加施工測量的頻率,確保龍蒲高速兩江隧道施工安全。在龍蒲高速兩江隧道施工中,如遇施工的圍巖等自然條件與龍蒲高速兩江隧道勘探、設計時環(huán)境不一致時,要立即與監(jiān)理、設計單位溝通。在排除不利因素后,調整施工方案,以確保龍蒲高速兩江隧道在開挖過程的人員、設備等安全。
隧道開挖炮孔布置如圖3和圖4所示。
圖3 間隔不耦合裝藥
圖4 耦合連續(xù)反向起爆裝藥結構
在龍蒲高速兩江隧道施工項目中,爆破網(wǎng)絡中采用孔內延的方式,在龍蒲高速兩江隧道口,爆破網(wǎng)絡聯(lián)接著重考慮爆破網(wǎng)絡與避免被爆破損傷的部位嚴格隔開保護,以Qmax=R3(VKP/KK′)3/α公式進行安全距離計算[2],控制炸彈的藥量,保障龍蒲高速兩江隧道的山體不因震動而導致失穩(wěn),式中R為最大一段齊爆藥量的幾何分布中心到鄰近被保護物的距離;K和α為地質地形有關的系數(shù),兩江隧道施工項目中分別取200、1.8,K′為分散裝藥衰減系數(shù),取1。
龍蒲高速兩江隧道掘進爆破的飛石主要為掏槽爆破飛石,其方向性比較統(tǒng)一,主要是呈一定角度扇形飛出。在龍蒲高速兩江隧道口,采用上下臺階開挖法向里作業(yè)。在兩江隧道進出口段50 m范圍中,針對飛濺的巖石,采用必要的措施進行保護,設置防護架避免巖石飛濺對施工人員造成傷害[3]。
進洞步驟具體如下:
(1)測量定位,項目人員用石灰粉等來設置開挖的路線、范圍。將兩江隧道石粉范圍土質情況做一個判斷;兩江隧道洞面橫斷面與設計地形基本相同,開始邊仰坡坡頂天溝、截水溝等作業(yè),并做好排水、防滲措施。在天溝、截水溝設于邊、仰坡頂以外≮5 m,溝底坡度根據(jù)地形設置,但≮3%,以免淤積[4]。
(2)進行兩江隧道明洞邊坡與洞口段開挖施工,再進行兩江隧道噴錨防護。
(3)對兩江隧道邊仰坡開挖及支護,再進行澆筑套拱的基礎混凝土,并及時進行施作套拱和管棚施工。
(4)進行兩江隧道明洞段部分的襯砌施工,設置臨時擋墻,進行土體回填并且達到明洞上部。
(5)在強度監(jiān)測檢查滿足要求后,再進行暗洞進洞作業(yè)。
兩江隧道洞口開挖采用流水作業(yè),施工人員配合大型施工機械的開挖,有效去除邊仰坡上的雜石,平整坡面。洞口表層土方及植被等利用施工機械與手工配合清除,邊仰坡支護體系及時跟上,監(jiān)測人員及時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并觀察其變化,確保土體的結構穩(wěn)定,保障邊仰穩(wěn)定以便于進洞工程的順利進行。
錨噴支護前,要清理洞口上方的危險碎石,洞口邊仰凹洼處采用漿砌片石充填,人工修補來達到坡面平滑。錨桿施工完成后初噴一層混凝土,再布設鋼筋網(wǎng),與坡面保持密貼,采用濕噴機分層、分片噴射混凝土[5]。
隧道施工采用新奧法施工工藝,Ⅴ級加強圍巖施工遵循“管超前、嚴注漿、短開挖、強支護、勤測量、早封閉”的基本原則。兩江隧道 JQ5 圍巖采用人工和機械開挖,開挖循環(huán)進尺≯0.9 m,如需爆破,應采用微爆破,單側壁導坑法施工。
擠壓性斷層段采取留核心土弧形導坑法開挖,采用光面控制爆破技術,盡量減少對圍巖的擾動,上臺階長度為3~5 m,下臺階長度為5~10 m,開挖循環(huán)進尺控制在0.75~1 m。擠壓性軟弱破碎圍巖變形較大,應及時監(jiān)測,并確定二襯施作時機。若發(fā)現(xiàn)隧道結構變形較大,應及時變更施工方案,可采用對于控制變形較好的CRD工法開挖,采取弱爆破、短進尺、多循環(huán)分開挖及可伸縮鋼拱架。
在破碎松散巖體中超前鉆孔,打入小導管并壓注水泥水玻璃漿液,漿液在注漿壓力的作用下快速滲入破碎松散巖體中,并將其中的空氣、水分排出,使松散破碎體膠結、膠化,形成具有一定強度和抗?jié)B阻水能力且以漿膠為骨架的固結體,從而提高圍巖的整體性、抗?jié)B性和穩(wěn)定性;使超前小導管與固結體形成具有一定強度的殼體,在殼體的保護下進行開挖支護施工。
兩江隧道洞身施工可能會發(fā)生坍塌、洞口失穩(wěn)、突水涌泥;風險等級為Ⅲ級,地質條件比較差。采用隧道靜態(tài)機械與弱爆破組合開挖技術可以有效提高隧道的施工質量,有利于保障隧道結構整體的穩(wěn)定性。隧道靜態(tài)機械與弱爆破組合開挖技術在兩江隧道上應用效果顯著,提高了隧道結構建筑的質量和使用年限,取得了良好的經濟與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