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九錄
摘? ?要:中國的古典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精華,以其短小精悍、言簡義豐為后人所景仰。其所蘊含的豐富的信息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探究素材。對于課上學生的問題教師僅憑學生小組討論就下結(jié)論有失草率。關于學生認為古人多在“傍晚”送別的問題,很多詩人就是為了表現(xiàn)內(nèi)心的活動為情造境,這也正是詩歌的魅力。詩中體現(xiàn)的“傍晚”應該是采用“虛”的手法,借境抒情。由此,也提醒廣大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詮釋文本的內(nèi)容,更要廣泛占有材料,對材料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深入探究,才能在當今以學生的學習為主體的課堂上應付自如。
關鍵詞:初中語文;古體詩;送別
中圖分類號:G633.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010X(2020)14-0012-03
一、案例呈現(xiàn)
一次聽課,課上學的是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在誦讀后,教師帶領學生分小組討論詩的內(nèi)容。當理解到“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睍r,一名李同學提出了問題,下面是實錄。
生:老師,為什么古人多在傍晚送別?
師:你這個想法從哪里來的?
生:這首詩是晚上送武判官后作者寫的。以前也學了一些詩是這樣。比如“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保ɡ畎住抖朊忌皆赂琛罚?,還有“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李白《渡荊門送別》)等。
師:(沉思)不語。
師:同學們,你們怎么看李同學的問題,大家討論一下。(給3分鐘)
生1:我們組不同意李同學的看法,送別不全在晚上,如“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逼渲小捌矫鳌本褪翘靹偭粒ㄍ醪g《芙蓉樓送辛漸》)。
生2:我小組也不同意李同學的看法,白天送別的詩也很多,如“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保ㄍ醪端投派俑问裰荨罚?。
生3:我們組也不同意李同學的看法,如高適的《別董大》“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本褪菍懓滋焖蛣e。
師:李同學提的問題很好,各小組也進行了認真討論,得出了不同的結(jié)果。我同意各小組的意見。其實,古人送別時間不是固定的,因此寫詩送別體現(xiàn)的時間也不一樣。
聽完課后,筆者總覺得心不實,有一種說不出的糾結(jié)。課后了解李同學學習很優(yōu)秀,讀了很多書,特別喜歡唐詩和宋詩。老實講,這個課堂生成的問題非常好,是我們一般教師在備課、教學中很少思考過的,筆者決定回去認真研究一下。
二、研究現(xiàn)狀
筆者發(fā)現(xiàn),李同學的問題很重要,他可能是在自己知識儲備積淀下深思熟慮后提出來的,也可能是課上靈光乍現(xiàn)脫口而出,但這實是對教師智慧和知識儲備的一次拷問。
目前,雖然詩歌鑒賞類的著作很多,關于詩歌解讀的文章也是不盡其數(shù),而且還有源源不斷的潮涌而來之勢,但對詩歌中所體現(xiàn)的類同的內(nèi)容談得是少之又少,教師課上的輕率處理就不足為奇了。一方面是教參的引領導致教師沒有做獨立的研讀;另一方面是教師的時間確實有限,很少有人能擠時間靜下心來做深入研究。還有就是教師已經(jīng)習慣于對文本就事論事的處理,陷入了一種僵化的教學思路里,學生生成的任何問題都可能讓教師措手不及。
三、分析研究
在博大精深的中國古代優(yōu)秀文化中,書法、繪畫、唐詩宋詞是其杰出的代表,而詩詞就承載著豐富的文化信息,是高度濃縮的信息庫。部編教材初中語文共六冊,收錄了古代詩詞多達84篇之多。而關于送別內(nèi)涵的多達15首。要想真正讓學生思考、理解、繼承并發(fā)揚中國古代優(yōu)秀文化,單憑對文本本身的解讀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不斷地廣泛閱讀,不斷積累,深入思考和探究這一高度濃縮的信息密碼,才能應對當前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的生成問題。
關于“為什么古人多在傍晚送別”的問題,我們要澄清“傍晚”一詞的概念界定。在古代,人們把“傍晚”不是定為一個時間點,而是一個時段。在詩中表現(xiàn)出來的具體物象大概有“傍晚”“黃昏”“晚風”“夕陽”“新月”“斜陽”“晚照”“昏鴉”“寒山”“暮靄”“余霞”“向晚”“日暮”“暮鴉”“落日”等(以下均以“傍晚”指稱)。在詩中體現(xiàn)出來的情緒和情結(jié)基本是相通、相同或相近的。
這是一個特殊的時段。從時間上看,由白天漸漸轉(zhuǎn)入到夜里,光線由明亮轉(zhuǎn)為黑暗,在這種體驗中人們常常感到消極、壓抑、悲傷,進而產(chǎn)生前途未卜之感;從生活上看,世間萬物由忙碌喧囂漸漸轉(zhuǎn)為閑適安靜,這是人們開始從在外忙碌奔波到歸家休息團聚的時刻,讓人們自然地聯(lián)想到家的溫馨、平靜、美好,而此時,如果有人不管任何原因還要外出奔波,這無疑會增加人們孤獨寂寞、漂泊淪落的情愫;從溫度上看,這個時段正是由白晝的溫度高轉(zhuǎn)為暗夜的溫度低的漸變時期,自然會增加寒涼之感;從天氣上看,可能是朗月星空,可能是疾風驟雨、可能是大雪滿山、可能是波濤洶涌,在當時的條件下都是讓人感慨良多,大有擔驚受怕、極盡憂慮之能事的情感。這個時段是令人聯(lián)想更豐富多情的。幾種情感的疊加,就構(gòu)成了其他時段無可替代、無可企及的蘊藉雋永的情境。詩人敏感地捕捉住這一時段所深蘊的情感內(nèi)涵,喜歡用在自己的詩中。所以,“傍晚”是詩人表情達意最喜歡的時段,更能夠表現(xiàn)出詩人復雜的內(nèi)心情感。其實,古今詩人的情感是相通的?!半u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先秦《君子于役》)雞紛紛地上了架,太陽漸漸地西下,牛羊下坡回了家。我思念的人不知何時能回家?!叭疹^墮到鳥巢里,黃昏還沒溶盡歸鴉的翅膀,陌生的道路無歸宿薄暮,把這群人踱到這座古鎮(zhèn)上?!保翱思摇峨y民》)表現(xiàn)出夜色來臨時的蒼涼悲傷和對難民的擔心憂慮。
當然,古人任何時段寫送別都是無可指摘的,可能很多詩人即時作詩以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特別是豪放派的詩人多直抒胸臆,振筆清歌?!昂?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以博大的胸襟表達了對友人的祝愿。“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保ɡ畎住端陀讶恕罚┰跒t灑中含著對朋友依依惜別的心情。
為什么古人送別詩中常出現(xiàn)“傍晚”呢?除上面分析的情況外,我們還要考慮歷史文化的沿革,“‘長亭短亭,是指古時于道路隔十里設長亭,隔五里設短亭,供行旅停息。亦常用作餞別之所”。秦制,三十里一傳,十里一亭。到魏晉南北朝時以“驛”代之。“十里五里,長亭短亭”(庾信《哀江南賦》),民間沿襲下來做了迎賓送客的禮儀場所?!昂翁幨菤w程,長亭更短亭”(李白《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數(shù)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鄭谷《懷上送友人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李叔同《送別》)在詩中都得到了很好的詮釋。
中國古代交通不便,音訊不暢,所以人們特別重視離別,這很可能是一生中唯一的相聚。常常送到郊外的“十里長亭”飲酒餞行。既是祭奠路神以保佑朋友一路平安,更是表達難舍難離之情。文人雅士餞行于郊外的十里長亭,還要邊飲酒邊吟詩,依依不舍,互訴衷情,常常盤桓至紅日西墜,方依依惜別。這就導致了很多詩人在詩中送別時常常出現(xiàn)“傍晚”一詞。
同時,“傍晚”這一時段承載了文人豐富的內(nèi)心活動。即使是清晨或上午,作為詩人要盡可能表現(xiàn)自己,常常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為詩造境,以意宣情,也常常設定“傍晚”這一情境。特別是一些帶有婉約風格的詩人更是在詩歌中借用“傍晚”的意象來表達內(nèi)心的情感,以渲染高潮的離別氛圍,凸顯詩歌虛實相生的意境?!耙庀笫侨谌肓酥饔^情意的客觀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觀物象表現(xiàn)出來的主觀情意?!边@也就如陳滿銘先生界定的“所謂的‘虛指的是‘無,是抽象;所謂的‘實指的是‘有,是具體。很多詩人在創(chuàng)作中通常是運用當時所見所聞所感的實際材料,同時,又運用憑借著個人內(nèi)心的感受和想象所捕捉或制造的抽象材料。”來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活動,以使自己的詩產(chǎn)生跨越時空的思緒和搖曳多姿的美。例如“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鐘”(李益《喜見外弟又言別》)、“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荷笠?guī)标?,青山獨歸遠”(劉長卿《送靈澈上人》)即是如此。還有李清照的《聲聲慢》多種物象的疊加,“作者著力刻畫黃昏、淡酒、大雁、黃花、梧桐、細雨等意象,描繪冷清凄苦的環(huán)境氣氛,以此來烘托和渲染內(nèi)心凄慘悲切的心情,構(gòu)成一種動人的意境,使人更覺凄苦哀婉?!?/p>
四、研究結(jié)果
中國的古典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精華,以其短小精悍、言簡義豐為后人所景仰。其所蘊含的豐富的信息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探究素材。對于李同學的問題筆者認為教師僅憑學生小組討論就下結(jié)論有失草率。筆者個人認為很多詩人就是為了表現(xiàn)內(nèi)心的活動為情造境,這也正是詩歌的魅力。詩中體現(xiàn)的“傍晚”應該是采用“虛”的手法,借境抒情。
就以《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詩為例,“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蔽渑泄僖獨w京,不管心情多么的急切,不管軍情多么緊急,要在連夜冒著大雪騎馬返回迢遠的京城,其危險性是多么的大,于情理不合。還有《峨眉山月歌》的詩人李白就是為了表達即將離開故鄉(xiāng)外出闖蕩,內(nèi)心產(chǎn)生的美好憧憬和興奮喜悅的情感。如果真的“夜發(fā)清溪向三峽”,可以設想,多么兇險的水道,盡管“峨眉山月半輪秋”的景色再美麗,生命應該是最重要的。
總之,廣大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詮釋文本的內(nèi)容,更要廣泛占有材料,對材料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深入探究,才能在當今以學生的學習為主體的課堂上應付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