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成文
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五種不同的味道。它是中藥學(xué)基本理論的組成部分,是中醫(yī)用來解釋、歸納中藥的作用和指導(dǎo)臨床用藥的理論根據(jù)之一。同時,食物的五味也是解釋、歸納食物效用和食療方選用的重要依據(jù)。
中藥學(xué)重要著作《本草備要》說:“凡酸者能澀能收,苦者能瀉能燥能堅,甘者能補(bǔ)能緩,辛者能散能橫行,咸者能下能軟堅?!彼幬锏乃?、苦、甘、辛、咸五味,分別有收、降、補(bǔ)、散、軟的藥理效用,食物的五味亦具有同樣的功效。了解不同食物所具有的性味,有助于正確地選用食療方中的食物,以取得預(yù)期的效果。
漢代“醫(yī)圣”張仲景曾經(jīng)說過,“所食之味,有與病相宜,有與身為害;若得宜則益體,害則成疾?!笨梢?,食物的味還直接影響到機(jī)體的健康,應(yīng)引起我們的重視。
常用的屬于酸味的食物有醋、番茄、赤豆、馬齒莧、橘子、橄欖、杏、枇杷、桃子、山楂、石榴、烏梅、荔枝、葡萄、貓肉等。
酸味食物有收斂、固澀的作用,可用于治療虛汗出、泄瀉、小便頻多、滑精、咳嗽經(jīng)久不止及各種出血病癥。
酸味固澀容易斂邪,如感冒出汗,急性腸炎泄瀉、咳嗽初起,均當(dāng)慎食。
常用的屬于苦味的食物有苦瓜、茶葉、杏仁、百合、白果、桃仁等。
苦味食物有清熱、瀉火、燥濕、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療熱癥、濕癥。熱癥表現(xiàn)為胸中煩悶、口渴多飲水、煩躁、大便秘結(jié)、舌紅苔黃、脈浮數(shù)的,可選用苦瓜、茶葉;熱癥表現(xiàn)為午后潮熱、兩顴潮紅、咳嗽胸脅作痛的,可食用百合;熱癥表現(xiàn)為發(fā)熱不退、下部硬滿的,可配用桃仁;濕癥表現(xiàn)為四肢浮腫、小便短少、氣短咳逆的,可配用白果。
苦味清火易骨氣,不宜多吃,尤其脾胃虛弱者更宜審慎。
辛即辣味,常用的辛味食物有姜、蔥、大蒜、香菜、洋蔥、芹菜、辣椒、花椒、茴香、豆豉、韭菜、酒等。
辛辣食物有發(fā)散、行氣、行血等作用,可用于治療感冒表證及寒凝疼痛病癥。
同是辛味食物,有屬于熱性的,也有屬于寒性的。如生姜辛而熱,適宜于惡風(fēng)寒、骨節(jié)酸痛、鼻塞流清涕、舌苔薄白、脈浮緊的風(fēng)寒感冒病癥;豆豉辛而寒,適宜于身熱、怕風(fēng)、汗出、頭脹痛、咳嗽痰稠、口干咽痛、苔黃、脈浮數(shù)的風(fēng)熱病癥。
辛味食物大多發(fā)散,易傷津液,食用時要防止過量。
甘即甜,這類食物甚多,常用的有蓮藕、茄子、蕹菜、番茄、茭白、蘿卜、絲瓜、洋蔥、筍、土豆、菠菜、薺菜、黃花菜、南花、芋頭、扁豆、豌豆、胡蘿卜、白菜、芹菜、冬瓜、黃瓜、豇豆、肉桂、豆腐、黑大豆、綠豆、赤小豆、黃豆、薏苡仁、蠶豆、刀豆、蕎麥、高粱、粳米、糯米、玉米、大麥、小麥、木耳、蘑菇、白薯、蜂蜜、蜂乳、銀耳、牛奶、羊乳、甘蔗、柿子、蘋果、荸薺、梨、花生、糖、西瓜、菱、香蕉、桑椹、荔枝、黑芝麻、橘子、栗子、大棗、無花果、酸棗仁、蓮子、核桃肉、桂圓肉、鰱魚、鰻魚、龜肉、鱉肉、鯉魚、鯽魚、田螺、鱔魚、蝦、羊肉、雞肉、鵝肉、牛肉、鴨肉、麻雀、火腿、燕窩、枸杞子、芡實、香菇等。
甘味食物有補(bǔ)益、和中、緩和拘急的作用,可用作治療虛證。如表現(xiàn)為頭暈?zāi)亢⑸贇鈶杏谥v話、疲倦乏力、脈虛無力之氣虛證的,可選用牛肉、鴨肉、大棗等;如表現(xiàn)為身寒性冷、蜷臥嗜睡之陽虛證的,可選用羊肉、蝦、麻雀等。甘能緩急,如出現(xiàn)虛寒腹痛、筋脈拘急的,可選用蜂蜜、大棗等。
咸味食物常用的有鹽、紫菜、海帶、海蜇、海參、豬肉、大麥等。
咸味食物有軟堅、散結(jié)、瀉下、補(bǔ)益陰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療瘰疬、痰核、痞塊、熱結(jié)便秘、陰血虧虛等病癥。在甲狀腺瘤的治療過程中,常配合海帶、海藻、即依據(jù)“咸以軟堅”的理論,以海帶、海藻之咸來軟化腫塊。民間土法,采用食鹽炒熱,用布包裹,熨臍腹部,治療寒凝腹痛,也即“咸以軟堅”的實際應(yīng)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