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然
摘 要:通過對自然人行動過程的觀察梳理,可以發(fā)現人的行動受多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存在多種可能性,本部分以自然人的一般行動過程為線索,分七個環(huán)節(jié),分析行動的機制。
關鍵詞:行動;需要;動機;目標
由于人的行動受多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存在多種可能性,為對其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以便能更理性地行動,本部分以自然人的一般行動過程為線索,分七個環(huán)節(jié),分析行動的多種可能性。
一、做生活的有心人,發(fā)現問題。
生活態(tài)度消極、淡漠,對存在的現象、問題熟視無睹,就不可能對其進行深入的探究,更談不上去解決,只能被生活瑣事牽著鼻子走,“態(tài)度決定一切”。
盡管對世界充滿好奇,對存在的現象、問題也也想去弄明白、去解決,但其認識是膚淺的、不正確的,或者認識是正確的,但因當時水平的限制,也不能找到正確的原因、做出合理的解決,胎死腹中。例如癌癥是世界性醫(yī)學難題,許多人都在積極尋找治愈方法,由于當前的認識水平、技術水平的限制,仍沒有攻克這個難題。但失敗乃成功之母,探索為今后的成功積累了經驗。
只有對存在的問題、現象積極探究,進行豐富的知識儲備,產生了深刻正確的認識,大膽設想,不斷實驗,努力不懈,才可能成功?!疤觳攀?9%的汗水加1%的靈感?!睈鄣仙⒕永锓蛉?、牛頓等科學家的成功無不說明這一點。牛頓被蘋果砸了一下,而創(chuàng)造性設想到“萬有引力定律”,此前肯定也有人有被蘋果砸過的經歷,但為什么就沒有人發(fā)現“萬有引力定律”呢?因為他對問題窮追不舍、苦思冥想才會插上想象的翅膀,當然也與他有豐富的數學、物理知識分不開。
我國人民對許多自然、社會現象都有仔細的觀察,發(fā)現了許多問題,做出了許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四大發(fā)明就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今天,中國人民追趕世界先進潮流的熱情空前高漲,勤勞智慧的中國人必將對世界作出巨大的貢獻。
二、尋找原因,作出假設
發(fā)現問題是解決問題的起點,還要進一步尋找原因,作出假設。發(fā)現了動植物、社會的“病態(tài)”,分析了“病因”,找到“病根”,才能根除“疾病”。但如果沒有找到真正的“病因”,也不可能根除疾病。
墨守陳規(guī),盲目相信權威和專家,就會束縛思想的火花,進而束縛自己的手腳。
三、自信、自立
盡管發(fā)現了問題、找到了原因,但如果沒有強烈的去解決問題的動機、沒有現實的行動,或不相信自己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問題依然如故。不想當將軍的人永遠成不了將軍,不相信自己能考上大學的人,永遠也考不上大學。你經常把自己想象成一個什么樣的人你就會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同樣面臨著絕癥,有的人悲觀失望,死神早早向他招手;而有的人則想方設法積極治療,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死神也望而卻步。拿破侖說“I succeeded ?because I willed it, ?I never hesitated.”(我成功是因為我有決心,從不猶豫。)
游手好閑的懶漢明明知道種植作物可以使自己吃上飯,但他寧愿忍饑挨餓、造別人的白眼,也不愿費點力氣去種植作物,既使勉強種上,也不進行管理,靠天吃飯,結果,他的作物經常象他一樣面黃肌瘦,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中,便只有挨餓、乞討的份了。
人有生存的需要、愛與被愛的需要、發(fā)展的需要,而且生存的需要是首要的,但如果活著只是為了吃飯,整天沉溺于美味佳肴、聲色犬馬之中,而沒有明確的發(fā)展目標,也只能是昏昏噩噩、虛度光陰。
平凡的人并不是沒有需要的人,而是只為低層次需要牽著鼻子走的人,或者是有目標但卻不能為之付出艱苦努力的人。
現代社會,因為錢能買來所需的東西,于是掙錢成了許多人的終極目標,有錢便是娘,為了錢,可以不要良心,不要道德,更不用說法律,金錢不再是滿足人需要的手段,人異化為金錢的奴隸。
生存、發(fā)展的需要是天賦的,任何人沒有隨意剝奪、踐踏他人生存的權利。也不能單方面滿足自己的需要而損害他人的需要,正當的需要長期得不到合理、有效的滿足,長期壓抑會損害主體的生命健康,成為社會不安定的種子。那里有剝削、壓迫那里就有反抗,剝削、壓迫不是一種榮耀,而是對社會正義的踐踏,是對社會沒有責任感的表現。公平、理性、人性的道德準則是我們應該提倡。
四、廓清目標,致力以求。
需要是人活動的精神動力,有了強烈的需要,還要把它變?yōu)榫唧w目標,然后調動積極性,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和手段堅定不移去實現它。尼采說:“人需要一個目標,人寧可追求虛無也不能無所追求?!保T鋼《文明與精神》P12)沒有目標,就不知道要努力的方向,無所事事,就像沒頭的蒼蠅,東一頭,西一頭,整天在飛,卻不知要飛向何方,為何而飛。
人一旦有了具體清晰的奮斗目標,他就會密切關注相關信息,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利用一切機會,集中一切時間、精力去完成他的“夢想”,挖掘出他的巨大潛能,實現自我價值。他吃飯在思,睡覺在(夢)想,從司空見慣的日常生活中捕捉靈感。他不為路邊的野花所吸引,不為錦衣玉食所誘惑,“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最終“獨上高樓”。
明確的目標、不懈的追求,還要加上正確的方法、適當的條件。方法、條件符合實際、符合事物自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才能成功,違背規(guī)律怎么努力也無濟于事。當然,目標的實現還會受到一定時期的物質、文化、技術、智力條件的限制,但探索過程本身為后人的成功打下了基礎。
復雜目標還要分解為多個小目標,有計劃、分步驟去完成,通過艱苦的量的積累去實現,“在科學的道路上沒有捷徑可走”。不想經過量的積累,總想一口吃個胖子,一天建成羅馬城,跑步進入共產主義,急躁冒進,倉促上馬,到頭來只能丟盔卸甲,賠了婦人又折兵。
五、抓住機遇,大膽行動。
時機成熟,就要抓住機遇,大膽行動,尤其是時間性很強的行動如戰(zhàn)爭、疾病,貽誤時機只能追悔莫及。杜威說“人類的責任是在某種時期,某種環(huán)境去尋出某種解決方案來,就是隨時隨地去找出具體的方法來應付具體的問題。”(《杜威談中國》P7)
“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也可以說“行動創(chuàng)造了人?!比耸亲约盒袨榈目偤?,行動最終體現了人的價值。伏爾泰說:“人生來就是為行動的,就像火花總往上騰,石頭總往下落。對人來說,若無行動,也就等于他并不存在?!保闷苼觥は枴冻晒π袆印稰65)天時、地利、人和,條件具備就要立即行動,“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一味拖延,明日復明日萬事成蹉跎。
但如果條件不成熟,就盲目行動,也會前功盡棄,如有些戰(zhàn)爭、大躍進。大膽行動并不等于盲目行動,大膽行動能敏銳地意識到行動地可行性,盡早主動出擊。
六、持之以恒,不斷完善。
明朝醫(yī)學家李時珍用27年時間,走遍田野山川,品嘗了幾千種植物并實驗其藥效,寫成中醫(yī)寶典《本草綱目》。摩爾根用50年的時間研究寫出《古代社會》。達爾文用28年的時間觀察、研究動植物,寫出《物種起源》,提出劃時代的進化論。沒有堅強的毅力,持之以恒的精神,精益求精的作風,怎么會有這些不朽的篇章。
成功人士往往不是因為他們有超人的智力、才能,更重要的是他們有超人的毅力、心無旁騖的堅持。“只有不畏艱險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能勝利到達頂峰。”(愛因斯坦語)才能達到自我實現。因為規(guī)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只有通過長期的深入的研究,通過從具體、特殊到抽象、一般再到具體、特殊的多次反復實踐、評估、總結、深化,才能發(fā)現這種規(guī)律、聯系。
對復雜的研究、社會行動而言,能否堅持到底往往是一個嚴峻的考驗。跑一百米很多人都能堅持下來,但跑馬拉松(42.195km)有多少人能堅持到終點呢?
七、總結提高
主體通過能動地利用“場域”資源條件,利用合理的手段,克服了許多困難實現了最初的“夢想”,收獲總是讓人感到欣喜,欣喜之余,行動主體也會對其結果進行或簡單或復雜的總結。種植者、經商者會計算一下盈利情況,那些方面做得好,那些方面做得不好,怎樣做會更有利。而科學研究等復雜行動往往以書面形式總結經驗成果,為今后活動提供依據。
總結是一個行動單元的結束,對以前需要的揚棄,行動者又會在前一輪行動基礎上提出新的需要,又進行新一輪行動,生命就在需要-行動的輪回中延續(xù)、提高。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馮剛.[M].文明與精神. 1999
[3]沈益洪編.[M]杜威談中國.浙江文藝出版社. 2001、1
[4]拿破侖·希爾.[M]成功行動.嚴言編譯.海潮出版社 ?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