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麗亞
【摘要】蘇軾是宋代的一位全才,其在詩、詞、文、賦、書法、繪畫方面都無所不能,堪稱一代大家。他一生仕途坎坷,屢次被貶,卻能始終保持樂觀曠達的心境。他的散文《前赤壁賦》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很高的地位,并對之后的散文和詩都有深遠影響。文章主要從文中的景物描寫和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兩方面對這篇散文進行解讀,從而感受作品的魅力,體會作者留給我們的人生啟示。
【關(guān)鍵詞】蘇軾《前赤壁賦》;景物描寫;人生感悟
蘇軾在我國文學史上是一大奇才,他堪稱北宋中期的文壇領(lǐng)袖,詩、詞、散文、繪畫和書法樣樣精通。其詩清新豪健,其詞豪放不拘,其文縱橫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雖滿腹經(jīng)綸,蘇軾的仕途卻非??部?,得不到朝廷重用,屢屢被貶,無法施展一身抱負。蘇東坡在被貶期間,曾經(jīng)寫過兩篇《赤壁賦》,為區(qū)分開來,后人稱之為《前赤壁賦》和《后赤壁賦》,這是他在被貶黃州擔任團練副使時先后游覽附近的赤壁所寫下的散賦。本文主要依從散文的整體內(nèi)容對《前赤壁賦》中的景物描寫和作者對人生的感悟進行解讀與分析。
一、秋江月夜之美景
《前赤壁賦》作為一篇山水游記類散文,其在寫景狀物方面獨具特色。蘇軾在《前赤壁賦》中對秋江月夜的描寫讀來就令人陶醉不已。
這篇散文在開頭第一段便描繪了夜游赤壁的情景,景物描寫如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v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作者“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首句便向我們交代了作者出游的時間、地點和相伴的人物。蘇軾和友人在赤壁之下盡情地領(lǐng)略其間的美景,伴隨著陣陣清風,望著波瀾不起的江面,興之所至,吟誦著《詩經(jīng)·月出》中的“窈窕”一章,將皎潔的明月比喻成窈窕的美人,想等她冉冉升起一睹其風采。美人仿佛聽到了詩人的召喚,不一會兒,她現(xiàn)身了,她徘徊著,不忍離去,似乎也想與詩人共同享受這人間的歡樂。此處的描寫尤為生動形象,將柔和的月光似對游人的極為依戀之情傳神地表達出來,同時給波瀾不興的江水也增添了一絲靜穆感。潔白的月光灑落到江面,與茫茫霧氣相融,天光和水色連成一片,使整個世界都被籠罩在一片迷離縹緲之境,此景和王勃在《滕王閣序》中所描繪的“秋水共長天一色”正有異曲同工之妙。游人此時心情非常愉悅,因而伴著清風明月,乘坐一葉扁舟,任憑它隨風飄蕩,蘇軾和友人也如同世外桃源之人超然獨立于世間。他們好像乘風而行,貌似要離開這俗塵向遠飄去,羽化為仙進入仙境。作者揮筆而下,我們便感受到這浩瀚無涯的江水與他那灑脫不羈的胸懷。作者難掩其喜悅之情,這是此文作者對“泛舟”游賞景物的正面描寫,景物壯觀宏大,令人心醉。
作者對景物的極致描繪目的是要抒發(fā)自己的情懷,“借景抒情、融情入景”也是我國文學史上常用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全篇不論是抒情還是相關(guān)議論,作者始終貫穿著江上風光,形成情、景、理的密切融合。作者寫黃州赤壁山水明月之景,從而展現(xiàn)自己由苦悶到解脫的心路歷程和徜徉風月之景的曠達胸懷。所以作者寫的“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其實也是在借景抒發(fā)自己的心境與緩緩的清風、波瀾不驚的江面是和諧一致的。此時,我們結(jié)合蘇軾當時的境況來看,當時作者因文字獄“烏臺詩案”被貶黃州,擔任一個徒有虛名的閑職——團練副使。作者當時游覽的赤壁并非三國時期赤壁之戰(zhàn)所在的赤壁,而是黃州的赤鼻磯。作者將假赤壁當作真赤壁來寫,也只是想借赤壁之名作懷古之思,抒心中之情。
二、怨慕情懷的歌簫
在如此美妙的秋江月夜中,作者的身心與自然融為一體,同時有美酒相伴,詩人陶醉于這良辰美景中,于是“扣舷而歌之”,將心中的喜悅歡唱出來。同時,客人中有吹洞簫的,依歌而和,簫聲凄涼婉轉(zhuǎn),一曲簫聲,使得作者的心情由“飲酒樂甚”的歡樂轉(zhuǎn)為“如怨如慕”的悲傷。此時,作者并沒有明確告知我們他在怨恨什么,羨慕什么,又在泣訴什么。但是,我們了解他因“烏臺詩案”而遭貶謫,政治上失意,生活上貧困,行動上不自由。處于這樣的人生困境中,我們就不難想到作者怨恨的是奸佞小人,怨恨的是帝王聽信讒言,怨恨的是自己生不逢時……他羨慕的是在仕途上可以一展宏圖的人,羨慕的是有賢德的明主,羨慕的是這江上的清風明月……作者將他的怨恨和他的羨慕都訴諸這曲簫音中。
三、懷古之思
蘇軾來到赤壁,泛舟江中,看著往昔的歷史古跡,不禁想到歷史上叱咤風云的人物,但作者沒有自抒胸臆,而是借客答來展現(xiàn)歷史中英雄人物在此大顯身手的英姿,并借此抒發(fā)自己的苦悶之情。此處作者引用曹孟德在《短歌行》中的詩句“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想到曹操是如何求賢若渴,渴望有志之士來幫助他一起建功立業(yè),完成一統(tǒng)天下的心愿,從而暗示了自己胸懷大志卻苦于無明主賞識,不免感到些許失落。曹孟德攻陷荊州,奪得江陵,面對滔滔大江和將士們斟酒暢飲,橫執(zhí)長矛歡快吟詩,這是多么鼓舞人心,從中我們仿佛可以看到曹孟德那得意的神情和軒昂的氣概,然而本來是當世的一位英雄人物,如今又“安在哉”?想到這里,作者肯定也被曹操的英雄氣概所折服,同時也希望自己能像曹操和周瑜那樣建立一番偉業(yè),但是當時自己被貶黃州,身無實權(quán),生活艱難,難以施展一身抱負,陷入苦悶與迷惘之中,只能和友人在江中打魚砍柴,和魚蝦做伴侶,與麋鹿做朋友,在江上乘一葉扁舟,互相舉杯敬酒,感覺自己如蜉蝣般游離于天地之間,如滄海中的一粒粟米般渺小,不由得生出些許悲哀。他悲自己無法像歷史中的英雄人物那般建功立業(yè);悲時光飛逝,人生短暫,自己還未有所作為卻年華已逝;悲不能與世間萬物相擁永存,由此發(fā)出了“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嘆息。理想與現(xiàn)實糅合在一起,但是作者還是清醒的,知道自己的理想難以實現(xiàn),故只能將憾事化為簫聲,寄托在這悲涼的秋風中,愿秋風能懂得他的悲哀,撫慰他的心靈。
四、人生之感悟
前面作者借客人之口的回答表現(xiàn)的是一種消極的人生觀和虛無主義思想,最終只能“托遺響于悲風”。這看似如此消極不作為的態(tài)度卻不是作者最終的選擇。我們在閱讀了下文之后,就會發(fā)現(xiàn)蘇軾雖處于極度悲哀之境,但并未因此而意志消沉下去,而是對于人生有了一番新的思考和領(lǐng)悟。
“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
以上內(nèi)容蘇軾由水與月之景引出世間萬物既是處于陰晴圓缺般的萬變中,又是處于永恒不變的狀態(tài),兩者看似矛盾,實則不然。從變的角度來看,天地間萬事萬物時時刻刻都在變化著,連一眨眼的工夫都不曾停止過;而從不變的角度來看,萬物對我們來說都是永恒的,所以沒有什么可羨慕的。隨后,作者以“清風、江水、明月”作為大自然恩賜的無窮無盡的寶藏,這些寶藏是我們每個人無論貧賤富貴都可以享受到的。作者的生性豪放和胸懷豁達使他一改消極心態(tài),轉(zhuǎn)而從變與不變的角度來看待人生。蘇軾認為人對自然萬物,不必因自己的人生短暫而去羨慕世間萬物的無窮,而是要使這永恒存在的自然萬物為我們所享受。蘇軾的這種泰然處之的態(tài)度,正應(yīng)了林語堂對他的評價“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
由文中的最后一段我們看到友客被蘇軾說服,心情由悲轉(zhuǎn)樂,“洗盞更酌”,暢快痛飲,直至“肴核既盡”。他們的赤壁之游到這里便結(jié)束了,這篇優(yōu)美的散文就此收尾。讀者也跟隨著蘇軾及友人觀看了壯美的秋江月夜之景,并從他們的主客問答中聽取了一番關(guān)于宇宙人生的闊談,感悟人生的變幻無常和永恒不變,體會了作者樂觀豁達的處世之態(tài)。
五、結(jié)語
蘇軾的這篇《前赤壁賦》無疑是作者留給世人的一筆財富。文中作者寫月夜與客泛舟漂洋在大江中,一同飲酒作詩,并伴隨著美妙的歌聲和簫聲,使人沉浸在良辰美景中而忘卻塵世的煩惱;然后由所在的歷史古跡赤壁聯(lián)想到歷史中英雄人物的盛衰興亡,從而感嘆人生之短暫,世事之無常,因而被圍困在現(xiàn)實的苦悶與迷惘之中;最后作者的心境驟然轉(zhuǎn)變,由悲轉(zhuǎn)喜,并從變與不變的角度闡發(fā)哲理,悟出人類與世間萬物是同樣永存的,體現(xiàn)了曠達樂觀的處世態(tài)度。
萬物的發(fā)展都有相通之處,數(shù)千年的歷史演變和流傳至今的文學傳統(tǒng),都是我國數(shù)千年的思想和行為演變史。任何時候,任何人可能都會面臨一定的困境,但是蘇東坡在這篇散文中告訴我們處于困境時不應(yīng)消極應(yīng)對,而要抱著樂觀豁達的心態(tài)去面對。以史鑒今,聆聽一代文學巨匠的心路歷程,可以提高我們的思想深度和廣度,提升我們的文學素養(yǎng),加深我們對人生的體悟。
【參考文獻】
[1]林語堂.蘇東坡傳[M]. 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18.
[2] 王曉瑜.清新優(yōu)美的意境 深沉曠達的情懷——蘇軾的《前赤壁賦》淺析[J].六盤水師專學報,1999(09):6-10.
[3]詹珊.蘇軾《前赤壁賦》新解[J].莆田學院學報,2004(03):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