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65Mn鋼彈墊貝氏體等溫淬火工藝

2020-06-28 10:04:44王意忠張先鳴
熱處理技術與裝備 2020年3期
關鍵詞:貝氏體等溫馬氏體

王意忠,張 納,張先鳴

(1.廣東史特牢緊扣系統(tǒng)有限公司,廣東 陽江 529500; 2.威盧克斯(中國)有限公司,河北 廊坊 065000)

常用的彈墊材料是碳素結構鋼或低合金彈簧鋼,含碳量一般在0.50%~0.75%范圍,主要采用的鋼材有65、70、65Mn和60Si2Mn等。

彈墊是利用其彈性變形來吸收和釋放外力,要求成品具有較高的彈性極限、較高的屈強比、高的疲勞強度和足夠的塑韌性[1]。如GB/T 1972(DIN2093)碟形彈簧墊圈和DIN9250防松墊圈,技術要求硬度為40~52 HRC,鋼材牌號為65Mn鋼,采用常規(guī)熱處理工藝為淬火+中溫回火,淬火溫度控制在Ac3+(30~50 ℃),一般選擇800~820 ℃,回火溫度控制在410~430 ℃。淬火+中溫回火工藝,常??梢燥@著提高材料的強度,但卻損失了塑性、韌性。然而,0.5~1.6 mm厚的彈墊在生產(chǎn)過程中更易產(chǎn)生各種缺陷,導致彈墊質(zhì)量不穩(wěn)定,甚至成批報廢。

1 彈墊常見缺陷

1.1 硬度偏差

彈墊技術要求硬度控制在42~47 HRC,但在生產(chǎn)實踐中最常見的彈墊缺陷就是硬度偏差、硬度不均勻、不足或過高。

1.2 氧化與脫碳

氧化與脫碳是熱處理加熱過程中的缺陷,也是彈墊生產(chǎn)中常見質(zhì)量問題之一。彈墊脫碳不僅使表面硬度降低,且會大大降低彈墊的疲勞強度。

1.3 熱處理裂紋

彈墊的熱處理裂紋并不常見,在金相顯微鏡下觀察到的裂紋形狀如圖1所示,裂紋呈橫向沿晶斷裂特征。

圖1 裂紋形狀Fig.1 Crack shape

1.4 脆斷

脆斷是彈墊常見缺陷之一,大致可以分為熱處理(回火脆性)脆斷和電鍍鋅后產(chǎn)生的氫脆。在實際生產(chǎn)中,彈墊的強度和塑韌性通常是相互矛盾的。淬火+中溫回火合理控制加熱溫度和保溫時間,且用連續(xù)式網(wǎng)帶加熱爐較好地解決了同一批次硬度不均勻、氧化或脫碳等問題,但仍不能滿足市場和客戶對產(chǎn)品質(zhì)量日益增長的要求。

2貝氏體等溫淬火工藝

在中碳鋼和低合金鋼中,熱處理后獲得貝氏體/馬氏體復相組織會明顯改善鋼的強韌性;與馬氏體組織相比,含有適量貝氏體/馬氏體復相組織不僅能夠改善鋼的韌性,還能提高其強度[2]。對彈墊類產(chǎn)品,減少在生產(chǎn)過程中出現(xiàn)質(zhì)量問題,防止早期失效或氫致延遲斷裂,采用貝氏體等溫淬火熱處理技術[3],在保證強韌性的同時,還可提高彈性、耐磨性和抗疲勞、抗氫脆性能。為此,對彈墊開展貝氏體等溫淬火和相關技術研究很有必要。

3實驗材料及方法

實驗材料選用直徑φ12 mm 的65Mn鋼彈墊,其化學成分見表1。錳鋼的淬透性好,在油中可以淬透,抗拉強度和抗彎強度有所增加,而塑性、韌性有所下降。但表面脫碳傾向比硅鋼小,因而經(jīng)熱處理后的綜合力學性能要優(yōu)于普通高碳鋼。

65Mn鋼中Mn、Si為脆化元素,具有過熱敏感性和回火脆性。因此,淬火后其回火溫度范圍應避開第一類回火脆性區(qū)間。本文研究等溫淬火對彈墊性能和組織的影響,其實驗方案見表2。并與常規(guī)淬火后產(chǎn)品性能和組織進行對比分析。

表1 65Mn鋼的化學成分(質(zhì)量分數(shù),%)

表2 65Mn鋼彈墊熱處理工藝方案

采用DMI3000M徠卡倒置式金相顯微鏡觀察熱處理后65Mn鋼彈墊的顯微組織,腐蝕劑選用4%硝酸酒精溶液。脫碳層表面形貌觀察用100倍放大倍數(shù),顯微組織用500倍。

65Mn彈墊厚度一般在0.5~1.6 mm左右,采用HXD-1000TMC/LCD自動轉(zhuǎn)塔顯微硬度計對試樣進行硬度檢測,洛氏硬度換算成維氏硬度,彈墊的硬度控制在430~460 HV0.2,每件試樣測3~5個點,求取三個試樣的平均值作為試驗最終結果。

彈墊的脆性斷裂檢測在平口鉗上進行,將彈墊夾于平口鉗和扳手之間,平口鉗與扳手之間的距離等于彈墊外徑的1/2,以一定力和速度將彈墊順時針緩慢扭90°不得斷裂。

4 實驗結果與分析

4.1 保溫時間對貝氏體含量的影響

采用金相顯微鏡觀察等溫淬火貝氏體含量,在硝鹽槽內(nèi)保溫80、95、120 min,觀察貝氏體含量分別為82.5%、86%、90%。當保溫時間較短時(保溫時間80~95 min),貝氏體的轉(zhuǎn)變量較少;隨著在硝鹽槽內(nèi)保溫時間的延長(保溫95~120 min),貝氏體轉(zhuǎn)變量明顯增加,但在轉(zhuǎn)變結束時間的后期,貝氏體轉(zhuǎn)變量的增長速度會隨著保溫時間的延長而逐漸變緩。

4.2 維氏硬度檢測

不同的加熱溫度對65Mn鋼彈墊等溫淬火維氏硬度影響見表3??梢钥闯?,等溫淬火與常規(guī)普通油淬相比,硬度和強度有所降低,但是彈性、韌性指標提高明顯。等溫淬火貝氏體對強韌性的影響主要歸結:一是貝氏體轉(zhuǎn)變初期存在少量貝氏體時,能有效分割奧氏體晶粒,起到細化晶粒作用,從而獲得均勻細小的馬氏體,有利于力學性能的提升[4];二是在貝氏體的周圍存在馬氏體的擠壓作用,有利于強度、硬度的提高,而當貝氏體的含量超過一定量時,沖擊韌性將提高明顯。彈墊在疲勞試驗機上同等載荷軸向的加載試驗,彈性疲勞壽命可從5萬多次,提高至200萬次,甚至更高。

表3 不同熱處理工藝下65Mn鋼彈墊維氏硬度

4.3 金相組織

貝氏體組織的組成相對較為復雜,它以貝氏體、鐵素體為基體,其組織上可能分布著碳化物、殘余奧氏體、馬氏體等相。合金鋼中貝氏體組織還會存在殘余奧氏體和M/A島,并涉及到貝氏體、鐵素體的變化、馬氏體的轉(zhuǎn)變、貝氏體碳化物的變化以及殘余奧氏體的轉(zhuǎn)變等問題,因而淬火貝氏體組織往往不進行回火處理。文獻[5]研究發(fā)現(xiàn),等溫淬火后合金鋼主要為“下貝氏體+少量馬氏體+殘余奧氏體以及鐵素體的混合物”組成的復相組織。本實驗采用830 ℃油淬和430±10 ℃回火工藝,獲得馬氏體位向的回火托氏體+未溶鐵素體組織,見圖2(a)。采用貝氏體等溫淬火工藝,830 ℃加熱→330+5 ℃等溫80 min,獲得粗大下貝氏體+馬氏體、殘余奧氏體以及鐵素體的復相組織,見圖2(b);在830 ℃加熱→320+5 ℃等溫90 min,獲得較粗大下貝氏體+少量馬氏體、殘余奧氏體以及鐵素體復相組織,見圖2(c);在820 ℃加熱→320+5 ℃等溫95 min,獲得較細小下貝氏體+少量馬氏體、殘余奧氏體以及鐵素體的復相組織,見圖2(d);在810 ℃加熱→320+5 ℃等溫120 min,獲得細小下貝氏體+適量馬氏體、殘余奧氏體以及鐵素體的復相組織,見圖2(e)。

(a)1#工藝;(b)2#工藝;(c)3#工藝;(d)4#工藝;(e)5#工藝圖2 不同熱處理工藝下65Mn鋼彈墊的金相組織(a) 1# process; (b) 2# process; (c) 3# process; (d) 4# process; (e) 5# processFig.2 Microstructure of 65Mn steel spring pad under different heat treatment processes

5 結論

1)等溫加熱溫度對65Mn鋼彈墊的金相組織和硬度有直接影響。隨著等溫時間的延長,貝氏體等溫淬火組織中殘余奧氏體以及鐵素體含量會減少,彈性疲勞壽命提高明顯。

2)過高、過低的等溫溫度都不利于貝氏體組織的形成,因此需要選擇合理的等溫溫度,原則上以控制獲得約92%下貝氏體,且不低于320 ℃等溫溫度為宜。

3)65Mn鋼彈墊采用810 ℃加熱→320+5 ℃等溫120 min的貝氏體等溫淬火工藝,可獲得細小下貝氏體+適量馬氏體、殘余奧氏體以及鐵素體的復相組織,能滿足用戶的使用要求。因此將該工藝推廣至其它緊固件產(chǎn)品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猜你喜歡
貝氏體等溫馬氏體
低碳淬火貝氏體鋼的回火組織和力學性能研究
山東冶金(2022年2期)2022-08-08 01:51:02
中低碳系列馬氏體不銹鋼開發(fā)與生產(chǎn)
山東冶金(2022年1期)2022-04-19 13:40:20
EPDM/PP基TPV非等溫結晶行為的研究
激光制備預壓應力超高強韌馬氏體層的組織與性能
Fe-C-Mn-Si-Cr的馬氏體開始轉(zhuǎn)變點的熱力學計算
上海金屬(2016年1期)2016-11-23 05:17:24
關于Fe-1.4C合金馬氏體相變的研究
重載轍叉用貝氏體鋼的疲勞性能研究
快速檢測豬鏈球菌的環(huán)介導等溫擴增方法
回火對低碳貝氏體鋼組織和性能的影響
山東冶金(2015年5期)2015-12-10 03:27:46
SA508-3 鋼夾雜物誘導貝氏體形成的原位觀察
上海金屬(2015年6期)2015-11-29 01:08:59
西和县| 上高县| 洪江市| 大方县| 双流县| 枣阳市| 娱乐| 安泽县| 新晃| 望江县| 南部县| 迁西县| 方城县| 大荔县| 禄丰县| 宾川县| 南江县| 安陆市| 台州市| 航空| 简阳市| 登封市| 尚志市| 尉犁县| 康平县| 邢台市| 多伦县| 威远县| 尤溪县| 渭南市| 大安市| 夏河县| 阿鲁科尔沁旗| 池州市| 保山市| 扶风县| 丹棱县| 东方市| 潼南县| 潜江市| 建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