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維
(寧晉縣婦幼保健院麻醉科,河北 邢臺 055550)
選取2018 年3 月~2019 年3 月我院行區(qū)域麻醉骨科手術患者68 例,對研究對象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將研究對象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的為觀察組,采用咪達唑侖麻醉的為對照組。在34例對照組中,男16例,女18例;年齡10~82歲,平均(40.7±9.3)歲,34例觀察組中,男17例,女17例;年齡12~80歲,平均(40.1±8.5)歲。排除標準:兩組患者均無高血壓、心臟病及房室傳導阻滯等病癥,且無長期服用鎮(zhèn)痛藥物史。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數據無明顯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1 對照組
術前采用0.5 mg阿托品肌肉注射,于術前30分鐘進行,對患者血壓、心率、脈搏等基本生命體征變化進行實時觀察。對照組采用咪達唑侖進行區(qū)域麻醉,靜滴濃度為0.07mg/kg,配合微量泵入0.03 mg/kg?h維持麻醉效果。
1.2.2 觀察組
術前操作同上,采用右美托咪定進行區(qū)域麻醉,靜滴濃度為0.6 ug/kg,配合微量泵入0.2 ug/kg?h維持麻醉效果。
對兩組患者用不同麻醉藥物后不同手術時間的麻醉效果進行評分。對麻醉期間患者出現的不良反應進行統(tǒng)計,發(fā)生率越低說明藥物安全性越高。
采用SPSS 23.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 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用x2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在手術不同階段麻醉效果評分無明顯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不同階段麻醉效果評分對比(n,±s)
表1 兩組患者手術不同階段麻醉效果評分對比(n,±s)
組別 例數 T0(麻醉前) T1(切皮) T2(術后30 min) T3(術后1 h) T4(手術結束)對照組 34 5.0±3.5 4.0±0.5 3.5±0.3 3.6±0.5 4.5±0.6觀察組 34 5.0±3.5 3.8±0.3 3.4±0.4 3.5±0.7 4.7±0.3
麻醉期間觀察組患者出現心動過緩、呼吸抑制、低血壓等不良反應例數分別為5例、6例、3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4(41.18%),對照組出現以上不良反應例數分別為6例、7例、5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8(52.9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臨床研究表明,在骨科手術治療中采用適當的鎮(zhèn)靜藥物有助于緩解患者的焦慮、恐懼情緒,降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促進手術的順利進行。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對右美托咪定和咪達唑侖的鎮(zhèn)靜效果進行研究,咪達唑侖具有麻醉反應快速、催眠效果好、對基本生命體征影響較輕的優(yōu)點,缺點是作用時間較短。而右美托咪定具有鎮(zhèn)靜效果好,對患者呼吸功能和心率負影響較小,安全性較高,應用廣泛。在本次研究中,兩組患者在手術不同階段,麻醉效果評分無明顯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患者出現心動過緩、呼吸抑制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區(qū)域麻醉骨科手術患者的治療中,采用右美托咪定不僅麻醉效果確切,且引發(fā)的心動過緩、呼吸抑制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低,安全性較高,臨床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