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疾病體驗與文藝思潮

2020-06-22 13:13程桂婷
鴨綠江 2020年4期
關鍵詞:黑死病瘟疫

在人類歷史上,最可怕的災難除了戰(zhàn)爭之外,大概就是瘟疫的暴發(fā)。瘟疫即烈性傳染病。公元前430年,一場始于非洲、傳播于波斯的瘟疫到達希臘,使雅典軍隊五分之一的士兵死亡,迅速扭轉(zhuǎn)了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的局勢,撲滅了雅典帝國野心的火焰。這場瘟疫在希臘徘徊了4年,奪走了四分之一希臘城邦人的生命;公元2世紀,羅馬帝國暴發(fā)的黑死病奪走了三分之一的人口;14世紀中葉,西歐蔓延的黑死病使許多地方銳減了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人口,隨后歐洲殖民者把傳染病帶到美洲,掃掉了美洲土著95%的人口;1555年,墨西哥天花大流行,200萬人不治而亡。20世紀,天花殺死了3億多人,這個數(shù)字遠超20世紀所有戰(zhàn)爭中死亡人數(shù)的總和。

難怪有人會說:“疾病或傳染病大流行伴隨著人類文明進程而來,并對人類文明產(chǎn)生深刻和全面的影響,它往往比戰(zhàn)爭、革命、暴動來得更要劇烈。因為它直接打擊了文明的核心和所有生產(chǎn)力要素中最根本的——人類本身,打擊了他們的身體,打擊了他們的心靈?!笨疾焓澜缂膊∈放c世界文藝史的軌跡,它們之間至少有兩次糾纏不清但又意義深遠的交會,一次是14世紀黑死病的暴發(fā)與文藝復興的發(fā)生,一次是18世紀末至19世紀中葉結(jié)核病的流行與浪漫主義的聯(lián)想。在此我想簡要勾勒一下黑死病暴發(fā)與文藝復興運動興起的交會歷程。

文藝復興運動發(fā)源于14世紀中葉的意大利,而這正是意大利瘟疫肆虐的恐怖時期。首先是在誕生了人文主義先驅(qū)但丁與彼特拉克的佛羅倫薩,瘟疫從1340年開始,平均每十年一次,不斷地摧毀這座城市,最可怕的是1348年黑死病大暴發(fā)。黑死病即鼠疫,是一種烈性傳染病,死亡率極高,僅1348年佛羅倫薩就因此死去了十萬人。1348年后,黑死病很快橫掃了整個意大利,并迅速蔓延至英國、法國乃至席卷了整個歐洲大陸,最后甚至到達了印度和中國。

黑死病的瘋狂肆虐對人類的打擊是難以想象的,僅從死亡人數(shù)來看,這場瘟疫也堪稱一場滅頂之災。但也正是黑死病的大暴發(fā)加速了中世紀神學體系的土崩瓦解。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中,教會的無能暴露無遺,平時道貌岸然的牧師等神職人員,在災難中爭先恐后地逃走,不肯為死于瘟疫的病人進行臨終洗禮,而大批神父染病死亡的事實,也動搖了“瘟疫是上帝對罪人的懲罰”這一基本信條。黑死病橫掃一切的恐怖事實,讓人們意識到宗教神學的虛偽性和欺騙性。與此同時,面對死亡的逼迫,人們恐懼、焦慮、驚惶而又無計可施,生命變得如此短暫和不測,朝不保夕。

在這種情形下,及時行樂的思想恐怕就成了大部分尚且活著的人的生存信念;而死亡使人口銳減,為了保證種族的繁衍,追求飲食和性愛的享受,“以實現(xiàn)生命機體的強壯、后代的增殖和人類社會內(nèi)在的和諧興旺與完善的恢復”則成為社會新觀念。這些觀念都是與中世紀的禁欲主義相悖的。

正如有論者說:“產(chǎn)生這些現(xiàn)象與結(jié)果的原因當然是豐富而又復雜的,政治和經(jīng)濟等因素的決定性意義是絕對不可否認的,但是人類對那次大死亡的體驗也曾被眾多的歷史學家、學者們深刻忽略了。即使從一般常理或現(xiàn)象也能領悟到:對一個生物族類來說,最高的生命律令必定是生存并繁衍下去。當一種與最高律令對逆的趨向或事態(tài)發(fā)生之時,也就是死亡普遍地威脅著整個族類之時,人類怎么不對自身既定的存在方式發(fā)出最深刻的自省和懷疑?怎么不從最根本處激發(fā)出頑強倔強的生命向力?于是意味著普遍死亡的黑死病,卻迎來了人類當初發(fā)展歷史中最燦爛的時代?!?/p>

在某種意義上,的確可以說,是在黑死病造成的巨大的死亡威脅面前,“人”的意識蘇醒了。薄伽丘在《十日談》中曾說:“我們的城市陷入如此深重的苦難和困擾,以至令人敬畏的法律和天條的權(quán)威開始土崩瓦解?!北蛔馂槿宋闹髁x運動開山之作的《十日談》創(chuàng)作于1349年至1353年間,作者開篇即描寫了1348年黑死病在佛羅倫薩猖狂肆虐所造成的“死亡狼藉、十室九空”的悲慘情景。小說中的三男七女為躲避疾病而結(jié)伴出城,蟄居鄉(xiāng)間,為消磨午后的炎熱時光,他們約定每人每天講一個故事。十人十天共講了一百個故事,這些故事大多表現(xiàn)出追求現(xiàn)世幸福和情欲享樂的精神傾向,這在現(xiàn)在看來,似乎沒有什么新意,但在黑暗的中世紀卻是對神性要求的一次徹底反叛。

彼特拉克曾這樣宣布:“我不想變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懷里。屬于人的那種光榮對我就夠了。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戀人勞拉因黑死病驟然離世,帶走了他所有的生之歡樂。有論者說,彼特拉克的抒情詩,“第一次將世俗生活中的痛苦和歡樂從萬物之主套在人們頭上的枷鎖中解脫出來;在意大利的詩歌創(chuàng)作史上,愛情還是第一回被描繪成現(xiàn)實生活中有血有肉的感情”。彼特拉克不僅寫下了凡人的情感痛苦,也寫下了凡人的恐懼和疑惑。彼特拉克的弟弟是意大利蒙紐斯修道院的35個修士中唯一的瘟疫幸存者,他在給弟弟的信中這樣寫道:

我親愛的兄弟,我寧愿自己從來沒有來到這個世界,或至少讓我在這一可怕的瘟疫來臨之前死去。我們的后世子孫會相信我們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這一切嗎?沒有天庭的閃電,或是地獄的烈火,沒有戰(zhàn)爭或者任何可見的殺戮。但人們在迅速地死亡。有誰曾經(jīng)見過或聽過這么可怕的事情嗎?在任何一部史書中,你曾經(jīng)讀到過這樣的記載嗎?人們四散逃竄,拋下自己的家園,到處是被遺棄的城市,已經(jīng)沒有國家的概念,而到處都蔓延著一種恐懼、孤獨和絕望。是啊,人們還可以高唱祝你幸福,但是我想只有那些沒有經(jīng)歷過我們?nèi)缃袼姷倪@種凄慘的狀況(的)人才會說出這種祝福,而我們后世的子孫們才可能以童話般的語言來敘述我們曾經(jīng)歷過的一切。

在不可控制的災難面前,在不能遏止的恐懼和悲傷之中,彼特拉克開始懷疑“高唱祝你幸?!钡膶嵸|(zhì)意義,開始懷疑“懲罰”的合理性,這是對上帝的懷疑,對曾經(jīng)的信仰的懷疑。

在瘟疫所到之處,人的生命顯得那樣匆忙和脆弱,在對神性的頂禮膜拜的信仰轟然倒塌之后,人們開始呼喚人類自身的力量,而對人的力量的追求和頌揚也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藝術所著重表現(xiàn)的主題之一。如法國人文主義作家拉伯雷創(chuàng)作的《巨人傳》。在拉伯雷筆下,人可以通過接受教育、不斷學習而成為文武雙全的巨人,巨人是比神更具有力量的,在象征著教會的權(quán)力和威嚴的巴黎圣母院,高康大的一泡尿居然淹死了26萬教徒。同時,人也是自由、平等的,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做自己想做的事。小說著力渲染的享樂之一就是大吃大喝的“盛宴”。在那樣一個瘟疫盛行、死亡遍野的年代,還能吃能喝就意味著生命的存在、種族的繁衍,“盛宴”即是活著的人面對死亡、戰(zhàn)勝死亡的狂歡。

在瘟疫反復現(xiàn)身的佛羅倫薩,“劫后余生的人要做的貢獻并不隨瘟疫的消弭而停止,除重建那由于喪失父母兒女、親屬友朋而瘡痍滿目的個人生活而外,他們還得恢復那些集體的活動——公社、行會、教堂、社團等等,這些東西也都面臨解體的危險。在這番重建事業(yè)中,最使人灰心喪氣的可能就是瘟疫還會卷土重來的顧慮,瘟疫一來,所有重建的努力就會煙消云散”。也許正是這種害怕重建的努力轉(zhuǎn)眼成空的心理,在佛羅倫薩的建筑中,石材更多地代替了木材成為建筑的主要材料,而象征著永久紀念的雕塑或雕像藝術在這一時期也空前地繁榮起來。

桑德拉·蘇阿托妮說:“當時,以古典雕刻為榜樣重新興起了半身雕像、騎馬雕像、紀念碑式陵墓的建造和敘事性浮雕的藝術創(chuàng)作?!彼J為:“文藝復興精神最深刻的表現(xiàn)之一是肯定自我和希望萬古流芳?!钡拇_,面對極為短暫的人生和難以預料的死亡時刻,人們都極為渴望讓自己的形象以石雕或青銅雕像的形式屹立在人間,成為永遠的紀念。于是,在黑死病大暴發(fā)之后的文藝復興時期,雕像不再是圣母或基督的專利,而成為大眾的普遍追求,為某個個人而做的半身雕像幾乎是遍地開花。在經(jīng)歷了深刻的死亡體驗和沉重的信仰打擊之后,雕刻藝術在主題意蘊的表達上也從頌揚神性轉(zhuǎn)變?yōu)楸憩F(xiàn)人性,甚至出現(xiàn)了《無名士半身雕像》這樣的名作。

在不可抵擋的死亡面前,出于同樣的恐懼和渴望心理,在雕刻藝術興盛的同時,傳記文學也繁榮起來。如薄伽丘的《但丁的生平》、菲利波·維蘭尼的佛羅倫薩的名人《列傳》等。除作家創(chuàng)作的偉人、名人的傳記之外,自傳的寫作也頗為流行,如庇護二世的《回憶錄》、本文努托·切利尼的自傳、吉洛拉漠·卡爾達諾的《個人小傳》等等。此外,有論者認為,文藝復興時期悲劇藝術與精神的重新發(fā)揚光大也與黑死病大死亡的體驗有關,是深刻的死亡體驗使得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藝術在形式方面恢復了悲劇傳統(tǒng),并充分發(fā)展和完善了悲劇藝術,這也是有道理的。

最后,聯(lián)系到當前新型冠狀病毒在湖北的肆虐,并蔓延全國。如今,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乃至歐美國家,傳染病的大流行再一次痛擊了人們的身體和靈魂。值得慶幸的是,以21世紀的行政能力、科技發(fā)展和醫(yī)療水平而言,新型冠狀病毒已不可能再現(xiàn)中世紀黑死病的殺傷力,目前除湖北武漢之外,各地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然而,正如彼特拉克所懷疑的那樣,“高唱祝你幸?!被蛟S毫無意義,那些在病毒肆虐之中驟然失去的曾經(jīng)鮮活的生命,應該永遠被銘記,以警醒我們保持敬畏、悲憫、質(zhì)疑和思考,并積極尋求或期待一些可能的改變。

參考文獻:

[1][英]羅伊·波特主編.劍橋插圖醫(yī)學史(修訂版).張大慶譯.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7

[2][英]丹尼斯·哈伊.意大利文藝復興的歷史背景.李玉成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88

[3][美]堅尼·布魯克爾.文藝復興時期的佛羅倫薩.朱龍華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85

[4][意]桑德拉·蘇阿托妮.文藝復興:從神性走向人性.呂同六主編,夏方林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5]宋耀良.黑死病與文藝復興運動.廣州: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88(3)

[6]桑林等著.瘟疫:文明的代價.廣東經(jīng)濟出版社,2003

[7]余鳳高.瘟疫的文化史.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責任編輯】? 陳昌平

作者簡介:

程桂婷,南京大學文學博士,北京大學中文系訪問學者(2016-2017),現(xiàn)為汕頭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出版專著《疾病對中國現(xiàn)代作家創(chuàng)作的影響研究》及編著《蘇州作家研究系列·蘇童卷》《莫言批判》等。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魯迅研究月刊》《當代作家評論》等刊物發(fā)表論文四十余篇,被《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zhuǎn)載三篇。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一項、省級課題多項。

猜你喜歡
黑死病瘟疫
《十日談》:醫(yī)學史視域下的黑死病書寫及其價值
傳遞
論中醫(yī)藥預防瘟疫
黑死病
繪畫中的瘟疫 下
抗擊瘟疫的那些事
繪畫中的瘟疫(上)
古人如何預防和對抗瘟疫
瘟疫算個啥
台东市| 胶南市| 永兴县| 海晏县| 乐山市| 汉川市| 大余县| 突泉县| 田林县| 阜城县| 文昌市| 天祝| 苍山县| 岚皋县| 宽甸| 于田县| 东辽县| 汉川市| 津市市| 鄢陵县| 龙州县| 建水县| 罗平县| 上林县| 枞阳县| 葫芦岛市| 赤峰市| 仲巴县| 瑞昌市| 蒲城县| 利辛县| 丹凤县| 洞头县| 中山市| 乐都县| 东乌珠穆沁旗| 石泉县| 区。| 巩留县| 榆林市| 修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