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月球
1937年,昆明,西南聯(lián)大。日軍的轟炸飛機(jī)在頭頂上盤旋,警報(bào)長鳴,聯(lián)大師生在彈片紛飛中都往郊外奔逃。有一個學(xué)生卻與眾不同。他手里拿著一塊點(diǎn)心,專挑有松林的地方躲避。別人都說他跑錯了,很危險(xiǎn)。他卻聲稱:“那里有賣松子的,就算被炸死,還可以不做餓死鬼?!边@個令人啼笑皆非的“吃貨”少年就是汪曾祺。人們稱他為“文藝界的泥石流”“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后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后一個士大夫”,同時(shí)也承認(rèn)他是一個愛好吃喝玩樂的老頭。汪曾祺的這一生,吃出胸懷,喝出豪情,玩出童心,樂出境界,活出了隨性、自然、通透的一生。
吃:品人間至味,容天下之事
汪曾祺的第一嗜好是吃。布里亞·薩瓦蘭說:“告訴我你平時(shí)吃什么,我就能說出你是怎么樣的一個人?!蓖粼鲄s什么都愛吃,因?yàn)樗麑σ磺惺澄锍錆M好奇。他在自己的文章中寫到,一開始不喜歡吃芫荽,后來別人一說他也愛吃了。走哪兒吃哪兒是汪曾祺的標(biāo)配。他覺得沒有什么事情是吃解決不了的,“南甜北咸,東辣西酸,都應(yīng)該去嘗嘗?!庇谑歉哙]鴨蛋,湖南臘肉,北京豆汁兒,昆明米粉……都在汪曾祺的舌尖走過。
但是會吃的不一定會做菜,會做菜的不一定會寫關(guān)于吃的文章,會寫關(guān)于吃的文章,又不一定能把吃的物品畫出來。汪曾祺卻無一不精,會吃,會做,會寫,會畫。是作家里最會吃的,廚師里最會寫的,畫家里最會逗趣的。見的多,看的多,吃的多,加上一點(diǎn)做飯的天賦,汪曾祺的廚藝聲名遠(yuǎn)播。他說自己最大的樂趣就是看家人或客人吃得高興。他做的菜有多好吃呢?據(jù)說他曾經(jīng)為一位法國客人做了道鹽水煮毛豆,那位法國人竟然連毛豆殼都吃下了肚。
除此之外,吃還激發(fā)了汪曾祺的靈感,他畫下無數(shù)的食材,用筆記錄下食物的味道、做法以及美食故事。后來這些都成了暢銷書,圖文并茂。比如《生活是很好玩的》《家常酒菜》等等。知乎上有網(wǎng)友趣談,千萬別在晚上讀汪曾祺的書,看了食欲就會勾起來,不吃點(diǎn)什么,覺都睡不著。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吃貨的最高境界,大約就是汪曾祺這樣眼見為食。品嘗人間至味,包容天下之事。經(jīng)歷得多,自然能化解心中萬事。
喝:酒映人心,茶慰歲月
除了吃,汪曾祺最愛的就是喝,喝酒也喝茶。茶、酒在汪曾祺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西南聯(lián)大就讀的時(shí)候,汪曾祺經(jīng)常逃課出去泡茶館,臨窗點(diǎn)一盤豬頭肉,要一壺酒,他能坐半天。偶爾錢多,多點(diǎn)一樣菜,酒也喝的多,醉倒街頭的事也發(fā)生過。有一次沈從文先生外出,見街邊躺著一個酩酊大醉的人,以為是個“難民”,走近一看才發(fā)現(xiàn)是愛徒汪曾祺,只好讓學(xué)生把他從街上抬回來。同學(xué)們都知道汪曾祺愛喝酒,有一次他失戀了,非常痛苦,情緒委頓。同學(xué)便對癥下藥,三杯酒就把他治愈了。
但酒多傷身,晚年汪曾祺的家人嚴(yán)格限制他喝酒,規(guī)定每天一瓶葡萄酒,但暗地里,汪老卻讓小賣部替他打掩護(hù),中午偷喝幾兩,再打幾兩帶走,每天湊一瓶酒。
除了喝酒,汪曾祺一生極愛喝茶。他自認(rèn)喝茶是個外行,毫不講究,對茶葉也不挑剔。因此,他喝茶喝得隨性,一天換三次葉子,青茶、綠茶、花茶、紅茶、沱茶、烏龍茶,有什么喝什么,唯一的要求就是濃。
《慢煮生活》里,他說:“你很辛苦,很累了,那么坐下來歇一會兒,喝一杯不涼不燙的清茶。不糾結(jié)、少俗慮,隨遇而安,以一顆初心,安靜地慢煮生活?!?/p>
然而愛了一輩子的茶酒,病重住院,卻要全戒。他一再問醫(yī)生,茶酒還可以喝嗎?醫(yī)生最終沒有點(diǎn)頭。后來久病床榻,茶癮難耐,他便苦苦哀求,能否用茶水稍微沾沾嘴唇。醫(yī)生只好應(yīng)允,沒想到,汪曾祺聽了,一下精神了,居然像孩子一樣招呼女兒:“給我來一杯碧綠、透亮的龍井!”遺憾的是,茶還沒有沏好,他便與世長辭了。
鑒照人影,酒映人心,茶慰歲月。有人說茶酒都是愛生活之人的專利,收獲的是喧囂生活里的淡然心境,之于汪曾祺再合適不過。
玩: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汪曾祺認(rèn)為:“人世間許多事,想一想就覺得很有意思?!币虼怂囊簧暗鮾豪僧?dāng)”、貪玩人間。在他的眼里,“滿世界都是好玩的東西”。沒事他就瞎琢磨,比如為梔子花鳴不平:“我就是要這么香,香得痛痛快快,你們管得著嗎?”生活里,他對有人能給山丹丹算年齡充滿好奇,他駐足聽得仔細(xì):“山丹丹,長一年,多開一朵花,你看,十三朵?!毕牒染剖掷餂]錢,他就給同學(xué)做槍手寫文章,聞一多看了,贊嘆著說:“比汪曾祺寫的好多了!”
饞蟲勾起來,他更好笑。有一次在長沙,他想嘗嘗火宮殿的臭豆腐,就約了同伴,尋味追蹤。一路走來,臭味漸濃,他高興壞了?!翱炝?,快到了,聞到臭味了嘛!”可笑的是,臭豆腐沒找到,公共廁所倒有一個!
賈平凹說:“人可以無知,但不可以無趣。”想想還真是,沒了趣味,一潭死水,活著也沒勁。汪曾祺大約就是懷著這樣的心境,讓一切不困于心,還能跳出生活的繩索,在上面快樂歌唱。
汪曾祺自曝,這一切都?xì)w功于父親對他奉行的寬松教育。父子像兄弟,連情書也可以一起商量著寫。家庭教育的開放,成就了汪曾祺一生的隨性。對自己的兒孫,他也從不拿長輩的身份壓人。兒女們直呼他“老頭兒”,以至于家里對話很是有趣。
比如,汪曾祺想寫作,兒子卻在書房睡覺,他急得滿臉通紅。對話是這樣的:“老頭兒,又憋什么蛋了?”汪曾祺說:“我要下蛋了,這回下個大蛋!”他正畫畫,小孫女們圍觀,對話是這樣的:“老頭兒你真浪費(fèi),留這么大塊空白。給你畫只小鴨子吧。”“別,等老頭兒死了,這畫說不定就很值錢了?!?/p>
生活的妙趣就寓于生活本身。有什么樣的情趣,就有什么樣的思想;有什么樣的學(xué)識和見解,就有什么樣的人生。汪曾祺是真的懂得!
樂;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bào)之以歌
人們只看汪曾祺吃吃喝喝,其實(shí)忘了他也曾受命運(yùn)蹉跎。38歲那年,汪曾祺被“下放”農(nóng)村接受勞動改造。每天被分派的任務(wù)是起豬圈、刨豬糞、背糧食,常常累得半死。書生學(xué)種地,根本吃不消。一起參加勞動的人,都垂頭喪氣,汪曾祺卻勞動之余,下河摸魚,用吃與玩打發(fā)時(shí)間。燉一鍋魚湯,趁熱喝了,第二天又開始精神抖擻地干活。
汪曾祺還總是能在別人不在意的地方發(fā)現(xiàn)驚喜。有一次汪曾祺撿到一些野蘑菇,簡直樂開了花,帶回去做了一碗湯,還感嘆著說:“我當(dāng)了一回‘右派,三生有幸,要不然我這一生就更加平淡了。”
除了野蘑菇,馬鈴薯也是他的最愛。早晨到地里掐了花葉,插在玻璃瓶里。無聊的時(shí)候他就畫馬鈴薯,后來花謝了,他就畫薯塊,畫完了,再把薯塊放進(jìn)牛糞爐里,烤熟吃掉。等到改造結(jié)束,其他人都是一幅病怏怏的樣子,只有他精神抖擻,根本不像是受過了苦。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從來不會被生活擊倒。有這樣一則童話故事,一只小狗問媽媽,幸福是什么。媽媽告訴他,幸福就是他的尾巴尖。于是小狗拼命地去試圖咬到自己的尾巴尖,卻一次又一次地失敗了?!皨寢?,我為什么追不到幸福?”小狗有些沮喪。媽媽說:“寶貝,只要你抬起頭往前走,幸福就一直會跟著你。
生活里,我們也總是如此,拼命地去追逐所謂的“幸?!?,一旦遭遇不幸,又只會怨天尤人。其實(shí)幸福從來都不遠(yuǎn),就在身后,就在身邊。是一蔬一飯,是一飲一啄。
古人說:“身上無病,心里無事,春鳥便是笙歌?!倍喽酂釔畚覀兿碛械模呐氯兆又皇谴植璧?,那也是人間溫暖。當(dāng)我們熬不下去的時(shí)候,不妨多學(xué)學(xué)汪曾祺。用生活,去治愈生活。
相信吧。春暖自會花開,夢醒時(shí)分,又將是一年好時(shí)節(jié)。
摘自微信公眾號“麥家陪你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