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偉
(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fā)區(qū)龍城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 湖北 武漢 430000)
社區(qū)獲得性肺炎屬于院外細菌等病原感染導致的肺炎種類,一般表現(xiàn)出咳嗽、咳痰、胸疼等癥狀,還可能存在前驅癥狀,比如鼻塞、流鼻涕、咽痛等[1]。近年來,該病的發(fā)病率飛快上升,并且致死率也升高,因此成為醫(yī)療研究的重點。該病的發(fā)生癥狀比較突出,還伴隨肺外癥狀、全身毒血癥、呼吸系統(tǒng)癥狀等,整體上比較嚴重,而且可能帶來死亡情況??紤]這些因素,需要做好該病的診斷和治療工作,基于此,我們分析CT 影像評分對于該病預后的判斷價值。
選擇我院2018 年11 月—2019 年10 月收治的社區(qū)獲得性肺炎重癥患者52 例,所有患者都滿足重癥肺炎的診斷標準,其中男性29 例,女性23 例,年齡31 ~79 歲,平均年齡(65±1.09)歲。
對患者的影像學資料進行回顧分析,利用特殊軟件收集影像學特征,比如存在胸腔積液、滲出物等。以胸部CT 圖像為基礎,進行AE-IPF 評分的計算,并探討其與疾病預后的相關性。計算方法:安排至少兩名影像學醫(yī)師,為每位患者的胸部CT 圖像進行分析計算。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影像學特征,需要計算的數(shù)量不同,具體的計算倍數(shù)是根據(jù)不同的特征表現(xiàn)呈現(xiàn)遞增,從1 ~6。
計算出所有的AE-IPF 評分,選擇其中的平均值。在統(tǒng)計資料時選擇影像學醫(yī)師中評分較高的那一個做為最終結果。同時對患者進行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評估,獲得具體的評分(APACHE Ⅱ評分)。另外通過電話隨訪工作獲得患者的預后情況,分別為院內存活和院內死亡、28d 存活和28d 死亡。
采用SPSS21.0 版統(tǒng)計軟件,數(shù)據(jù)進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可以看出,院內存活與院內死亡患者比較,AE-IPF 評分方面P>0.05,APACHE Ⅱ評分方面P<0.05。見表1。
表1 院內死亡和院內存活的對比
可以看出,28d 死亡和28d 存活患者對比,AE-IPF 評分方面P<0.05,APACHE Ⅱ評分方面P<0.05。見表2。
表2 28 天死亡和28 天存活的對比
因為社區(qū)獲得性肺炎主要是表現(xiàn)在肺部和呼吸道的癥狀,所以在進行診斷時,影象學技術的應用十分普遍。而胸部CT 檢查是檢查該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應用十分普遍。近年來,我國曾多次發(fā)生重癥社區(qū)獲得性肺炎的情況,分析導致這些病例的病原微生物,包括有H1N1 流感病毒、冠狀病毒、亞型流感病毒等。而因為重癥社區(qū)獲得性肺炎的嚴重性,患者存在基礎性疾病可能會影響這類疾病的預后,主要是基礎性疾病的出現(xiàn)會降低患者的抵抗力,進而導致該病的恢復效果不良[2]。在本次研究中,我們選擇了我院收治的52 例重癥社區(qū)獲得性肺炎患者,并分別選擇了AE-IPF 評分和APACHE Ⅱ評分。AE-IPF 評分指通過對每一層CT 圖像中的病變所占比例進行視覺測算,通過對胸部CT 掃描的三維空間的思考,可有效判斷重癥肺炎的預后情況。APACHE Ⅱ評分即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評分,包括三部分:急性生理評分(12 項生理指標,一般選擇入ICU24h 之內的最差值,包括體溫、平均動脈壓、心率、呼吸頻率、氧合)、年齡評分及慢性健康評分(復合慢性器官功能不全或免疫功能抑制狀態(tài)的診斷,包括肝臟、心血管、呼吸、腎臟、免疫功能抑制等項目)。這項評分主要是評估急性疾病的嚴重程度。院內存活與院內死亡患者比較,AE-IPF 評分方面P >0.05,APACHE Ⅱ評分方面P<0.05;28d 死亡和28d 存活患者對比,AE-IPF 評分方面P <0.05,APACHE Ⅱ評分方面P <0.05。
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要想判斷重癥社區(qū)獲得性肺炎的預后情況,單純依靠單一的影像學特征無法進行,因此提出CT 影像評分的使用,可準確判斷出患者的28d 預后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