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克杰,詹婉婷,張 艷
(泉州師范學院 紡織與服裝學院,福建 泉州 362000)
文胸是支托、固定、覆蓋和保護女性乳房的功能性衣物,其中罩杯紙樣設計是文胸設計生產中的核心技術。楊雪梅[1]在罩杯省量研究中,得出從文胸居中要求看,在肋側的省量應大于靠近前中心一側省量的分配原則;張文斌[2]在文胸省道與塑性研究中,得出在回歸模型關系中,雞心省道越小,聚攏效果越好的結論;英國的HAEDAKER在一項關于內衣設計過程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文胸設計過程中大多采用試穿和糾錯的方式進行不斷改進文胸的合體性[3]。目前關于夾棉厚度與罩杯紙樣省量的關系研究還沒有見過報道,文胸制版師主要依靠經(jīng)驗,需要不斷試穿和修版[4]。本文通過對薄中厚三款海綿的厚度以及對應的四種罩杯款式進行立體裁剪實驗,找出不同海綿厚度對應罩杯的省道角度,并進行統(tǒng)計分析,以希能降低試版的次數(shù),提高生產效率。
實驗采用奉邦品牌84號人臺,下胸圍為74cm,乳間距16cm,乳根圍5.5cm;純棉白坯布,立體裁剪專用的珠針、膠帶、剪刀和三種厚度的海綿。所采用的海綿為同一品牌不同薄、中、厚三種的圓形海綿胸墊,厚度分別為0.9cm、1.6cm、2.6cm;拱高均為4cm,直徑分別為11.3cm、11.6cm,如圖1中(a)、(b)、(c)所示。
圖1 海綿直徑和厚度
在我國青年女性中,A/B罩杯的女性占比最高[5]。市面上A/B杯文胸款式豐富,各種A/B杯文胸中的夾棉達到了襯墊的厚度,聚攏型文胸夾棉已經(jīng)達到5cm[6]。本實驗采用A罩杯人臺,上胸圍和下胸圍相差10cm,符合實驗要求,無需進行胸凸補正,運用立體裁剪的方法獲得文胸數(shù)據(jù)。為了減少誤差,所有實驗由同一人采用同樣的方法進行操作。先用標記線貼出胸圍底圍等位置,再將海綿夾片用珠針固定在人臺上,根據(jù)不同的罩杯造型進行收省、描點,再取下白坯布,描點時省道兩邊是否等長。本實驗采用三種不同的海綿厚度與單褶罩杯、左右杯、上下杯、T字破骨杯四種杯型一一對應進行12次實驗,實驗根據(jù)不同的杯型分為4組,每組3個實驗進行研究對比總結。固定在人臺上的效果如圖2所示,海綿服帖在人臺上時,由于海綿厚度的增加以及人臺胸凸的不可偏移性,海綿位置會相對發(fā)生偏移,不同厚度的杯型位置會因為海綿的厚度有0.5cm的偏差。
圖2 海綿固定在人臺上的效果
圖3 斜型單褶立體圖
圖4 斜型單褶省量
分別將不同厚度的三款海綿固定在人臺上,用標記線貼出罩杯輪廓線,如圖3(a)所示,紅色標記線貼出單褶的褶位。用珠針在白坯布上固定BP點向上交于公主線一點、將上杯部分白坯布平順撫至胸圍線處,在胸圍線左右兩點用珠針固定,然后將下杯部分多余的布量沿著貼好的紅色省道位置捏出一個省尖指向BP點的省道,如圖3(b)和3(c)所示,用筆標記輪廓及省位,拆下白坯布將點圓順的連接起來,測量省的大小、角度和省弧進行對比分析。
0.9cm薄款海綿斜型單褶實驗:拆下的標記圓順后白坯布如圖4(a)所示,經(jīng)測量薄款夾棉單褶的罩杯結構省底大12.5cm,省長8.3cm,省角度75°,靠近雞心的杯中縫線等分垂直線向外凸出0.7cm,另一側杯中縫線等分向外凸出 0.6cm即為杯中縫曲線。1.6cm中厚款海綿斜型單褶實驗:拆下的點標白坯布如圖 4(b)所示,經(jīng)測量可知薄款夾棉單褶的罩杯結構省底大為15.3cm,省長為8.6cm,省的角度為 83°,靠近雞心的杯中縫線2/5處垂直線向外凸出1.4cm,另一側杯中縫線等分垂直向外凸出1.2cm即為杯中縫曲線。2.6cm厚款海綿斜型單褶實驗:拆下的點標白坯布如圖4(c)所示,經(jīng)測量可知薄款夾棉單褶的罩杯結構省底大為15.7cm,省長為8.5cm,省的角度為85°,靠近雞心的杯中縫線2/5處垂直向外凸出1.6cm,另一側杯中縫線等分垂直向外凸出11.6cm即為杯中縫曲線。
表1 斜型單褶杯測量數(shù)據(jù)
如表1所示,斜型單褶杯型的省道角度隨著海綿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分別為75°、83°、85°,省大和省長也隨之增加。0.9cm到1.6cm海綿省道角度增長率比1.6cm到2.6cm的增長率大。0.9cm的海綿厚度對應的角度和基礎紙樣的76°幾乎一致,1.6cm和2.6cm厚度的海綿角度則是與海綿的厚度成正比關系,同一款式造型中,海綿厚度的增加也就意味著胸凸的增加,胸腰差隨之變大,因此解決胸腰差的省道對應的夾角也隨之增大。
運用上述方法把不同厚度的三款海綿固定在人臺上,用紅色標記線貼出省道線,如圖5所示。捏出上胸緣省,省尖指向BP點,用珠針固定,再捏出省尖指向BP點的下胸緣省,使整塊白坯布勻順的貼在人臺上,服帖無多余的浮余量,再做好輪廓及兩個省位的點標,拆下白坯布將點標圓順的連接起來,測量省大、省道角度、省弧突起量等數(shù)據(jù)如表2所示。
圖5 左右杯立體圖
0.9cm薄款海綿:左右杯型的收省如圖5所示,拆下的點標白坯布如圖6所示,經(jīng)測量可知斜型薄款夾棉左右杯的罩杯結構的上胸緣省省大為2.5cm,省道長為6.5cm,省道夾角為22°,靠近雞心的杯中縫線等分垂直線向外凸出0.2cm,側杯中縫線等分向外凸出0.2cm即為上胸緣杯省中縫曲線;下胸緣省省大為6.7cm,省道長為8.5cm,省道夾角為42°,靠近雞心的杯中縫線三等分,取靠近BP點一側三等分點處向外凸出0.9cm,側杯中縫線等分垂直向外凸出0.5cm即為下胸緣杯省中縫曲線。以上為0.9cm薄款夾棉左右杯型的合體罩杯結構數(shù)據(jù)。1.6cm中厚款海綿:左右杯型的收省如圖6(a)所示,拆下的點標白坯布,經(jīng)測量可知斜型中厚款夾棉左右杯的罩杯結構的上胸緣省省大為4.7cm,省道長為7cm,省道夾角為31°,靠近雞心的杯中縫線等分垂直線向外凸出0.4cm,側杯中縫線等分向外凸出0.1m即為上胸緣杯省中縫曲線;下胸緣省省大為9.8cm,省道長為8.5cm,省道夾角為57°,靠近雞心的杯中縫線三等分,取靠近BP點一側三等分點處向外凸出0.7cm,側杯中縫線等分垂直向外凸出1cm即為下胸緣杯省中縫曲線。2.6cm厚款海綿拆下的點標白坯布如圖 6(b)所示,經(jīng)測量可知斜型薄款夾棉左右杯的罩杯結構的上胸緣省省大為3.5cm,省道長7.1cm,省道夾角為28°,靠近雞心的杯中縫線等分垂直線向外凸出0.5cm,側杯中縫線等分向外凸出0.1cm即為上胸緣杯省中縫曲線;下胸緣省省大為10.5cm,省道長為8.2cm,省道夾角為64°,靠近雞心的杯中縫線等分處垂直向外凸出0.8cm,側杯中縫線等分垂直向外凸出1.1cm即為下胸緣杯省中縫曲線。
圖6 斜型左右杯省量圖
如表2所示,斜型左右杯的杯型的省道角度之和隨著海綿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分別為64°、88°、92°。0.9cm到1.6cm海綿省道角度增長率比1.6cm到2.6cm的增長率大。0.9cm、1.6cm和2.6cm厚度的海綿角度與海綿的厚度成正比關系,因為同一款式造型中,海綿厚度的增加也就意味著胸凸的增加,胸腰差隨之變大,因此解決胸腰差的省道對應的夾角也隨之增大。
表2 斜型左右杯數(shù)據(jù)
同上述方法做出0.9cm薄款海綿拆下的標點白坯布如圖7(a)所示,經(jīng)測量可知斜型薄款上下杯的罩杯結構的前胸緣省省大為4.8cm,省長為8.3cm,省道夾角為30°,上杯省道等分垂直線向下凸出0.1cm,下杯省道等分垂直向上凸出1.1cm即為前胸緣省弧線;側胸緣省省大為5.4cm,省長為9.1cm,省道夾角為38°,上杯省道等分垂直線向外凸出0.3cm,下杯省道等分垂直向上1.3cm。前胸緣省和側胸緣省的上省道弧線順滑連接構成上杯杯骨線,下省道弧線順滑連接構成下杯杯骨線。1.6cm中厚款海綿,拆下的標點白坯布如圖7(b)所示,經(jīng)測量可知斜型薄款上下杯的罩杯結構的前胸緣省省大為6cm,省長為8.4cm,省道夾角為40°,上杯省道等分垂直線向下凸出0.7cm,下杯省道等分垂直向上凸出1cm即為前胸緣省弧線;側胸緣省省大為5cm,省長為8.5cm,省道夾角為35°,上杯省道等分垂直線向外凸出0.3cm,下杯省道三等分,靠近BP點的1/3處垂直向上0.8cm。前胸緣省和側胸緣省的上省道弧線順滑連接構成上杯杯骨線,下省道弧線順滑連接構成下杯杯骨線。2.6cm厚款海綿拆下的標點白坯布如圖7(c)所示,經(jīng)測量可知斜型薄款上下杯的罩杯結構的前胸緣省省大為7cm,省長為8.2cm,省道夾角為46°,上杯省道等分垂直線向下凸出 0.8cm,下杯省道等分垂直向上凸出 0.9cm即為前胸緣省弧線;側胸緣省省大為 5.8cm,省長為9.0cm,省道夾角為38°,上杯省道等分垂直線向外凸出0.5cm,下杯省道等分垂直向上0.6cm。前胸緣省和側胸緣省的上省道弧線順滑連接構成上杯杯骨線,下省道弧線順滑連接構成下杯杯骨線。
圖7 斜型上下杯省量圖
表3 斜型上下杯數(shù)據(jù)
如表3所示,斜型上下杯的杯型的省道角度隨著海綿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分別為68°、75°、84°,省大和省長也隨之增加。0.9cm到1.6cm海綿省道角度增長率和1.6cm到2.6cm的增長率相差不明顯,后者增長率相對較大一些。0.9cm、1.6cm和2.6cm厚度的海綿角度則是與海綿的厚度成正比關系,因為同一款式造型中,海綿厚度的增加也就意味著胸凸的增加,胸腰差隨之變大,因此解決胸腰差的省道對應的夾角也隨之增大。
0.9cm薄款海綿拆下的標點白坯布如圖8(a)所示,將布樣轉化為紙樣,將上下兩部分拼合在一起,并進行測量。經(jīng)測量可知“T”字破骨杯的罩杯結構的前胸緣省省大為3cm,省長為8cm,省道夾角為20°,上杯省道等分垂直線向下凸出0.1cm,下杯省道等分垂直向上凸出0.3cm即為前胸緣省弧線;側胸緣省省大為2.8cm,省長為9.0cm,省道夾角為18°,上杯省道2/3處垂直線向外凸出0.6cm,下杯省道等分垂直向上 0.3cm。前胸緣省和側胸緣省的上省道弧線順滑連接構成上杯杯骨線,下省道弧線順滑連接構成下杯杯骨線。下胸緣省省大為6.1cm,省道長為10.9cm,省道夾角為33°,靠近雞心的杯中縫線等分處垂直向外凸出1.3cm,側杯中縫線等分垂直向外凸出0.2cm即為下胸緣杯省中縫曲線。
1.6cm中厚款海綿拆下的標點白坯布如圖8(b),將布樣轉化為紙樣,將上下兩部分拼合在一起,并進行測量。經(jīng)測量可知“T”字破骨杯的罩杯結構的前胸緣省省大為:4.5cm,省長為9cm,省道夾角為28°,上杯省道等分垂直線向下凸出0.8cm,下杯省道等分垂直向上凸出0.2cm即為前胸緣省弧線;側胸緣省省大為2cm,省長為8.7cm,省道夾角為13°,上杯省道等分垂直線向外凸出0.1cm,下杯省道1/3處垂直向上 0.3cm。前胸緣省和側胸緣省的上省道弧線順滑連接構成上杯杯骨線,下省道弧線順滑連接構成下杯杯骨線。下胸緣省省大為8.5cm,省道長為10.9cm,省道夾角為42°,靠近雞心的杯中縫線等分處垂直向外凸出0.9cm,側杯中縫線3/5處垂直向外凸出1.2cm即為下胸緣杯省中縫曲線。
2.6cm厚款海綿:“T”字破骨杯的收省,拆下的標點白坯布如圖8(c),將布樣轉化為紙樣,將上下兩部分拼合在一起,并進行測量。經(jīng)測量可知“T”字破骨杯的罩杯結構的前胸緣省省大為 2.8cm,省長為8.7cm,省道夾角為18°,上杯省道等分垂直線向下凸出0.3cm,下杯省道等分垂直向上凸出0.5cm即為前胸緣省弧線;側胸緣省省大為1.7cm,省長為8.6cm,省道夾角為12°,上杯省道等分垂直線向外凸出0.1cm,下杯省道等分垂直向上 0.2cm。前胸緣省和側胸緣省的上省道弧線順滑連接構成上杯杯骨線,下省道弧線順滑連接構成下杯杯骨線。下胸緣省省大為9.3cm,省道長為11.2cm,省道夾角為45°,靠近雞心的杯中縫線等分處垂直向外凸出1.6cm,側杯中縫線3等分垂直向外凸出1.3cm即為下胸緣杯省中縫曲線。
圖8 斜型“T”字破骨杯省量圖
表4 斜型T字破骨杯數(shù)據(jù)
如表4所示,“T”字破骨杯將罩杯結構分為上下兩部分,分割線中暗含了一部分的角度,故將布樣轉成紙樣之后,三個省道的總和發(fā)生了改變,不變的只有下胸緣省,從數(shù)據(jù)中可見省道角度的總和并沒有隨著海綿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分割線中暗含的省道使得省道角度之和沒有規(guī)律性,分別為71°、83°、75°,但是沒有經(jīng)過轉移的下胸緣省還是隨著海綿厚度的增加而不斷增加,分別為33°、42°、45°,0.9cm到1.6cm海綿省道角度增長率仍比1.6cm到2.6cm的增長率大。
根據(jù)以上研究的結果和數(shù)據(jù)可以看,除“T”字破骨杯外,同一杯型結構中,省道的角度之和會隨著海綿厚度的增加而增加。斜型單褶杯的省道數(shù)據(jù)分別為75°、83°、85°;斜型左右杯的省道數(shù)據(jù)為64°、88°、92°;斜型上下杯的省道數(shù)據(jù)為 68°、75°、84°;“T”字破骨杯中,省道總和為 71°、83°、75°,由于左右兩個省道是由一個分割線轉移而來的,分割線線中暗含了一部分省道,故“T”字破骨杯的省道角度沒有隨著海綿厚度的增加而增加。
表5 數(shù)據(jù)總表
由總表5可見,除T字破骨杯經(jīng)過紙樣分割轉移之后,其余三組的省道均隨著海綿厚度的增加而增加。角度與海綿的厚度成正比關系,因為同一款式造型中,海綿厚度的增加也就意味著胸凸的增加,胸腰差隨之變大,因此解決胸腰差的省道對應的夾角也隨之增大。
通過對薄中厚三款海綿的厚度以及對應的四種罩杯款式進行立裁實驗,找出不同海綿厚度對應的罩杯結構的省道角度數(shù)據(jù),并進行統(tǒng)計整理,為不同的罩杯結構紙樣設計提供省道參考依據(jù)。此次實驗是為了研究不同杯型對應的不同厚度的海綿的省道角度大小,為運用比例制圖法進行文胸制版提供參考數(shù)據(jù),采用0.9cm、1.6cm、2.6cm三款厚度的海綿以及斜型單褶杯、斜型左右杯、斜型上下杯、斜型T字破骨杯的四種斜杯型一一對應進行12次實驗,得出了12組省道數(shù)據(jù),為不同厚度夾棉的罩杯紙樣設計提供參考依據(jù)。
實驗的不足之處是實驗只在人臺上對不同厚度的夾棉進行立裁,人臺對實驗的進行具有局限性,人臺上的胸凸不具有女性乳房的柔軟可塑性的特點,由于較厚款的海綿一般都是應用在聚攏型內衣里,后期需要對較厚的海綿杯型結構進行微調,使得厚款海綿對應的杯型有向內向上聚攏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