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峰,龍灝(通訊作者)
1929年7月,重慶大學建校宣言稱:重慶“以西南交通最便之域,文化輸入首當之沖,貨殖素號殷邦,冠蓋誇于列郡,當有完備弘深之大學一所,以研究學術、造就人才、佑啟鄉(xiāng)邦、振導社會”!從此,歌樂山下、嘉陵江畔這所奠基之后從未改校名換校址、以“樹西南風聲”為目標的大學歷經九秩歲月里的起起伏伏、國運大勢下的分分合合、幾代學人們的兢兢業(yè)業(yè),成為今天傲立在中國西南唯一的國家中心城市和中央直轄市重慶的“雙一流”高校,其中建筑學學科、建筑學學人在其中的努力與貢獻,亦可謂居功至偉矣!
根據現有的檔案、資料,今天的重慶大學建筑教育,辦學肇始于四川省立重慶大學工學院土木系1937年秋季開始設立的專業(yè)方向中的“建筑組”,至今已逾80周年[1]。這80多年整體上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1937至1952年是重慶大學建筑教育從創(chuàng)辦到步入正軌的早期階段;第二個階段從1952至2000年,國立重慶大學建筑系1952年在全國院系調整中奉調與另外三校的建筑科組建了后來業(yè)界著名的“老八校”之一的“重慶建筑工程學院建筑系”并最終發(fā)展成為“重慶建筑大學建筑城規(guī)學院”(下文此兩校名均簡稱“重建工”);第三個階段則是從2000年重慶大學、重慶建筑大學、重慶高等建筑??茖W校等三校合并組建“新的”重慶大學后,以“重慶大學建筑城規(guī)學院”之名發(fā)展至今。
1 1940年11月重慶大學校長等為建筑系成立事宜聯名致四川省教育廳函正稿(圖片來源:重慶市檔案館)
重慶大學工學院土木工程系正式辦學始于1935年9月[2]。辦學伊始,重慶大學土木系就被注入了一種現代土建類教育的“工學院基因”并影響了其后的建筑系辦學,蓋因重慶大學1935年起成為省立大學時,從校長胡庶華到工學院院長稅西恒再到土木系系主任劉泰琛,無一例外均畢業(yè)于著名的德國柏林工業(yè)大學,其所受教育對重慶大學土木系、建筑系辦學思路的影響是可以想象的[3]。
到1937年秋季開學,重慶大學工學院土木系在已穩(wěn)定招生辦學4年且已有一屆畢業(yè)生的基礎上,又聘任了兼有建筑設計實踐與建筑科辦學經驗的黃家驊和開辦過建筑事務所的羅竟忠為教授并均已到校工作了將近兩年的時間,土木系在高年級分出“建筑組”等幾個專業(yè)方向辦學自然成為水到渠成的事情。因其后不久正式開辦了建筑系,故土木系建筑組辦學持續(xù)到1938級學生1942年畢業(yè)為止,共培養(yǎng)了4屆。第一屆“建筑組”學生有1935年入學1939屆畢業(yè)的徐尚志、曾乃凡等4人,徐尚志后來成為中建西南建筑設計院的首任總建筑師,而曾乃凡也曾擔任四川省建筑設計院總建筑師;最后一屆建筑組畢業(yè)的金長銘曾留校任教,后成為省立臺灣工學院(現中國臺灣成功大學)建筑系教授和開業(yè)建筑師,對臺灣現代建筑的發(fā)展影響頗大,成功大學建筑系現設有金長銘紀念獎學金[4]。
1940年11月,重慶大學校長葉元龍等聯名致函時任四川省教育廳廳長說:“蔽校工學院為適應社會需要起見,決于本年度起添設建筑系?!澅灸甓壬蠈W期業(yè)已開學……不得己業(yè)將該系暫先成立”(圖1)[5]。據此可以確認,在 “土木系建筑組”的專業(yè)辦學已屆3年之后,重慶大學因應社會需要并向四川省教育廳報備之后于民國29年度上學期、即1940年9月在工學院中正式成立了建筑系,成為中國國立大學中第四個正式開辦的建筑系[6]。
畢業(yè)于柏林工業(yè)大學的陳伯齊受聘為重慶大學建筑系首任系主任,教授先后有同樣畢業(yè)于柏林工大的朱尊誼、畢業(yè)于東京工大的龍慶忠、盛承彥、畢業(yè)于德國卡爾斯魯厄工大的夏昌世等人,體現了重慶大學建筑教育早期辦學時強大的“工學院基因”。
與此同時,由于抗戰(zhàn)而避禍西遷至緊鄰重慶大學校園恢復辦學的中央大學建筑系給了新生的重大建筑教育以極大的支持,兩個建筑系的教學產生了直接、全面且密切的交流,雙方師生在教學活動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有交叉,形成了一道獨特的松散而直接、全面且深入的“聯合教學”風景線。在1946年中央大學復員南京之前,兩系教學的融合程度從教授如鮑鼎、譚垣、劉敦楨、黃家驊、龍慶忠等互相兼課及中央大學建筑系歷屆畢業(yè)生10余人曾先后任教于重慶大學建筑系的情況可見一斑[1]。
2 國立重慶大學歷任建筑系系主任(左起陳伯齊、黃家驊、羅竟中、葉仲璣)
1943年春,1939年入學的重慶大學第一屆建筑系畢業(yè)生共8人順利畢業(yè)[6]。此后直到1952年院系調整,陳伯齊、黃家驊、羅竟忠和葉仲璣先后擔任了國立重慶大學建筑系系主任(圖2),重大建筑系也一直穩(wěn)定地為國家培養(yǎng)著優(yōu)秀人才,其中的佼佼者如1943屆的黃忠恕先生后來成為重建工建筑系系主任、教授;1945屆的張之蕃(后改名張之凡)擔任哈爾濱建筑工程學院建筑系系主任和西北建筑工程學院首任院長,同屆的汪國瑜任清華大學建筑系教授、曾被梁思成稱為清華建筑系“四大金剛”[7];1946屆的黃遠強擔任廣東省建筑設計院總建筑師、省建委總建筑師、省建筑學會理事長,主持過桂林市總體規(guī)劃及韶山毛主席舊居陳列館設計,是“嶺南建筑學派”的重要代表性建筑師之一;1948屆的宋融任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的副總建筑師,是著名的住宅設計專家、1990年北京亞運村總設計師;1951屆的余卓群作為重建工建筑系教授擔任重慶市建筑師學會理事長并獲得過中國建筑學會建筑教育獎。
1952年在全國院系調整中,國立重慶大學建筑系與西南工業(yè)??茖W校、成都藝術??茖W校和川南工業(yè)專科學校的建筑科奉命合并成為了重慶土木建筑學院(1954年改稱重慶建筑工程學院)建筑系。
必須特別指出的是,“重建工建筑系”成立時,接近70%的教師不是來自于重慶大學建筑系就是本身畢業(yè)于重慶大學建筑系[8],并且是組建重建工建筑系的4個建筑系科中辦學歷史最長、水平最高且唯一具有學位授予權的國立大學系科(圖3)[1],重建工建筑系首任系主任亦是由奉調而來的國立重慶大學建筑系最后一任系主任葉仲璣先生擔任。
因此,回看歷史,“重建工建筑系”的辦學史(1952-2000)從辦學的角度可以說就是今天重慶大學建筑教育史上的一個“暫時改名”的特殊階段。
從1952年到“文革”爆發(fā)時1966年最后一屆學生進校,正好是整整15年。15年間,重建工建筑系在國家大局之中,有平穩(wěn)發(fā)展也有動蕩猶疑,辦學可謂歷經風雨、艱難前行。作為隸屬于中央建設工程部、實質上是新中國組建的第一所土建類專門高校,辦學取得的成績、培養(yǎng)的建筑學人、為新中國建設事業(yè)做出的貢獻也是可圈可點的。
這一階段的畢業(yè)生中,1954屆的陳世民是重慶大學建筑教育史上的第一位全國勘察設計大師,他創(chuàng)辦了深圳華森、華藝兩家中國當代著名的設計企業(yè),設計作品深圳南海酒店既是酒店設計的經典之作也是中國改革開放后最著名的標志性建筑之一;1957屆的羅運湖是全國最著名的醫(yī)療建筑專家之一,其專著《現代醫(yī)院建筑設計》成為后輩學生的必讀書籍;1958屆的路士禧是重建工成立后招收的第一屆建筑系學生、全國最著名的冷庫建筑熱工專家;1959屆人才輩出,梁鼎森本科畢業(yè)設計就是在黃忠恕、朱昌廉等老師的帶領下完成的國慶十周年重慶獻禮工程——重慶山城寬銀幕電影院(圖4)是建國后在中國建筑界最有影響的作品之一,梁鼎森后來成為影劇院建筑設計領域的著名專家并擔任過重慶建筑大學校長;黃光宇是我國山地城市科學和山地城市規(guī)劃的開創(chuàng)者和重慶大學城鄉(xiāng)規(guī)劃學科的重要學術帶頭人;尹培桐對日本建筑的研究和理論成果的譯介在改革開放后對新一代建筑學子影響巨大;楊嵩林則對中國近代建筑史的研究貢獻卓著;夏義民在1980年代創(chuàng)辦了重建工的風景園林本科專業(yè),是最早在我國建筑界引進“景觀建筑學”(Landscape Architecture)概念和理論的學者之一;1960屆的儲兆佛擔任四川省建筑設計院總建筑師;1961屆的萬鐘英1994年擔任重慶建筑大學建筑城規(guī)學院首任院長,同屆周文華等在1980年代就最早提出了保護大理古城的設想[9];1964屆的雷春濃是我國著名的高層建筑設計專家;1965屆的李必瑜是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建筑構造(上)》主編、中國建筑教育獎獲得者;1966屆的李先逵是著名民居建筑專家,擔任過國家建設部科技司司長、外事司司長、中國建筑學會副理事長;而1968屆的馮明才則擔任過中國建筑西南設計院院長,同屆的楊燕擔任過四川省建設廳副廳長。
值得一提的是,1960年重建工建筑系創(chuàng)辦并招收了我國建筑教育史上唯一一屆、“空前絕后”的建筑物理專業(yè)4年制本科學生(圖5),為我國建筑物理事業(yè)的發(fā)展儲備了一批非常寶貴的人才,他們在教育教學、研究設計一線都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可惜該專業(yè)第二屆學生就由于國家政策的變化而停辦。
1966年,“文革”爆發(fā),高校的基本秩序被打破,重建工建筑系辦學也陷入停頓,教師大部分并入了土木系民用建筑教研組?!拔母铩敝泻笃冢亟üね聊鞠甸_始招收工農兵學員后又逐漸恢復了建筑學專業(yè)的辦學,共招收過74-76級3屆學生,為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后的“新三屆”招生辦學和建筑系的恢復成立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3 國立重慶大學1948屆畢業(yè)生宋融畢業(yè)證學位證(圖片來源: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
4 記錄了主要參與者的重慶山城寬銀幕電影院透視圖
5 重建工建筑系1964屆建筑物理專業(yè)畢業(yè)留影
自1977年起,面對10年“文革”帶來的滿目瘡痍,百廢待興的中國教育界迎來了一個特殊的發(fā)展時期,建筑學也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學生——“新三屆”,即1980年代前入學的77-79級學生,實際上,重建工77、78級建筑學專業(yè)是在土木系招生的。1979年恢復建筑系后,由文革前的系主任黃忠恕教授以及由西南建筑設計院調回學校的唐璞教授共同擔任建筑系系主任,直至1984年由李再琛教授與白佐民教授接任系主任。重建工“新三屆”建筑學專業(yè)共招生106人,在當時國內高校中屬招生較多的院系之一。
1980年代被很多人稱為“黃金80年代”,教師、學生關注精神遠超過關注物質,思想上相對開放,精神領域探索自由度大,明顯體現出精英化和理想主義的傾向。1980年代初的思想解放運動與中后期的“文化熱”,批判傳統,充滿激情、理想與理性,這成為塑成重建工“新三屆”以理性為基礎進行建筑研究與創(chuàng)作理念的主要時代背景;重建工“新三屆”擅長現代主義建筑的表達方式,注重去解決“此時此地”的問題,注重建筑功能與空間的相互呼應,注重環(huán)境特質的顯現;與復雜高深的理論建樹比起來,他們更愿意用自己的作品說話;他們的設計理念和手法,本質上,是以現代建筑理論與空間語言去重新詮釋本土性、在地性,同時又以開放的心態(tài)去接受新的事物。
1980年代也是重建工轉換傳統教學理念、推行以職業(yè)教育為目標、以學生為中心的專業(yè)教育改革的重要時期。始于1980年代初的教學改革、以學生為主體的《建卒》雜志(圖6)的出版、與實踐密切結合的設計教學模式,均對當代重建工建筑學教育體系構建和特色形成具有重要意義。“新三屆”是這一體系的接受者和傳承者,對此后重建工學生在設計實踐、本土理論、適宜技術等方面的觀念形成具有很大影響。
在設計教學與實踐結合方面,重建工師生將參加國內外設計競賽作為克服地域限制、拓展創(chuàng)作思路、強化實踐環(huán)節(jié)的重要舉措。1981年《建筑師》叢刊舉辦首屆全國大學生建筑設計方案競賽,作為國內首次舉辦的大學生設計競賽,此次競賽引發(fā)了全國在校學生的巨大參與熱情,重建工“新三屆”3個年級的學生均有參加,共獲得一等獎1個、二等獎1個、三等獎4個、鼓勵獎5個,獲獎數居全國第二,表現非常突出(圖7)。另外,1983年《建筑師》叢刊舉辦的首屆全國大學生論文競賽,重建工也有5篇論文獲優(yōu)秀作品獎。1980年代以來,重建工建筑系師生先后參與了重慶第一座現代高層建筑——解放碑“會仙樓”、成都鐵路客站、廣州“珠江帆影”、重慶南坪商業(yè)中心等多個重大項目,其中1981年由盧小荻、陳德翔教授牽頭的“珠江帆影”項目,許多77級畢業(yè)班學生和當時為數不多的研究生均參與了設計工作,在國內引起了巨大反響;由建筑系教師主持完成的成都鐵路客站工程獲得1986年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全國優(yōu)秀設計三等獎(圖8)。這種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不僅為師生們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實踐平臺,也提高了重建工建筑系在國內的辦學聲譽,在艱苦的辦學背景下發(fā)揮了獨特作用。
1982年以后,為減少“文革”10年所帶來的教師斷層影響,陸續(xù)有戴志中、湯樺、楊文焱、趙洪宇、甘川、林毅、邱書杰、曾旭東等“新三屆”建筑學專業(yè)學生留校任教,成為當時教學的新生力量,并在建筑設計實踐方面完成了許多重要成果。戴志中成長為建筑學一級學科學術帶頭人,培養(yǎng)了大批優(yōu)秀的建筑設計和學術人才,此次建筑學人名錄中多位已成為國內教學、學術研究、設計實踐骨干力量的青年才俊均出自他的門下。湯樺從學生時代到留校任教初期的設計實踐和國際設計競賽獲獎在當時的學生中產生了很大影響,特別是本科1986級,出現了一批學術思考與專業(yè)能力突出的學生,如王方戟、李華等10多人目前已成為國內建筑教育、研究和實踐的中堅力量,形成了獨特的重建工“86級現象”[10]。
在教學改革方面,1984年時任系主任李再琛教授借鑒北美高校經驗對人才培養(yǎng)模式和教學體系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在國內首次提出了師資隊伍教學科研一體化建設、構建貫通“???本科-研究生”的“2-2-2”6年淘汰選拔制度等重大改革設想,強調構建不同層次的人才培養(yǎng)體系和相應的知識結構體系[11],強調從“城市-群體-個體”的整體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總體設計概念及建筑構思能力[12],強調在教學計劃中突出基礎知識拓展和社會實踐的重要性;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聘請外籍教師、推進與國外院校的聯合教學和聯合研究生培養(yǎng)、推行學分制、提高選修課比例,這些前沿性的教學改革措施對當時國內專業(yè)教學發(fā)展產生了很大影響,也為此后的重建工建筑教育以職業(yè)建筑師培養(yǎng)為核心的專業(yè)教學體系構建奠定了基礎。1984年獲批建筑設計及其理論、城市規(guī)劃與設計、建筑技術科學3個碩士學位授權點,成立重建工昆明分院,創(chuàng)辦學生雜志《建卒》;1986年獲得全國首個建筑技術科學博士學位授權點,創(chuàng)辦《室內設計》雜志(2013年改刊名為《西部人居環(huán)境學刊》,圖9);1987年舉辦全國首屆建筑類研究生“城市、文化、建筑”學術研討會(圖10),開辦桂林教學點;經過一系列的發(fā)展建設,重建工的建筑學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體系日趨完善,同時形成了全國影響力,成為支撐西南地區(qū)建筑學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力量。
6 《建卒》第一期封面
7 1981年10月27日上?!督夥湃請蟆奉^版報道
8 成都火車站透視圖
9 《室內設計》創(chuàng)刊號和改名后的《西部人居環(huán)境學刊》首刊封面
10 1987年全國首屆建筑類研究生“城市、文化、建筑”學術研討會參會者在重建工留影。第一排:張路峰(哈建工)、劉塨(南工)、俞堅(重建工)、許瑞生(華南)、劉大平(哈建工);第二排曾衛(wèi)(重建工)、蘇娜(南工)、郭東風(重建工)、趙國文(天大);第三排:李敏泉(重建工)、王澍(南工)、阮昕(南工)、申某(華南工)、王建國(南工)、郭謙(哈建工)
1990年代是整個中國社會經濟快速轉型、向市場化過渡的年代,也是重建工專業(yè)教育克服地域發(fā)展困難、自力更生再創(chuàng)發(fā)展機遇的關鍵時期。在整個1990年代,以“新三屆”為代表的重建工建筑學人開始嶄露頭角,留校青年教師先后完成了重慶民族路片區(qū)改造工程(1993)、重慶五交化貿易大樓(1994)、深圳華興高爾夫俱樂部、重慶東方商業(yè)城(1998)等重大設計競賽項目以及萬縣百安花園、深圳龍崗政府辦公樓(1995)、深圳南油文化廣場(1995,圖 11)、深圳有線電視臺技術樓(1997)、重慶新南洋大廈(1998)等實踐項目[13-14];在設計一線的年青校友也完成了一系列有影響力的作品,如重慶都市廣場(李秉奇,1993)、拉薩貢嘎機場候機樓(徐行川,1993)、藝術家工作室系列(劉家琨,1995)、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溫室(徐鋒,1997)、上海大劇院(傅海聰,1998)等[15-18],體現出重建工學人在國內分布的廣泛性和在建筑設計追求上的多樣性。
11 湯樺設計作品——深圳南油文化中心
1990年代初期,由于教育經費短缺,僅在1992年暑期就相繼有12名青年骨干教師被沿海城市高薪優(yōu)厚待遇吸引而離校,再加上部分老教師面臨退休,學院師資隊伍出現了嚴重危機,對教學造成影響。學院只能迎難而上,堅持以教學為本的辦學理念,合理利用院內130余名教師,將具備條件的設計任務合理納入教學環(huán)節(jié),以真題方式由教師指導高年級學生或畢業(yè)設計組集體完成,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也使教學改革充滿了活力[19]。這種以實際問題為導向、以真實項目為平臺的專業(yè)教學方式,雖有不得已、不可控的外部因素影響,但卻極大地提升了建筑學師生的實踐創(chuàng)作能力,形成了圍繞建筑學學科本質特征的實踐性教學模式和師生共同體,這也是1990年代畢業(yè)的重建工學生普遍具備較強的設計能力的一個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建筑系教師創(chuàng)收經費的增長不僅彌補了日常教學經費的不足,建立了專項獎勵教學、科研和編寫教材的經費,而且分期建成了當時國內規(guī)模最大的建筑系館,極大地改善了辦學條件[20],為1993年舉辦全國高等學校建筑學專業(yè)指導委員會年會、1994年和1995年建筑學專業(yè)本科與碩士學位以優(yōu)秀成績首次通過評估打下了良好基礎(圖12)。
1990年,建筑學專業(yè)自1989級起改為5年制,基本保留了以類型建筑為主導的教學模式,但增加了實習實踐環(huán)節(jié),初步形成了三年專業(yè)基礎、兩年設計拓展的“3+2”課程體系,并在醫(yī)療建筑、影劇院建筑、居住建筑、旅館建筑、鄉(xiāng)土建筑、城市設計、建筑構造、建筑防火、建筑物理等方面形成了與教師研究工作緊密相連的教學團隊和類型教學特色,其中重建工是國內最早成立城市設計教研室(1985年)并在本科階段開設城市設計課程的院系之一。1994年重慶建筑工程學院建筑系更名為重慶建筑大學建筑城規(guī)學院,1998年獲批建筑設計及其理論博士學位授予權,1999年獲批建筑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建筑學科與專業(yè)教育發(fā)展又上升到一個新的臺階。
扎實的專業(yè)基礎訓練、開放多元的專業(yè)教學過程和追求個性的設計探索,形成了1990年代學生思想敏銳、視野開闊、特立獨行的專業(yè)學習與工作特點;這一代建筑學人許多都有國外的學習背景或不同崗位的實踐經歷,有自己的建筑夢想和更廣闊的職業(yè)追求,善于利用現代媒體手段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態(tài)度,在宏大敘事的時代背景下,更關注社會與建筑的本體問題,沒有陳章舊規(guī)的約束和患得患失的心態(tài)。今天,以程向陽、楊宇振、薄宏濤、劉藝、聶欣、褚冬竹、凌克戈、宋曉宇等1990年代畢業(yè)的一大批重慶大學建筑學人已成為各設計企業(yè)或高校的中堅力量,并呈現出更加多元化、國際化與探索性的特點,具有在未來引領行業(yè)發(fā)展的巨大潛力。
12 第一次本科和碩士專業(yè)教育評估優(yōu)秀證書
1999年,為迎接新一輪建筑學專業(yè)教育評估,由當時建筑設計教研室青年教師牽頭,以1999級建筑學1、2班作為試點班級,以低年級的基礎專業(yè)課程為重點,進行了新的教學模式探索。改革方案中將原有以渲染表現和工程制圖為主導的基礎教學框架進行了較大調整,增加了平面構成、立體構成和模型分析等內容;雖然改革初期一年級專業(yè)教學課程工作量大幅增加,但課程改革的新鮮感和挑戰(zhàn)性卻讓參與教學改革的師生樂此不疲;進入新世紀以后,為了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開始引入競爭和淘汰機制,推行年級教學負責人制度、設計導師制、師生雙向選課制、階段答辯和公開評圖制等一系列教學改革措施,并全面實現了學生課程作業(yè)管理的數據化和網絡化[21],初步形成了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學為中心的開放教學體系。
2006年,以建筑學專業(yè)評估準備工作和國外聯合教學為切入點,開始全面實行以問題為主導、以學生綜合能力培養(yǎng)為核心的新的教學計劃,同時構建了由建筑學、城市規(guī)劃和風景園林教師混合組成的基礎教學團隊;一年級以構成為核心的基礎課程得到進一步強化,二年級及以上的課程逐步采用真實地形,將現場調研作為設計的起點,允許學生根據調研結果調整任務書的要求,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個性表達得到了進一步釋放;2007年,隨著建筑系的成立,專業(yè)設計課程與技術課程的整合得到進一步加強,高年級設計課程的專門化方向得到進一步明確;2008年,加入由清華大學、東南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組成的“八校聯合畢業(yè)設計”項目,開始了與國內高校的新的合作教學模式的探索;同時,與全世界各大洲多所建筑教育名校各層次各年級的國際聯合教學、聯合培養(yǎng)也蓬勃開展起來。
2009年以后,面對學科與行業(yè)未來發(fā)展的新趨勢,重慶大學建筑學專業(yè)教育逐步建立了以學生能力培養(yǎng)為核心的“2+2+1” 階段性專業(yè)教育目標體系和相應的課程體系[22],初步形成了以學生研究為核心的特色課程與高水平的教學團隊;2013年,以重慶大學建筑學部為平臺,由重慶大學建筑學專業(yè)牽頭,在國內首次探索整合土木、空調設備、給排水、工程造價、工程管理等多個專業(yè)的全過程畢業(yè)設計(圖13),至今已取得比較突出的教學效果,成為國內具有示范性的教學改革方向之一[23]。目前,“2+2+1”這一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體系,經過10年的實踐驗證與調整,已形成了清晰的發(fā)展框架和一定的經驗積累,為后續(xù)的研究性課程建設、師生共同體、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等開放式教育教學模式的探索實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4]。
在1990年代末- 2019年的20余年里,持續(xù)的教學改革使學生的綜合專業(yè)能力得到顯著提高,并在國內外許多重要的學生設計競賽和作業(yè)評優(yōu)中屢獲佳績,許多競賽獲獎學生都在日后的職業(yè)實踐過程中延續(xù)了其在設計方面的優(yōu)異表現。2000年前后入學的“80后”建筑學人的發(fā)展狀況本期有專篇呈現,在此不贅述。從新一代重慶大學建筑學人多元化的發(fā)展路徑來看,這個視野更加寬闊、思想更加自由的建筑學人群體的實踐,將為重慶大學的建筑教育辦學理念帶來更多的創(chuàng)新與改變。
自1977級到2002級(本期專輯收錄的26個年級的學人),重慶大學建筑城規(guī)學院(重建工建筑系)所有各專業(yè)培養(yǎng)本、碩、博學生共計4799人,人才培養(yǎng)數量在國內高校中名列前茅。2012年10月中國建筑學會公布的“當代中國百名建筑師”中有重慶大學建筑城規(guī)學院10位校友,占當選總數的1/10。據不完全統計,自改革開放以來,重慶大學建筑學人群體中已產生院士1人(劉加平)、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張興國)、國家級勘察設計大師2人(趙元超、楊瑛)、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1人(羅雋)、省級勘察設計大師12人(戴志中、湯樺、徐行川、李秉奇、林毅、董明、徐鋒、李純、黃捷、徐衛(wèi)、邱小勇、鄭景文),獲得中國建筑學會青年建筑師獎20余人,體現出1977年以來重慶大學建筑教育獨特的人才培養(yǎng)理念和教學體系在當代中國建筑發(fā)展過程中的影響與貢獻。
13 學部聯合畢業(yè)設計2015年建筑學專業(yè)成果圖之一
14 李再琛教授
15 萬鐘英教授(圖片來源:除注明外均為作者收藏資料掃描)
回顧80余年來的辦學歷程,可謂波折與成績共存,繼承與創(chuàng)新并舉;即使在艱苦的辦學條件下,重慶大學建筑教育仍堅持了高標準的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并因此磨礪出一種百折不饒、自強不息、開放求變的辦學精神,但也曾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在1980 - 1990年代的教學探索中,兩任系主任李再琛教授(圖14)和萬鐘英教授(圖15)均在任期內積勞成疾而不幸英年早逝,成為重建工學子心中永遠的痛[25]!正是每一位重大建筑學人的無私奉獻,才鑄就了今天重慶大學建筑學科的地位和特色。
這篇短短的回憶與小結,很難全面概括80余年來重慶大學建筑教育的整體成就與貢獻,遺漏和不足在所難免,但令每一位從沙坪壩“建院兒”走出去的學子足以自豪的是:
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和追求,使偏于西南一隅的學院能夠將自己獨特的辦學基因頑強地繼承、延續(xù)并發(fā)揚光大,作為國內建筑類各專業(yè)最早具備本碩博全過程完整培養(yǎng)體系的院系之一,實現了建校先賢們建設“完備弘深大學”的宏愿。
一代代人的鍥而不舍和奮斗,使國內外同行看到了重慶大學建筑學人的理想、抱負與巨大成就,在專業(yè)領域敲響了洪鐘大呂的“西南建筑之聲”。
新一代重慶大學建筑學人,正在“既敢為天下先、又努力踏實干”的“建卒精神”的激勵與鼓舞下,生生不息,薪火相傳,拼搏奮進!(感謝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guī)劃學院彭怒教授、重慶大學建筑城規(guī)學院曾衛(wèi)教授、李再琛教授女兒李越女士、深圳湯樺建筑設計事務所戴瓊女士等提供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