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濤
古人復制書法名跡,有臨有摹。
復制名跡的臨寫,既要形似,亦須筆勢如古人,“非于書有深詣者,不能也”(李日華:《竹懶書論》)。敦煌石室發(fā)現(xiàn)的唐人臨右軍帖,雖好,卻不如古摹本精細。
復制名跡的摹寫,求逼真。南宋張世南《宦游紀聞》(卷五)將摹搨之法分為“摹、硬黃、響揭”三種:“摹謂以薄紙覆上,隨其曲折婉轉用筆曰摹。硬黃謂置紙熱熨斗上,以黃蠟涂勻,儼如枕角(如魚枕明角那般透明),毫厘畢見。響搨謂以紙覆其上,就明窗牖間,映光摹之?!?/p>
明朝李日華《竹懶書論》說及復制之法,沿襲張世南之說而稍有發(fā)揮。但是,李日華將宋人所謂“響揭”名為“向搨”,他說:“向搨者,坐暗室中,穴牖如盎大,懸紙與法書,映而取之,欲其透射畢見,以法書故縑,色沉暗,非此不澈也。”
同是向光摹搨,前人卻有“響搨”與“向搨”兩種名目,孰是孰非?按情理,既然是在暗室內(nèi)向光映照的摹榻,應是“向榻”,稱“響搨”則不通。當是向(嚮)、響(響)二字的繁體相近、發(fā)音相似而混淆。
“向搨”之法,須先用毛筆向光勾勒字畫邊廓,線如游絲,然后置于案幾上填濃墨,故而又名“雙鉤廓填”。南朝陶弘景《與梁武帝論書啟》言及“摹填”,可能就是映光鉤摹的向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