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藍
印尼首都城雅加達市約有1000萬人口,如果加上城市周邊的擴張地帶,則超過3000萬人口,現(xiàn)在這座城市正在不斷下沉中,過去幾十年里,沿海地區(qū)的地面沉降了4米。
盡管世界上許多沿海城市——從紐約到上海,都受到了氣候變化的威脅,但很少有地方像雅加達一樣脆弱。一個存在幾十年的地面沉降問題已經(jīng)與全球變暖造成海平面上升相互作用,對這個城市構成了生死存亡的威脅。而構建混凝土高墻來作為拯救這座城市的最后一道防線也許遠遠不夠。
由“水”引發(fā)的災禍
2019年8月,印尼總統(tǒng)佐科·維多多宣布,將在東加里曼丹省建設新都,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雅加達的環(huán)境問題。
在過去的三年里,雅加達灣周圍修建了20公里的海堤,并加固了許多河堤,這是穩(wěn)固這座城市被水淹沒的北部地區(qū)“背水一戰(zhàn)”的第一階段。
雅加達市的新堤壩為它贏得了一些時間,但并不多,而且可能還不夠。這座城市是否能自救,或是否會變成在環(huán)境災難中失去的第一個大都市,將取決于社會變革和規(guī)模空前的工程建筑合力。該市副市長奧斯沃·門卡薩說:“如果我們不做點什么,我們就完蛋了……我們將離開雅加達?!?/p>
雅加達經(jīng)常遭遇洪水。由于這座城市很多地方都接近于海平面,流經(jīng)市區(qū)的13條河流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將水排入雅加達灣。即使是相對短暫的暴雨也會導致積水。面對這個問題,歷屆政府修建了一個運河網(wǎng)絡,其中大部分都水流緩慢,城市給人一種漂浮著的印象。
過去十年來,這個運河的基礎設施承受著越來越大的壓力,間接的原因是雅加達缺水。
雅加達在上世紀70年代石油經(jīng)濟繁榮之后迅猛發(fā)展,不斷擴張的都市區(qū)人口在50年內(nèi)增長了兩倍多,遠遠超過了其配套基礎設施的發(fā)展速度。自來水服務僅覆蓋人口的60%左右,并集中于雅加達中部和南部較為富裕的地區(qū)。本應提供淡水資源的河流,由于未經(jīng)處理的人類排泄物和工業(yè)廢水等無管制的廢物傾倒,大部分已經(jīng)無法使用了。為了解決水資源短缺的問題,居民和企業(yè)們紛紛鉆孔打井,從城市的地下蓄水層取水,甚至一些政府建筑也依賴于地下水泵。
抽取地下水降低了城市的地基,造成了大范圍的下沉。在過去的20年里,北部的一些地區(qū)已經(jīng)下沉了4米,使它們遠遠低于海灣的水平面,以至于無法排水。
氣候變化可能會加劇這個問題。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預測,到2100年,“一如繼往”的碳排放將導致海平面上升1米。印尼世界資源研究所氣候變化項目負責人阿里夫·維賈亞表示:“如果海平面繼續(xù)上升,到2030年雅加達北部將被淹沒?!?/p>
雪上加霜的,還有不可預測的極端天氣的威脅。雅加達已經(jīng)遭受了每年颶風引發(fā)的風暴潮和暴雨的襲擊。全球變暖預計會增加這些事件發(fā)生的頻率和強度,使陸地和海洋的洪水更加頻發(fā)。
這促使政府采取行動,佐科總統(tǒng)下令對該市的河流、水庫和防洪運河進行大規(guī)模的改造。例如,在穆阿拉巴魯港( Muara Baru),吉利翁河(Ciliwung)的河岸一側(cè)修建了一堵4米高的墻,保護河邊的社區(qū)免受大部分小型洪水的影響,然而在雨季水仍會溢出。
如何拯救雅加達
近年,印尼國家政府啟動了一個名為“國家首都海岸綜合開發(fā)”( National CapitalIntegrated Coastal Development,簡稱NCICD)的新項目,召集了一個國際專家聯(lián)盟,其中大部分來自荷蘭,荷蘭已經(jīng)把自己保護地勢低洼的海岸線的百年經(jīng)驗發(fā)展成了一個全球產(chǎn)業(yè)。維克多·科南是他們的其中一員,與荷蘭一家工程公司領導這個項目,他最開始的工作就是權衡各種方案,并首先就考慮了直接放棄雅加達北部地區(qū)的可行性。
科南認為:“在印度尼西亞北海岸的一些地方,放棄是花費最低的辦法……像在英國,有些沿海地區(qū)現(xiàn)在被歸還給海洋,因為保護它們太昂貴了。”對于雅加達北部地區(qū),他的團隊計算的結(jié)果是,單經(jīng)濟成本就高達約2000億美元,這還不算200萬到300萬人口的遷移成本。由于人員安置問題無法解決,這個方案被排除了。
他們考慮的第二種選擇是在岸上修建防御堤壩。這并非史無前例。在2011年日本東北發(fā)生地震和海嘯后,政府下令在國家的北部海岸修建近400公里的堤壩。這些墻有些超過12米高,耗資超過120億美元。
經(jīng)測算,雅加達需要5到7米高的墻,沿著海灣延伸,并需在墻后修建大量的抽水泵站和可以容納溢流的深水庫。這仍然意味著大量人口的遷移和大面積土地的購買?!八拖褚粋€顛倒的水族館。水在外面,人在里面。是個可怕的想法。”陸上項目的成本高得令人望而卻步。“陸地解決方案是短期的解決辦法,我們必須離岸?!?/p>
短期修復工程很快開始,對現(xiàn)有的海堤進行了升級,在現(xiàn)有結(jié)構的基礎上增加1.5至2.5米,并填補了防御工程的缺口。與此同時,更多的工程師、顧問和政府機構開始著手設計離岸計劃的雛形。
幾十年來,雅加達地基沉沒的原理一直為人所知。城市地下的軟土層是由蓄水層中水的壓力支撐的。抽走水會降低壓力,土地便會下沉。在地表建造重型建筑,并在其上覆蓋混凝土等不透水材料,阻止水滲入地下并重新注入地下水層,加劇了這一問題。
這是一個在世界各地都遇見過的問題,包括東京和威尼斯。它們采取了措施管控水的過度濫用。即使這只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措施,地下水位需要重新補給。東京在上世紀90年代末實際上停止了所有地下水的開采,但現(xiàn)在仍以每年約1厘米的速度下沉。
仍有一些嘗試恢復水位的范例,在美國的切薩皮克灣,每天有數(shù)十萬立方米的回收廢水被泵入含水層,以阻止農(nóng)田的下沉。曼谷周圍的土地,幾十年來也一直在下沉,政府已經(jīng)制定了規(guī)定,要求農(nóng)民在他們的土地上建水庫來儲存雨水,并讓雨水滲透回土壤中。
然而,此前并沒有任何城市先例可與規(guī)模如此之大的雅加達相提并論。
2019年6月,印尼公共工程部原則上批準了雅加達海上堤壩的一項新計劃(NCICDⅡ),不過可能需要12個月的時間才能獲得批準并開工。NCICD II的工程浩大,包括一個單一的開放堤壩,它將橫跨雅加達灣,從東部的丹戎不碌港到西部的蘇加諾一哈達機場,全長40公里。
摘編自《世界博覽》第59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