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尚 尹顏軍 張鑫桐 白萬秋 榮長利 時廣利
肺癌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是目前全世界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排在各種癌癥的第一位[1]。肺癌中大約75%為非小細胞肺癌(NSCLC),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比較低(15~20%左右),主要原因是患者確診時大多為晚期肺癌,而早期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大大提高(約40%)[2]。因此,早期發(fā)現(xiàn)和早期治療對于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至關重要。人甘露糖醇結合凝集素相關絲氨酸蛋白酶(MASP)-2于肝臟中合成分泌,是補體系統(tǒng)凝集素激活途徑的關鍵酶,參與機體的免疫應答,在機體的免疫調節(jié)和免疫監(jiān)視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3]。有研究表明,MASP-2與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MASP-2可能通過促進增殖而引起腫瘤細胞的侵襲和轉移[4-5]。細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做為一種肺癌相關腫瘤標志物,目前已經(jīng)廣泛應用于臨床。本文主要通過檢測NSCLC患者血清中MASP-2和Cyfra21-1的濃度水平,并與目前臨床上常規(guī)檢測指標癌胚抗原(CEA)進行比較,探討聯(lián)合檢測血清MASP-2和Cyfra21-1在NSCLC輔助診斷和早期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一、 一般資料
病例組為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yī)院收治確診的NSCLC患者139例,年齡41~75歲,男性82例、女性57例;其中腺癌96例,鱗癌43例。所有NSCLC患者為初次就診,并經(jīng)過病理學確診為NSCLC,以往未做過任何手術、化療或放療。肺部良性疾病組46例(男性24例、女性22例),包括肺炎患者15例、肺結核患者18例和肺部良性結節(jié)患者13例。健康人組61名(男性29名、女性32名)來自北京胸科醫(yī)院體檢正常的人員,血脂、肝腎功能、血常規(guī)等指標正常,并且無糖尿病和高血壓病史等。
二、 標本采集
采集NSCLC患者、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健康人空腹靜脈血(非抗凝)標本3mL,在2 h內經(jīng)4000 r·min-1離心后分離出血清,然后將血清標本-80℃冷凍保存,集中進行MASP-2的檢測。此研究經(jīng)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批件號:2016-01)。
三、研究方法
MASP-2的檢測采用丹麥HycultBiorech公司生產(chǎn)的人類MASP-2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定量檢測試劑盒,應用進口酶標儀(型號:Multiskan)進行吸光度值的測定,MASP-2的臨界參考值為60 ng/mL;Cyfra21-1和CEA的檢測應用上海透景生物技術公司生產(chǎn)的全自動流式熒光免疫分析儀完成(型號:TESMI),Cyfra21-1的臨界參考值為4 ng/mL,CEA的臨界參考值為5 ng/mL。所有標本的MASP-2、Cyfra21-1和CEA檢測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和儀器規(guī)范操作程序進行。
四、 統(tǒng)計學處理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軟件進行,對所有數(shù)據(jù)進行正態(tài)性分布檢驗,非正態(tài)性分布數(shù)據(jù)采用中位數(shù)(M)和四分位數(shù)間距(QR)表示;非正態(tài)性分布數(shù)據(jù)采用秩和Mann-Whitney檢驗, 多組之間兩兩比較采用P值修正的方法,即只有P<0.05/K=0.05/3=0.0167才能認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組間靈敏度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時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
一、 血清MASP-2和Cyfra21-1的檢測結果
NSCLC患者血清中MASP-2的濃度水平明顯高于肺部良性疾病組和正常健康人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Z=2.942,P<0.01);肺部良性疾病組血清中MASP-2和Cyfra21-1的濃度水平與正常健康人組比較無明顯差異(Z=0.573,P>0.05),Cyfra21-1的濃度水平明顯高于肺部良性疾病組和正常健康人組(Z=6.798,P<0.001)。NSCLC經(jīng)病理分型后,血清MASP-2在鱗癌和腺癌中的濃度水平無明顯差異(Z=0.407,P>0.05),Cyfra21-1在鱗癌中的濃度水平顯著高于腺癌,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Z=2.689,P<0.05)。NSCLC經(jīng)TNM分期后,MASP-2在Ⅰ期+Ⅱ期和Ⅲ期+Ⅳ期中的濃度水平無明顯差異(Z=0.857,P>0.05);Cyfra21-1在Ⅲ期+Ⅳ期中的濃度水平顯著高于Ⅰ期+Ⅱ期,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Z=2.986,P<0.05)(見表1)。
表1 血清MASP-2和Cyfra21-1的濃度水平M(QR)
注:NSCLC與良性疾病、健康人比較,MASP-2:Z=2.942,aP=0.003;Cyfra21-1:Z=6.798,bP=0.000;腺癌與鱗癌比較,MASP-2:Z=0.407,cP=0.684;Cyfra21-1:Z=2.689,dP=0.014;Ⅲ期+Ⅳ期與Ⅰ期+Ⅱ期比較,MASP-2:Z=0.857,eP=0.392;Cyfra21-1:Z=2.986,fP=0.008
二、血清MASP-2、Cyfra21-1和CEA在NSCLC中檢測的靈敏度和特異度
血清MASP-2和Cyfra21-1在NSCLC中檢測的靈敏度分別為47.5%和48.2%,略高于CEA的靈敏度44.6%,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362,P>0.05)。血清MASP-2、Cyfra21-1和CEA在NSCLC中檢測的特異度分別為88.8%、89.8%和90.2%,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203,P>0.05)。MASP-2和Cyfra21-1聯(lián)合對NSCLC檢測的靈敏度明顯提高,達到了64.0%,特異度略有下降(為86.0%);MASP-2和Cyfra21-1聯(lián)合檢測的靈敏度與單項MASP-2、Cyfra21-1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714,P<0.01),特異度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381,P>0.05)。靈敏度計算方法為:病例組陽性例數(shù)/病例組總例數(shù);特異度計算方法為:對照組陰性例數(shù)/對照組總例數(shù)(見表2)。
表2 MASP-2、Cyfra21-1和CEA在NSCLC中的靈敏度、特異度
注:MASP-2、Cyfra21-1、CEA之間比較,靈敏度:χ2=0.362,aP=0.631;特異度:χ2=0.203,bP=0.822;MASP-2+Cyfra21-1與單項比較,靈敏度:χ2=7.714,cP=0.005;特異度:χ2=0.381,dP=0.537
三、血清MASP-2、Cyfra21-1和CEA在不同NSCLC中的靈敏度
血清MASP-2在鱗癌和腺癌中檢測的靈敏度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166,P>0.05);Cyfra21-1在鱗癌中檢測的靈敏度顯著高于腺癌,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308,P<0.05);CEA在腺癌中檢測的靈敏度顯著高于鱗癌,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205,P<0.05)。血清MASP-2在晚期NSCLC(Ⅲ期+Ⅳ期)中的靈敏度高于早期NSCLC(Ⅰ期+Ⅱ期),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1.668,P>0.05);血清Cyfra21-1在晚期NSCLC中檢測的靈敏度顯著高于早期NSCLC,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26.24,P<0.001);血清CEA在晚期NSCLC中檢測的靈敏度顯著高于早期NSCLC,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24.72,P<0.001);血清MASP-2在Ⅰ期+Ⅱ期NSCLC中檢測的靈敏度顯著高于Cyfra21-1和CEA,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212,P<0.05)(見表3)。
由于早期肺癌(Ⅰ期和Ⅱ期)患者發(fā)病時癥狀不明顯,因此肺癌患者確診時大多數(shù)已屬于中晚期(Ⅲ期和Ⅳ期),造成肺癌的死亡率比較高,全世界每年大概有130萬人死于肺癌[6]。目前肺癌患者的早期篩查主要依靠肺部低劑量螺旋CT的手段,但是胸部CT對于一些肺部結節(jié)的診斷仍有一定的困難[7]。目前,腫瘤標志物已經(jīng)廣泛應用于臨床,腫瘤標志物是由腫瘤細胞分泌進入到人的血液或體液中的物質,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腫瘤的病理過程[8]。目前臨床上常用的與肺癌有關的腫瘤標志物主要有細胞角蛋白(Cyfra21-1)、癌胚抗原(CEA)和鱗狀上皮細胞癌抗原(SCC)等,用于NSCLC的輔助診斷和療效監(jiān)測。但是這些肺癌相關腫瘤標志物在早期NSCLC中的靈敏度比較低,只有10~20%[9]。因此,為了早期診斷肺癌患者以及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發(fā)現(xiàn)靈敏度和特異度都比較理想的肺癌腫瘤標志物對于臨床具有重要的價值。
表3 血清MASP-2、Cyfra21-1和CEA在不同NSCLC中的靈敏度(%)
注:腺癌與鱗癌比較,MASP-2:χ2=0.166,aP=0.716;Cyfra21-1:χ2=5.308,bP=0.021;CEA:χ2=5.205,cP=0.027;Ⅲ期+Ⅳ期與Ⅰ期+Ⅱ期比較,MASP-2:χ2=1.668,dP=0.197;Cyfra21-1:χ2=26.24,eP=0.000;CEA:χ2=24.72,fP=0.000;MASP-2與Cyfra21-1、CEA比較,χ2=6.212,gP=0.024
MASP-2是由686個氨基酸組成一種蛋白質,MASP2編碼基因位于1p36.3-36.2染色體上,包含12個外顯子[10]。 MASP主要有四類(MASP-1、MASP-2、MASP-3和sMAP),其中MASP-2是補體系統(tǒng)凝集素激活途徑中的關鍵因素,能夠直接激活補體級聯(lián)反應。補體系統(tǒng)是先天性的重要固有免疫,是機體防御病原體侵害的第一道系統(tǒng)。在機體免疫防御過程中,MASP-2激活補體后開始啟動吞噬細胞和清除抗原的功能,還具有促進細胞凋亡和免疫監(jiān)視等作用[11]。
劉雪晴等[4]的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MASP-2在大腸癌患者的癌組織和血清中異常表達,MASP-2可能在大腸癌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起一定的作用。段廷旺等[12]的研究結果也顯示,MASP-2在胃癌患者的癌組織中表達異常。SWIERZKO等[5]的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卵巢癌患者癌組織和血清中MASP-2的表達量顯著高于對照組,并且可以判斷卵巢癌患者的預后情況。張小蓬[13]應用酶聯(lián)免疫法檢測了96例Ⅰ期和Ⅱ期NSCLC患者血清中MASP-2的濃度水平,檢測結果顯示Ⅰ期和Ⅱ期NSCLC患者血清中MASP-2的濃度水平顯著高于健康人對照組(P<0.001),并且與是否有淋巴結轉移密切相關。Cyfra21-1是目前臨床上常用的肺癌腫瘤標志物之一,《中國原發(fā)性肺癌診療規(guī)范》(2015年版)推薦Cyfra21-1可用于NSCLC的輔助診斷、治療監(jiān)測和預后判斷[14]。
本研究的結果發(fā)現(xiàn),NSCLC患者血清中MASP-2的濃度水平明顯高于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健康人,差異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1)。這一研究結果與張小蓬[13]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其研究對象中不包括Ⅲ期和Ⅳ期NSCLC患者。本研究的結果顯示,MASP-2在NSCLC中檢測的靈敏度為47.5%、特異度為88.8%,Cyfra21-1在NSCLC檢測中的靈敏度為48.2%、特異度為89.8%,說明MASP-2在NSCLC檢測中的靈敏度和特異度與Cyfra21-1大致相同,同樣有可能作為檢測NSCLC的一種腫瘤標志物。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肺部良性疾病組血清中MASP-2和Cyfra21-1的濃度水平與正常健康人組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表明肺部良性疾病對MASP-2和Cyfra21-1表達沒有影響。另外,本研究最重要的發(fā)現(xiàn)是MASP-2在早期NSCLC中檢測的靈敏度比較高,達到了39.0%,顯著高于Cyfra21-1的靈敏度(14.6%),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MASP-2對于早期NSCLC的檢出率要好于Cyfra21-1?!吨袊l(fā)性肺癌診療規(guī)范》(2015年版)建議聯(lián)合使用肺癌腫瘤標志物能夠提高肺癌檢測的靈敏度和特異度。本研究的結果也顯示,聯(lián)合Cyfra21-1和MASP-2對NSCLC檢測的靈敏度達到了64.0%,顯著高于單一腫瘤標志物的陽性率(P<0.01)。
綜上所述,血清MASP-2在NSCLC的輔助診斷中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聯(lián)合MASP-2和Cyfra21-1,可以提高NSCLC檢測的靈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