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鵬
傳統(tǒng)的講,小巧的掀背車在都市功能強大,在歐洲市場上做得很好。在歐洲一些國家,掀背車隨處可見。但眾所周知,長軸且大排量的汽車和高性能的雙門轎跑車在路面更寬,街道更直,燃料消耗更大的北美市場中更受歡迎,因為他們負擔得起的,即使是這樣,掀背車在北美市場也一直有著自己扎實的一席之地。
來看看咱們中國市場,掀背車的流行可能是從2009年左右才慢慢開始,因為高爾夫MK6 GTI國產(chǎn)化,和日趨年輕化的汽車消費群體對高性能掀背車的需求。不過始終掀背鋼炮都不會是中國家庭代步車的首選,玩的成份占比更大。
在選擇應該寫什么車時,還是從汽車運動舞臺作為背景做了衡量。文中這些車,當年也是拉力賽場上的一枝獨秀。拋開被更多人所熟知的,比如三菱EVO、斯巴魯WRX等神級車型,還有很多高性能掀背車乃至如今也依然活躍在拉力賽場上。至于說為什么早期的拉力賽車很多都是掀背型,甚至現(xiàn)在也是,比如高四也依然在國內(nèi)的拉力賽場上服役,且成績相當出色。那其實主要是這主要是因為拉力賽車需要有較小的阻力和較高的重心(CoG)。不同于場地賽車的是,你需要更高的重心,讓車子在非鋪裝路面上更加的靈活。雖然拉力車確實使用了空氣動力學裝置,但它的作用有限,與場地賽車相比,效果不很大。然而車身又必須在具備空氣動力學的基礎上穩(wěn)定的跳躍,以及有關保障車手的安全問題時,你得讓車子依賴于比較顯著的下壓力。
可能經(jīng)常跑場地賽,哪怕只是民間賽道日的同學會更希望選擇用三廂車,因為三廂車即使與同系列掀背車在軸距和輪距上并無太大差異。不過三廂車的車尾靈活性始終是比掀背車要低的,這樣一來,在激烈駕駛時,車子在彎道里的循跡性也相對能夠給車手更多的時間去反應。而掀背車因為沒有獨立的尾廂,在基于不同結構的懸掛系統(tǒng)作用下,顯得車尾非常靈活,這時車子如何操控的順手,就需要車感和經(jīng)驗支持了。不過個人角度,掀背車始終更有趣。
●日產(chǎn)K10 March
回顧幾十年前,看看日產(chǎn)做過很多讓人大開眼界的事。我們都知道Fairlady Z、Skyline、Silvivia等。除此之外,我更想聊的是日產(chǎn)在很多年前制造過的,有趣的,缺鮮為人知的鋼炮車型。比如,日產(chǎn)March或Micra是目前仍在售的同類產(chǎn)品中唯一的車型,通常被認為是一款不錯的入門級微型汽車。但是在80年代,小巧的K10 March可能會規(guī)格更多。這款輕型掀背車在當時配備的是900cc四缸發(fā)動機,既有渦輪增壓又有機械增壓。它的功率約為110Ps,放到現(xiàn)在聽起來不算多,但由于重量輕,軸距和輪距都比較小,所以March Superturbo的表現(xiàn)相當出色。Superturbo不僅在量產(chǎn)銷售領域贏得了聲譽,在賽車領域也贏得了聲譽。這是80年代后期日本合法的其中一款掀背車,不是你經(jīng)常聽到或認知中的日產(chǎn)。
●本田Civic Type-R Motor Sports edition(EK9)
如果要駕駛90年代的本田思域Type-R,需要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包括松開離合同時踩下油門踏板,然后一直等到微弱的1.6升四缸發(fā)動機的聲音慢慢嘶吼起來,然后進入第二階段,VTEC開始變魔術,聲音稍微變化后,背部就像被人踹了一腳,那種感覺令人生畏,但也讓人上癮,明明你心里有些害怕,它的懸掛系統(tǒng)又不斷誘惑你深踩油門,排氣聲浪也很迷人,著實讓人欲罷不能。所以早期的本田思域Type-R總是被人稱之為“飛仔車”。
思域EK9 Type-R搭載的發(fā)動機為B16B,以公路版賽車作為研發(fā)目的的EK9在1997年正式面世,由SIR車型的B16A進化而來的B16B,1.6升四缸自然吸氣發(fā)動機可以產(chǎn)生185Ps功率,精致且極致的表現(xiàn)讓它成為乃至今日,也是所有本田車迷心目中的精神圖騰,每公升116Ps的輸出功率時至今日,也鮮有超越者。EK9的公路賽車版本被本田表現(xiàn)的更極致,減少更多車身重量,取消了空調、電動車窗、動力轉向和收音機,并增加了鋼制輪轂等等,這款車被稱為R型汽車運動版,就像惡魔一樣存在。
●日產(chǎn)Pulsar Milano X1 Turbo
另一款來自日產(chǎn),也經(jīng)常被忽視的是Pulsar。這是84年款MilanoX1 Turbo升級版,由E15ET電機提供動力。這款車的內(nèi)飾配色也是相當有80年代的特質,比如黑色和綠色針織布的組合,完美!在80年代中期,Pulsar陣容中還增加了一種外觀獨特的雙門跑車,稱為Pulsar EXA,即北美市場的Pulsar NX。與其他系列一樣,它也可以采用渦輪增壓動力,這個版本的座椅會有Turbo的字樣,相當帥氣。
●日產(chǎn)Sunny
Sunny是另一種眾所周知的型號,在國內(nèi)汽車消費者眼中,它只是一款平庸且價格親民的家用車。也許一些汽車發(fā)燒友會想到70年代某個后輪驅動的版本。但實際上,Sunny在整個生命周期里有過一些有趣的版本。在80年代初期就有渦輪增壓的B11版本,例如84 1500 Turbo Leprix,它的E15ET發(fā)動機可以產(chǎn)生115Ps的功率。這也不是一個很大的數(shù)字,但是當你想到現(xiàn)在在北美火爆的一車難求的Corvette在那個年代只能產(chǎn)生約200Ps功率時,這個對比就令人印象深刻了。
80年代后期,Sunny的RZ-1版本采用了時尚的車身設計語言和高規(guī)格的1600cc Twin Cam Nismo版本發(fā)動機。
即使到了90年代,Sunny還是有一些有趣的版本,例如Lucino Coupe,日本本土市場上的200SX SR20DE在美國以SE-R的名義銷售,而其他市場則使用SR16VE版本,這個版本的性能非常出色,達到了175Ps。當大多數(shù)人想起90年代的日本都有哪些出色的前輪驅動汽車時,本田的Civic和Integras或許會是你第一個想到的車型,但是日產(chǎn)汽車公司也擁有自己出色的FF車型。
MG Maestro Turbo
說道MG,可能很多人記得比較清楚的是當時在國內(nèi)合資生產(chǎn)的榮威750,現(xiàn)在也有了目標競爭對手是本田思域FC的名爵MG6,如果你是MG6車主,覺得自己的車實在無法跟思域聊運動背景,甚至可能被思域車主嘲笑,說MG沒有能與思域相提并論的掀背鋼炮的話,你可以告訴他,其實是有的,比如MG Maestro Turbo。首先是一個讓人匪夷所思的PCD,這款車的輪轂PCD是95.2X4。
1983年,MG推出了MG Maestro掀背車,但由于技術受到限制,當時第一版新車的反響可以用一塌糊涂來概括。1984款,奧斯丁羅孚終于下決心改良整個Maestro系列,一些必要的調整包括全新的2.0 EFi發(fā)動機和變速箱,115Ps的輸出功率。使用了盧卡斯(Lucas)設計的燃油噴射系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有助于在提高高轉性能的同時又不會丟失相對良好的低速扭矩,在當時被稱之為“O”特性,就是全面的意思。原本讓很多人無法忍受的,糟糕的換擋質量,是因為大眾提供的變速箱不盡人意。取而代之的是本田設計,由ARG制造的T5-AR變速箱。后來被稱為PG1,在不久之后成為MGRovers的特色變速箱。
為了應對功率從前作的103Ps增大到115Ps的問題,前輪再次使用了通風盤式,輪轂也被改良,同時還解決了前輪軸承失效引起的一些當時的Maestro經(jīng)常存在的機械故障。比如開一段時間就會有玩具陀螺一樣的嗡嗡聲。后來MG Maestro Turbo做到了152Ps,并沿用了轎車版的傳動系統(tǒng)。雖然這款車最后只生產(chǎn)了大約500輛,但也確實是迄今為止最快的MG。
Peugeot 205 GTI 1.9
雖然大眾汽車早在1976年就開始制造Golf GTI,但許多人仍然認為標致205 GTI是最偉大的性能鋼炮。標致205于1983年推出,在其設計和輕量化質量上,打敗同時代的輝煌競爭對手贏得了1984年的“年度最佳汽車獎”。1990年,《汽車雜志》(Car Magazine)頒發(fā)了“十年之車”獎。205 1.6 GTI于1984年4月問世,以其出色的操控性和令人振奮的105bhp發(fā)動機而獨樹一幟。外形與1986年12月推出的1.9 GTI基本相同,但功率為128Ps,扭矩更大。這讓標致205T16在1985年贏得世界汽車拉力錦標賽的同時,成為提升205量產(chǎn)車固有的能力和最終潛力。標致205 GTI車型一直生產(chǎn)到1994年,穩(wěn)穩(wěn)的確立了自己成為未來必不可少的經(jīng)典之作的地位。
標致205 GTI 1.9外形確實很漂亮,126Ps的四缸1.9升發(fā)動機是一臺純粹的令人興奮的機器,恰好朋友有一輛,可惜沒辦法帶回國內(nèi)。要馴服205 GTI需要一定的技術和經(jīng)驗,因為你需要懂得控制車身,避免過度轉向,確保你不會把午飯吐出來??傊?,不管是在賽道里,還是在大街小巷,你都得謹慎的駕駛這款車。人們通常很喜歡吹噓自己的汽車有多強勁,卻往往忽略了車比人兇的結果不那么美好。
Volkswagen Golf G60 Limited
每當和朋友聊起鋼炮起源,那自然是大眾Golf首當其沖了。這里就不贅述Golf的輝煌歷史了,小科普,Golf G60在歐洲是有方燈版本的。其實Limited產(chǎn)量并不高,大眾汽車運動部手工打造的這些外觀并不起眼的MK2只有71輛。原廠配備的15英寸BBS輪轂并不是它唯一的身份象征,小小的Motorsport徽章和格柵周圍的藍色鑲邊才是它最為特色的細節(jié)。引擎艙里裝著的是G60 16氣門增壓發(fā)動機,并且配備了四輪驅動Synchro傳動系統(tǒng)。
當時,即使是在歐洲,許多人也認為鋼炮車是五門車身的一個笑話,所以它并不是那么的引人注目。而現(xiàn)實情況是,這款車的底盤更堅固,207Ps的輸出功率讓這輛Golf僅6.4s內(nèi)就能完成0-60mph/h加速,這讓保時捷944 S2都略有陰影。
Lotus Sunbeam
蓮花Sunbeam是從黃金年代開始的熱門產(chǎn)品,它贏下了1981年世界拉力錦標賽,與奧迪Quattro、雷諾5 Turbo和福特競爭,從而震驚了賽車界。與豐田Celica 2000GT齊名。
這個故事就比較坎坷了,正所謂理想的美好與現(xiàn)實的骨干總是在各種時間和地點上演。說起來Sunbeam Lotus不算真的生產(chǎn)發(fā)售過,而這款車能在汽車工業(yè)歷史劃上一筆,其聲譽可以完全歸功于克萊斯勒賽車總監(jiān)戴斯·奧德爾。是奧德爾提出了把克萊斯勒兩廂掀背車用作拉力賽車的想法。他帶著自己的想法進入董事會,然后遭到強烈拒絕。大概的意思就是股東們覺得太昂貴,那款有些呆板的車也不可能變成一輛舉世矚目的賽車。
盡管遇到了挫折,奧德爾依然堅信自己是對的。當時大多數(shù)掀背車都是前輪驅動,而Sunbeam是后輪驅動,合適的發(fā)動機,懸架和制動器,輕量化一體式車身將對當時的山路之王福特Escort構成嚴峻挑戰(zhàn)。
帶著信念,奧德爾從自己的私人銀行帳戶中提取了一大筆現(xiàn)金,他走進蓮花,購買了907型發(fā)動機,一款16V傾斜式四缸發(fā)動機,在比賽中的最大輸出功率為250 Ps。他把這款發(fā)動機帶回克萊斯勒賽車場,并通過一系列加固、傳動系統(tǒng)及懸架改良,然后安裝到Sunbeam車身內(nèi),以應對驚人的功率增加。
奧德爾在對新的原型車進行了一系列初步的測試之后,再次希望董事會能夠資助建造賽車版Sunbeam的項目,然而依然被成本高昂,缺乏可行性的理由拒絕。于是奧德爾邀請所有人到賽車場,請他們看看這輛不可能的車。接著,Sunbeam拉力賽車項目得到了綠燈。
1979年,克萊斯勒歐洲公司被出售給標致公司,導致克萊斯勒Sunbeam公司更名為Talbot Sunbeam。所以新性能版掀背車名稱是Talbot Sunbeam Lotus,并啟動制造400輛量產(chǎn)車的項目來對賽車原型車進行認證。量產(chǎn)車推出過三款,Lotus完全參與了開發(fā)和生產(chǎn),不僅設計和制造了發(fā)動機,還開發(fā)了懸掛和排氣系統(tǒng)。因為汽車公司做過轉售變更,除了首批量產(chǎn)車型外,其他全部量產(chǎn)車都被正式稱為Talbots。
Talbot Sunbeam Lotus從1979年到1982年參加了拉力世錦賽,并在1981年贏得了世界冠軍。其最著名的成就是在1980年的Lombard-RAC拉力賽中,這是英國在世界拉力錦標賽上的一站,Henri Toivonen成為了該賽事最年輕的冠軍。和Sunbeam Lotus賽車分別獲得了第一名,第三名和第四名,這是后輪驅動的掀背賽車第一次獲得RAC冠軍,這個類別是在國際汽聯(lián)規(guī)則更改為A、B等組別之前。Talbot Sunbeam Lotus連續(xù)三年獲得了RAC冠軍,并在1982年得到了最后的勝利。之后就有了注冊號為RAC 134W的Sunbeam Lotus量產(chǎn)掀背車。
駕駛過Sunbeam Lotus賽車的車手包括已故的Henri Toivonen,Guy Frequelin(Jean Todt擔任領航),后者差點錯過1981年的車手世界冠軍。還有Stig Blomqvist、Tony Pond、Andrew Cowan和Jean-Pierre Nicolas。
Vauxhall Chevette HS
在70年代,如果你能擁有一輛Vauxhall Chevette,那感覺就跟現(xiàn)在也仍然擁有黑白電視一樣酷。不過這也意味著沒法實現(xiàn)快速變現(xiàn),因為這事兒不一定符合大眾口味,可能沒什么市場效益。
嚴格來說,Chevette HS是為了對抗福特Escort而開發(fā)的,原型車出來后,同樣需要生產(chǎn)400輛量產(chǎn)車。Chevette HS的發(fā)動機制造方式顯得很老派,不過好在最后有了一款2.3升四缸發(fā)動機得到應用,可以產(chǎn)生135Ps功率。然后它的車身設計也很有標志性,加寬了的前后葉子板看起來很像現(xiàn)在的緊湊型跨界車。銀色的車身色也是它的一大標志。提速方面嘛,0-60mph耗時8.5秒,最高時速為115mph/h,不是太寒酸對吧。
Lancia IntegraIe Evo 2
從196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藍旗亞(Lancia)是國際汽車拉力賽的領軍人物,贏得了多達11項世界冠軍。著名的Lancia Delta HF 4WD車型在1987年改用簡單耐用的渦輪增壓器。接著Lancia Delta HF Integrale通過贏得1987年和1988年的世界拉力錦標賽而被證實是一款非常高效的拉力賽車。1991年底藍旗亞制造了第一輛Evoluzione Delta HF原型車,以保持藍旗亞拉力賽工廠團隊的競爭優(yōu)勢。Evo擁有更寬的車身和經(jīng)過改裝的懸掛系統(tǒng),以及調校后可產(chǎn)生210Ps功率的發(fā)動機,還有許多其他的改進項目。這款原型車的開發(fā)與Evo 2本質上是同一輛汽車,后者的排氣系統(tǒng)有了三元催化器。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到了1993年,Evo2的發(fā)動機功率達到了217Ps,可以說它是90年代最稀有、最受歡迎的高性能鋼炮之一。因為它成功連續(xù)六次取得世界汽車拉力錦標賽冠軍(從1987年到1992年),車迷和媒體認為它在世界上最嚴酷的道路上的表現(xiàn)是無與倫比的。
●Escort Cosworth
福特在1992年推出Escort Cosworth時,并沒有過多地介紹車的輸出功率,甚至有些把它們高高掛起的意思,直到這款車在比賽中一鳴驚人,人們果然為之瘋狂了。在這一點上,福特一直很聰明。
早在90年代中期,福特就基于Escort Cosworth底盤研發(fā)一個適合后輪驅動的原型車。原型車采用2.9升24V Cosworth制造的V6發(fā)動機,這款發(fā)動機源于福特Scorpio,并與Scorpio的自動變速箱相匹配,當時的研發(fā)目的是為了應對同一時代的大眾VR6發(fā)動機??上г蛙噺奈凑嬲龑崿F(xiàn)在福特該系列產(chǎn)品計劃。很多年里,這款車在英國的各種福特車展上只有過罕見的幾次露面。實現(xiàn)量產(chǎn)了的是一款2.0升四缸發(fā)動機。
Escort Cosworth是一輛最高時速可達240Km/h的高性能掀背車,運動型雙門掀背車身外形和輕度異國風情有很好地契合獨,由弗蘭克·史蒂芬森設計的鯨魚尾后翼是同類車型市場上最大的一例。最關鍵的是它的四輪驅動系統(tǒng),這意味著它可以應付巨大的動力提升。Escort Cosworth量產(chǎn)版的2.0升發(fā)動機很少具備最初設計時的217Ps,不過這款發(fā)動機可以輕松調校到500Ps甚至更高,絕對瘋狂。
還有傳奇性的RS Cosworth,迄今為止極具競爭力的國際汽聯(lián)A級車之一,這些車還包括有Lancia Delta Inteqrale、Subaru Impreza 22B STi、Lancer Evolution和BMW E30 M3等。福特開發(fā)RS Cosworth是希望獲得WRC冠軍頭銜。雖然沒有最終奪得總冠軍,但是Escort贏得過十場比賽,之后被新的Focus取代。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nèi),許多傳奇車手如塞恩斯,戴勒高和馬基寧駕駛賽車獲得多次勝利。
?
?
有人問我,為什么你那么喜歡八、九十年代的車款,又偏愛鋼炮?Emmm…因為它們是工程師們認真實現(xiàn)出來的驚艷,我喜歡駕駛純粹鋼炮的感覺,這個純粹來自于機械式的工作狀態(tài)和我自己的駕駛經(jīng)驗。坦白說我不大喜歡那些過于科技化的掀背車,哪怕它有很漂亮的輸出數(shù)據(jù)和很完備的輔助功能。不過事實是,時代在不斷進步,汽車科技可能是未來汽車工業(yè)發(fā)展的主要競爭力。況且我們的祖國正在進行彎道超車,以后可能不大會有以前那樣純粹的小鋼炮了。如果新能源車的外形設計語言被完全開放,掀背與否的車身外形都顯得不現(xiàn)實了吧。也許十多年后,我們就得跟鋼炮說再見了。
相比而言,八、九十年代可以說是掀背車的熱賣時代。很多幸運的人們見證了一些光彩奪目的汽車出現(xiàn)在銷售展廳中,諸如Astra GTE或205 GTI之類的出色車型,就算放在今天也依然被放置在幾乎神級的基座上。就標致205 GTI而言,即使按照現(xiàn)代標準,它的表現(xiàn)也相當出色。
汽車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充滿著各種獨特的瑰寶之作,選擇很多,也許你的選擇不能得到所有人認同。但我建議你,喜歡你自己想要的汽車,而不是去喜歡你認為自己應該喜歡的汽車。就算人們可能會嘲笑你的選擇,但是,如果那輛奇怪、晦澀、普遍不受歡迎的汽車帶給你真實的歡樂,那就很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