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明
摘 要:以“讓學引思”為導向,使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更加合理性的構建,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問題思考能力都將得到很好的鍛煉?!白寣W引思”理念注重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主體性的強調,特別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構成學生形成發(fā)散性思維能力的基礎性條件。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更新教學理念,引導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積極進行自主化探究和語言表達,這樣有助于對學生的思維品質和發(fā)散思維的培養(yǎng),是構建課堂教學的良好契機。
關鍵詞:初中語文;“讓學引思”;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17-007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7.036
在對學生發(fā)散思維培養(yǎng)的過程中,“讓學引思”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初中語文教師要積極更新教學理念,以“讓學引思”的方式對學生的發(fā)散思維進行全面的培養(yǎng),以有效地提升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
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對學生發(fā)散思維培養(yǎng)中“讓學引思”的作用
(一)對學生多向思維的培養(yǎng)
語言作為思維的載體,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引導“讓學引思”教學活動,可以確保在教學時間和內容上更好地滿足學生的主體性學習需求,引導學生深入性的思考,對學生多向思維進行培養(yǎng)。第一,初中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結合各種各樣的問題和事物引發(fā)學生的深入思考,使學生對教學文本中的深層次含義進行深入挖掘,以不斷地拓展學生的思路,強化學生的發(fā)展思維。比如,在 《我的時間》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以珍惜時間為切入點,拓展出時間和生活、時間和人生等不同角度,促使學生的寫作素材變得更加豐富。第二,教師積極引導學生主動突破思考范圍,在更多領域對學生實施啟發(fā)。比如,在《玫瑰與刺》作文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正面的事物進行聯(lián)想,也可以適當?shù)乜紤]負面事物,使得學生從點到線、從線到面地進行聯(lián)想,使學生在作文立意方面實現(xiàn)突破。
(二)對學生的逆向發(fā)散思維能力進行培養(yǎng)
使用與常規(guī)思維模式相反的思維模式,使學生更好地對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內容進行深入的思考,在主動思考中強化對知識的理解,從而增強初中語文教學的新穎性。在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的過程中,根據(jù)課堂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對課堂教學知識提出有效的質疑,展開合理的思考。比如,在教學《田忌賽馬》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積極引導學生挖掘孫臏戰(zhàn)勝齊王的原因,也可以引導學生反向思考,為什么齊王會失敗,慢慢將學生引導到發(fā)現(xiàn)游戲規(guī)則漏洞方面的問題??梢越M織學生根據(jù)日常生活中的規(guī)則來思考游戲勝利的方法,使學生能夠聚焦不同的思考點,實現(xiàn)多角度思考的突破,學生的語文思維變得更具有深度和廣度,就能實現(xiàn)對學生發(fā)散思維能力的良好培養(yǎng),以語文教學全面提升學生的思維水平。
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以“讓學引思”來對學生發(fā)散思維進行培養(yǎng)的原則
(一)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深入思考
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學基本上是圍繞基礎知識的教學,不夠重視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和語言思維的訓練,這有礙于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的語文能力,沒法有效地解決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遇到的困惑。為了更好地體現(xiàn)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新理念,初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建主動思考和探究的教學情境。第一,以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出發(fā)點,為學生構建良好的語文學習氛圍,給學生設置開放性的語文問題,使學生能夠主動探究文本內容,在合作互助中尋找語文問題的答案,深化對知識的理解。第二,組織和引導學生在認真觀察中迸發(fā)發(fā)散思維的火花,讓學生能夠從多角度、多層次對事物進行觀察和思考,提升學生對事物的認識能力,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和能力,讓學生在不斷深入理解中深化對語文知識的掌握程度。比如,教學《愚公移山》一課時,教師可以組織和引導學生開展批判,注重學生要努力尋找思考中的盲區(qū),提問學生這種看似“荒誕”的故事為什么現(xiàn)在人們仍津津樂道,我們是否應該以全新的視角來看待古人的智慧。
(二)通過“讓學引思”對學生的思維進行訓練
通過“讓學引思” 充分調動現(xiàn)有的教學資源,使學生對語文問題主動思考的意識上升,更好地發(fā)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動性作用,可以對學生的思維訓練起到良好的引領作用。這樣就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全面把握學生的思維成長方向,有效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要注重不同思維方法的訓練,要及時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積極使用想象法,引導學生對所掌握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化的加工;應用聯(lián)想教學法,根據(jù)句子或者成語,引導學生進行充分的聯(lián)想,讓學生實現(xiàn)情感和哲理上的共鳴。第二,對現(xiàn)有的教學資源要做到靈活使用,將教學內容以更加生動的形式展示給學生,不斷提升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流暢性,讓學生在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中強化思維的靈敏性,全面提升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強化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三、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讓學引思”的具體舉措
(一)情境教學策略
為了強化學生語文思維的主動性,使學生以更加飽滿的精力投入到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構建良好的教學情境,將教學內容以更加生動化、形象化的形式向學生展示出來。第一,教師要積極應用語言來描述情境,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技術來展示視頻情境,根據(jù)實物或者視頻畫面來構建教學情境。第二,教師在教學情境中為學生布置課堂作業(yè),以任務來建立課堂教學知識和教學情境之間的聯(lián)系,借助情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課堂教學知識,不斷給學生創(chuàng)造可以改變或者提供現(xiàn)有的教學情境的機會,積極引導學生實現(xiàn)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促進學生的深入思考和思維能力的提升。
(二)提問教學策略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發(fā)散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關鍵性舉措就是課堂提問,這也構成了“讓學引思”教學活動的必經(jīng)環(huán)節(jié)。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就要強化對學生的問題引導,使學生展開深入性的思維,及時向學生提出主動思考的任務和目標。學生只有做到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才能更好地開展“讓學引思”活動,第一,教師對課堂教學提問環(huán)節(jié)要不斷優(yōu)化,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設置問題。第二,對于問題的形式要保持靈活性,以探究提問的形式,同時融合辨析型和矛盾型提問方法,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深入思考。第三,根據(jù)問題向學生呈現(xiàn)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料,引導和幫助學生通過多元化的方式探究問題的答案,使學生能夠開展合作互助性的探究活動。與此同時及時利用小問題將學生的探究方向引導到符合課堂教學范圍之內。第四,在課堂教學活動結束時,要引導學生開展合理性的反思,對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進行教學評價。
(三)根據(jù)教材,引導和鼓勵學生開展自主探究
“讓學引思”教學理念下初中學生發(fā)散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開展由淺及深的引導工作。學生在短時間內也許思維品質和問題思考能力不會得到提升,但是教師要對學生成長的過程保持足夠的耐心和信心,積極為學生打造必要的發(fā)展進步空間。第一,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要緊緊圍繞課本,對于典型性的教學知識,教師可以積極開展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對教學內容素材展開深入性的挖掘。通過對課文的學習,使學生對具體的問題能夠開展自主探究,強化學生主動思考的意識和能力。
(四)強化引導,注重對學生發(fā)散思維的激發(fā)
在對學生思維能力進行鍛煉和培養(yǎng)的過程中,可以鼓勵學生結合自身的理解來對觀點進行陳述,學生的思考可能會有些偏激,對課文理解上存在偏差,教師要認識到這些都是正常的。教師的工作就是要及時鼓勵每一個善于獨立思考的學生,對學生主動思考、自主探究的學習行為予以肯定。學生在思考上出現(xiàn)偏差,教師可以將學生的想法和感悟單獨提出來,讓全體學生展開討論分析。這樣就能提升教學的價值性,學生對問題的探討思考本身也是對知識理解上的一種強化,這樣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將得到很好的鍛煉。
比如,在將講授完課文《陋室銘》后,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對這篇文章的主題認識上存在差異。有的學生對這篇文章體現(xiàn)出來的價值導向比較認同,有的學生則持有不同的看法。基于此,教師可以有意識地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和辯解,在辯論的過程中,學生會針對追求高尚的生活還是世俗化的生活展開爭論。在辯論激烈時,學生的辯論可能會偏離主題,有的學生可能會鉆牛角尖,甚至有的學生提出比較極端的觀點。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及時進行技巧性的處理。教師要組織全班學生探討這個學生提出的觀點,讓大家的思維火花得到充分的迸發(fā),這樣就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領域,他們在理解問題的時候將具有更多的思路和視角,從而促進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增強教學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對學生發(fā)散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是課程教學中的主流目標,學生只有具備良好的發(fā)散性思維,才能在更高層面上理解和分析問題,這樣就強化了學生對問題的理解能力。同時也需要教師在教學方法上積極創(chuàng)新,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從而推動對學生發(fā)散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讓學引思”教學模式對學生的發(fā)散思維進行培養(yǎng),主要是引導學生能夠主動走進文本,使學生能夠自主化地開展探究活動,全面強化學生對語文學習的主動性。
參考文獻:
[1]林崇德,胡衛(wèi)平.思維型課堂教學的理論與實踐[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2010(1).
[2] 趙偉偉.運用“一題多解、多變”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思維力[J].科技信息,20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