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瑛
【摘 要】鋼琴作為西洋古典鍵盤樂器,有著樂器之王的美譽,也具有很強的藝術性,彈奏者想要將鋼琴技藝充分展現出來,就需要熟練掌握鋼琴演奏技巧。但這些技巧不是學過之后就可以獲得的,而是靠一朝一夕的刻苦練習才能掌握。與此同時,這些技巧也經過了時間的驗證,在演奏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在技巧的學習階段中,多數學生和練習者并不能完全掌握,導致教學不理想。因此,本文對鋼琴演奏技藝中觸鍵技巧存在的問題展開分析,并提出相關解決方法。
【關鍵詞】鋼琴演奏;鋼琴教學;觸鍵技巧;分析
中圖分類號:J624.1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14-0061-02
鋼琴之所以被稱為樂器之王,不僅是因其具有悠久的歷史,更因其嚴格的技巧要求。在演奏中,演奏者只有擁有高超的技巧,才可以控制鋼琴,與鋼琴融為一體,將鋼琴魅力發(fā)揮到極致。但若想要達到這一點,還需要重視鋼琴演奏中的觸鍵技巧,這對每一位鋼琴演奏者來說都十分重要,對此,本文就鋼琴演奏中的觸鍵技巧進行分析論述。
一、鋼琴演奏過程中觸鍵技巧對音色效果的影響
觸鍵對鋼琴演奏音色效果有著重要影響,加強對觸鍵技巧的練習,發(fā)揮鋼琴觸鍵的作用。
(一)觸鍵技巧和音色效果的聯系
音色就是鋼琴演奏出來的一種聲音,直接關系著演奏效果。在演奏中,雖技巧標準相同,但演奏者的演奏技巧不同,這樣一來,表達的情感和意境也就會有差別。因此,就需要演奏者重視觸鍵技巧和所呈現的音色效果,明白兩者之間的聯系。
(二)觸鍵技巧對音色效果的影響
觸鍵技巧直接關系著演奏效果,對此,本文主要對影響觸鍵技巧演奏的因素進行論述。
1.觸鍵方式。彈奏者觸鍵方式不一樣,表達出來的音色效果自然也不同,所以,彈奏者若想要準確表達樂曲內容,就必須熟練掌握觸鍵方式。
2.觸鍵速度、力度。觸鍵速度、力度對演奏出來的音樂效果有著直接影響,例如,演奏者在演奏中使用相同的速度,但力度大,呈現的音色效果就強,若力度較小,效果就會弱一些,但在相同的觸鍵力度下,速度較快時,音色就堅定,反之就滯澀。
3.觸鍵面積。鋼琴演奏需要演奏者十指接觸琴鍵,由于每根手指的長度和靈活度不同,所以接觸到琴鍵的面積也不同,反應程度也不同,對手指較長的演奏者來說就具有先天的優(yōu)勢,接觸琴鍵更加靈活一些,音色也就更加準確;手指較短的演奏者,在演奏表達中音色層次感就會弱一些。
二、觸鍵的方法分析
不同的演奏技巧所呈現的音色效果也不同,以下就對目前常用的觸鍵演奏方法進行論述。
(一)高抬指彈唱法
高抬指彈唱法在鋼琴演奏中更加適用于抒情類的曲子,在使用該方法時,需要演奏者的手指高高抬起,身體挺直,坐在座椅上,手臂和手指呈放松狀態(tài),同時還需要演奏者的指尖有效配合,才可以在琴鍵上有弧度地彈出一道音色。
(二)不抬指彈法
不抬指彈法在鋼琴演奏中最受歡迎,也是具有一定鋼琴基礎的演奏者最常用的一種方法。這種彈法的適用性也較強,不管是節(jié)奏較快的曲子還是舒緩的曲子,都可以使用,但對演奏的要求也相對高一些,需要演奏者熟練掌控彈奏力度,自由切換音節(jié),才能發(fā)揮不抬彈指法的演奏作用。更重要的一點是,需要演奏者的手指力度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這樣才能更好地駕馭這種方法。
三、常見觸鍵技巧問題
觸鍵技巧不僅需要演奏者掌握技巧方式以及不斷練習之外,還需要演奏者了解觸鍵技巧中的問題,這樣才能解決問題,發(fā)揮技巧作用,為觀眾呈現完美的聽覺盛宴,以下就對觸鍵技巧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細論述。
(一)掌關節(jié)塌陷
掌關節(jié)處于手掌和手指的連接處,控制著手指的活動。因此,掌關節(jié)在鋼琴演奏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只有掌關節(jié)大力配合,才能控制力度和觸鍵速度。一般來說,只有經驗較為豐富的鋼琴演奏者才可以通過掌關節(jié)靈活控制手指,并且還具有承受其他部分重力的支撐力,但對于初學者來說,則較難一些,主要是因為其掌關節(jié)的穩(wěn)定性和支撐力較差。
(二)手指第一關節(jié)“塌指”
手指的三個關節(jié)可以保證鋼琴演奏者的穩(wěn)定性,但手指的第一關節(jié)穩(wěn)定性較差,在遇到壓力時很難保持自然的狀態(tài),這也是演奏者在演奏時出現“塌指”的原因。
(三)大指第二關節(jié)的問題
大指力量有余、靈活不足,在演奏中意義不大。具體來說,大指本身力量較弱,所有動作基本由手掌代替。這主要是因為大指自身力量較小再加上沒有受到較強的獨立訓練,導致大指的指型呈現出第二關節(jié)緊貼手掌的狀態(tài)。
(四)小指的問題
在鋼琴演奏中,左右小指有各自負責的音效,其中右小指負責最高音,左小指負責最低音,那么在演奏時就需要左右小指強勁的支撐力來保證這一點。
四、手指觸鍵的正確方式
(一)掌關節(jié)
在掌關節(jié)支撐力的練習中,可通過非連奏的方式來增強手指的支撐力。例如,在練習時,手要刻意慢慢下降,掌握好力度和時間,保證落到琴鍵時可以支撐住,待關節(jié)支撐好時再調整手掌、手腕、手臂、肩部等部位,直到保持放松狀態(tài)時去感受此時的支撐力。通過這種方式長期練習,可以大大提高掌關節(jié)的支撐力和穩(wěn)定性。
(二)手指第一關節(jié)
手指第一關節(jié)在鋼琴的觸鍵演奏中穩(wěn)定性較差,支撐力較小,因此,這就需要演奏者在手指第一關節(jié)的練習中,循環(huán)漸進進行。如練習前期,演奏者可先用較小的力度來增強關節(jié)的穩(wěn)定性,待指型穩(wěn)定后再練習鋼琴彈奏,這樣可以保證在后期承受較大重力時不會因指型不穩(wěn)定造成演奏失誤。除此之外,在練習中,演奏者仍要保持練琴的標準姿態(tài),如在彈起時手腕先起,當手指彈出時,手腕放松,保持自然下垂,然后慢慢回到琴鍵,手腕放平粘住鍵盤,此時的手腕關節(jié)要保證下垂狀態(tài)。演奏者通過這種方式反復練習,可以大大提高手指的支撐力。此外,練習手指第一關節(jié)時還要加強它的注意力,這樣一來演奏者在演奏時可以保證手指、樂譜、速度同步。首先是聽覺上的練習,要想象手指在觸鍵時發(fā)出的聲音。其次是視覺上,要注意手指第一關節(jié)的狀態(tài),避免在演奏時出現塌陷,從而影響整首樂曲的彈奏效果。另外,當手指觸碰鍵盤的時候,要有繃住的感覺,勾指練習可以大大提高這一點,在練習中,一人拉住另一人某個手指的第一關節(jié),可以使得第一關節(jié)的力量得到增強,但這種練習方法通常適用于年齡較小的鋼琴學習者。
(三)小指
每個鋼琴演奏者小指的長度、粗細都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在演奏中姿勢也不會相同。這就需要演奏者注意,當小指彈奏時,手需要向小指處傾斜。單獨訓練時,要做到手型舒展,手要放平、放正。此外,每個彈奏者小指的長度、粗細、靈活度、重力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在彈奏時很難按照同一力度進行,那么這就需要演奏者加強前期的練習,盡量在彈奏時發(fā)揮小指的作用。具體可通過以下幾點。首先,在演奏時,手盡量向小指頭處傾斜,以此來帶動小指,幫助小指碰觸琴鍵。其次,在進行單獨訓練時,演奏者要將每個手指盡量放平、放正。最后,由于小指靈活度較差,在演奏時抬起和彈下動作往往被手掌的翻動代替。因此,在進行小指訓練時,盡量讓小指動起來,避免手掌帶動,從而保證在演奏時小指觸鍵就會動起來。
五、結語
以上對鋼琴演奏觸鍵技巧進行了分析和研究。通過分析得知,鋼琴雖是一種樂器,但在演奏中包含了演奏者長久練習的汗水和淚水,那么這就需要演奏者在前期的練習中正確認識演奏技巧和演奏中容易出現的問題,然后克服這些問題,再通過個人的反復練習,豐富自身的演奏水平。
參考文獻:
[1]張一楠.鋼琴音色效果與觸鍵技巧的相關性[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9,38(08):176-177.
[2]喬文.試析鋼琴演奏中的觸鍵技巧與音色效果[J].戲劇之家,2019,(05):54.
[3]陳語.鋼琴演奏中觸鍵技巧與音色效果分析[J].藝術科技,2018,31(09):123+166.
[4]方嵐.鋼琴演奏和鋼琴教學中的觸鍵技巧分析[J].北方音樂,2018,38(17):125+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