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霞
小兒腹瀉脫水是由多種病原體和多種因素引起,主要以腹瀉為首要臨床癥狀的一類疾病。該種疾病發(fā)病的主要特點是患兒的大便次數(shù)增多以及性狀改變,還會伴有發(fā)熱、嘔吐、腹痛等癥狀,以及不同程度的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的紊亂[1,2]。小兒腹瀉脫水是2歲以下嬰幼兒的常見疾病,該病發(fā)病的原因包括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最常見的病因就是感染因素下的病毒感染和細菌感染。當發(fā)生輕型腹瀉的時候,起病有時候緩慢有時候急促,主要以胃腸道癥狀為主,患兒常伴有食欲不振,偶爾會有溢乳或者嘔吐,大便次數(shù)增多等癥狀,大多數(shù)的患兒都可以在數(shù)日之內痊愈。但是發(fā)生重型腹瀉的時候起病較急,除了有較重的胃腸道癥狀之外,還有很明顯的脫水,電解質紊亂以及全身中毒,比如發(fā)熱、精神萎靡、嗜睡甚至休克等癥狀。而胃腸道癥狀通常伴有嘔吐、食欲不振、血便等癥狀,對于患兒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脅,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至關重要[3]。在小兒腹瀉的治療中,思密達是一種常見的藥物,雖然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但是治療后患兒的不良反應較多。因此,本文采用隨機對照方法進行研究,探討太子參苓湯聯(lián)合思密達治療小兒腹瀉的有效性,并做了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7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治療小兒腹瀉的患兒84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42例)和觀察組(42例)。對照組42例,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齡1~10歲,平均(5.37±0.38)歲。觀察組42例,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齡1~11歲,平均(6.03±0.42)歲。2組臨床資料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小兒腹瀉的診斷標準,均經(jīng)影像等檢查確診;②所有患兒均為第1次使用本研究的藥物進行治療;③所有患兒年齡1~12歲,且患兒均符合研究用藥的耐藥性;④患兒及其家屬愿意且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進行治療。排除標準:①合并傳染性疾病、重要臟器損傷或惡性腫瘤的患兒;②合并神經(jīng)功能、認知功能異?;虬橛袃确置诩膊〉幕純?;③近1個月有其他藥物治療且會對本研究產生不良影響或入院資料不全的患兒。
1.3 治療方法對照組:采用思密達治療。在治療前對患兒進行補液以及抗感染的操作,并且糾正患兒水電解質紊亂的情況,并向患兒的家屬講解相應的飲食方面的注意事項,然后采用思密達進行治療,治療原則為小于1周歲的患兒每天需要服用3次思密達藥物,服用劑量為1 g/次,對于年齡在1~2歲的患兒來說每天同樣需要服用3次,服用劑量為1.5 g/次,對于年齡在2~3歲的患兒來說,每天同樣需要服用3次,服用的劑量為2 g/次,對于年齡在3~6歲的患兒來說同樣也是每天3次,服用的劑量增加到2.5 g/次。觀察組:太子參苓湯聯(lián)合思密達治療。思密達使用方法同對照組,在此基礎上采用太子參苓湯進行治療,太子參苓湯的配方為太子參15 g,砂仁6 g,茯苓10 g,訶子10 g, 炒白術10 g,懷山藥10 g, 厚樸10 g, 枳殼10 g, 炙甘草5 g 。對于身體偏寒的患兒應該在藥物中加木香、干姜;食滯的患兒要在藥物中加神曲、山楂,小便少的患兒則需要加車前子。根據(jù)患兒年齡大小來調整劑量。
1.4 觀察指標①臨床指標改善情況。比較2組患兒治療后臨床指標改善情況,包括止瀉時間、退熱時間以及大便恢復正常時間。②治療效率。比較2組患兒治療后的治療效率。
1.5 療效判斷標準①臨床指標改善情況。最高分為10分,最低分為0分,治療后分值越低則表明治療效果越明顯。②治療效率。治療效果包括痊愈,顯效,有效以及無效。痊愈:患兒經(jīng)過治療后大便次數(shù)以及形狀恢復正常,臨床癥狀完全消失且無不良反應;顯效:患兒經(jīng)過治療后大便次數(shù)以及形狀基本恢復正常,臨床癥狀基本消失且無明顯不良反應;有效:患兒經(jīng)過治療后大便次數(shù)以及形狀沒有完全恢復正常,有輕微臨床癥狀和不良反應;無效:患兒經(jīng)過治療后大便次數(shù)以及形狀完全沒有恢復正常,臨床癥狀沒有消失且不良反應明顯。
2.1 2組患兒臨床指標改善情況比較2組患兒治療前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治療后的臨床指標改善情況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患兒臨床指標改善情況比較 (例,
2.2 2組患兒治療效率比較經(jīng)過1個月的治療后,觀察組治療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患兒治療效率比較 (例,%)
小兒腹瀉是嬰幼兒疾病中一種較常見的消化道疾病,是一類會造成患兒營養(yǎng)不良以及生長發(fā)育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的疾病[4,5]。小兒腹瀉的主要發(fā)病原因是小兒的小腸黏膜損壞,而造成小腸黏膜損壞的原因主要是小兒的腸道受到了病菌的感染[6]。該病在發(fā)病時并沒有很嚴重的臨床癥狀,但是由于小兒的身體功能還尚未發(fā)育成熟,因此如果不進行及時的治療,會引發(fā)較多的并發(fā)癥,影響患兒的生命健康。
小兒腹瀉脫水的治療原則主要以繼續(xù)進食,合理調配,維持營養(yǎng)為主。要迅速糾正水電解質平衡紊亂的狀況[7]。及時的對腸道內外感染進行控制,對癥治療并加強護理以防止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避免濫用抗生素的藥物。思密達作為一種氧化鋁以及氧化硅組成的藥物,其主要成分八面體蒙脫石微粉,具有層狀結構以及非均勻性的電荷分布,可以固定和抑制人體消化道內的病菌及其產生的毒素。本研究中,2組患兒治療前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的臨床指標改善情況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說明將太子參苓湯聯(lián)合思密達應用在小兒腹瀉的治療中,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后,患者的臨床指標有了明顯的改善,止瀉時間,退熱時間以及大便恢復正常的時間都明顯縮短,有效地提升了患兒的生活質量。中醫(yī)認為小兒的臟腑比較嬌嫩,脾常不足,因此內傷飲食或者是外感六淫都可能引起患兒的胃功能失調進而導致腹瀉[7]。太子參苓湯具有調節(jié)免疫功能和改善機體應激狀況的作用,其中茯苓以及炒白術具有健脾滲濕,調節(jié)腸道功能,砂仁以及厚樸具有較好的消食止瀉功效,而懷山藥則具有益氣養(yǎng)陰的功效,這些藥物相互作用[8,9],應用在小兒腹瀉的治療中不僅治療效果較好,而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本研究中,2組患者治療前后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jīng)過1個月的治療后,觀察組治療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將太子參苓湯聯(lián)合思密達應用在小兒腹瀉的治療中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且安全性較高[10]。
綜上所述,說明將太子參苓湯聯(lián)合思密達應用在小兒腹瀉的治療中,具有較好的療效,不僅有效的降低了患兒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提高了患兒的生活質量,而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10]。對于臨床上提升小兒腹瀉的治療效率具有非常積極的影響,值得被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