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夢祝
新課改明確提出: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寫作能力、閱讀能力,將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美好思想感情激發(fā)出來,是語文課程的目標。而培養(yǎng)學生以上能力的關鍵,則是小學作文教學??v觀目前的作文教學現(xiàn)狀,卻未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通過課外閱讀,能擴充學生的知識量,加強知識儲備,有效提高作文質(zhì)量。本文首先分析了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價值,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具體運用策略。
語文是小學教育的基礎學科,對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良好的核心素養(yǎng),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作文教學又是小學語文教學實踐的關鍵,小學生因為缺乏生活實踐經(jīng)驗,動手能力不足,所以在自主學習方面存在困難,作文水平整體偏低,很難提高語文核心素養(yǎng)。為了優(yōu)化小學作文教學模式,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豐富寫作素材,拓展知識面,掌握閱讀技巧,這樣學生才能穩(wěn)步提升綜合能力,促進個性化發(fā)展。
一、課外閱讀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價值
1.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提高學生的作文質(zhì)量,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小學生因為年齡較小、心智不成熟,自我管理能力較差,因此作文水平普遍不高。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結(ji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教學過程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小學生一旦提高了學習興趣,就會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而長期的教學實踐證實,通過課外閱讀,能將小學生學習興趣充分激發(fā)出來。小學生因為自身的年齡特點,比較喜歡閱讀那些配有插圖,內(nèi)容生動形象的書籍?,F(xiàn)階段,我國推出的課外讀物,具有較多的類型,同時具有趣味性,比較通俗易懂,能將小學生學習熱情充分激發(fā)出來。為此,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鼓勵小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興趣,大量開展課外閱讀。
2.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量
小學生作文需要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量,在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課外閱讀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小學生寫作中比較常見的問題,是想法比較簡單,缺乏寫作素材。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則是通過課外閱讀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寓言、故事、詩歌等,是課外閱讀的主要內(nèi)容,通過閱讀這些短小精悍的課外讀物,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昂糜浶圆蝗鐮€筆頭”,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應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做筆記的習慣,通過寫的方式強化記憶。對于那些學生感興趣的小故事、名人名言等,通過日積月累,都會成為學生寫作的素材,并在寫作過程中很好地運用,久而久之,學生的寫作能力便會得到提高。
3.促進學生的全方面發(fā)展
信息技術的到來,給語文教學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和挑戰(zhàn)。新課改明確指出,要面向全體學生,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課外閱讀,能打動學生的心靈,豐富學生的體驗,改變學生的行為。小學生喜歡模仿一些對他們有益的事物,例如,在閱讀《十萬個為什么》時,會激發(fā)他們強烈的探求欲望。他們通常會一邊閱讀、一邊思考、一邊提問;在閱讀《窗邊的小豆豆》,會引發(fā)強烈的情感共鳴;在閱讀《我要做好孩子》后,會時刻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希望自己能做個讓人喜歡的好孩子。通過課外閱讀,能夠提高學生的知情意行,并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發(fā)揮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基于課外閱讀的小學作文教學對策
1.科學指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培養(yǎng)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通過課外閱讀開展作文教育,是新課改明確提出的要求。為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能力,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語文教師要認真執(zhí)行課外閱讀指導任務。目前,小學課外閱讀的素材豐富,有大量經(jīng)典的讀物,如《父與子》《西游記》和《小學語文主題叢書系列》 等。由于類別繁多、思想內(nèi)涵深刻、內(nèi)容豐富等,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促進學生作文水平、語言表達能力的進一步提升。在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應給予科學的指導,讓學生涉獵更多精彩的課外閱讀內(nèi)容。這樣不單單能拓寬學生的視野,積累寫作素材,還能在寫作中靈活運用這些素材,并最終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打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
小學生因為在平時很少積累寫作素材,因此作文常常像流水賬,內(nèi)容空洞、言之無物。通過課外閱讀,學生能掌握更多素材,并且能將這些寫作素材很好地運用于作文中。首先,對生活的認真觀察和感悟,以及大量的閱讀,是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關鍵,二者之間是相互依存與促進的關系。為此,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應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時間和機會,通過開展晨讀或者自由組合課外閱讀等活動,打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同時,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還應引導學生通過制作閱讀卡片,做好讀書筆記等形式,不斷積累寫作素材。其次,教師還要讓學生寫讀書筆記,并給予科學的評價。既要對學生的閱讀數(shù)量進行關注,同時還要科學考量學生的閱讀質(zhì)量。最后,可將這一部分內(nèi)容納入到學期末的語文成績中??傊?,通過引導學生大量閱讀課外讀物,持續(xù)積累寫作材料,潛移默化地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
3.有效銜接課內(nèi)閱讀與課外閱讀,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學生因為心智尚未成熟,與社會接觸的機會較少。而引導學生開啟社會大門的一把鑰匙,就是課外閱讀。通過課外閱讀,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延伸思維,更多的知曉家事、國事、天下事,進而增強社會責任意識。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進行課外閱讀,教師進行有效指導,幫助學生選擇適宜的閱讀材料。這樣,學生才能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學到更多有益于成長的知識。同時,在文本教學中滲透課外閱讀的素材,還能有效銜接課外閱讀內(nèi)容和文本教學知識,增強學生的語感,將社會思想觀念滲透于寫作過程中,最終促進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對于小學作文教學而言,課外閱讀發(fā)揮著非常突出的作用。為了將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fā)出來,教師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應采取有效的引導措施,選擇適宜的閱讀材料,幫助學生不斷積累作文素材,以促進學生的作文水平與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