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是學習的基礎階段,小學語文課程是其他學科的學習基礎,是學習其他課程的紐帶,因此現(xiàn)在獲得的關注不斷增加?;ヂ?lián)網(wǎng)科技的快速發(fā)展已經(jīng)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小學教育中同樣也開始被越來越多地使用,小學語文課程也是如此。作者將從小學語文課程中使用多媒體的意義切入,分析其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的不足,并且基于這些不足制定有針對性的方案,由此確保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育過程中的使用效果,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和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多媒體教學;實踐
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fā)展,網(wǎng)絡科技的使用已經(jīng)輻射到了社會的方方面面,同時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也要求教學工作的目的從單純提升學習成績,轉變?yōu)橥瑫r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因此也就要求小學教學工作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更加形象立體,由此促進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并激發(fā)其思維能力。多媒體教學模式應運而生,我們通常將按照教育目的以及學生個性,在課程開展中科學地使用多媒體,將多媒體技術和常規(guī)教育工作融合在一起的教學模式稱為多媒體課程模式。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減輕他們的課業(yè)負擔,讓其主動參與課程思考,并且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實際操作,對教學內容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加深他們的記憶,由此讓小學生的學習成績和綜合素質都得到提升,促進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和水平進一步的提高。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應用的價值
過去小學語文學科的教學方式都是教師照著課本內容進行領讀,然后將重點的字詞句或者其他知識點在黑板上進行板書,這就是全部的課程內容。這樣的方式顯然和現(xiàn)代社會對教學的要求不相符合,學生會因為課程枯燥無趣,而不愿意學習,甚至因為需要記憶的內容過多,自己又無法領會,而出現(xiàn)厭學的情緒。隨著網(wǎng)絡科技導入教學實踐,小學語文課程的開展有了全新的方式,通過多媒體設備以及網(wǎng)絡,能夠將教學內容以音視頻或者圖片的方式展示給學生,使學習內容更加生動有趣,讓學生身臨其境,由此吸引學生的關注,讓他們產(chǎn)生興趣,繼而愿意學習相關的內容,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對教學內容進行研究和分析,逐漸喜歡上語文課程。在很長一段時間,教師都是教學工作的核心,學生在教學中處于被動地位,被動接受教師教授的內容,沒有自主學習的意識。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的自主意識思考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都沒有辦法被激發(fā)和培養(yǎng)。而多媒體技術能夠憑借其特點,轉變過去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成為課程的主導者,教師則成為課程開展的引導者和輔助者,由此讓學生的自主能力、探索能力等到培養(yǎng)。同時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課程內容,繼而促進他們學生成績的提升,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應用中的不足
盡管現(xiàn)在多媒體的使用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越來越普遍,但依然存在很多的問題。
(一)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課程上的濫用
因為多媒體教學模式能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教學過程更簡單,能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因此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使用這種方式,有效減輕了教師的教學負擔,并且很多教師在使用過程中覺得這樣的方式有助于自己教學水平的提升,對于課程的開展很有價值。為了使該模式更加有效,很多教師在制作課件時開始追求其炫酷和豐富,希望通過增加更多的音視頻內容,讓學生對其教學感興趣,卻完全忽略了課程開展過程中的實際需求,由此導致盡管學生對所教授的內容很感興趣,但是所有注意力都被炫酷的課件所吸引,而沒有關注課程的本質,沒有聚焦到所學的知識點,由此導致教學出現(xiàn)了偏差。
(二)多媒體課程的節(jié)奏過快
很多教師對自己需要教授的課程內容了如指掌,已經(jīng)形成了一種本能的習慣,因此在使用多媒體技術的時候也沒有過多地研究其特點,而忽略了節(jié)奏的把控。因為教師對課程非常了解、掌握嫻熟,而多媒體的使用相對方便,能夠提升教師的教學速度,最終導致教師在教課的過程中忽略了學生的接受能力,快速地進行翻頁,按照自己講解的速度來把握教學節(jié)奏,導致學生沒有辦法跟上教學速度,無法掌握教學內容。教師自己覺得課程開展非常順利,銜接很自然,但是實際上學生完全游離在課程體系之外,無法理解教師的教學內容,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三)多媒體技術的使用不符合學生的需求
在多媒體技術的使用過程中教師沒有研究學生的特點,也沒有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過程,在設置多媒體課件的時候字體過小,坐在后排的學生看不到課件上內容,這樣時間久了,他們就很難跟上課程節(jié)奏,出現(xiàn)厭學情緒,也會覺得教師沒有關注自己,而出現(xiàn)自卑情緒。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所有同學的特點和需求,才能夠讓其得到合理的利用。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應用的方法
(一)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勢,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效果
多媒體的最大特點就是展現(xiàn)形式豐富、涉及的資料和素材豐富,同時能夠播放音頻、視頻和圖片,能夠將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增強師生的交流,由此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在開展課程之前,可以通過影視片段帶領學生進入教學內容涉及的場景中,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然后通過設問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解答提出的問題,如此導入到要學的內容中。這樣,一方面能夠充分發(fā)揮多媒體在音視頻等方面的優(yōu)勢,另一方面也能夠讓學生關注教學內容,對其產(chǎn)生興趣,這樣能夠科學地整合相關的資源,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其語文成績的提升。
(二)合理使用多媒體,達成小學語文的教育目標
使用多媒體一方面能夠讓學生更形象地理解所學的內容,同時能夠提升教學效率,降低教學難度,但是如果使用不合理,那么可能會出現(xiàn)負面效果,因此合理利用多媒體至關重要。我們在使用過程中要謹記,教學內容才是課程的核心,多媒體只是輔助手段,必須將其作為教學內容的輔助進行開展,不可以本末倒置,讓多媒體演示成為課程的主導,以免讓學生對學習目的不清楚。小學語文主要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文字和語言,強化其思考和理解能力,因此必須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體會,如果過度依賴多媒體,將需要理解的內容完全展示出來,顯然不符合教學大綱要求。我們必須在開展教學工作時,有節(jié)奏地在合理的時間導入多媒體內容,讓多媒體的使用更加合理,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目的的達成。
(三)優(yōu)化教師團隊,強化他們的多媒體使用能力
作為多媒體設備和技術的使用者,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具備更好的互聯(lián)網(wǎng)科技水平以及多媒體使用技術,才能夠讓先進的技術產(chǎn)生價值。首先教師必須了解多媒體的使用是為了幫助課程而使用的,而不是課程的主動,必須科學合理地將其導入課程中。其次要提升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的水平,必須將其與學生的現(xiàn)實需求聯(lián)系起來,必須將大量的信息進行篩選和整合,讓課件更加豐富和立體。
綜上所述,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但是在目前的使用過程中存在多媒體技術的濫用、教師課程節(jié)奏把控不當、教師沒有關注到學生實際需求的情況,本文以此為基礎制定了多媒體使用的優(yōu)化方案。教師要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勢,讓教學過程更加生動,同時也要關注其使用方式,讓其使用符合實際的需求,不出現(xiàn)喧賓奪主的情況。此外,還需要提升教師團隊的能力,讓其更好地掌握多媒體的使用技術,將多媒體技術和常規(guī)的語文教學融合在一起,讓前者的價值得到徹底展現(xiàn),由此讓小學生喜歡上語文學習,從而使小學語文教學因為多媒體的使用而得到進一步的優(yōu)化和提升。
參考文獻:
[1]高晉.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思考[J].學周刊,2019(10).
[2]王玉花.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信息記錄材料,2019(3).
[3]高英仙.小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使用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J].基礎教育論壇,2019(5).
作者簡介:馬玉平(1966.10-),女,回族,甘肅省張家川縣人,大專,中小學一級,研究方向:小學語文(部編人教版)。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