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倩倩
摘?要:本文使用乙酸鉛和鈦酸四丁酯為原料,水為溶劑,冰乙酸為絡合物,通過溶膠凝膠法制備PbTiO3超細納米粉末,并對制備過程中的影響因素煅燒溫度進行了討論。采用X射線衍射分析、紫外光吸收、SEM形貌研究對其性能進行表征。
關(guān)鍵詞:溶膠-凝膠法;鈦酸鉛;納米材料
一、鈦酸鉛的光催化[1]
其反應過程可以簡述為:(1)當一束光照射在半導體的表面,產(chǎn)生電子和空穴。(2)電子和氧氣產(chǎn)生超氧負離子,氫氧根、水和空穴產(chǎn)生了氫氧自由基。(3)超氧負離子和氫氧自由基可以和污染物反應產(chǎn)生二氧化碳和水,從而達到污水凈化的功能。
二、鈦酸鉛的制備[2~3]
具體制備實驗步驟:
(1)用天平稱取0.01mol的Pb(CH3COO)2·3H2O。
(2)將Pb(CH3COO)2·3H2O在水浴溫度55℃的加熱條件下溶于3mL去離子水中,形成溶液A。
(3)在另一只干燥的小燒杯中先加入冰醋酸2.5mL,再加入[CH3(CH2)3O]4Ti,在磁力攪拌下顏色逐漸變淡,形成均一透明溶液B。
(4)在充分攪拌下,使用一次性滴管將溶液A逐滴加入到溶液B中,形成了均一透明的金黃色溶膠C。
(5)將溶膠C在一定溫度水浴條件下攪拌直至磁子靜止。
(6)130℃干燥5小時。
(7)研磨,分不同的溫度進行煅燒2小時即可,本文煅燒溫度分別為450℃、550℃、650℃、850℃進行對比試驗。
三、鈦酸鉛的表征
(一)SEM
由于在450℃~900℃之間均可制得鈦酸鉛,本文通過改變煅燒2小時的加熱溫度以及煅燒前研磨與否來進行對比實驗,分析煅燒溫度即煅燒前的研磨對于制取鈦酸鉛納米粉末的形貌影響。
如,圖一為煅燒前均研磨過,但Aa、Bb、Cc、Dd的煅燒溫度分別為450℃、550℃、650℃、850℃時分別制得鈦酸鉛粉末的SEM圖像,A、B、C、D分別是a、b、c、d放大后的局部圖。由圖中可知,四個溫度煅燒出來的都是顆粒組成的塊結(jié)構(gòu),但是溫度越高,顆粒之間的縫隙越大,在溫度為650攝氏度的時候顆粒最小,約為300nm左右。
(二)XRD
如圖二為煅燒時間分別為450℃、550℃、650℃、850℃時制得的鈦酸鉛粉末XRD圖像。樣品的XRD圖像噪聲過大,可忽略強度較小的衍射峰,如圖所示在2θ角為21.498°、22.842°、31.569°、323.525°、39.323°、43.804°46.661°、49.962°、51.921°、52.562°、55.606°、57.430°、65.918°、68.122°、70.755°、72.358°、72.816°、77.018°、77.537°、77.537°有19個明顯的衍射峰,分別對應于(001)、(100)、(101)(110)、(111)、(002)、(200)、(102)、(201)、(210)、(112)、(211)、(202)、(220)、(212)、(221)、(103)、(301)和(113)晶面的衍射峰。同JCPDS標準卡片中(編號為75-0438)完全一致,表明四個溫度下生成的產(chǎn)物均為PbTiO3;在溫度為850℃時的衍射峰明顯強于其他溫度的衍射峰。
(三)uv-vis
如,圖三為紫外光分光光度計對煅燒溫度分別為450℃、550℃、650℃、850℃時候的光吸收譜。光波長度從300nm~800nm。在紫外和可見光的波長掃描下,可以得到以下結(jié)論,由圖可知納米PbTiO3在可見光范圍內(nèi)的光吸收率隨著波長的增大而減小,在紫外光區(qū)300nm~380nm光吸收率和波長呈正相關(guān)。在可見光波長等于385nm時,吸收率達到最大值85%。在可見光為范圍內(nèi),當煅燒溫度為450℃時,吸收率隨和波長的增大下降的較慢,所以太陽光照射下,450℃煅燒的樣品的平均吸收率最大,光催化效率最高。
如,圖四為紫外光分光光度計對煅燒溫度分別為450℃、550℃、650℃、850℃時候的光吸收譜經(jīng)過Origin數(shù)據(jù)處理后求出的禁帶寬度,由圖可知禁帶寬度分別為2.79、3.15、3.19、3、12。但450℃的時候所求得禁帶寬度和其他三個相差較大,由此提出兩個猜想。第一,由于摻雜會使半導體禁帶寬度變小,所以在檢測該組光吸收的過程中,或許引進了雜質(zhì),導致禁帶寬度變小。第二,煅燒溫度會影響最終樣品的禁帶寬度,溫度較低或較高時都會使得禁帶寬度變小。
四、結(jié)束語
對于樣品物相而言:在450℃、550℃、650℃、850℃四個煅燒溫度下生成的產(chǎn)物均為PbTiO3,在溫度為850℃時的衍射峰明顯強于其他溫度的衍射峰,說明制備粉體含量較高。
對于樣品形貌而言:四個溫度煅燒出來的都是顆粒組成的塊狀結(jié)構(gòu),但是溫度越高,顆粒之間的縫隙越大。
對于樣品光吸收度而言:在可見光波長等于385nm時,吸收率達到最大值85%。在可見光為范圍內(nèi),當煅燒溫度為450℃時,吸收率隨和波長的增大下降較慢,所以太陽光照射下,450℃煅燒的樣品的平均吸收率最大,光催化效率最高。
參考文獻:
[1]曾濤等.鐵電材料光催化的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2014,5,28(23):220-226.
[2]馮悅兵等.鈦酸鉛納米陶瓷粉體的制備和表征[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06,3,22(2):15-17
[3]孫召明等. 電子陶瓷材料-鈦酸鉛的制備方法與應用[J].湖南有色金屬.2000,11,16(6):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