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暢
摘要:《歐也妮·葛朗臺》的深刻之處在于不局限于刻畫吝嗇鬼和守財奴,巴爾扎克在揭露和批判一個人欲橫流的社會現(xiàn)狀的同時,也塑造了歐也妮這樣一個一生被金錢所束縛,卻在金錢之外有著純善堅守的女子形象。歐也妮的成長分為三個階段,她從一個淳樸簡單、不諳世事的少女成長為一個穩(wěn)操金錢、但又不泯良善的成熟婦人。她是物質(zhì)的犧牲者,一生以凄涼和悲傷為底色,然而她在被迫和金錢結(jié)伴而行的過程中,一直堅守著人性的真誠與美好。這使得作品在揭露錢權(quán)之欲的同時又閃爍著溫情,悲而不嘆,恨而不涼。
關(guān)鍵詞:歐也妮;人性;成長;堅守
一、象牙塔中,青春灰暗
歐也妮的成長環(huán)境是壓抑的,她的青春以灰暗為底色。父親葛朗臺對資本市場有著最敏銳的嗅覺,總是能夠搶占先機(jī),收獲一筆又一筆巨大的財富。然而,一個在物質(zhì)層面極度富有的家庭卻沒有精神層面最平凡的幸福。葛朗臺穩(wěn)操巨額財富,在生活之中卻是一個極盡丑陋之態(tài)的吝嗇鬼和守財奴。他一再壓榨家庭生活的基本開支,向妻子和女兒隱瞞真實的財務(wù)狀況,用極端的暴戾控制著家人。在偏僻的外省索漠城,在一個父親強(qiáng)勢,母親愚昧無知的家庭中,歐也妮既沒有享受良好的教育,也沒有出入上流社會開闊眼界。她二十二年來都在一個陰暗破舊、不見光亮的家中度過,每天被父親的悍威恐嚇著,所見所聞、所思所感都有著壓抑的底色。
她每天跟母親和仆人在一起,做針線活,穿著破舊的衣服,吃著廉價而被克扣的食物,沒有娛樂生活。她的青春是灰暗的,沒有一個適齡女子該有的歡脫和靈敏,但在灰暗的同時,她又擁有著最質(zhì)樸的品性,葛朗臺在金錢面前心狠手辣,但是他在隱瞞財富狀況的同時也過濾掉了在追求財富的過程中人性的貪婪和邪惡,歐也妮雖不諳世事,但卻足夠真誠善良,這種美好的品質(zhì)和被壓抑的陰暗一起構(gòu)成了她一生的底色。
二、初遇愛戀,溫情盡綻
與堂弟夏爾的相遇,喚醒了她對美好人生的向往,她意識到原來生活不只是平淡如水,也可以有干柴烈火般的期盼。她起初被夏爾的外貌和氣質(zhì)所吸引,這在她二十三年的生活中從未有過。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她瞞著父親,為夏爾提供能力范圍內(nèi)最好的飲食起居條件。后來了解到堂弟遭遇巨大的家庭變故,激發(fā)了她強(qiáng)烈的同理心??戳颂玫艿男偶?,她全心相許,毫無保留地信任夏爾,并把自己唯一的積蓄全部相送,為他的遠(yuǎn)行而做準(zhǔn)備。分離前,他們陷入愛河,彼此交互真心。
歐也妮在和夏爾相戀的階段,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光。她找到了對生活的期待,她品性中的真摯與淳樸得以完全激發(fā)和展露。她也在這個過程中明白,人生不盡然是被安排好的,她也可以有自己的堅守與執(zhí)念??v然父親葛朗臺堅決反對她和夏爾相戀,但是她并沒有因為父親的勸阻就輕易放棄;更沒有因為夏爾遭遇人生變故就對他有所隔閡,他們的感情反而在困境之中變得更加堅固。從迎接夏爾的到來,到目送他的離去,歐也妮的性格和思想發(fā)生了巨大的轉(zhuǎn)變。她變得更加溫情細(xì)膩,生活的意義不再是重復(fù)機(jī)械的家務(wù)勞動,人生中最美妙的愛戀得以安放,她也懷抱著這種期待度過等待的時光。歐也妮在這段光陰里的成長影響了她后來的十余年生活。
三、過盡千帆,歸來仍良善
歐也妮并沒有收獲她期待中的圓滿愛情。在等待的時光里,母親去世,父親衰老,家中的一切重?fù)?dān)壓在了這個獨(dú)女身上。葛朗臺教她打理家業(yè),把一生中斂財聚財?shù)姆绞蕉紓鬟f給了歐也妮,可她卻并沒有收獲幸福和快樂?!柏敻粚λ⒉皇菣?quán)力,也不是安慰。她只能靠愛情、宗教和對未來的信念活著?!彼凉M心期待著愛情,期待著夏爾的歸來,在他離去的七年時間內(nèi),她沒有想過放棄年少的愛戀,更沒有想過找一個合適的人像完成人生的一項儀式一樣結(jié)婚。等到夏爾歸來,他用一封冷酷無情的信把他們永遠(yuǎn)分開。時間改變了夏爾,他渴慕權(quán)勢與富貴,希望重歸巴黎的上流社會,所以他寧肯求娶一個丑陋的富家女也要舍棄對自己情深義重的表姐。
“在社會生活中,地位和財產(chǎn),門第和金錢成為人們夢寐以求的兩大目標(biāo)。在婚姻觀念中,權(quán)貴和財富自然成為人們普遍奉行的擇偶標(biāo)準(zhǔn)”。歐也妮不得不接受這份令人作嘔的殘酷。巴爾扎克對這個人欲橫流、金錢至上的社會深刻的批判也正體現(xiàn)在歐也妮愛情理想的破滅上。歐也妮一痛而清醒,她不是走出了愛情的象牙塔,她只是心灰意冷,猶如從云端跌入不見底的深淵。她的決絕不在于對夏爾的憤恨,而在于體面對過去的日子揮手作別。她幫夏爾還清了父親所欠的債款,用伯父的清譽(yù)成全夏爾的幸福。歐也妮的此舉讓人驚嘆,也許不是她愛得無私,只是這種摻雜了親情的愛情當(dāng)中有著太多的無奈,她心中永遠(yuǎn)記著過去那個英俊動人的夏爾,只盼他能圓滿。后來,歐也妮嫁給了庭長,一個只愛她身后財富的諂媚之人。她一生中對愛情的信仰和執(zhí)念都付諸于夏爾一人,恨別之后,她已年過三十,激情歲月成了云煙過往。最終的伴侶和歸宿于她而言變得不是那么緊要。庭長去世之后,她恢復(fù)了原來的生活,不過卻沒有像她的吝嗇鬼父親一樣。她做起了慈善事業(yè),這份善心不為沽名釣譽(yù),而是因為她內(nèi)心深處存留的一片赤誠。歐也妮的一生談不上波瀾壯闊,但也歷經(jīng)了人世的冷暖,到最后,這個世界上只剩下她孤零零一個人,度過一眼望盡的余生。她用慈善的方式給與很多人溫暖和希望,這是普通人難以企及的,也是永遠(yuǎn)令人尊敬的。
結(jié)語
歐也妮一生對金錢無欲無求,卻被迫受金錢束縛一生,然而她的心靈早已超出了金錢的轄制,從少女時期的質(zhì)樸天真,到陷入熱戀時的奮不顧身,再到遭遇背叛時的淡然寬容,最后孤身一人時的慈悲通透。她獨(dú)立于一片追名逐利、虛情假意的資本家群體之中,但人性的光輝卻不曾暗淡,她無法擁有平凡的幸福,于是把這種希望播撒到力所能及的地方。我們總是熱衷于歌頌常人難以企及的義舉,只是因為在金錢之外,高尚的人總會有所堅守,哪怕她沒有一個幸福的故事。這也是文學(xué)作品教會我們的母題,在深刻理解人性的丑陋之后,更應(yīng)該倍加珍惜和贊頌人性中閃爍的美好。
參考文獻(xiàn):
[1]巴爾扎克.歐也妮葛朗臺[M].張冠堯譯,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5.
[2]烽嵐.真、善、美與假、丑、惡的鮮明對比——讀巴爾扎克名著《歐也妮·葛朗臺》[J].名作欣賞,1985(03).
[3]戴春雷.“被黃金鎖縛的女子”——論歐也妮·葛朗臺的人生悲劇[J].懷化學(xué)院學(xué)報,2009,2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