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綺珊
摘要:學習力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內在驅動力,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動力,那么整個學習過程都將是在教師的督促和推動下完成的,如果教師的教學方法存在問題,將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影響后續(xù)教學活動的開展。本文在深入分析學生學習特點的基礎上,較為詳細的闡述了采用對學生心理教育的措施,進而促進提升學生學習力的有效對策。
關鍵詞:小學生;心理教育;創(chuàng)新;德育
對于學生來說,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習興趣和學習力是密切相關的。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滿動力,將會高質量的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整體學習效率也會非常高。但是相反,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動力,將會導致教學缺乏效率。因此可以說,學習力是學生學習的原始驅動力。心理教育是激發(fā)學生學習力,提高學生學習熱情的有效方式。因此在平時的小學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應該善于運用心理教育,幫助學生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力,有效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習效率[1]。
一、當前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分析
小學生正處于學習和成長的關鍵階段,而且很多小學生剛剛幼兒園環(huán)境,對于約束較小的小學生活還沒有進行很好的適應,自身的角色也沒能完成及時的轉換,因此這個時期的小學生很容易出現一定的心理健康問題,如果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將對之后的學習和生活,甚至對未來的升學也會造成較大的不利影響,因此應該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給予充分關注。同時,處在這個階段的小學生,都會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這也是小學生心理健康素質優(yōu)化仿真過程中不容忽視的重要部分。因此在實施小學生心理健康素質優(yōu)化仿真研究的過程中,首先應該重點了解的就是存在逆反心理小學生階段行為阻礙的原因,并且通過數據的分析和整理,得出小學生在逆反過程中存在行為傾向性的閾值,為之后的教育措施選擇提供更加科學合理的依據[2]。
二、對小學生開展心理教育促進學習力提升的重要性
在倡導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的素質教育背景下,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質提升都應該是教育過程中應該重點考慮的內容。但是由于很多教師對于學生學習特點的認識不到位,不重視學生學習力的培養(yǎng),在應試教育理念下存在著明顯的教育傾向性,甚至很多學生在開展學習活動的時候,只是簡單的應付了事,同時很多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大大影響了教學的順利開展。采用對學生心理教育促進學生學習力,有效解決了影響教學質量提升的主要障礙,良好的學習力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和理解所學知識內容,同時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傳統(tǒng)的教學活動變得更加高效,提高了教學的整體質量[3]。
除此之外,在平時的小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結合學生的實際成長和發(fā)展需求,綜合考慮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心理活動變化,強化心理教育的應用,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更多的外界環(huán)境刺激,給予學生心理上和精神上最強有力的沖擊。并且采用對學生心理教育促進學生學習力,也符合當前的素質教育發(fā)展趨勢,在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活躍課堂教學氣氛過程中都發(fā)揮著十分積極的作用,這是當前教育發(fā)展的實際需要,讓當前的教學形式體現出更強的時代性特征,同時可以幫助很多學生補足學習過程中的短板,為學生全方位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前提條件。
三、開展心理教育提升小學生學習力的具體策略
(一)通過心理教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的學習興趣應該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點關注的問題,只有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興趣,才能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作用,學生才能夠主動學習,從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但是相反,如果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缺乏學習興趣,那么整個教學過程就會被教師推著往前走,學習壓力也會與日俱增,最終惡性循環(huán),影響學生學習的整體效果。因此可以說,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和探索知識的最初動力,同時也是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給予充分關注的問題。而從學生的學習特點來看,學習興趣又與學習力密切相關。所以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觀察學生的整體學習特點,善于運用各種不同的心理教育策略,激發(fā)學生深入探究和學習知識的欲望,轉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被動消極的心態(tài),切實發(fā)揮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橋梁和媒介作用,變被動為主動,提高小學教學的整體質量[4]。
(二)應用心理教育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
從當前的小學教育發(fā)展實踐情況來看,很多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占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不管是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還是學習的整個過程,基本都是由教師掌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幾乎都是在教師劃定的軌道上前進的。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過程是機械的,也是被動的,對于教師的依賴心理也在逐漸增強,自主學習意識較差,一旦脫離了教師的引導,學生自己就不知道該如何進行學習活動。所以在平時的小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心理教育的實際應用,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核心地位,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在此過程中,小學教師應該積極豐富心理教育形式,提高獎勵的多樣性,能夠根據不同課程和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對心理教育進行針對性的調整和使用。注重口頭心理教育的應用,每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取得一定成績,或者在某個方面表現優(yōu)秀的時候,教師就應該及時的給予獎勵。同時在采取心理教育的過程中,還需要教師采取分層策略,區(qū)分獎勵的不同情況,設定差異化的心理教育和獎勵對象,突出差異性。這樣受到獎勵的學生才能不驕不躁,不斷努力,爭取獲得更大的獎勵,這也是激發(fā)學生持續(xù)進步和發(fā)展的有效途徑。
(三)應用現代翻轉課堂教育模式
作為一種現代教育思想,翻轉課堂對于提升學生學習力,有效激發(fā)學生能動性具有重要的意義。翻轉課堂是對傳統(tǒng)課堂的突破。在現代小學教育體系中,翻轉課堂得到了多方面的應用,從教學實踐來看,翻轉課堂不是一個單一性的概念,而是一個全方面的教學改革。在教學實踐,翻轉課堂以現代教育技術為依托,實現全方面教育創(chuàng)新,旨在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引導學生自主融入到現代教育體系中,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效果。應用翻轉課堂模式開展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建構學習體系,通過利用新媒體、合作模式、實踐模式進行教育創(chuàng)新,能夠提升學生的實踐學習效果,讓學生成為小學教育的主體,教師則更多的發(fā)揮輔助和引導作用,通過多種方式,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效果。隨著現代科技和信息的發(fā)展,當前的學生思想也越來越多元化,對于教育模式和教育體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這樣的教育改革發(fā)展背景下,翻轉課堂應運而生,對于推動教育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翻轉課堂更加適應現代學生的心理特點,對于激發(fā)和提升學生的學習力具有重要意義。
(四)提升學生學習力要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在開展小學教學中,要想發(fā)揮心理教育的優(yōu)勢作用,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力,要進一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教育的主人公,真正實現心理教育的目標。作為小學教師,在進行教學規(guī)劃的時候,首先要摒棄傳統(tǒng)的思維和理念,從學生學習的角度思考問題,設計出適合學生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以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為主要目標,通過有效的引導和激發(fā),讓學生自主開展學習。作為小學教師,在突出學生教育主體地位的過程中,不是簡單的讓學生自主開展學習,而是對自身有更清晰、準確的定位,對于教師的教育把握能力要求更高,教師自身也要強化能力訓練,有的放矢的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在開展小學教學過程中,通過融入心理教育,掌握學生心理,有助于提升學生認知能力,對于小學生來說,有很多學生基礎較為薄弱,很多知識學生理解起來存在較大的困難。通過利用心理教育,可以提升小學教育的豐富程度,讓學生更直觀、更具體的開展小學學習,提升學生的理解效果。在實踐中,作為小學教師,在開展心理教育的時候,可以拓展出多個教育板塊,相較于傳統(tǒng)的單一化教育模式,可以起到較大的教學推動作用,對于學生提升學習力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小學生來說,心理教育是提升學習力最為直接和有效的途徑,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能動性。因此在平時的小學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善于運用各種心理教育策略,針對實際情況,給予學生相應的心理疏導,同時豐富獎勵形式,讓學生通過心理教育,不斷提升學習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和思維習慣,促進學生更好的學習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東秀.借助心理教育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力的策略探究[J].新課程研究(中旬-單),2019(6):10-11.
[2]姚志蘭.提高小學生心理教育效果四法[J].師道·教研,2019(12):37.
[3]陳爾勝.學習力評價: 中小學生學習影響要素的實證研究[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9(21):4-8.
[4]周春艷.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9(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