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天書
摘要:好萊塢勵志型電影于2009年在北美上線,這部片的內容雖然同主流文化不同,但因其飽含內涵的內容而獲得了主流電影文化的認同,影片中也處處流露出溫情和愛,體現(xiàn)出人性美的光輝?;诖耍疚膶⒁噪娪啊睹c》為探討對象,從各個人物角度進行分析并論述人物細節(jié)所體現(xiàn)出的人性美,幫助觀眾理解電影內涵。
關鍵詞:電影;《盲點》;人性美;探究
“盲點”一詞雖然是橄欖球術語,指四分衛(wèi)球員身后所看不見的盲區(qū),但在電影《盲點》中,“盲點”這一詞被賦予了新的涵義,具有多層意思,所以從影片整體來看,以《盲點》作為影片片名,極具代表性。
一、電影《盲點》主要概述
要想剖析電影《盲點》內容,找出電影中人性光輝點的閃爍,首先要大致了解電影內容。在電影中,主人公邁克爾出生于一個黑人家庭,由于小時候父母離異、母親吸毒,導致邁克爾智商低下,成長過程中得不到關懷和關愛,邁克爾也因此養(yǎng)成了沉默寡言、內向自卑的性格,但幸運的是,邁克爾遇到了陶西太太一家人。陶西太太是一個標準的中產(chǎn)階級白人家庭,他們心地善良、熱情,在一個雨夜收留了邁克爾,并在邁克爾成長過程中給予鼓勵、邁克爾在感受到家庭溫暖得同時,體育天賦也慢慢被激發(fā),性格也得到了一定改善,開始變得樂觀開朗。在邁克爾正式被收養(yǎng)后,他逐漸感受到家庭群給予的愛,并在家庭成員的關懷下開始重拾自信、追求夢想,并成功考入密西西比大學,成為國家橄欖球選秀狀元。該片內容涵義豐富,為人們再現(xiàn)了美國2009年國家橄欖球隊選秀狀元邁克爾.奧赫的真實成長故事,也為人們生動體現(xiàn)了人性的美。
二、電影《盲點》所折射出來的美國文化
《盲點》全片中所折射出來最明顯的美國文化就是美國人民所追逐的美國夢和美國精神。美國是個多民族融合的移民國家,移民到這片沃土的人民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相聚到一起,但他們有著一個共同的信念,認為人人都是平等自由的,且可以不依靠任何人的援助走向成功。影片中,邁克爾正是如此,雖然他出身貧寒,但靠著自己不斷地信念鼓勵和不懈努力,開發(fā)自己的運動潛能,讓自己成為五星高中畢業(yè)生,并憑借自己在橄欖球比賽中優(yōu)異的表現(xiàn)成為國家橄欖球隊的新星,邁克爾身上就體現(xiàn)出了美國人民所追求的美國夢和努力拼搏的美國精神。其次,陶西太太一家在影片中給予邁克爾鼓勵安慰,引導邁克爾走向成功還體現(xiàn)了美國人民尊重個人價值的文化內涵,極具個人主義。陶西太太很尊重邁克爾,從來不為邁克爾做任何一個決定,但尊重邁克爾做的每一個決定,也尊重自己的丈夫和兒女,在收養(yǎng)邁克爾之前還詢問過家里人的意見,強調了個人人權的實現(xiàn)。
此外,影片還展現(xiàn)了美國濃濃的基督教文化。邁克爾開學當天,邁入校門時,校門上就清晰的寫著“with men,this is possible;with god,all things are possible.”陶西太太身上也一直佩戴著基督教徒標志的十字架項鏈。在感恩節(jié)當天,陶西太太全家人還手拉手進行禱告,感恩上帝賜予的一切,全片突出來基督教文化在美國人民生活中根深蒂固的地位。
三、電影《盲點》中人物分析所呈現(xiàn)出的人性美
(一)從陶西太太角度來看
陶西太太同邁克爾是在一個雨夜接觸的,當時邁克爾正衣著單薄而又孤獨的冒雨走在街上,陶西太太同丈夫在觀看完小兒子的話劇表演后一同開車回家,當看到邁克爾后,陶西太太先熱情的做了自我介紹,而后表情略微嚴厲的詢問邁克爾,為何在這個時間段去體育館?體育館已經(jīng)關門,并讓邁克爾誠實回答他今晚是否有地方居住,當邁克爾搖頭回答自己今晚并沒有地方居住時,她一臉堅定的邀請邁克爾來家里居住。丈夫肖恩事后回想陶西太太臉上的堅定表情時說:“這種表情我見過無數(shù)次,她要用自己的方法了,”這表明陶西太太不是第一次做這種幫助人的事情了,也從側面凸出,陶西太太能在同一個人毫不相識的情況下進行幫助,她是一個樂于助人、熱情善良的人,展現(xiàn)出人性美。特別是在收養(yǎng)邁克爾后,陶西太太悉心教導邁克爾尋找自己的價值,激發(fā)邁克爾潛能,教會邁克爾如何像保護家人一樣保護隊友,引導邁克爾成長。
(二)從丈夫肖恩角度來看
肖恩第一次見到邁克爾時,是在女兒排球比賽離場時,當時邁克爾正在撿垃圾,雖然肖恩對邁克爾的關心和愛護并沒有陶西太太明顯,但肖恩一直在默默地幫助邁克爾成長。試想,如果當陶西太太提出收養(yǎng)邁克爾時,肖恩堅決不同意,那么邁克爾最后還是會流落街頭,正是出于肖恩的善良和同情,邁克爾才進入了肖恩的家庭,并且肖恩在邁克爾的醫(yī)療監(jiān)護人中簽上自己的名字,還聘請家教幫助邁克爾提高成績,能對一個毫無血緣親情的人做到如此,正是因為肖恩有著人性善良的一面。
(三)從小兒子S.J角度來看
小兒子S.J性格活潑開朗,是整個家庭中第一個見到邁克爾的人。當所有人因為邁克爾的愚鈍而嘲笑他時,S.J同邁克爾主動打招呼,并告訴邁克爾要微笑,讓別人感受到善意,幫助邁克爾融入學校。當陶西太太收養(yǎng)邁克爾時,S.J沒有嫉妒、鬧脾氣,甚至給予邁克爾關懷,像弟弟崇拜哥哥一樣崇拜著邁克爾,把邁克爾當做最好的玩伴,并想盡辦法對邁克爾進行橄欖球訓練,開發(fā)邁克爾體育天賦,正是在S.J的感染下,邁克爾變得越來越開朗,同時也找到了自己價值所在。
(四)從大女兒柯林斯角度來看
雖然大女兒柯林斯對家中新出現(xiàn)的角色有些不適應,但她還是像家庭中其他成員一樣默默幫助鼓勵邁克爾。在陶西太太提出收養(yǎng)邁克爾時并沒有反對,在學校主動邀請邁克爾成為同桌一同學習,在賽場上拉著拉拉隊隊員們鼓勵邁克爾,它同陶西太太一樣善良,無謂他人言語議論,認真用實際行動幫助邁克爾改變。
(五)從家庭教師蘇小姐和柯頓教練角度來看
家庭教師蘇小姐是肖恩請來幫助邁克爾提高學習成績的,對于邁克爾考入密西西比大學來說,蘇小姐功不可沒。她對邁克爾嚴格要求,并為邁克爾每一點進步高興不已,認真細心的教導邁克爾,讓邁克爾感受到關懷,努力學習,找尋自我價值。
柯頓教練可以說是邁克爾的伯樂,他發(fā)現(xiàn)了邁克爾的體育天賦,并向大學極力引薦邁克爾,幫助邁克爾進入密西西比大學,他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愛邁克爾,正是因為如此,邁克爾才真正融入了球隊,和隊員成為了一家人般的關系。
(六)從邁克爾角度來看
邁克爾無疑是幸運的,得到了家人、隊友、教師、教練的愛,但同時,邁克爾也擁有一顆感恩、善良、柔軟的心,在發(fā)生車禍時,他可以毫不猶豫的保護弟弟,在比賽場上,他可以用自己的身軀為隊友撐起發(fā)揮的空間,在陶西太太一家收養(yǎng)動機被質疑時,他可以挺身毫不猶豫的相信自己的家人,大家讓邁克爾感受到了愛,也讓邁克爾學會如何去愛,正是人與人之間的互相愛護、尊重才能有如此好的結果。
結束語
美國傳奇勵志電影《盲點》內有著許多展現(xiàn)人性美的細節(jié),這部影片雖然是小成本制作,但其內容、影片內涵卻獲得了許多觀眾的青睞,并也因此在電影票房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無論是從陶西太太、丈夫肖恩、小兒子S.J還是大女兒柯林斯的角度來看,每個人都對邁克爾十分善良,飽含溫情,邁克爾也因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部影片也從各方面為人們展現(xiàn)了人性美,告訴人們,只要付出一些溫情和愛,世界就會更加和諧美好。
參考文獻:
[1]魏文靜,田耀.從電影《盲點》看人性美[J].環(huán)球縱橫,2018(02):112-113.
[2]荊桂英.從審美心理看美國電影《盲點》[J].環(huán)球縱橫,2018(05):116-117.
[3]魏文靜,田耀.詮釋美國文化的傳奇故事——解讀好萊塢勵志電影《盲點》[J].電影評價,2019(01):116-117.
[4]周遠梅.從象征角度詮釋《盲點》[J].電影文學,2019(08):135-136.
[5]朱永濤.美國價值觀——一個中國學者的探討[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