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麗 朱育紅
摘 要:心理疏導技術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一個重要課題。文章旨在通過實踐干預的方式研究心理疏導隱性滲透的技術在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運用,最終提出心理疏導隱性滲透技術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開展的策略途徑: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全員育人,強化心理疏導保障機制;優(yōu)化心理疏導的育人環(huán)境,創(chuàng)新心理疏導的內(nèi)容建設;堅持心理疏導與思政教育相結(jié)合,堅持大學生思政教育價值導向。
關鍵詞:心理疏導;隱性滲透技術;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問題的提出
中國共產(chǎn)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并堅持與時俱進的先進政黨。黨的十七大提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用正確方式處理人際關系”,黨的十八大提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和平、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tài)”,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也明確提出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我們要以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為指導,積極探索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模式,增加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機制,是每一個有責任心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面臨并亟待解決的問題。
我國心理疏導技術在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運用起步較晚,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才在較大范圍內(nèi)開展起來。心理疏導的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心理疏導是指心理疏導療法,主要應用在心理干預領域。廣義的心理疏導是指運用心理學相關的理論,運用語言和非語言類的溝通方式,在遵循人的心理活動規(guī)律的基礎上,通過疏通和引導,影響人們現(xiàn)有的心理狀態(tài),改善或者改變?nèi)藗兊恼J知、態(tài)度和情感等,提高人們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會適應能力(王冰麗,2015)。目前運用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導的方式基本有:滲透式心理疏導法、激勵疏導法、宣泄疏導法、體驗式疏導法(陸春梅,2014)。本研究關注的是隱性滲透法,是指在心理疏導的過程中運用無意識影響的原理,把疏導工作滲透到對學生的培養(yǎng)當中(張俊峰,2013),也即是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結(jié)合心理疏導人本主義、認知行為理論等技術,通過改變大學生的認知,使大學生在無意識的情況下提升大學生對思政教育的接受程度,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導”為關鍵詞搜索中國知網(wǎng)(cnki.net),共有543篇論文,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導法”為關鍵詞,共有15篇論文,其中期刊論文6篇,碩士論文9篇。以往的這些研究闡述了心理疏導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義,分析了心理疏導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機制總而言之,文章的結(jié)論基本一致認為心理疏導可以加強和改善對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功能實現(xiàn)。但是從實踐研究的角度出發(fā)的文章幾乎沒有,尤其是涉及具體心理疏導技術的實踐應用的研究還很缺乏。本文旨在通過實踐干預的方式研究心理疏導隱性滲透的技術在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運用,進而提出策略途徑。
二、心理疏導隱性滲透技術在大學生心理思政教育的實踐干預
(一)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前測—后測”準實驗研究法。準實驗研究法是指在隨機安排被試,運用原始群體,在較為自然的情況下進行實驗處理的研究方法。
(1)實驗變量
自變量:大學生思政教育中采用的策略,分為傳統(tǒng)策略和體現(xiàn)心理疏導隱性滲透技術策略兩個水平。
因變量:大學生對思政教育的滿意度。
觀測指標:自編問卷測量調(diào)查大學生對思政教育滿意度,問卷五分計分法。以及《青少年學生生活滿意度量表》,該量表包括友誼、家庭、學業(yè)、自由、學校和環(huán)境六個維度,共36個條目,采用七分評分法。
(2)干預對象的選擇
選取兩個前測水平?jīng)]有顯著性差異的某班級的兩個班級,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對照組人數(shù)為21人,干預組人數(shù)為22人。
(3)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實驗前測與后測的結(jié)果都利用SPSS 17.0 For Windows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
(4)干預設計
首先,對干預組和對照組進行前測,之后干預組實施為期四周、每周兩小時共四次的團體干預。不僅如此,還在團體干預過程強調(diào)團體中的改變與成長,以及與學生現(xiàn)實生活中的聯(lián)系,擴大和鞏固干預效果。對照組在這期間僅進行一次同一主題的班會。干預組干預結(jié)束后,對兩組參與者進行后測。前測和后測內(nèi)容相同,分別為大學生思政教育調(diào)研問卷和《青少年學生生活滿意度量表》。
(5)干預方案
本干預方案的設計是以心理疏導中行為主義、人本主義、認知理論等流派的方法為隱性疏導技術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以尊重、理解、適應、寬容等要素為貼近學生手段,引領價值觀和道德觀的認同。以解決問題為切入點、以心理需要為主線,面對人的問題進而解決人的問題,從回應實際問題到思政問題的認同,意圖在教育實踐中彰顯實效性。
本次干預活動結(jié)合大學生思政教育的主題“感恩”展開,活動的開展意義與目的: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推進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激勵人們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忠于祖國,忠于人民。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感恩是我國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心理學認知行為理論認為,人的認知、情緒、行為相互影響。大學生活中競爭和壓力使得大學生會因為對某一事件不正確的認知導致對周圍他人的歪曲認知,進而產(chǎn)生對教育的阻抗。本次感恩主題團體干預目的是以心理疏導隱性滲透技術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引發(fā)學生的感恩情懷、引導學生積極向上的正性情緒,改變不良情緒推理導致的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的認知扭曲,從而提升對思政教育的認同度,并進而引導學生把感情付諸行動和今后的成長行動中,達到思政教育的目的。具體活動分六次,見表1。
2.熱身活動——啞巴盲人走路
全體同學列成一隊,帶好眼罩,由教師帶領在校園或者活動場地走一圈?;顒又校處熖幱谑孜?,扮演能夠看到任何障礙的正常人。所有同學手拉手,扮演需要幫助的盲人。所有同學不能說話,僅能通過前面同學手的抬起和放下感知前面的路況。前面的同學要嚴格遵守規(guī)定,僅通過手勢的變化向后面的同學準確地傳遞信息。
3.分享活動感受
請所有同學分享作為引導者和被引導者的感受。例如:
當你“失去光明”的時候,你的想法是?
當你被牽著,走到教室外面時,你的感受是?
當你遇到了障礙物時,你的感受是?
對待剛才走在你前面的同學,你最想說的是?
4.總結(jié)
第二次:認知感恩 引導同學們認知感恩、理解感恩 1.感恩冥想體驗。
2. 主題繪畫《感恩》:請拿起你紙和筆,畫出你剛才腦海中浮現(xiàn)的最想表達感恩的人或者讓你想最感恩的場面。不要求你畫的多像,只要畫面能表達你的意思就可以了。然后說出你的故事和你組內(nèi)的朋友一起分享。分享的感恩。
3.每組選一個代表和大家一起分享。
第三次:表達感恩父母 1.進一步引導同學們體驗感恩體驗
2.讓同學學會與父母愉快相處,建立親密關系 1.我了解的父母:成員按小組坐好,老師給大家發(fā)一張“我所了解的父母”練習表,填寫完畢后,以小組為單位每位成員依次分享自己對父母的了解。要求成員認真填寫,不知道的可以空著,但不要隨便填寫。
小組成員相互交流,請成員思考:
(1)對于父母,我了解多少?父母有哪些信息是我了解的?這些信息我是怎么知道的?哪些信息是我所不知道的?
(2)如果我對于父母非常了解,我的感受是什么?如果對于父母我不太了解,我的感受是什么?
(3)做完這個練習,我的感受是什么?
2.每個小組出1個代表分享;請成員回去之后將練習表補充完整。
第四次:表達感恩校園生活 1.進一步引導同學們體驗感恩體驗
2.讓成員學會面對和接納校園生活的多樣和差異 1.播放“感恩的心歌曲”;
2.大學生活“金三角”: 人生如果是一本書,那么大學生活便是書中最美麗的彩頁。在這段成長歷程中,我們都快樂過、幸福過、自豪過,也都失望過、悲傷過、痛苦過。大學時光確實精彩,值得我們好好回顧,下面我們再做一個活動—— 大學生活“金三角”。請在A、B、C、D框中寫:A是最開心的事是什么? B是最難忘的事是什么?C
是最遺憾的事情是什么? D是假如今天我離開學校,最感謝的人是誰?對他最想說的話是什么?無論過程如何,我們都成長了、成熟了,我們一定要給自己一個機會表達自己,而不要留下什么遺憾。(在同學們寫這四項內(nèi)容時可以播放《梔予花開》作為背景音樂)
3.小組成員相互交流 ;
4.每個小組出1個代表分享。
第五次:強化感恩情懷 強化感恩
的情懷 1.播放“感恩的心歌曲”
2.腦力激蕩:如何更好地感受恩情、表達感恩
(二) 干預結(jié)果
(1)干預前干預組、對照組間對青少年滿意度量表中各方面滿意度的比較
干預組、對照組被試干預前在友誼滿意度(P=0.56)、家庭滿意度(P=0.61)、學業(yè)滿意度(P=0.91)、自由滿意度(P=0.95)、學校滿意度(P=0.88)、環(huán)境滿意度(P=0.66)、總體滿意度(P=0.83)等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體見表2。
(2)干預后干預組、對照組對青少年滿意度量表中各方面滿意度的比較
經(jīng)配對T檢驗,干預組與對照組在友誼滿意度(P=0.01<0.05)、家庭滿意度(P=0.04<0.05)方面呈現(xiàn)顯著性差異,干預組與對照組在學業(yè)滿意度(P=0.32)、自由滿意度(P=0.28)、學校滿意度(P=0.86)、環(huán)境滿意度(P=0.95)、總體滿意度(P=0.09)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體見表3。
(3)干預組、對照組對大學生思政教育滿意度的比較
通過統(tǒng)計分析,干預研究顯著提高了大學生對思政教育的滿意度(P=0.02<0.05)。具體見表4。通過分析可以認為心理疏導隱性滲透技術使得思政教育更加貼近學生,引發(fā)學生共鳴和思考,進而實現(xiàn)了思政教育的功能。
(三)心理疏導隱性滲透技術開展思政教育的個案干預
在團體干預的過程中,對班里一名女生以心理疏導隱性滲透技術展開思想政治教育。該生面臨現(xiàn)實生活困難,而現(xiàn)實問題影響到她的情緒,進而影響到她對周圍人、事等的認知,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出現(xiàn)偏差,輔導員以心理疏導以隱性滲透技術對其開展思政教育,情緒獲得很大改善,進而認知也發(fā)生改變,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最終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
個案基本情況:小花(化名),女生,大三,獨生女。父母在她讀初中的時候離婚了。每年只能見父親一兩次,媽媽無固定職業(yè)。在本研究進行過程中,該生家里發(fā)生了很多事情:爺爺病危,與自己親近的姑媽車禍去世了。了解到該生的情況后,輔導員老師采取心理疏導隱性滲透技術進行大學生思政教育。
首先,篩查了部分學業(yè)方面需要關注的同學進行個別談心,小花是其中一位同學。通過學業(yè)為切入口開展工作,并且以規(guī)模談話的模式進行,可以減輕該生的壓力,降低心理防御,容易與輔導員老師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并且在談話中,輔導員運用了共情、自我暴露、澄清、具體化等心理疏導的技術,對小花表達了尊重、理解、寬容。通過談話,詳細了解了該生的總體狀況:情緒方面,表面上看情緒穩(wěn)定、平靜,但是現(xiàn)在自己認識到“內(nèi)心像關著一個野獸,有很多負面情緒,說不定什么時候會跑出來”,自己擔心會傷害到別人。認知方面,父母離婚后感覺“毀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了,看待別人的任何行為都感覺別人有目的,對周圍的同學及其不信任,甚至認為輔導員工作中存在嚴重的不公平;父母離婚后做噩夢,做的夢都是黑白的,再也沒出現(xiàn)過彩色的夢;擔心有一天會像媽媽一樣辜負別人。生理方面,自從父母離婚開始耳鳴,自從父母離婚睡覺的時候身體怎么都暖和不起來。社會功能,朋友反饋:“感覺很難走進她的心里,感覺打開了她一扇門,但是你還有另外一扇門關著,我不知道要打開幾扇門才能真正走進她的心里”。
第二,通過與任課老師、班導師、周圍同學等多個途徑,深入、全面了解該生的學習、人際等方面情況,確定干預目標:與該生建立良好的關系,緩解家庭事件帶來的焦慮,對其學習進行幫扶,幫助其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最終目的是使其認知上有變化、思想上有提高、價值上有認同。
第三,按照既定目標,展開工作:成立學習成長小組,組織部分同學一起學習,在共同學習過程中不僅解決了學習問題,而且與同學建立了良好的關系;班里組織的活動都會通知到她,并且積極主動讓該生在集體活動中承擔部分任務工作,使其找到歸屬感等。通過這些方式,最終該生的情緒、學業(yè)、認知等總體情況明顯改善。
三、心理疏導隱性滲透技術在大學生心理思政教育的實踐干預的評價與思考
(一)通過干預研究表明,心理疏導隱性滲透技術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使得思政教育的效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學生對思想政治工作的滿意度得到了顯著性提升,思政教育的功能得以實現(xiàn)。對同學間的友誼、家庭的滿意度都有了顯著性的提高。由此可見,本次干預過程中,通過心理疏導隱性滲透技術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改變一定程度上改變大學生的對人際等不良情緒推理,進而改變?nèi)穗H關系甚至家庭關系,從而取得思政教育的成效。
(二)通過本次干預取得效果的分析,心理疏導隱性滲透技術在大學生思政工作中有效果,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了解學生,全面掌握學生的信息資料,包括學生的家庭情況、現(xiàn)實壓力等方面,資料掌握的越全面就越能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第二,明確工作目標,對思政工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思考,為進一步心理疏通與思政引導做好準備。第三,大學生思政過程中如何融入心理疏導的同感、調(diào)適、溝通、引導等心理技術對實際工作取得成效至關重要,也是難度較大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笆琛毙枰幚砗门c“度”、“輸”、“束”三者的關系(張雪花,2016)文章 在運用心理疏導疏導隱性滲透技術時,要充分的發(fā)揚民主文章 要把心理疏導通過隱性的方式滲透到思政工作中, 在心理疏導的過程中,要把握好“度”,防止死“灌”、硬“灌”文章 剛?cè)岵?,在疏通的前提下根?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潤物細無聲”。 第四,長期關注,追蹤處理,要定期進行反思和追蹤,確認分析每一個步驟和環(huán)節(jié),明確工作中著力點,開展長期工作。
(三)對于學業(yè)滿意度、自由滿意度、學校滿意度、環(huán)境滿意度、總體滿意度等方面無顯著性提高的原因分析:第一,在團體干預過程中,有同學反映在活動過程中怯于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這從另外一個方面表明在校大學生之間的信任感尚待加強。第二,另外的一個原因,可能跟干預次數(shù)有關,4次的團體干預尚且不能全面的照顧到每個學生的需求,滿足每個學生需要。需要思政工作者建立長效的工作機制,對同學長期的關注和引導。第三,心理疏導隱性滲透技術發(fā)揮作用需要思政工作者能夠與同學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能夠及時的發(fā)現(xiàn)學生情緒的變化,掌握并靈活運用心理疏導的各種方法,因此心理疏導隱性滲透技術對思政工作者具有較高的要求。
(四)通過本次干預研究案例也可以說明心理疏導隱性滲透技術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發(fā)揮關鍵作用的幾點:心理疏導要做到以人為本,以解決學生的實際困難和現(xiàn)實壓力為前提,實際困難不解決,思想問題也就得不到徹底解決;另外要強化學生的自我教育的意識和能力,要交給他們解決問題的態(tài)度、思路,建立長效的工作機制。
四、 心理疏導隱性滲透技術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開展的策略途徑
(一)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全員育人,強化心理疏導保障機制
心理疏導的隱性滲透技術使學生無形之中增強了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程度,提升思政教育的功能實現(xiàn)。因此,為了實現(xiàn)心理疏導隱性滲透技術在思政教育中的效果,首先必須要加強對大學生的人文關懷,以解決大學生的實際問題和現(xiàn)實壓力為前提。同時,需要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和培養(yǎng),培養(yǎng)輔導員的心理學和心技術素養(yǎng),增強解決學生實際困難和心理問題的技能,這也是將心理疏導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jié)合,提升心理疏導隱性滲透技術有效性的重要保障。
(二)優(yōu)化心理疏導的育人環(huán)境,創(chuàng)新心理疏導的內(nèi)容建設
心理疏導隱性滲透技術是在一種自然的狀態(tài)下,受教育者通過自我感受、體會并內(nèi)化,最終達到教育目的。心理疏導隱性滲透技術有效的前提,就需要優(yōu)化心理疏導的育人環(huán)境,深入挖掘并創(chuàng)新具有心理疏導功能的校園文化。
(三)堅持心理疏導與思政教育相結(jié)合,堅持大學生思政教育價值導向
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核心是理想信念教育,因此心理疏導隱性滲透技術運用過程中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來回應學生的實際問題和心理問題。在解決了個體心理層面的問題后,必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對學生深入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
參考文獻
[1] 王冰麗.心理疏導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及運用路徑優(yōu)化研究[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10).
[2] 陸春梅.大學生心理疏導的原則與方法[J].山西青年職業(yè)學院學報,2014,27(01).
[3] 張雪花.心理疏導發(fā)在思政教育中的運用[J].教育研究,2016(04).
項目基金:文章為2019年度上海學校德育實踐研究課題:心理疏導隱性滲透技術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運用的實踐研究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9-D-036。
作者簡介:王愛麗(1979- ),女,山東煙臺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臨床心理咨詢理論與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