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廣雪
摘 ? 要:近幾年,圍繞紅柳所展開的研究正在變得更加深入且具體,其核心便是如何提高紅柳成活率。簡單介紹了紅柳的特點,并分析了紅柳的扦插技術,包括剁穗、插穗等,最后討論了紅柳的管理技術,內容以除草、施肥和修剪為主,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紅柳;扦插技術;管理技術
作為荒漠類灌木的代表,紅柳的特點主要是枝條含水量少,在對其進行扦插的過程中,受氣候因素影響,較易出現凍害、水分抽干等問題,導致插穗成活率降低。若想有效解決上述問題,關鍵要對扦插管理技術進行深入研究,以下作出具體探討。
1 ? 紅柳介紹
紅柳又被稱為西河柳,屬檉柳科小喬木,在西北、華北和東北等地較為常見,沙漠地區(qū)更加普遍。紅柳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和耐受力良好,一般來說,在-40~47 ℃均有極高的成活率。多數紅柳的根系能夠達到10 m,萌發(fā)不定芽、生不定根的情況極為常見?,F階段,對紅柳進行繁殖的方法包括扦插、播種、壓條和分枝,其中,最常采用的方法為扦插。
2 ? 紅柳扦插技術
2.1 ? 建立采穗圃
紅柳的采穗圃應建立在沙質土壤、水源充足、采光良好的地區(qū),工作人員應將側重點放在以下幾點:①管理母樹水肥。②修剪干枯、衰老和病蟲枝,為粗壯中小枝條的生長提供良好的條件。
2.2 ? 剁穗
采集紅柳枝條的時節(jié)通常以天氣回暖的3月中旬為主,將1年生茁壯枝條的側枝剪去,再將其處理成15 cm長的插穗即可。一般來說,插穗粗度不應少于3 mm,也不應超過10 mm,因為無論是太細還是太粗,插穗發(fā)芽率都會受到影響[1]。
2.3 ? 插穗
以100根為單位,對插穗進行捆扎,這樣做的目的有2個,一是便于統(tǒng)計,另一個是便于插穗。在捆扎過程中,工作人員應保證插穗芽朝向相同,避免倒插導致埋藏、扦插進度放緩的情況出現。再將捆扎好的插穗浸泡在清水池中36 h,保證其吸水充分。隨后進行沙埋,保證沙埋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礎是準備高純度青沙,如果青沙含有大量土壤,極易給插穗的通氣性帶來影響,進而導致發(fā)芽率下降。正式開展沙埋處理時,工作人員應在沙坑中對插穗進行緊密排列,再覆蓋約20 cm青沙,進行2次擺放。在此過程中需要重視以下內容:如果插穗無法全部擺放在同一沙坑中,完成第1層的擺設和覆沙后,工作人員可以對第2層進行擺設并覆沙。待上述工作完成,對插穗進行定時觀察,保證青沙含水量不低于60%。一般僅需20 d左右插穗根部就會有白丁長出,此時進行扦插,往往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4 ? 整地
土壤解凍后,工作人員方可進行整地。具體是利用機械對紅柳扦插區(qū)域進行犁地和耙平。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犁地過程中工作人員可對復合肥料、農業(yè)肥料進行施加。扦插前5 d,利用1.2 m左右的膜完成鋪膜即可。
2.5 ? 鋪膜
鋪膜的作用主要是通過提高地溫的方式,加快插穗生根的速度。先生根、后展葉,可以避免插穗出現抽干的問題,土壤也可以長時間保持松軟、濕潤的狀態(tài)。即使出現瞬時降雨等惡劣天氣,也不會引發(fā)肥料流失、土壤板結等問題。另外,鋪膜的作用還體現在將育苗周期縮短,為插穗創(chuàng)造適宜環(huán)境,使其成活率得到提高。
2.6 ? 扦插澆水
紅柳的扦插行距通常為15 cm×10 cm,數量以5排為最佳。在進行扦插作業(yè)時,工作人員應將鋪膜劃出小口后再完成扦插。事實證明,這樣做可以解決直接扦插所帶來的大部分問題,例如,插穗根部有鋪膜粘連,導致插穗生根受到影響。正常情況下,插穗露出4 cm即可。開展扦插工作時,工作人員應嚴格控制行距,避免由于行距不整齊,導致紅柳透氣、生長受到影響的情況出現。紅柳的生長地區(qū)普遍具有風大的特點,因此通過覆土的方式,解決鋪膜被刮起的問題很有必要。覆土主要是指將細土覆在膜上,正常情況下覆土厚度達到2 cm即可。無論是扦插還是覆土,均應在短時間內完成,這樣做可以避免由于灌水不及時致使插穗成活率降低的情況出現[2]。
2.7 ? 澆水
扦插后及時澆水,判斷澆水有效性的依據有2個,其一鋪膜是否被沖毀,其二插穗吸水是否充分。將插穗拍實后,方可進行二次灌水,這樣做可以縮短插穗發(fā)芽的時間。插穗區(qū)域的土質普遍干燥、綿軟,插穗與土壤接觸存在空隙的情況十分常見,要想避免由此帶來的不利影響,則需在完成灌溉時輕拍插穗,使插穗與土壤的接觸更加緊密。
2.8 ? 注意事項
其一,紅柳插穗芽眼密布,在扦插過程中,無須將插穗露出地面,就能夠保證其順利發(fā)芽。其二,切記不可對插穗進行倒插。
3 ? 紅柳管理技術
3.1 ? 除草
除草的原則是除小、除早。清理空溝雜草的工具以鋤頭為主,其可以在除草的前提下,保持土壤的養(yǎng)分、水分。另外,化學除草并不適用于紅柳插穗,這一點應當引起工作人員的重視。
3.2 ? 施肥
紅柳生長到10 cm后,工作人員便可對其進行施肥,應嚴格控制施肥量,每667 m2可施加20 kg尿素,在此基礎上,視情況對施肥量進行增加。一般來說,最后施肥時間不應超過7月,如果所扦插紅柳在8月,仍舊未達到1.2 m,工作人員可以通過施加碳銨的方式達到催長的目的。
3.3 ? 修剪
紅柳的常見株型分為小喬木、天然灌叢2種。對小喬木形進行修剪,應將除良好豎立性枝條外的枝條全部疏除,此后的修剪工作,只需要將病蟲枝、太低枝、繁復枝和過密枝疏除即可。天然灌叢形的修剪相對簡單,前期可任由其自然生長,后期對干涸枝、衰老枝、過密枝進行疏除,形成灌叢。
4 ? 結論
綜上所述,對紅柳成活率具有決定作用的因素主要集中在扦插、管理環(huán)節(jié),只有掌握科學、系統(tǒng)的扦插與管理技術,才能將不利因素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希望上文所討論的內容可以在某些方面給人以啟發(fā),為紅柳繁殖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 1 ] 陳元宏,路靜.紅柳育苗及其病蟲害防治技術[J].農業(yè)科技
與裝備,2019(2):15-16.
[ 2 ] 陳澤,張晗.甘肅張掖市兔兒壩灘地區(qū)紅柳扦插與管理技
術[J].中國園藝文摘,2016,32(10):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