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報紙上看到過這樣一篇文章:一個老師給同學們講要相信努力的意義,那些出身貧寒的孩子最終通過努力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卻不承想全班大部分同學都對這個故事嗤之以鼻。一個同學說:老師,我最討厭這種努力的雞湯,聽多了很膩。另一個同學說:老師我很討厭那種看上去努力的同學,尤其是那些努力還不優(yōu)秀的人。
這個時代,努力居然被人厭惡,相反懶散變得光明正大,很多人寧愿讓別人覺得自己懶散,都不愿讓自己看起來努力。
生活中最常見的例子大概就是老師評價孩子的時候,拿到試卷分數(shù)不理想,老師說:你很聰明,就是不太努力。
這個同學內(nèi)心是很開心的:我考差了并不是因為我腦袋笨,只不過我沒付出而已,我要是付出了,一定很棒。
這個老師又對孩子父母這樣說:你們家孩子真的很聰明就是不太努力,多多督促就好了。
家長在和別人聊天時也很高興:我們家孩子很聰明,連他老師都夸獎呢,就是貪玩不努力。
其實他們內(nèi)心還有一句話沒說出口:你們家孩子笨就靠死學才考好的,沒什么了不起。
努力不應(yīng)該被嘲笑,努力卻沒有成功更加不應(yīng)該被嘲笑,相反那些不努力卻還嘲笑別人的人才值得嘲笑,他既沒有堅持的毅力,還恐懼別人因努力而優(yōu)秀他好多倍。
(摘自《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