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芷
兒女收到法院傳票很納悶:
晚年幸福的父親緣何要告我們?
2019年10月的一天,北京市朝陽區(qū)居民王志突然收到了法院送達的一張傳票。他很是納悶:自己遵紀守法,從未做過違法的事情,怎么會與法院扯上關系呢?王志按照傳票上留的電話打過去,法院工作人員告訴他,有個叫王建增的人把他告了。
王志大吃一驚:王建增是他的父親,前年退休,生活無憂,又有后老伴照看著。他和父親從未有過矛盾,父親為啥告他呢?
正當王志胡思亂想的時候,他的手機響了,電話是妹妹王穎打來的,問他是否收到法院的傳票。王志說:“我剛剛收到,正想打電話問你呢!”王穎狐疑地說:“哥,爸將咱倆拉扯大不容易,是不是咱們結婚成家了,哪些地方不讓他稱心了?”頓了一下她又補充道,“哥,不管怎樣,不能讓咱爸受委屈!”妹妹的話讓王志紅了眼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往日爸爸對他們兄妹的疼愛……
王志比王穎大兩歲,從懂事起,他們都很心疼父親。母親性情暴躁、霸道,父親儒雅、溫和。面對母親的吵鬧,父親要么保持沉默,要么出去躲一躲。有時被母親吵急了,父親會甩出一句“不可理喻”來回擊,然后就不理她了。母親的挑釁得不到回應,便會以摔摔打打的方式泄憤。
王志15歲那年,父親向母親提出了離婚。母親便以“房子歸我,兩個孩子你養(yǎng)”為條件,企圖嚇退父親。沒想到父親想都沒想就答應了。母親不想向父親低頭,便和父親辦了離婚手續(xù)。王志和妹妹隨同父親從家里搬了出來。
王建增是一名建筑工程師,單位領導看著他帶著兩個孩子生活不容易,為他提供了一套住房,出差的事情也盡量不安排他。王志兄妹很爭氣,相繼考入名牌大學。讓王志和妹妹感慨的是,為了他們兄妹完成學業(yè),父親一直婉拒親友們?yōu)樗榻B對象。
王志兄妹大學畢業(yè)后有了不錯的工作,相繼成家,父親也到了退休年齡。父親退休后,王志和妹妹經(jīng)?;丶铱赐???吹礁赣H一個人在家郁郁寡歡,他們心有不忍,提議父親輪流到他們兄妹家住。父親說他一個人清靜慣了,不愿打擾他們的生活。王志清楚,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父親孤寂的晚年需要有人陪伴,便和妹妹商量了一下,發(fā)動親友幫父親找對象。
2018年10月,親戚給王建增介紹了一個姓董的女士。董女士53歲,丈夫兩年前病逝,獨生女已成家,獨自生活的她也想找個伴。就這樣,王建增和董女士見了面。沒想到,兩人還挺投緣,很快就住到了一起。
有了董阿姨的陪伴,王志感覺父親精神一天比一天好。董阿姨把父親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他們一起散步,一起到公園健身,偶爾去看看話劇,隔幾個月還出去旅游一次。
看到父親晚年生活豐富多彩,王志和妹妹頗為欣慰,都從內(nèi)心感激董阿姨??勺屗麄兗{悶的是,晚年生活順心如意的父親緣何突然把他們告上法庭呢?
老人向法官吐實情:
同居老伴要求退休金歸她所有
王志給該案主審法官尚磊打電話,詢問父親告他們的訴求是什么。尚法官說,原告提起訴訟,是想讓他們兄妹每月分別支付他4000元贍養(yǎng)費。
聽到父親起訴他們是為了索要贍養(yǎng)費,王志和妹妹十分詫異:父親每月退休金近萬元,單位提供的房子經(jīng)房改后也買了下來,裝修費是他們兄妹出的。父親為何還通過訴訟向他們要錢呢?這其中必有蹊蹺。
隨后,王志和妹妹來到父親家??吹酵踔拘置眠M了門,董阿姨朝他們笑了笑,就躲一邊忙活去了。王志看著父親,以責備的口吻說:“爸,有啥事不能在家說,為啥非把我和妹妹告到法院呢?”王建增眼睛望向天花板,許久沒有開口。王穎也不滿地說:“爸,我和哥哥有做得不對的地方您盡管提出來,不聲不響到法院起訴我們,這鬧的是哪一出???再說,您每月退休金近萬元,還要我和哥哥拿這么多錢出來,到底是啥想法?”
聽著兒女的抱怨,王建增開了口:“需要問什么,到開庭再說吧!如果法律支持的話,就把你們每月4000元的贍養(yǎng)費固定下來,別的我不想多說?!闭f了這句話后,任憑王志和妹妹如何發(fā)問,王建增都不再說話。
王志太了解父親的性格了,隨著年齡增大,老人變得越來越固執(zhí),有時會冒出古怪的想法。既然他不愿多說,那就等到開庭再說吧。只是為了錢的事鬧上法庭,王志和妹妹還是有些不能接受。
2019年11月25日,是法院開庭的日子。下午3點,王志兄妹和父親在尚法官的辦公室見了面。按照民事案件庭審前先調(diào)解的慣例,尚法官組織雙方進行溝通。當著主審法官的面,王志兄妹提出了憋在心里很久的疑問。
面對兒女的疑問,王建增沒有正面回答,而是看向法官,幽幽地說,他年紀大了,又患有高血壓等老年病,生活開銷大,希望兒女能理解他,并支付給他贍養(yǎng)費。
對于父親的說辭,王穎提出質(zhì)疑,說父親有醫(yī)保,自己也曾陪父親去醫(yī)院做過體檢,父親那些老年常見病每月花不了多少錢。父親生活一向節(jié)儉,每月5000元生活費足夠他和董阿姨開銷了。王穎對法官大膽說出自己的猜測,說父親把他們兄妹告上法庭,肯定有不為人知的苦衷。
憑著多年的辦案經(jīng)驗,尚法官也覺得王建增索要贍養(yǎng)費的背后另有隱情,只是不好意思和兒女當面說。于是,他讓王志兄妹到外面等一會兒,他要和王建增單獨談一談。
在尚法官的耐心勸導下,王建增終于說出了起訴兒女的緣由。原來,他和董女士生活了一年,覺得她做事利落,會照顧人,是陪他安度晚年的理想伴侶,就想盡快把結婚證領了。然而,當他催董女士去領證時,董女士就是不給他個準話。他急了,問董女士到底想不想和他結婚。董女士終于吐了口,說他要想和她結婚,得答應她一個條件:那就是他的退休金要全部歸她所有,兩人的生活費由王志兄妹另外支付。如果不答應,她就不和他結婚。
王建增對董女士提出的條件有些意外。董女士坦誠地說,她并不是貪圖錢財,而是有自己的難處。早年,董女士是一家紡織廠的工人,工廠倒閉后下了崗,雖然自己繳著社保,但退休金僅有2000多塊錢。最讓她操心的是女兒和外孫。董女士的女兒遭遇車禍致殘,不但失去了勞動能力,丈夫也因此離她而去,把孩子也丟給她撫養(yǎng)。
在認識王建增之前,董女士到處給人打鐘點工,掙來的錢都貼補給了女兒。和王建增一起生活后,她對王建增的條件挺滿意。但如果和王建增結婚,她就不能再打工掙錢幫助女兒了。因此她提出他的退休金歸她所有,她才能跟他結婚。她知道,王建增的一雙兒女挺有能力,收入也很高,每個月拿三四千塊錢出來應該很輕松。
法律之外有大愛——雖然法官駁回了不合理訴求,但兄妹決定伸援手替繼母解憂
王建增對法官說,他擔心說出實情后兒女會不同意出錢,所以就索性直接將他們告到法院,索要贍養(yǎng)費。在王建增看來,子女有贍養(yǎng)父母的義務,如今自己老了,索要贍養(yǎng)費,法官一定會支持他。
聽了王建增的想法,尚法官耐心地給他解釋,父母當然可以要求子女盡贍養(yǎng)義務,但贍養(yǎng)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精神贍養(yǎng),二是經(jīng)濟贍養(yǎng),也就是子女支付贍養(yǎng)費。依照《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如果子女不履行贍養(yǎng)義務,父母可以告到法院。然而,經(jīng)濟贍養(yǎng)是有前提條件的,并不是任何情況下子女都必須給付贍養(yǎng)費。只有當父母年老無勞動能力,且無生活保障時,子女才具有給付贍養(yǎng)費的義務。也就是說,那些有勞動能力、身體健康、有經(jīng)濟來源、生活也不困難的父母,到法庭索要贍養(yǎng)費并不妥當,法官一般不會支持這種請求。
尚法官給王建增分析,他生活條件比較好,向兒女索要贍養(yǎng)費只是為了滿足后老伴的索取,法院不予評判她的要求是否合理。但從法律上講,父親再婚不是兒女支付贍養(yǎng)費的必要條件。除非王建增日后收入有所變化,不足以支付他的日常生活,這時他才可以要求兒女支付贍養(yǎng)費。對于贍養(yǎng)費數(shù)額,父母也不能獅子大張口。當父母和子女對贍養(yǎng)費數(shù)額意見不一致時,法官會綜合子女收入水平、父母生活的實際需要和當?shù)氐慕?jīng)濟狀況來做出判決。
尚法官耐心地給王建增析法釋理,看他連連點頭,便勸他撤訴。王建增坦誠地說,兩個孩子懂事、孝順,起訴他們自己內(nèi)心也很不安,但他確實想和董女士結婚。董女士的女兒境況不好,她索要他的退休金絕非貪財。思來想去,他只有通過訴訟索要贍養(yǎng)費向董女士表明誠心了。
對于尚法官撤訴息訟的建議,王建增表示,無論法院支不支持,他只想要個結果,這樣對董女士也好有個交代。對于王建增的堅持,尚法官也不好說別的。不過,他建議王建增把打官司背后的隱情如實告訴兒女,這樣大家能協(xié)商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由于王建增堅持想要一個判決結果,2019年12月10日,北京市朝陽區(qū)人民法院下達民事裁定書:駁回原告王建增的訴訟請求。
王志兄妹領裁定書時,從尚法官那里知道了父親起訴他們的真正原因。兄妹倆通過一年來的觀察,認為董阿姨并不是一個貪財?shù)娜耍蚋赣H索要退休金是出于對女兒的愛。經(jīng)過商議,兄妹倆決定向董阿姨的女兒伸出援手。
隨后,王志兄妹找了個時間,和父親、董阿姨認真談了一次。兄妹倆表示,他們對董阿姨還是認可的,現(xiàn)在他們是一家人了,董阿姨女兒生活困難,他們不會坐視不管。王志兄妹還抽空上門看望了董阿姨的女兒,得知她車禍后腿部留下殘疾,現(xiàn)在日子過得確實艱難。王志兄妹考察了她所在小區(qū)的環(huán)境,覺得她的身體狀況適合經(jīng)營超市,便詢問她的意愿。她挺感興趣。于是,王志兄妹拿出20萬元幫助董阿姨的女兒開了一家超市。
女兒擁有了能糊口的營生,董女士非常高興,對王志兄妹也充滿了感激。女兒行動不便,人手少,董女士沒事就去幫忙。王志兄妹平時幫著策劃促銷,一家人合力把超市經(jīng)營得紅紅火火。2020年春節(jié)前,王建增和董女士領取了結婚證。
令人欣慰的是,一場訴訟終于有了溫暖的結局。本文告訴我們,老年再婚家庭存在很多問題,但只要用心溝通,用愛來化解矛盾,一定會有個圓滿的結局。
〔編輯: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