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振
(1.陜西省土地工程建設(sh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陜西 西安 710075; 2.陜西地建土地工程技術(shù)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陜西 西安 710075)
全球氣候變暖會改變包括地下生物在內(nèi)的各種生物的群落結(jié)構(gòu),當土壤生物對微妙的氣候變化做出反應(yīng)時,會對植物生長和植物群落結(jié)構(gòu)產(chǎn)生顯著正反饋或負反饋[1]。地下生物多樣性與土壤溫度之間的聯(lián)系緊密,環(huán)境變化對地上植被組成的影響可以間接影響土壤[2]。地溫作為研究土壤環(huán)境的一個重要指標,在研究土壤發(fā)育、發(fā)展方向、質(zhì)量高低以及微生物多樣性和植物群落的演替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地溫是一個重要的氣象指標參數(shù),與氣溫、空氣濕度等都是引起天氣變化的主要因子,地表及其以下不同深度處土壤溫度的變化均可引起地溫的變化[3-4]。王選耀[5]研究表明,煙臺某地區(qū)1月和7月的地溫分別最低和最高,地溫的變幅隨土層加深而減小。周斌等[6]對遼寧地區(qū)49個氣象站表層的地溫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表明,隨著土層深度增加,地溫與氣溫之間的差值逐漸減小,地溫西部地區(qū)大于東部地區(qū)。黃兵兵等[7]研究表明,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地溫和氣溫的最高值出現(xiàn)在17:00左右,在每年的11月末至2月初地溫會降至0℃以下,當土層深度大于60 cm時土壤全年的地溫均高于0℃,變幅也隨土層深度增加逐漸減小。
在沙荒地地區(qū),地溫對土壤水分的蒸發(fā)、植被構(gòu)成、養(yǎng)分遷移等有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8]。我國陜西北部存在砒砂巖與沙廣泛分布的沙荒地,其中,砒砂巖粘粉粒含量較高,微量金屬元素也較高,結(jié)構(gòu)強度低,易風化,滲透性較差;沙則漏水漏肥,結(jié)構(gòu)疏散,以砂粒較多,可見砒砂巖與沙在物理結(jié)構(gòu)上存在互補特性[9-10]。目前,關(guān)于地溫變化特征的研究時限較短,并未見沙荒地地溫特征的研究報道。為了解毛烏素沙地砒砂巖與沙混合層的土壤溫度變化,筆者將砒砂巖、黃土與沙按照一定比例進行復配,研究1年時間尺度下外源添加材料對沙地的溫度緩沖性,現(xiàn)將研究結(jié)果報道如下。
砒砂巖、沙,均取自榆林榆陽區(qū)小紀汗鄉(xiāng)大紀汗村。
設(shè)5個處理,分別為砒砂巖與沙體積比1∶1、1∶2、1∶5,黃土與沙體積比1∶1,全沙。配制好后裝入高40 cm×口徑38 cm×底徑30 cm的花盆中,每個處理4次重復,花盆在室外隨機布置。5 cm地溫采用地溫計測定,時間為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每月上中下旬各測1次,每次從8:00—20:00間隔2 h測1次,每月取平均值用Excel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并繪圖。
從圖1看出,春、夏、秋、冬四季所有處理5 cm土層的地溫隨日時刻數(shù)增加均呈拋物線形變化趨勢,地溫表現(xiàn)為先增加后減少的一致規(guī)律。春、夏、秋季地溫均以14:00的最高,冬季則以12:00的最高。添加不同比例砒砂巖和黃土均對土壤溫度產(chǎn)生一定的緩沖作用,整體看,以砒砂巖與沙復配比為1∶2時的溫度緩沖性較好,四季的地溫變化介于7.2~12.4℃。
春季地溫在8.72~22.60℃,不同時刻的地溫為14:00>12:00>16:00>18:00>10:00>20:00>8:00,溫差范圍在2.70~12.71℃,其中,8:00與10:00的溫差為4.55℃,10:00與12:00的溫差為5.46℃,12:00與14:00的溫差為2.70℃,14:00與16:00的溫差為2.98℃,16:00與18:00的溫差為3.07℃,18:00與20:00的溫差為5.41℃。表明,10:00—12:00時間段的升溫最快,18:00—20:00時間段的降溫最大。綜合看,當砒砂巖與沙復配比例為1∶5時,春季期間的保溫效果較好。
夏季地溫在23.36~35.37℃,不同時刻的地溫為14:00>12:00>16:00>10:00>18:00>8:00>20:00,溫差范圍在0.70~11.05℃,其中,8:00與10:00的溫差為6.25℃,10:00與12:00的溫差為3.65℃,12:00與14:00的溫差為0.70℃,14:00與16:00的溫差為1.54℃,16:00與18:00的溫差為2.95℃,18:00與20:00的溫差為6.56℃。表明,8:00—10:00時間段的升溫最快,其次是10:00—12:00和12:00—14:00;18:00—20:00時間段的降溫最大,其次是16:00—18:00和14:00—16:00。與春季相比,各處理在夏季的平均地溫變化幅度較小。綜合看,以砒砂巖與沙復配比例為1∶2時,夏季期間的保溫效果較好。
秋季地溫在18.48~33.74℃,不同時刻的地溫為14:00>12:00>16:00>10:00>18:00>8:00>20:00,溫差范圍在1.13~13.30℃,其中,8:00與10:00的溫差為5.16℃,10:00與12:00的溫差為6.67℃,12:00與14:00的溫差為1.13℃,14:00與16:00的溫差為5.34℃,16:00與18:00的溫差為5.18℃,18:00與20:00的溫差為2.78℃。表明,10:00—12:00時間段的升溫最快,其次是8:00—10:00和12:00—14:00;14:00—16:00時間段的降溫最大,其次是16:00—18:00和18:00—20:00。綜合看,以砒砂巖與沙復配比例為1︰2時,秋季期間的保溫效果較好,溫差變幅最小。
冬季地溫在0.72~12.38℃,不同時刻的地溫為12:00>14:00>16:00>10:00>18:00>20:00>8:00,溫差范圍在0.60~8.01℃,較其他季節(jié)變幅較小,其中,8:00與10:00的溫差為2.91℃,10:00與12:00的溫差為5.10℃,12:00與14:00的溫差為0.60℃,14:00與16:00的溫差為3.11℃,16:00與18:00的溫差為1.96℃,18:00與20:00的溫差為0.20℃。表明,10:00—12:00時間段的升溫最快,其次是8:00—10:00;14:00—16:00時間段的降溫最大,其次是16:00—18:00、12:00—14:00和18:00—20:00。綜合看,當砒砂巖與沙復配比例為1︰1時對土壤溫度的緩沖作用最好。
研究結(jié)果表明,春、夏、秋、冬四季5個處理5 cm土層的地溫隨日時刻數(shù)增加均呈拋物線形變化趨勢,地溫呈先增加后減少的一致規(guī)律。春、夏、秋季地溫均以14:00的最高,冬季則以12:00的最高。春季10:00—12:00時間段的升溫最快,18:00—20:00時間段的降溫最快;夏季8:00—10:00時間段的升溫最快,18:00—20:00時間段的降溫最大;秋季10:00—12:00時間段的升溫最快,14:00-16:00時間段的降溫最大;冬季10:00—12:00時間段的升溫最快,14:00—16:00時間段的降溫最大。5 cm土層地溫達到峰值時砒砂巖與沙1∶1復配土體的溫度最高,且變化幅度和早晚溫差較大;當砒砂巖與沙復配比為1∶2時對5 cm土層溫度的緩沖作用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