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霞
【摘 要】目的:探討在小兒癲癇護理中采取健康教育護理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選取在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80例癲癇患兒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數(shù)字隨機表法將其分為實驗1組和實驗2組,每組40例。實驗1組的患兒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實驗2組的患兒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增加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對兩組患兒護理效果評定指標情況以及護理滿意度進行比較分析。結果:實驗2組患兒護理效果評定指標情況以及護理滿意度均優(yōu)于實驗1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小兒癲癇護理中采取健康教育護理方式能夠改善患兒對疾病的了解程度,提高護理滿意度,具有更好的臨床護理效果,值得推廣和使用。
【關鍵詞】:小兒癲癇;健康教育;護理;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8--01
小兒癲癇是臨床常見的兒科疾病之一,近年來,小兒癲癇的發(fā)病率逐年增高,越來越多的兒童患上了小兒癲癇這種疾病,嚴重影響了小兒的生活質量以及身體健康,由于癲癇會對兒童的腦部造成傷害,對兒童的成長產生了不良的影響[1]。癲癇疾病的致殘以及致死率非常高,因此,對小兒癲癇的治療與護理成為了兒科醫(yī)護人員關心的話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我國醫(yī)療水平以及人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人們對小兒癲癇關注度越來越高,對癲癇患兒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尤為重要。我院以80例癲癇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就小兒癲癇護理中采取健康教育護理的臨床應用效果進行研究,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80例癲癇患兒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所有患兒均符合小兒癲癇的診斷標準,并經過醫(yī)學檢測之后確診為小兒癲癇疾病,對涉及的藥物均無過敏反應;排除精神、心肝腎功能存在障礙以及不能配合研究的患兒。根據(jù)患兒治療時間,采用數(shù)字隨機表法將其分為實驗1組和實驗2組。實驗1組(n=40),最小年齡2歲,最大年齡13歲,平均年齡(6.5±1.3)歲,男18例,女22例;實驗2組(n=40),最小年齡1歲,最大年齡14歲,平均年齡(6.4±1.9)歲,男21例,女19例。對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進行比較,P>0.05。本次研究均經家屬同意配合。
1.2 方法
實驗1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干預,包括入院護理(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觀察患者血壓、心率以及呼吸頻率等)、用藥護理、健康教育等。
實驗2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增加健康教育護理,具體做法如下:
(1)健康宣教:首先為患兒建立個人健康檔案,記錄患兒的一般資料、治療方案、護理方法以及飲食習慣等,根據(jù)患兒的病情制定健康教育計劃。告知該疾病的發(fā)病原因、治療方法以及注意事項,加強患兒以及家長對該疾病的認知度[2-3]。
(2)安全護理:在患兒病情發(fā)作時給予特定的護理手段,護理人員應在患兒舌下放置包裹紗布的壓舌板避免患兒咬傷自己。在床邊設置安全防護設施,并將能夠威脅患兒人身安全的物品清除掉,幫助患者調整合適的體位,必要時通過醫(yī)療器械對患者進行適時的應對處理,并采取相應的藥物治療。
(3)心理護理:由于疾病導致患兒與正常兒童存在一些差異,他們很容易產生負面情緒,護理人員應多與患兒以及家屬交流,了解患兒日常的生活以及飲食習慣,通過患兒的神情以及行為等判斷患兒的心理需求,如果患兒出現(xiàn)了焦慮等不安的心理狀況,及時對患兒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護理人員可以與家屬一起陪同患兒做游戲,增加患兒對護理人員的好感。
(4)飲食護理:由于患兒在治療的過程中,身體素質偏弱,對飲食的要求增高,因此,護理人員應根據(jù)患者的不同情況對其制定飲食計劃,多吃高營養(yǎng)、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不可暴易暴食,營養(yǎng)攝入要均衡。如果患兒無法自主進食,護理人員可幫助患兒實施鼻飼。
(5)藥物指導:根據(jù)患者的病情,選擇合理的藥物,由于大部分治療癲癇的藥物對消化道會產生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用藥前提前告知患者及家屬這些藥物會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并監(jiān)督患者按時服藥[4]。
1.3 觀察指標及效果評價標準
對兩組患兒護理效果評定指標情況以及護理滿意度進行比較分析。護理效果評定指標包括疾病認知程度、按時按量服藥、合理飲食、規(guī)律作息以及定期復查。護理滿意度包括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和分析
將收集的數(shù)據(jù)用SPSS 17.0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計算型指標以例(n/%)表示,x2檢驗。P<0.05標識兩者比較存在顯著性差異。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兒護理效果評定指標情況。
實驗1組患兒疾病認知者16例(40%)、實驗2組患兒25例(62.5),X2值為4.0525;實驗1組患兒按時按量服藥者17例(42.5%)、實驗2組30例(75%),X2值為8.7170;實驗1組患兒合理飲食者21例(52.5)、實驗2組34例(85%),X2值為9.8327;實驗1組患兒規(guī)律作息者24例(60%)、實驗2組32例(80%),X2值為3.8095;實驗1組患兒定期復查者25例(62.5%)、實驗2組35例(87.5%),X2值為6.6667,實驗2組患兒臨床護理效果評定指標均優(yōu)于實驗1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比較兩組患兒的護理滿意度情況。
結果顯示,實驗1組患兒非常滿意者16例(40%),滿意者18例(45%),不滿意者9例(22.5%),滿意度為85%;實驗2組患兒非常滿意28例(70%),滿意9例(22.5%),不滿意者3例(5%),滿意度為92.5%,實驗2組患兒的總滿意度高于實驗1組,X2值為5.1647,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癲癇是神經系統(tǒng)疾病病之一,近些年,小兒癲癇的發(fā)病率逐年增高。由于腦神經元異常反復放電而誘發(fā)了小兒癲癇,主要癥狀有牙關緊閉、眼球上翻、口角抽動、口唇青紫,驚厥時很多患者會不省人事,有極高的致殘率與致死率[5]。因此,對癲癇患兒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來穩(wěn)定其病情、提高患兒及家長對疾病的認知度以及護理滿意度對癲癇患兒的康復極其重要。
我院以80例癲癇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實驗1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實驗2組給予健康教育護理,對兩組患兒護理效果評定指標情況以及護理滿意度進行比較分析。結果顯示,實驗2組患兒護理效果評定指標情況以及護理滿意度均優(yōu)于實驗1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小兒癲癇護理中采取健康教育護理方式能夠改善患兒對疾病的了解程度,提高護理滿意度,具有更好的臨床護理效果,值得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孔妮娜.小兒癲癇護理中健康教育的臨床應用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8,16(35):198-199.
張莉,韓芳.癲癇患者護理中應用健康教育的臨床效果分析[J].全科口腔醫(yī)學電子雜志,2018,5(31):117-118.
朱玉萍.健康教育在小兒哮喘臨床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8,27(08):1530-1531.
尚姍姍,趙祖梅,宋艷紅.健康教育在小兒癲癇護理中應用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1):88+101.
張阿媛.健康教育在小兒癲癇患者護理中應用的價值分析[J].大醫(yī)生,2017,2(04):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