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玥
摘??? 要: 前人對《詩經(jīng)·關雎》中“悠哉悠哉”中的“悠”的解釋存在分歧,有的學者認為“悠”應釋為內(nèi)動詞“思”,有的學者認為應釋為形容詞“長、綿綿不斷”。本文運用排比歸納法,從語法功能的角度分析,確定“悠”的釋義。
關鍵詞: 《詩經(jīng)·關雎》??? 歧義??? 悠哉悠哉??? 重言
一、前人對“悠”的不同解釋
向熹在《詩經(jīng)歧義分析》中認為同一個詞不僅可以解釋為不同的意義,還可以解釋為不同的詞類[1](72)。“悠哉悠哉”便是動詞和形容詞之不同。
(一)將“悠”釋為動詞
有學者認為“悠”應釋為動詞“思”,是動詞后加語氣詞重疊而成的。
毛亨《傳》:“悠,思也?!盵2](26)
鄭玄《箋》:“思之哉,思之哉,言己誠思之?!盵2](26)
孔穎達《疏》:“毛以為后妃求此賢女之不得,則覺寐之中服膺念慮而思之。又言后妃誠思此淑女哉!誠思此淑女哉!其思之時,則輾轉反側,思念之極深也?!盵2](26)
陳奐《詩毛氏傳疏》:“‘悠,思,《釋詁》文,重言‘悠悠?!夺層枴罚骸朴疲家??!盵3](4)
王力《古漢語字典》:“悠,憂思。說文:‘悠,憂也?!对姟ぶ苣稀りP雎》:‘悠哉悠哉!輾轉反側?!盵4](316)
(二)將“悠”釋為形容詞
有學者認為“悠”應釋為形容詞,“悠哉悠哉”為形容詞后加語氣詞重疊。
朱熹《詩經(jīng)集傳》:“悠,長也?!盵5](2)
王先謙《集疏》:“《說文》:‘悠,憂也。不得淑女,以為己憂。悠哉悠哉,猶‘悠悠也,二‘哉字增文以成句。重言之見其憂之長是也?!盵6](13)
余冠英《詩經(jīng)選譯》:“‘悠哉悠哉猶‘悠悠,就是長,這句是說思念綿綿不斷?!盵7](3)
程俊英《詩經(jīng)譯注》:“悠哉,形容思念悠長的樣子?!盵8](5)
高亨《詩經(jīng)今注》:“悠,憂思貌?!盵9](2)
何慎怡在《詩·周南·歧義考》中謂:“《說苑·辨物篇》引《雄雉》‘悠悠我思作‘遙遙我思?!墩f文解字》無‘遙字。《方言》:‘遙,遠也。梁楚曰遙?!夺屧b》:‘悠,遠也?!肚f子·秋水篇》注‘遙,長也。《說文》:‘悠,長也。‘遙‘悠雙聲字,義訓相同?!圃沼圃蘸须p重含義,意謂長夜難熬,思念之情綿長不絕?!盵10](72)
因為“悠”的詞性而引起的歧義問題,下面我們將從釋義、結構上進行分析。
二、從釋義上分析“悠”的詞性
王先謙《集疏》:“悠哉悠哉,猶‘悠悠也,二‘哉字增文以成句。”[6](13)余冠英《詩經(jīng)選譯》:“‘悠哉悠哉猶‘悠悠。”前人認為“悠哉悠哉”猶“悠悠”[7](3),不妨通過反推的方法,從“悠悠”入手考察其的詞性,從而推斷“悠”的詞性。將《詩經(jīng)》中的“悠悠”分為以下三類:
1.悠悠我思/悠悠我心/我心悠悠/悠悠我里:這些用來描繪心理狀態(tài),《邶風·雄雉》:“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鄭玄《箋》:“今君子獨久行役而不來,使我心悠悠然思之?!薄囤L·終風》:“莫往莫來,悠悠我思”。鄭玄《箋》:“我思其如是,心悠悠然?!薄肚仫L·渭陽》:“我送舅氏,悠悠我思。”《集疏》:“悠悠我思,因念舅氏而念母,思慕至深,言不盡意?!薄多嶏L·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编嵭豆{》:“學子而俱在學校之中,己留彼去,故隨而思之耳?!备吆唷对娊?jīng)今注》:“憂思貌?!薄囤L·泉水》:“思須與漕,我心悠悠?!编嵭豆{》:“自衛(wèi)而來所經(jīng)邑,故又思之?!薄缎⊙拧な轮弧罚骸坝朴莆依?,亦孔之痗。”《毛傳》:“悠悠,憂也?!?/p>
2.驅馬悠悠/悠悠南行:這些用于描繪動作的,《鄘風·載馳》:“驅馬悠悠,言至于漕。”《毛傳》:“悠悠,遠貌?!薄缎⊙拧な蛎纭罚骸坝朴颇闲校俨畡谥??!薄睹珎鳌罚骸坝朴?,行貌?!薄都瘋鳌罚骸坝朴疲h行之意?!?/p>
3.悠悠昊天/悠悠蒼天/悠悠旆旌:這些主要修飾名詞,《小雅·巧言》:“悠悠昊天,曰父母且。”鄭玄《箋》:“悠悠,思也?!笨追f達《疏》:“毛以為,大夫傷讒而本之,故言悠悠然我心憂,思乎昊天,訴之也?!薄锻躏L·黍離》:“悠悠蒼天,此何人哉?!薄睹珎鳌罚骸坝朴疲h意。”《小雅·車攻》:“蕭蕭馬鳴,悠悠旆旌?!薄都瘋鳌罚骸笆捠挘朴?,皆閑暇之貌?!?/p>
從上面例子可以看出《詩經(jīng)》中的“悠悠”放在名詞(蒼天、昊天、我思、我心等)前后,及動詞短語(南行)前。但在解釋上存在分歧,有釋為形容詞“長、遠”或是行貌、憂思貌、引申為閑靜。丁聲樹《詩卷耳芣苢“采采”說》:“凡疊字之用于名詞上者皆為形容詞,如‘悠悠我心、悠悠蒼天、悠悠昊天等?!庇械尼尀閯釉~“思念”??梢苑譃橐韵聨最悾?.動詞“思念”。2.形容詞“長、遠”。3.憂思不已、憂愁的樣子。4.由形容詞義引申為飄搖。
通過分析“悠悠”的釋義判斷“悠哉悠哉”中的“悠”是不可行的,這種反推不能成立。既然運用反推法從釋義上難以判斷“悠”的詞性,那么下面將從結構上對“悠哉悠哉”進行分析。
三、從結構上分析“悠”的詞性
(一)類似于“悠哉悠哉”的其他重言結構
夏傳才《詩經(jīng)語言藝術新編》認為:“悠哉悠哉”是疊字的擴大,是兩個字的疊用現(xiàn)象,即雙音詞的重疊[11](56)。我們可以通過考察此類疊用現(xiàn)象,確定“悠”的詞性。楊穎慧《詩經(jīng)重言研究》認為“悠哉悠哉”是擴展式重言,是描寫人物心理的形容詞性短語[12](19)。此類擴展式重言在《詩經(jīng)》中有31個,出現(xiàn)53次??梢詮囊饬x和語法兩個方面將其分為兩類:
1.名物名稱類,其雨其雨、碩鼠碩鼠、樂土樂土、樂國樂國、樂郊樂郊、鴟鸮鴟鸮、黃鳥黃鳥、蒼天蒼天、左之左之、右之右之、有客有客,為名詞的重疊。
2.描繪類,在這一類中又描繪動作的,歸哉歸哉、采苦采苦、采葑采葑、伐柯伐柯、采薇采薇、曰歸曰歸、采菽采菽,這些擴展式重言可看作動詞性短語,其中的“歸”“伐”“采”本身就有強烈的動詞性。而悠哉悠哉、委蛇委蛇、式微式微、簡兮簡兮、玼兮玼兮、瑳兮瑳兮、懷哉懷哉、敬之敬之、有駜有駜,基本都是描繪性的,描繪人物的心理或神態(tài)。既然是描寫人物心理的詞,“悠哉悠哉”就不可能是動詞,那么“悠”被解釋為動詞“思”是不合適的。而且丁聲樹先生認為:“考察全詩,凡疊字皆用于名詞上者皆為形容詞?!备鶕?jù)上下文,可以得知“悠哉悠哉”在文中應該后接或前加(“思”/“心”)的,所以“悠哉悠哉”應該是形容詞性的短語。
(二)從“X語氣助詞X語氣助詞”的結構分析
下面我們將縮小范圍,從“X語氣助詞x語氣助詞”的結構分析。因為“悠哉悠哉”的結構是“悠”和語氣助詞“哉”結合后重疊而形成的,所以從“X”+語氣助詞的重疊結構出發(fā),通過語料庫的檢索,找出了《詩經(jīng)》及與其同一時期作品中的“X哉X哉”“X兮X兮”結構?!稉P之水》中“懷哉懷哉”、《殷其雷》中“歸哉歸哉”的“懷”“歸”都是動詞?!陡尢罩儭分小绊铡奔啊端吹洹分小皻J哉”分別解釋為動詞勉勵、努力,和形容詞謹慎,而《益稷》中“臣哉鄰哉!鄰哉臣哉!”為“A哉B哉”結構,并且“哉”前的“臣、鄰”解釋為名詞大臣、親近的人。所以,我們并不能孤立地從“X哉X哉”的使用來看X是形容詞還是動詞,因為“哉”之前可以是動詞、形容詞、名詞等。接下來考察《詩經(jīng)》及與其同一時期作品中“X兮X兮”結構,將“X兮X兮”結構分為三類:
1.A兮B兮,且AB為近義詞?!癆兮B兮”整體為描述樣貌,釋為“……樣子”。如:《淇澳》“瑟兮僴兮,赫兮喧兮”,瑟:莊重的樣子。僴:威嚴的樣子。赫:光明的樣子。咺:借為“烜”,顯赫的樣子。“寬兮綽兮”,寬、綽:曠達,柔和貌綽?!盾固m》“容兮遂兮”,容、遂:舒緩悠閑之貌?!逗蛉恕贰八C兮蔚兮”,薈、蔚:云興貌。“婉兮孌兮”,婉:年輕,孌:貌美,《毛傳》:“婉孌,少好貌”?!鹅盖稹贰艾嵸馕操狻?,瑣:細小。尾:通“微”,低微,卑下。云起蔽日,陰暗昏沉貌?!蹲玉啤贰疤糍膺_兮”,挑兮達兮:獨自走來走去的樣子?!睹珎鳌罚骸巴鶃硐嘁娒??!?/p>
2.“A兮B兮”中A、B主要是名物稱謂。如:《綠衣》“絺兮绤兮”,絺:細葛布,绤:粗葛布?!度赵隆分械母浮⒛?,《萚兮》中的伯、叔;A、B或人稱代詞,如:《綢繆》“子兮子兮”,子兮:你;A、B或一個為形容詞另一個為名詞,如:《綠衣》“綠兮衣兮”,綠:間色,衣:上曰衣,下曰裳?!恫狻贰安鈻A兮”,伯:州伯,朅:勇武。
3.符合“A兮A兮”結構,為“A”+語氣助詞“兮”重疊而成。如:《毛傳》解釋“簡兮簡兮”中“簡兮”為“大也”?!毒淤衫稀贰矮u兮玼兮”“瑳兮瑳兮”,玼、瑳:“鮮盛、鮮明貌,鮮也”。王肅注:“好美衣服潔白之貌”。在這一類的“X兮X兮”結構中,x都為形容詞(如:大、鮮艷。)+語氣助詞。所以,可以從“X兮X兮”結構看出,“X”一般都為形容詞,而且同樣可以補出“玼兮玼兮”“瑳兮瑳兮”后接或前加的名詞成分(“服飾”)。
四、結語
因為在前人對“悠哉悠哉”中“悠”的詞性上存在分歧,并且單從釋義方面不能很好地解釋,所以我們以結構作為突破口,通過分析《詩經(jīng)》中擴展式重言結構的特點,并考察《詩經(jīng)》及同時期作品中“X語氣詞X語氣詞”結構的特點(主要是“X兮X兮”結構),最后結合上下文,仍然遵從錢鐘書《管錐編》:“《傳》《箋》以‘服與‘悠皆釋為‘思,不勝堆床駢拇矣!‘悠作長、遠解,亦無不可。何夜之長,其人則遠!正復順理成章?!盵13](66)前面已有“思”,此處不應贅述,便可確定“悠哉悠哉”為形容詞性短語,其中“悠”為形容詞。
參考文獻:
[1]向熹.《詩經(jīng)》歧義的分析[J].河北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02).
[2]李學勤.十三經(jīng)注疏·毛詩正義[M].北京:中華書局,1999.
[3]陳奐.詩毛氏傳疏(上冊)[M].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
[4]王力.古漢語字典[M].北京:中華書局,2000.6.
[5]朱熹,注.王華寶,校點.詩集傳[M].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6]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M].北京:中華書局,1987.2.
[7]余冠英.詩經(jīng)選譯[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
[8]程俊英.詩經(jīng)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7.
[9]高亨.詩經(jīng)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0]何慎怡.《詩·周南》歧義考辨[J].古漢語研究,1997(04).
[11]夏傳才.詩經(jīng)語言藝術新編[M].北京:語文出版社,1998.
[12]張穎慧.《詩經(jīng)》重言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07.
[13]錢鐘書.管錐編[M].北京:中華書局,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