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崑楊崑
病毒與我們生命的生命活動、生物進化都緊密相關??茖W家發(fā)現(xiàn),由于復制轉錄過程中的偏差,病毒在感染不同生物的同時,也為它們留下了一些小禮物——基因片段。這些基因片段將會隨著宿主的繁衍生息被繼承下去,有時一直寂寂無名,也有的時候會讓宿主更強大。全球1/4的光合作用是海洋聚球藻完成的,其捕捉光子的蛋白編碼基因正是來自病毒,也就是說正是病毒賦予了海洋聚球藻進行光合作用的能力。
而談及人類,我們每個人DNA當中有8%的基因是內(nèi)源性逆轉錄病毒的DNA片段,其中有的片段甚至關乎著我們的生死。核胞素是一種人類胎盤中的一種蛋白質(zhì),它的功能是保證胎兒吸收來自母體的營養(yǎng),而掌握這種蛋白質(zhì)合成的基因正是源于病毒。而所有哺乳動物都擁有類似的蛋白質(zhì)。這是《病毒星球》帶給我的對病毒的重新認識。
噬菌體是病毒家族中最龐大的部族。它們的宿主是細菌、真菌等微生物,由包裹DNA的頭部和像蜘蛛足一樣的尾部組成。噬菌體會把針管一樣的蛋白質(zhì)外殼插入宿主體內(nèi),注入遺傳物質(zhì)。片刻,就會有成千上百的噬菌體利用宿主細胞復制產(chǎn)生,一直到宿主死亡破裂。噬菌體無處不在,在其密度最大的的海水中,噬菌體每秒鐘會對微生物發(fā)起萬億次進攻,每天將會殺死海洋中15%~40%的細菌。這些天生的殺手卻是人類的友軍,例如當引起霍亂的霍亂弧菌爆發(fā)時,噬菌體的數(shù)量也會猛增,當噬菌體殺死細菌的速度超過細菌繁殖速度后,一場瘟疫漸漸平息。也正是噬菌體維持著我們體內(nèi)微生物的平衡。
大腸桿菌是人體內(nèi)的正常寄居菌,但任其在我們體內(nèi)繁殖會引起胃腸道感染等疾病。正是因為我們體內(nèi)還存在著大腸桿菌的克星T2噬菌體,細菌的數(shù)量才能被很好地控制。
現(xiàn)在科學家已經(jīng)在利用噬菌體治療細菌感染的疾病,尤其是在抗生素式微的超級細菌面前,噬菌體療法的出色表現(xiàn)讓我們驚喜,也許在未來噬菌體將會拯救更多的生命。
我們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病毒,將會有更多的人死于細菌感染。病毒對人類的危害遠遠小于幫助。病毒像是遠古時期就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小小的武士,幾十億年來與地球的滄桑變化休戚與共,恪守著自己的生存規(guī)則,進攻、復制、毀滅。
當然,將病毒看作死神或恩者都是人類視角,其實,病毒和自然界的各種生靈一樣,它們都在遵循著大自然的規(guī)律,在千萬年的進化中尋求著自己的生存空間。
在大自然這趟列車上,人類并不是唯一的乘客,所有的生物,包括病毒這種最古老的生物正與我們同行。病毒并沒有自主意識,它們只是遵循著千百年來承襲的生存規(guī)則在生物之間跳躍,傳遞遺傳物質(zhì)。我們無法傲慢地將自己遭受的一切歸因于某種生物。
在這個世界上有大約60億人類生活,而病毒的數(shù)目是人類的萬倍億倍數(shù)。超脫自然界存在是不可能的,我們必須學會與自然和諧相處。僅是與動植物共在,也少不了我們的“老前輩”——病毒。也許在未來,通過技術手段我們能夠讓病毒的危害降到最小,大殺四方的流行疾病成為歷史,甚至讓病毒成為治愈疾病的幫手。但那并不代表我們征服了自然,只是我們借助自然規(guī)律更好地生存。不論何時,我們都是自然界的幸運兒,是無機物組合之下神秘的生命奇跡,理應對每一個生命都懷有敬意,對我們賴以生存的世界懷有敬意。
這樣看來,其實病毒無所謂死神,或恩者,它只是自然法則的一部分。人類也是自然的一部分,無法脫離。人類必須學會與自然和諧相處,當然也包括與病毒和諧相處。
責任編輯: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