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用數學思想潤澤數學課堂

2020-05-13 14:27徐微
小學時代·上旬刊 2020年4期
關鍵詞:改動分母分子

徐微

面對全新的數學課改教材,我上了一堂教研課,執(zhí)教內容是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分數比大小”。在磨課的過程中,對于本課的規(guī)律性教學內容“分子相同或分母相同的分數大小比較方法”的探究處理改動較大,為什么要改?改后的效果又是如何呢?我真實地記錄了這一過程。

【改動前的片斷描述】

一、設計新校園——探究分母相同的分數大小的比較方法

教學樓是整個校園的4/8(用紅色涂出)

綠化地是整個校園的1/8(用綠色涂出)

活動場地是整個校園的3/8

1.學生把長方形紙片當作我們的校園,按照要求設計出我們的校園。

2.匯報:說說你為什么這樣設計?

3.選擇兩塊地比比它們的大小,說說你是怎么比的?

4.你發(fā)現了什么規(guī)律?

5.小結:分母相同的分數大小比較方法——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數大,分子小的分數小。

二、設計綠化地——探究分子相同的分數大小的比較方法

松樹是整個綠化地的1/2? ? 楊樹是整個綠化地的1/4

柳樹是整個綠化地的2/8? ? 柏樹是整個綠化地的1/8

1.四人小組合作,每個小組成員選擇一種樹木進行設計。

2.匯報交流,說說你是怎么設計的。

3.選擇兩種樹比一比它們的大小。

4.你發(fā)現了什么規(guī)律?

5.小結:分子相同的分數大小比較方法——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分數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數反而大。

然后,讓同學們利用自己發(fā)現的規(guī)律去應用。

……

這樣試教下來,結果發(fā)現孩子們雖然會利用這兩句話去判斷兩個分數的大小,但是他們對于“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數大,分子小的分數小;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分數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數反而大”這一規(guī)律的表述比較生疏,根本不知道為什么會這樣,在解決問題時,他們也是邊看黑板上的規(guī)律,邊去解決問題。

對于這個結果,我進行了分析:雖然這個規(guī)律是學生自己操作“發(fā)現”的,但是整個探究過程,教師牽引的痕跡比較明顯,是老師牽著學生的鼻子在走。先研究分母相同的分數大小的比較方法,再研究分子相同的分數大小比較方法,整個環(huán)節(jié)都是在老師的引領下得出結論的。教師急于讓學生得出結論,從很少的幾個樣本中就讓學生得出結論,學生自主探索的機會不多,探索的主動性不強,他們的操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執(zhí)行老師的命令。因此,學生對于規(guī)律的發(fā)現和形成還心存疑慮,印象自然就不夠深刻。

于是,我對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實施了“大手術”,首先從情景入手,改為學生喜歡的課外活動情景,呈現給學生許多不同的分數,讓學生自主地選擇。然后通過猜測—驗證—再猜測—再驗證,讓學生在操作中發(fā)現問題,在操作中感悟規(guī)律的存在,然后通過創(chuàng)造分數驗證這個規(guī)律存在的普遍性。

【改動后的教學片斷描述】

教學片段一:

當學生經歷教師呈現的大量分數的數學信息時,教師向學生提出:這么多分數,到底哪個大,哪個小,選擇其中的兩個分數,猜猜它們的大小。

生1:我認為3/8>1/8,因為3/8是把全班同學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3份,1/8是把全班同學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1份,3份比1份多,所以3/8>1/8。

生2:1/8>1/2,我認為分子都是1,分母8比分分母2大,所以1/8>1/2。

生3:3/8>1/4,3/8的分子和分母都比1/4的分子、分母大,所以我猜3/8>1/4。

生4:1/4<3/4。

【猜測是數學探究的開始,讓學生選擇其中的兩個分數猜一猜它們的大小,學生帶著思考去猜測,利用自己的方法進行猜測,這其實也是探究的一部分,因為孩子們的猜測并不是毫無根據的,所以探究前的合理猜測是很有價值的?!?/p>

師:剛才我們猜了這么多組分數的大小,學數學可不能光憑猜,得去驗證一下咱們猜的結果到底對不對。下面,咱們就小組合作,利用折一折、涂一涂的方法驗證咱們的猜測結果。

出示合作要求:

1.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組分數,通過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的方法,驗證一下。

2.驗證好后,跟小組同學說一說驗證方法。然后學生分組驗證,匯報。

【對于三年級的孩子來說,小組操作的過程應該讓他們清晰明了。因此在小組合作之前,教師提出了兩點合作要求,從而讓學生的操作具體可行。】

教學片段二:

通過觀察將以上幾組分數分成三類:分母相同的一類,分子相同的一類,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一類。

師:我們剛才通過折一折、涂一涂的方法來比較分數的大小,那么對于分母相同的分數大小比較,有沒有一種既快又好的方法呢?

學生思考片刻后紛紛舉手回答。

【必要的留白,讓學生有探究的時間和空間。】

生1:分母相同,就比分子。

生2:分子大的分數大,如3/4和1/4,3/4取3份,1/4取1份,3份比1份大。

生3: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數大,分子小的分數小。

師板書學生發(fā)現的方法。

師:為什么會這樣呢?

生1:因為都是分給8個人,一個是3份,一個是1份。

生2:如1/4和3/4,都是把一個圓形平均分成4份,1/4取1份,3/4取3份,1份比3份少。

生3:分母相同,說明平均分成的份數相同,取的份數多,分數就大。

師小結:對兩個分數的分母相同,就是平均分成的份數相同,也就是每一份的大小相同,取的份數越多,這個分數就越大。

師:對于分子相同的分數大小,有沒有一種又快又好的方法呢?

師生用同樣的方法共同發(fā)現總結出分子相同的分數大小比較方法。

師:真的像我們說的這樣嗎?咱們動手驗證一下。

【學生從剛才的幾組分數中,發(fā)現分母相同或分子相同的分數大小比較方法。教師的一句“為什么會這樣呢?”讓學生的認識從表面提升到了本質的內涵。這一環(huán)節(jié)方法的發(fā)現,學生僅僅從幾個現有的樣本中總結得出結論,這其實也是一個猜測過程,為下面的驗證操作做好了鋪墊?!?/p>

出示合作要求:

1.同桌商量好創(chuàng)造一組分子相同或分母相同的分數。

2.比一比,誰創(chuàng)造的分數大。

3.說一說,剛才發(fā)現的方法對不對。

學生創(chuàng)造后分組匯報:

組1:我創(chuàng)造的分數是1/8。

我創(chuàng)造的分數是5/8。

1/8比5/8小。

5/8比1/8大。

我們驗證了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數大,分子小的分數小。

……

【這個片段,給學生提供了足夠的自主探索的空間,提供了與人合作交流的機會。每組學生創(chuàng)造的分數各不相同。探究過程中,學生的合作非常融洽,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并在探索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p>

師:有沒有不符合上面這兩條規(guī)律的?

生:沒有。

師:看來咱們剛才發(fā)現的規(guī)律是正確的。

學生用發(fā)現的規(guī)律去應用……

【在動手操作驗證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同桌合作創(chuàng)造分數—比較兩個分數的大小—驗證了哪條規(guī)律—尋找反例這樣一個步驟最終認識剛才發(fā)現的規(guī)律是正確的,體現了知識的建構過程。學生在操作中自然地發(fā)現規(guī)律,驗證規(guī)律,這樣的操作活動真實有效。】

【教學反思】

縱觀改動前后的兩次明顯不同的效果,我有了很深的體會。

1.富有真實意義的探究情景。改動前的情景:設計新校園,這讓學生的操作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有點脫離學生的認知水平。新校園的設計必須得考慮其合理性的問題,而學生操作的只是分塊表示。其次,這樣的情景創(chuàng)設,呈現給學生的是單一分數(第一次是分母相同的,第二次是分子相同的)。很顯然,學生的探究就缺乏了自主性。而改動后的情景,呈現給學生的是各種不同的分數,有分子相同的,也有分母相同的,這樣就避免造成錯覺。先研究分母相同的分數大小比較方法,再研究分子相同的分數大小比較方法,從而讓學生有自主選擇的權利,促進學生的思考,引發(fā)學生自主探究。

2.給予充足時間的探究過程。數學教育家波利亞指出:“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都是由自己去發(fā)揮、探索、研究,因為這樣的理解更深刻?!痹诟膭雍蟮恼n例中,我的一句“咱們猜對了嗎?真像你們說的這樣嗎?動手驗證一下吧!”給學生搭建了一個自主探索驗證的平臺。在動手探作中,規(guī)律的發(fā)現就逐漸形成;在驗證中,逐漸說明“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數大,分子小的分數小。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分數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數反而大”這一規(guī)律是真實的,正確的。學生的這一探究過程,占了整堂課的大部分時間,雖然到后來應用這個規(guī)律解決問題時,時間已經比較倉促,但是學生對于這一規(guī)律的發(fā)現的體驗卻是非常深刻的,對“猜測—驗證”這種數學方法的印象也是非同一般的。

3.深信不疑的探究結果。讓學生在親身體驗和探索中認識數學,解決問題,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和方法。對小學數學中的一些規(guī)律性的知識的教學,我們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知道有這樣的一些結論,更重要的是在“發(fā)現—驗證—完善—概括”等動態(tài)的探索過程中去經歷與前人發(fā)現這個規(guī)律時大體相同的智力活動過程。改動前,學生對規(guī)律的發(fā)現還是停留在表面的,而改動后,通過一系列的猜測、操作、驗證等活動,學生自己歸納總結出規(guī)律。在這一過程中,他們經歷了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的知識形成的全過程,他們的發(fā)現、表述語言有自己的理解成分,有自己的創(chuàng)意,最后一步一步逼近正確的結論。因此,他們對于自己發(fā)現的規(guī)律是深信不疑的。

在實踐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我們要積極引導學生大膽猜測,自主探究,用自己的學習方式進行驗證,這樣的探究學習才能培養(yǎng)學生樂于提問、勤于思考、善于反思的意識和習慣,才能實現數學的“再創(chuàng)造”。

猜你喜歡
改動分母分子
走出引力與斥力的誤區(qū)
“去括號與去分母”檢測題
找回“丟棄”的分母
“精日”分子到底是什么?
對比學習“分子”和“原子”
鴕鳥
咪咪(節(jié)選)
臭氧分子如是說
快速求最小公倍數
多種方法比較分數的大小
社旗县| 神农架林区| 讷河市| 罗田县| 五大连池市| 潜山县| 秀山| 洱源县| 新乡县| 巨鹿县| 洞头县| 赤壁市| 克拉玛依市| 乐安县| 和田县| 大同县| 曲阜市| 丁青县| 基隆市| 永和县| 三都| 邛崃市| 黎平县| 临武县| 日照市| 桦南县| 武汉市| 汝州市| 鄂托克旗| 合阳县| 福州市| 博客| 邵阳县| 余姚市| 都江堰市| 扶余县| 石狮市| 团风县| 丰都县| 敦煌市| 灯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