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強
4月14日晚間,一張農行數字貨幣(DC/EP)錢包截圖在網絡流傳開,該圖片顯示的數字貨幣的主要功能與銀行電子賬戶日常支付與管理功能基本相似,如農行數字貨幣錢包首頁中,有“掃碼支付”“匯款”“收付款”“碰一碰”四大常用功能。
4月17日,央行方面確認了數字貨幣內測的消息。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回應稱,“當前網傳DC/EP信息為技術研發(fā)過程中的測試內容,并不意味著數字人民幣正式落地發(fā)行。數字人民幣目前的封閉測試不會影響上市機構商業(yè)運行,也不會對測試環(huán)境之外的人民幣發(fā)行流通體系、金融市場和社會經濟帶來影響?!?h3>領交通補助交黨費 央行數字貨幣已在內部測試?
近年來,央行對數字貨幣進展的口徑一直是“穩(wěn)妥推進”,從2014年央行成立法定數字貨幣的專門研究小組,開始研究法定數字貨幣,到2017年末央行組織市場機構進行數字人民幣體系(DC/EP)研發(fā),6年多來央行數字貨幣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穩(wěn)步推進。
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央行推進數字貨幣研發(fā)落地正在提速。
2019年9月,據報道,央行數字貨幣已經開始“閉環(huán)測試”,測試中會模擬某些支付方案并涉及一些商業(yè)和非政府機構。
其實早在今年初,數字貨幣聯調測試等工作已經基本完成。1月10日,央行在其發(fā)布的文章《盤點央行的2019金融科技》中就指出,央行在堅持雙層運營、M0替代、可匿名的前提下,基本完成法定數字貨幣頂層設計、標準制定、功能研發(fā)、聯調測試等工作。
近日,針對數字貨幣內測傳聞,媒體向央行人士求證,得到的回復則是一直在內測,以央行官方口徑為準。
4月17日,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回應稱,數字人民幣研發(fā)工作“遵循穩(wěn)步、安全、可控、創(chuàng)新、實用原則,當前階段先行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及未來的冬奧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以不斷優(yōu)化和完善功能”。
據《證券時報》報道,央行數字貨幣(DC/EP)目前已在部分銀行進行內部測試,各家銀行對接負責央行數字貨幣項目的部門不盡相同,有的是在支付清算部,有的則是運營管理部、網絡金融部等,但目前確實處在內部測試階段,選擇個別商業(yè)應用場景進行嘗試。
以蘇州來看,蘇州相城區(qū)各區(qū)級機關和企事業(yè)單位,通過工農中建四大國有銀行代發(fā)工資的工作人員,將在4月份完成央行數字貨幣(DC/EP)數字錢包的安裝工作。5月,其工資中的交通補貼的50%,將以數字貨幣的形式拿到手。
網傳農行數字貨幣(DC/EP)錢包截圖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數位銀行業(yè)內人士表示,數字貨幣由央行牽頭進行,各家銀行內部正在就落地場景等進行測試,有的已經在內部員工中用于繳納黨費等支付場景。
疫情加速了全球數字化,外界關于加速推動央行數字貨幣的呼聲漸強。
今年4月3日,央行2020年全國貨幣金銀和安全保衛(wèi)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提出“加強頂層設計,堅定不移推進法定數字貨幣研發(fā)工作”。
4月10日,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發(fā)布會上,央行方面透露,央行將按照計劃有序推進數字貨幣。如果數字經濟能成為一個新的經濟發(fā)展亮點,對數字貨幣的研發(fā)要求也會越來越高。
“央行推出的數字貨幣,只有在技術滿足市場需求時才會更具生命力。”2016年,時任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姚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央行數字貨幣是法幣,具有法償性,采取的是雙層運營體系,先把數字貨幣兌換給銀行或者是其他運營機構,再由這些機構兌換給公眾。數字貨幣推出將是一次貨幣變革的里程碑,人們的支付習慣、支付工具將發(fā)生改變。
“現階段的央行數字貨幣設計注重M0(紙鈔和硬幣)替代,而不是M1、M2的替代?!毖胄袛底重泿叛芯克L穆長春分析稱,央行數字貨幣保持了現鈔的屬性和主要特征,也滿足了便攜和匿名的需求,是替代現鈔的較好工具。
央行數字貨幣(DC/EP)一旦落地發(fā)行無疑將是中國金融發(fā)展史上劃時代的事件。
責編:李慧敏? lihuimin@ceweekly.cn
美編:孟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