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仲
經典作品可以愉悅人的身心,陶冶人的性情,讓人得到美的熏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遇到富有教育意義的經典文章,要因勢利導,循循善誘,適時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幫助他們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
在學習范仲淹的《岳陽樓記》這篇文章時,我特別注重讓學生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此文抒發(fā)了作者以天下為己任的遠大的政治抱負。然后因勢利導,結合作文訓練,讓學生寫出自己對文章中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感受,許多同學在作文里寫道:“從古人的這種以天下為己任的崇高品質中,我懂得了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一定要將國家的利益放在首位,吃苦在先,享樂在后……”這樣不僅使學生學到語文知識,提高了讀寫能力,也讓他們樹立了正確的苦樂觀,受到了思想教育。
又如,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名篇。我在教學的過程中,著重把握詩歌的思想性,對其思想內容進行深刻提煉,讓學生懂得作者在饑寒交迫之際,還能推己及人,想到普天之下還有千千萬萬像他一樣處于困苦境地的貧苦大眾,其崇高而真摯的情感,不禁讓人肅然起敬。然后我因勢利導,讓學生深思,作者為何能這樣做呢?最后引導學生得出答案——因為他有一顆憂國憂民之心。接著我給學生補充了許多名人的例句,如,屈原的“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以及陸游的“位卑未敢忘憂國”等名句。并向學生說明憂國憂民是我國古代知識分子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希望他們也能像古人一樣,把自己的命運和國家、民族的命運聯系在一起,與之同呼吸共命運,從而幫助學生樹立起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