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作為,示范引領
陳紅燕校長十分注重學科素養(yǎng)提升與運用實踐的積累,疫情發(fā)生前,作為名教師工作室主持人的她,曾先后組織工作室成員到廣州醫(yī)科大學、倍特生命科技公司開展急救、傳染病、青蒿素提取等知識與技能的提升培訓,讓工作室成員吸取最新生命科技知識,更好地融入課堂運用。
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老師要引導學生做到學以致用,利用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去做好科學防御、戰(zhàn)勝病魔。站在生態(tài)倫理的視角,應該如何看待疫情?人類與病毒的關系、野生動物與人類親緣關系是怎樣的?口罩的防護原理是什么?酒精、消毒液的阻斷原理是什么?我們應該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這些都是生物學科教師應當思考的問題、可以利用的教育素材。作為一名生物學科教師,陳紅燕校長組織名教師工作室成員通過網絡研修社區(qū)開展了《基于生態(tài)倫理視角下探索新冠肺炎的教育導向》《生探疫情:解讀(毒)肺研(炎)》《反思:從環(huán)境角度看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fā)》的專題探討,工作室成員在實踐中形成一系列微課、課件等網上授課資源推送到市平臺共享。
因勢利導,天道酬勤
如何引導學生利用初中生物學科知識,了解疫情發(fā)展情況?如何引導學生培養(yǎng)健康生活習慣?如何提高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能力?陳紅燕校長帶領工作室成員從研究“肺”開始,拓展到循環(huán)、營養(yǎng)等知識專題,制作了《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發(fā)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合理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食品中的營養(yǎng)物質》等教學資源,讓學生通過知識積累和學習感悟,教會學生站在生態(tài)倫理的高度,善待生命、善待自然,與所有生命和自然環(huán)境和諧地生活。
從新冠肺炎疫情開始以來,陳紅燕校長主動作為,靠前指揮,制訂了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學生心理防護工作措施、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方案等,為學校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師生的個人防護安全,是陳紅燕校長經常強調的事,她在元宵節(jié)向師生、家長發(fā)表講話《我們要平安團圓,更要團圓平安》以及參加全校師生線上第一次升旗儀式的講話《“宅線”教學愛有倫,“疫戰(zhàn)”深悟美在理》均被選登上學習強國平臺。
疫情期間,陳紅燕校長按照市、區(qū)教育行政部門的指令,迅速溝通落實。在辦公關聯的企業(yè)微信工作群中,任務最多的一周,她處理了1142次工作會話,花了949分鐘,最晚處理到接近凌晨1點。及時、高效地跟進與處理,讓師生、家長能安心在家,做好了疫情的預防工作。
3月份以來,陳紅燕校長分三次組織開展了全校教職工的線上政治學習,在遠程環(huán)境中形成了良好的心理合力。她為全體師生開展線上思政第一課《器以載道,“疫”思亦美》,從“學習之道”“自然之道”“安邦之道”三個方面給大家?guī)硭伎迹褐挥信c國家、社會、大自然的需求相適應,才會有美好的人生價值觀。這堂課被海珠區(qū)教育局選登,并被羊城晚報校園達人、廣州日報今日頭條的教育視頻推送。
(來源:廣州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