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寧
在某個晚會上,羅云熙翻唱了《大魚海棠》這首歌,其中有一句歌詞是:“原來你生來就屬于天際”,唱的正是羅云熙自己。他這只小小的紅鯉魚,從芭蕾行業(yè)轉到音樂行業(yè),從偶像變成演員,幾經轉軌,終于躍過了龍門,尋覓到了自己的天地。
2015年,因為《何以笙簫默》里的小何以琛,他小火了一把。但是真正火起來,是2018年扮演了《香蜜沉沉燼如霜》里的潤玉。潤玉是天帝的私生子,開始的他,只想做一個散仙。但是經歷了母親慘死等一系列不公平的事情后,他想成為天帝,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
人物前后的性格變化,反映在行為細節(jié)、神情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但是羅云熙抗住了。
前期的小魚仙倌,溫潤如玉,下面是一水的“好想嫁??!”遭遇了巨變后的潤玉,讓觀眾心疼,評論變成了 “虐心”“心疼潤玉,想給編劇寄刀片!”
要知道,這些戲劇都是跳著拍的。今天可能還在拍無欲無求的潤玉,下一場就要切換到腹黑心機的天帝,這樣很容易出戲。
為了保證自己每場戲都在狀態(tài),不互相影響,羅云熙用了一個笨方法。他把每場戲的內容、狀態(tài)、自己要注意的點,都記在了一個小本子上。在開拍前復習幾遍,就能很快進入狀態(tài)。
除此之外,還要在三十度的高溫里,穿著厚厚的戲服,奔騰跳躍,完成一場場打戲。
觀眾的反應永遠是衡量演技的最終標準。羅云熙做到了.觀眾跟著小魚仙倌的笑而笑.因他的哭而哭。
十年芭蕾,一朝改變
羅云熙學了十余年芭蕾,18歲考人了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畢業(yè)后,在澳門皇家芭蕾舞團工作。這時候,正好有個去北京做音樂的機會,為了這個機會,他放棄學了十余年的芭蕾,從頭開始,做音樂,做偶像。
羅云熙不是一時心血來潮,才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道。在大學的時候,他就有一個音樂夢想。他玩勁樂團, 自己編曲,因為曲子太過出色,還被官方收錄了。
在轉變自己賽道的機會還沒到來前,他選擇先默默努力,既不放棄自己的目標,又不浪費現(xiàn)在的時光。
用筆記復習法拍戲
出道兩年后,2012年,組合因為種種原因解散。羅云熙又一次,從音樂轉到了演戲的軌道。
因為過程,所以享受
有網(wǎng)友統(tǒng)計過羅云熙的技能,說“他是一個不管做什么都能做到極致的人?!?/p>
從一個優(yōu)秀的芭蕾舞者,變成一個優(yōu)秀的演員,和他的這股“做什么都要做到極致的”的特質是分不開的。
可貴的是,羅云熙的努力是因為享受踏實的過程感。
他在一個微訪談里說,比起結果來,自己是更看重過程的人。比如拍戲,最注意的是自己在戲里學到了什么,體驗到了什么。
所以他玩游戲,能編專業(yè)的曲子。做什么,最后都能精通什么,正是因為更在意過程。對他來說,每次改變賽道,都是挑戰(zhàn)和樂趣,而不是束縛。
不同的經歷也拓寬了他的人生,他深潛人生的過程里,細細體味各種況味。他把自己對生命的理解,傾注到了《大魚》這首歌里,所以才把這首歌演繹得如此深情動人。
很高興認識你,演員羅云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