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葉華
人類自孩童時起,便對望不到頂、看不到邊際、繁星點點的天空充滿了好奇與疑問。直到17世紀,意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才用望遠鏡,看到月球上的山川大地,木星自己的“月亮”,以及土星的土星環(huán)。隨著一代更比一代高倍、清晰的望遠鏡問世,人類將目光延伸至浩瀚的太空。到了19世紀,科學家發(fā)現(xiàn)想“看”得更多,已看得很遠很遠的光學望遠鏡不夠用了,于是“第三只眼”——紅外望遠鏡誕生了。
宇宙中的萬物散發(fā)著多種電磁波:y射線、X射線、紫外線、可見光、紅外線、微波、無線波、長波。我們的肉眼只能識別其中一種:可見光。其余電磁波(包括紅外線),我們是一律看不到的。
也就是說,我們只能看到發(fā)出可見光的那一小部分天體,對于許多發(fā)出紅外線的天體,我們是兩眼一抹黑的,盡管我們對滿天星斗百看不厭。想一睹天宮玉闕的精巧壯美,我們須使用
可見光只是電磁波譜中的一小段,分為七色:紅、橙、黃、綠、青、藍、紫紅外望遠鏡。為此,人類已將數(shù)個搭載紅外望遠鏡的衛(wèi)星(簡稱“紅外衛(wèi)星”)送人太空,它們拍回的照片刷新了我們對天體物質(zhì)的認識。
可是,把一顆搭載紅外望遠鏡的衛(wèi)星送入太空既工作量大,又耗時長,而且還須花費巨款。有沒有簡便的替代方法呢?能把紅外望遠鏡直接架設(shè)在高山上,就像山頂上天文臺里的光學望遠鏡那樣嗎?很遺憾,大氣中的水蒸氣吸收了來自太空的大部分紅外線,即便架設(shè)在高山頂上,紅外望遠鏡也很難獲得理想光源。
好在99%的水蒸氣聚積在大氣的最底層,即離地面約10公里的對流層。如果我們往上走,離開對流層,不就能甩掉水蒸氣的干擾,接收天空中的紅外光了嗎?正是如此,對流層往上是同溫層(距離地面10~50公里),同溫層里水蒸氣少,空氣干燥,紅外線特別強烈,是紅外望遠鏡發(fā)揮作用的廣闊舞臺。這就是說,必須把紅外望遠鏡架在云朵之上,這才有了把紅外望遠鏡放在飛機上的創(chuàng)舉——全球唯一一臺機載的紅外望遠鏡:同溫層紅外線天文臺。
“同溫層紅外線天文臺”是美國宇航局與德國航空太空中心正在開展的科研合作項目。它的吸睛之處是機身上有一個黑乎乎的大洞:洞里就是紅外望遠鏡。簡單地說,這個天文臺就是“一架飛機+一臺紅外望遠鏡”。
這個飛行的天文臺的“心臟”——紅外望遠鏡由德國航空太空中心提供。它重19噸,反射望遠鏡直徑2.5米。它的球面軸承、減震器等確保了紅外望遠鏡不會因隨飛機顛簸而震動,可以獲得穩(wěn)定的數(shù)據(jù)和清晰的照片。
美國宇航局購買了這架可載客232人的波音客機,對飛機的里里外外進行了大改造。他們用隔板將機艙分隔為頭、尾兩部分。機尾部分用于安放紅外望遠鏡,機身左后側(cè)切割出一個大洞,洞口長約4米,寬約6米(洞口可以開關(guān)),紅外望遠鏡就是通過這個洞“觀看”宇宙。機頭部分用作科學家的工作區(qū),原客機內(nèi)的座椅被拆除,換上工作臺、科學儀器……
從1997年至2010年,美國宇航局花了13年才將這架波音客機翻修改造成今日的移動天文臺。2010年底,同溫層紅外線天文臺正式啟航,為人類探索紅外線的世界開路架橋。
因為白天無法收集紅外光,同溫層紅外線天文臺只能在夜間工作,每周“上班”3~4次,每次飛行約10小時:晚上8點起飛,次日清晨6點降落機場。飛翔在距離地面13公里的高空(稍高于普通民航客機),它把99%的水蒸氣拋在腳下。紅外望遠鏡的洞口打開,攬收來自太空的紅外線。機上約20名科學家(工作人員)緊張地工作著:有的校準望遠鏡,有的查看實時數(shù)據(jù),有的協(xié)調(diào)科學家與機長的需求……
這個機載的紅外望遠鏡探索內(nèi)容包括:恒星的誕生與死亡;新星系的形成;太空中的各種分子;太陽系的行星、彗星、小行星;星云與星系;各天體的磁場;星系中心的黑洞等。
見識一下它為我們揭示的宇宙奧秘吧。2019年4月,同溫層紅外線天文臺發(fā)現(xiàn)了氫化氦??茖W家認為,氫化氦是宇宙大爆炸后形成的第一種分子。有了它,才通過化學反應(yīng)產(chǎn)生了第二、第三、第四種……分子,再經(jīng)過上百億年的演化,形成了我們今天所見的恒星、行星、星系等五光十色的太空世界。但經(jīng)過數(shù)十年的探測,科學家一直沒找到氫化氦。終于在2019年,同溫層紅外線天文臺不負眾望,在NGC7027行星狀星云中發(fā)現(xiàn)了它,證實了宇宙發(fā)展的階段史。
飛行的紅外望遠鏡能追蹤觀測天體物質(zhì)。它曾奮力追趕冥王星、海衛(wèi)一(海王星的衛(wèi)星)落在地球上的影子,并在追上的短短兩三秒內(nèi),收集其大氣的密度、成分等信息。
同溫層紅外線天文臺探索太空至今有9年了,取得了豐碩成果。它還有一個勝過紅外衛(wèi)星的優(yōu)勢:能夠緊跟最新科技成果,及時更換先進的科學儀器,而衛(wèi)星升空后就無法改動了。
同溫層紅外線天文臺為人類收集紅外線,破解紅外線,追尋更遙遠、更微弱、更易逝的紅外線——它將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帶上了一個新的高度。
(編輯 文 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