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簡單理解,就是宋代流行音樂的歌詞,但它的來源,是隋唐。
隋煬帝一心想成為音樂家,他推崇通俗音樂,不僅在宴席上創(chuàng)作曲子,與大臣們填詞娛樂,還把音樂作為外交手段,用大型音樂宴會展示大隋豐富的文娛活動。
到了唐朝,這個傳統(tǒng)得以保持。唐朝還成立了教坊,即宮廷中掌管俗樂的樂舞機構,很多我們熟悉的詞牌,比如“漁歌子”“菩薩蠻”“臨江仙”等,就是出自唐教坊的曲子。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高產(chǎn)且高質的中央歌舞團。
唐太宗時, “燕樂”盛行,它是在宴會上演奏的音樂,一首曲子兩分鐘左右,正是宋詞的前身。而酷愛音樂的唐玄宗,設了教坊五處、梨園三個,用于音樂表演和培養(yǎng)音樂人才。
官方玩音樂,民間也跟著玩,燕樂很快成為流行歌曲,在民間火了。
到宋代,詞更是與音樂相輔相成。詞人填詞時也非常重視審音,所以填好的詞直接就能唱。至此,真正的宋詞終于出現(xiàn),大師級填詞人物也摩拳擦掌,時刻準備著寫下他們傳遍全國乃至流傳千年的佳作。
豪放派
以蘇軾、辛棄疾、陸游等為代表,蘇軾、辛棄疾并稱“蘇辛”。
第一個用“豪放”評詞的是蘇軾,他以一曲“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沖擊詞壇,成為豪放派先驅和代表,他也被后人稱為“豪放派鼻祖”。
豪放派詞視野廣闊,氣象恢弘,崇尚直率,它不僅可以寫花前月下,還能將軍情、國事這類重大題材也納入其中, “無言不可入,無事不可入”,豪放詞能像詩文一樣反映生活。
名句欣賞: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念奴嬌·赤壁懷古》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
——《江城子·密州出獵》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名句欣賞: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賀新郎(甚矣吾衰矣)》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青玉案·元夕》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
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名句欣賞: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抖棺x書示子聿》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詠梅》
婉約派
以李清照、秦觀、柳永、周邦彥等為代表。
婉約是宛轉含蓄的意思,婉約詞的內容側重兒女風情,多寫男女戀情、惜春賞花、離愁別緒等,語言圓潤,含蓄蘊藉,聲調和諧,讀來清麗柔婉。婉約詞風在五代就已經(jīng)形成,在詞壇的影響長遠深刻,人們心目中也形成了婉約是正宗的觀念。
名句欣賞: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聲聲慢(尋尋覓覓)》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名句欣賞: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
——《雨霖鈴(寒蟬凄切)》
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
——《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名句欣賞: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鵲橋仙(纖云弄巧)》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
——《踏莎行·郴州旅舍》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
——《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
名句欣賞:
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蘭陵王·柳》
并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手破新橙。
——《少年游(并刀如水)》
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蘇幕遮(燎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