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松,王芳,韋炎冶,黎小梅,陸穎,唐燦美,楊立芳*
1(桂林理工大學南寧分校,廣西 南寧,532100) 2(廣西民族大學 海洋與生物技術學院,廣西多糖材料與改性重點實驗室,廣西 南寧,530006) 3(廣西民族大學 化學化工學院, 廣西林產(chǎn)化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廣西 南寧,530008)
茶葉微生物發(fā)酵是以茶葉為基質,接種特定微生物進行共培養(yǎng),通過它們的代謝等作用使茶葉發(fā)生生理生化變化。經(jīng)過微生物發(fā)酵后的茶葉增加了許多微生物代謝活性物質,使有效成分種類增加,品質得到很大的改善。因此,近年來“茶+食用菌”的探索一直受研究者的青睞[1]。茶葉中富含茶多酚、咖啡堿、兒茶素等多種活性物質[2-3],在藥理上具有降血壓、降血糖、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抗菌消炎、利尿止痢等作用,同時其還具有抗氧化、抗衰老、助消化、緩解疲勞等保健功效[4-7]。白參菌是一種食藥兼用的珍稀菇菌,其多糖具有抗癌作用,可治療小兒腹瀉、頭暈、偏頭痛等疾病,在白參菌的發(fā)酵液中含有豐富的鷹眼物質,具體包括氨基酸、多肽、蛋白質、單糖、多糖、有機酸、酚類化合物和油脂等多種活性化學成分。以茶為基質,接種白參菌進行固體發(fā)酵[8-9],加工具有茶和白參菌雙重功效的新型功能菌茶,可提高茶葉中活性成分的含量,產(chǎn)生對人體健康更有益的次生代謝產(chǎn)物,并可提升茶葉的綜合利用率。因此,對于白參菌發(fā)酵茶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茶葉經(jīng)過發(fā)酵后其活性物質種類和含量會在一定程度上發(fā)生變化[10-11]。目前茶葉中活性成分的檢測通常包括化學分析方法[12]、高效液相色譜法[13-16]、氣相色譜法[17]、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18-19]、紅外光譜法[20]、紫外可見光譜法[21-22]等。但化學分析方法準確度不夠高,光學分析法很難得到茶中茶多酚類單體活性成分的含量,電化學分析方法同樣只能確定茶多酚的總量,而高效液相色譜分析法可同時測定出復雜樣品中多種成分的含量,具有操作簡單、快速、準確的優(yōu)點。本研究通過建立高效液相色譜(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檢測方法,同時對茶葉發(fā)酵前后6種活性成分進行比較研究,為進一步探討功能菌茶的品質研究提供重要依據(jù),為茶產(chǎn)業(yè)的深加工提供新途徑。
咖啡堿(純度≥ 98%),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可可堿(純度100%),上海源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表兒茶素、表沒食子兒茶素、表兒茶素沒食子酸酯(純度≥ 98%),上海安譜科學儀器有限公司;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純度≥ 98%),上海詩丹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乙腈、甲醇(色譜純),F(xiàn)isher Scientific;85%H3PO4,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1260型高效液相色譜儀(配有DAD 檢測器),美國Agilent公司;RV8旋轉蒸發(fā)儀,上海人和科學儀器有限公司;ZHJH-1109B超凈工作臺,蘇凈集團安泰公司;HPS-160生化培養(yǎng)箱,哈爾濱東明醫(yī)療儀器廠;DHG-9146A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上海精密實驗設備有限公司;G154D高壓滅菌鍋,致微(廈門)儀器有限公司;BS110S電子天平,北京賽多利斯儀器有限公司。
1.3.1 HPLC 條件
色譜柱,wondaSil C18柱(4.6 mm×250 mm,5 μm),流動相乙腈(A)和0.2%磷酸溶液(B),梯度洗脫(見表1),流速,1 mL/min,柱溫30 ℃,進樣量,20 μL,檢測波長 280 nm。
表1 梯度洗脫流動相比例 單位:%Table 1 The gradient elution program
1.3.2 白參菌種的活化
將經(jīng)過高壓蒸汽滅菌的馬鈴薯PDA 培養(yǎng)基于超凈工作臺中倒入平板中,挑取白參菌絲接種在凝固的PDA培養(yǎng)基平板上,置于31 ℃生化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等菌絲體長滿平板時,于4 ℃冰箱保存?zhèn)溆谩L羧』罨木z逐步接種于葡萄糖含量不斷降低的茶葉水培養(yǎng)基上,至菌絲接種在無糖茶水培養(yǎng)基上能夠快速生長,鋪滿平板,再以茶葉作為培養(yǎng)基質,繼續(xù)培養(yǎng)菌種,逐步降低培養(yǎng)基中的葡萄糖含量,直至菌種可在無糖茶葉培養(yǎng)基上能夠快速生長,將馴化好的菌種保存于4 ℃。
1.3.3 白參菌發(fā)酵茶的制備
取馴化好的白參菌菌種接種于濕度為75%的40 g綠茶培養(yǎng)基中,封口后充分搖晃置于室溫下培養(yǎng)。待菌絲長滿平板時,持續(xù)培養(yǎng)4~6 d。然后,將培養(yǎng)基里長滿菌絲后的發(fā)酵茶葉置于烘箱中,在65 ℃下烘干至恒重,密封干燥,得白參菌發(fā)酵茶。
1.3.4 樣品前處理
綠茶處理:稱量10.0 g綠茶,加100 mL蒸餾水浸提1 h,過濾浸提液,將濾液旋轉蒸發(fā)濃縮至膏狀,用蒸餾水溶解浸膏轉移至25 mL容量瓶中定容,得綠茶提取液。移取綠茶提取液1 mL于25 mL容量瓶定容,得待測綠茶提取液,4 ℃保存?zhèn)溆谩?/p>
菌茶處理:菌茶的處理與上述綠茶處理方式一致。
1.3.5 標準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可可堿10.0 mg、表沒食子兒茶素5.0 mg、咖啡堿50.0 mg、表兒茶素5.0 mg、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5.0 mg、表兒茶素沒食子酸酯10.0 mg于25 mL棕色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25 mL,配制成標準品的混合溶液。逐級稀釋,用甲醇定容,得混合標準品質量濃度為可可堿(12.5~400 μg/mL),表沒食子兒茶素(6.25~200 μg/mL),咖啡堿(62.5~2 000 μg/μL),表兒茶素(6.25~200 μg/mL),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6.25~200 μg/mL),表兒茶素沒食子酸酯(12.5~400 μg/mL)。4 ℃保存?zhèn)溆谩?/p>
圖1為6種混合標準品樣品色譜圖,標準品可可堿、表沒食子兒茶素、咖啡堿、表兒茶素、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表兒茶素沒食子酸酯; 6種成分的出峰時間為10.62、16.14、17.61、22.16、24.33、32.28 min。由圖1可知,各標準品在35 min內(nèi)均完全分離,各成分分離度高、峰型好。表明該方法適合于同時對茶葉中可可堿、表沒食子兒茶素、咖啡堿、表兒茶素、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表兒茶素沒食子酸酯的分離檢測。
1-可可堿;2-表沒食子兒茶素;3-咖啡堿;4-表兒茶素;5-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6-表兒茶素沒食子酸酯圖1 六種混合對照品的HPLC色譜圖Fig.1 HPLC chromatogram of 6 mixed reference substances
分別取“1.3.5”項下不同濃度的混合標準溶液1 mL,經(jīng)0.45 μm微孔濾頭過濾,按照“1.3.1”項下色譜條件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中,重復進樣5次,記錄色譜峰面積。以峰面積S對濃度C作圖,繪制標準曲線并進行回歸計算,具體結果見表2。測定儀器信噪比(S/N),當標準溶液稀釋至信噪比3
表2 六種不同濃度混合標準品的線性關系、檢出限和定量限Table 2 The linear relativity,LOD and LOQ of six mixed standard substances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分別吸取“1.3.4”項中綠茶和發(fā)酵菌茶提取液各5份,經(jīng)0.45 μm微孔水系濾頭過濾,按照 “1.3.1”項下色譜條件進行測定,記錄色譜圖峰面積,帶入“2.2”項下線性方程并計算。綠茶樣品中6種活性成分(可可堿、表沒食子兒茶素、咖啡堿、表兒茶素、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表兒茶素沒食子酸酯)的RSD依次為2.92%、5.13%、3.05%、4.03%、2.47%、4.54%。發(fā)酵菌茶樣品中6種活性成分的RSD依次為3.29%、2.61%、3.13%、5.19%、2.78%、4.17%,表明該方法重復性良好。
分別吸取“1.3.4”項中同一綠茶和發(fā)酵菌茶提取液,經(jīng)0.45 μm微孔水系濾頭過濾,按照“1.3.1”項下色譜條件分別在0、 3、 6、 9、 12、 15 h進行測定,記錄色譜峰面積,計算綠茶樣品中6種活性成分(可可堿、表沒食子兒茶素、咖啡堿、表兒茶素、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表兒茶素沒食子酸酯)的RSD依次為0.25%、1.07%、0.04%、0.24%、1.04%、1.14%。發(fā)酵菌茶樣品中6種活性成分的RSD依次為0.46%、4.37%、0.30%、5.19%、1.75%、0.43%。結果表明,綠茶和發(fā)酵菌茶提取液在15 h內(nèi)穩(wěn)定。
分別稱取綠茶和發(fā)酵菌茶各3份,每份10.0 g,精密稱定,分別加入加標水平為20、 40、 80 μg/g 3個濃度水平的混合標準品溶液,按照1.3.4項樣品前處理步驟對加標綠茶和發(fā)酵茶樣品進行處理,得加標綠茶和發(fā)酵菌茶提取液進行加標回收率實驗,結果如表3和表4所示,綠茶提取液中可可堿、表沒食子兒茶素、咖啡堿、表兒茶素、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表兒茶素沒食子酸酯的加標回收率均≥95.06%,6種有效成分回收率RSD均≤0.86%;發(fā)酵菌茶提取液中上述6種有效成分加標回收率分別≥85.06%,6種有效成分回收率RSD均≤4.23%。
表3 綠茶加標回收試驗結果(n=6)Table 3 Results of recovery tests of green tea
表4 白參菌茶加標回收試驗結果(n=6)Table 4 Results of recovery testsof Schizophyllum communeh fermented tea
分別稱取綠茶和發(fā)酵菌茶各5份,每份10.0 g,精密稱定,按照“1.3.4”項的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分別吸取按照“1.3.1”項色譜條件進行測定各供試品溶液中6種有效成分含量,比較發(fā)酵前后各有效成分含量的變化,結果如圖2所示,綠茶與白參菌共發(fā)酵后,茶葉中可可堿和咖啡堿的含量幾乎沒有變化,但表沒食子兒茶素含量降低了0.46%,表兒茶素含量降低了1.82%,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含量降低了2.81%,表兒茶素沒食子酸酯含量降低了2.78%,RSD值為0.08%~3.39%。性狀上,綠茶提取液顏色較淺,而發(fā)酵后提取液顏色較深,呈棕黃色,苦澀感降低,口感更佳。
1-可可堿;2-表沒食子兒茶素;3- 咖啡堿;4-表兒茶素;5-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6-表兒茶素沒食子酸酯圖2 高效液相色譜圖綠茶和白參菌茶Fig.2 HPLC chromatograms of green tea and Schizophyllum communeh fermented tea
本研究建立了同時檢測茶葉發(fā)酵前后6種活性成分含量變化的高效液相色譜方法。6種活性成分質量濃度在6.25~2 000 μg/mL下線性關系良好,相關系數(shù)R2在0.995 5~0.999 9,檢出限在0.312 5~1.870 μg/mL。本方法快速、準確、靈敏度高,能夠滿足茶葉中多種活性成分的定性、定量檢測需求。
對白參菌茶發(fā)酵前后的活性成分進行測定,結果表明,綠茶與白參菌共發(fā)酵后,茶葉中咖啡堿和可可堿含量幾乎沒有變化,表沒食子兒茶素、表兒茶素、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表兒茶素沒食子酸酯的含量均大幅下降,降低比例高達80 %以上,從而改善了粗茶的活性成分,提高茶湯口感,有利于促進兼?zhèn)洳枞~和藥食用真菌雙重效用的新型保健茶品的開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