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詠梅 亓波
【摘要】 目的:觀察心理護理干預對社區(qū)糖尿病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及血糖控制情況的影響。方法:納入2016年7月~2019年6月本社區(qū)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干預,對比兩組焦慮、抑郁評分,以及血糖水平。結果:護理后,兩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均較護理前降低,觀察組焦慮、抑郁評分降低幅度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均較護理前降低,觀察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降低幅度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社區(qū)糖尿病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可進一步控制血糖水平,并有效改善不良心理狀態(tài)。
【關鍵詞】 心理護理;糖尿病;焦慮抑郁情緒;血糖;影響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nd blood glucose control of community diabetic patients. Methods: 100 cases of diabetic patients in our communit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50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50 cases). Results: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blood sugar and anxiety and depression were improve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improvement of both indicators was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ata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community diabetic patients can further control blood glucose index, and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allevi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bad psychological emotions, which has important application significance.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nursing; diabete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blood sugar; influence
糖尿病的治療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實施長期的血糖控制與治療,伴隨著治療周期的延長,患者血糖控制情況可能受到多種因素的干擾,再加上機體代謝紊亂問題可能引發(fā)各種并發(fā)癥,這些都將成為糖尿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風險因素[1~2]。有專家經(jīng)大量研究實踐證明,對糖尿病患者采用心理護理干預可以幫助患者形成對疾病的科學認知,使其以正確、合理的態(tài)度面對疾病,這對患者健康的恢復具有很大的積極作用[3]。本研究旨在探討心理護理干預對社區(qū)糖尿病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及血糖控制情況的影響?,F(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納入2016年7月~2019年6月本社區(qū)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對照組男30例,女20例;最小年齡48歲,最大年齡79歲,平均年齡(65.3±2.2)歲;病程4~11年,平均病程(9.6±1.1)年。觀察組男28例,女22例;最小年齡49歲,最大年齡79歲,平均年齡(65.6±2.3)歲;病程4~13年,平均病程(9.8±1.5)年。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滿足糖尿病診斷標準,并已確診為糖尿病,知情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同時排除伴智力及精神狀態(tài)異常、重要臟器功能障礙、惡性腫瘤、嚴重感染以及血液系統(tǒng)疾病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主要內(nèi)容包括各項生理指標的監(jiān)測、健康宣教、飲食護理、運動指導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心理護理干預。(1)建立心理干預小組。由社區(qū)具有多年護理工作經(jīng)驗的專業(yè)護理人員與責任醫(yī)師共同建立心理護理干預小組,對患者進行心理狀態(tài)評估,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干預方案,并建立疾病信息檔案,展開定期電話隨訪與上門隨訪。(2)健康宣教。組織開展以糖尿病防治為主題的健康宣傳教育活動,內(nèi)容包括疾病的形成、發(fā)展、預防與治療等,幫助社區(qū)患者掌握自身疾病知識,增進患者對糖尿病的正確認知,使其明確有規(guī)律、科學地進行治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時指導其以正確、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疾病及治療。(3)飲食及運動護理。為患者制定科學、健康的飲食方案,通過飲食控制促進血糖指標的改善;為患者制定科學、合理的運動指導計劃,告知患者及家屬進行適當運動的重要意義,督促患者每天堅持運動。(4)強化心理疏導。注意引導患者正確對待與處理各種人際關系,防止其在生活中由于人際關系而產(chǎn)生焦慮不安的情緒;在進行日常護理工作的過程中注意認真聽取患者的心聲,了解患者心中的疑惑與訴求,為患者答疑解惑,并講解疾病治療的成功案例,幫助患者提高治療自信心,同時盡量滿足患者提出的合理訴求,提高患者護理依從性;密切觀察患者情緒變化,并給予積極的鼓勵與支持;在護理工作中還應引導家屬協(xié)助安排患者的日常生活,共同為患者營造一個相對舒適、輕松的治療環(huán)境,以緩解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改善預后。
1.3 觀察指標
分別以焦慮自評量表(SAS)與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兩組患者在護理前后焦慮、抑郁程度,分數(shù)越高表示焦慮、抑郁程度越重;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糖指標變化情況,包括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研究采用SPSS16.0專業(yè)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及計量資料分別用%與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行卡方檢驗與t檢驗。若P<0.05,則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 結果
2.1 兩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比較
護理后,兩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均較護理前降低,觀察組焦慮、抑郁評分降低幅度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血糖指標比較
護理后,兩組患者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均較護理前降低,觀察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降低幅度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相關文獻資料[4~5]表明,人的情緒主要受大腦邊緣系統(tǒng)的控制,大腦邊緣系統(tǒng)具有調(diào)節(jié)內(nèi)分泌和植物神經(jīng)功能,心理因素可通過大腦邊緣系統(tǒng)和植物神經(jīng)影響胰島素分泌,隨即人體的血糖指標明顯升高,而血糖指標的升高會進一步加重患者心理障礙問題,形成惡性循環(huán)。心理護理為近年來各地醫(yī)療機構所應用的一種新型護理方案,強調(diào)以患者為中心,尊重患者在護理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心理護理通過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制定全面且具有針對性的心理干預方案,分別從健康宣教、心理疏導等多方面開展綜合干預,可提高患者對護理行為的依從性,有利于舒緩緊張、抑郁等不良情緒,防止心理疾病產(chǎn)生。護理人員在護理工作中積極與患者溝通,傾聽患者的心聲,鼓勵患者將自身想法表達出來,安慰患者,盡量滿足患者的合理訴求,可減輕患者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幫助患者增強疾病治療的自信心,積極配合治療,控制血糖,促進康復。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兩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均較護理前降低,觀察組焦慮、抑郁評分降低幅度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均較護理前降低,觀察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降低幅度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相比傳統(tǒng)護理模式,針對社區(qū)糖尿病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能夠進一步控制血糖水平,改善不良心理狀態(tài),有利于改善預后,值得臨床應用與大范圍推廣。
參考文獻:
[1]錢莉.研究心理護理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焦慮和抑郁情緒的影響[J].首都食品與醫(yī)藥,2019,26(16):180.
[2]童文偉.分析心理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焦慮、抑郁負面情緒的改善價值[J].心理月刊,2018(2):7-8.
[3]張翠娥.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對糖尿病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療效[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3):97-98.
[4]李淑清.心理護理對社區(qū)糖尿病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及血糖控制的影響[J].實用糖尿病雜志,2017,13(6):42-43.
[5]崔舒.心理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20):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