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保羅
觀察政治人物的肢體語言,是理解全球政經趨勢一個很好的切入口。比如,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和印度總理莫迪。
2020年2月,特朗普訪問印度,在艾哈邁達巴德莫特拉體育館,10萬印度人集體歡迎特朗普,場面壯觀,一些印度人在現(xiàn)場痛哭流涕。
這是一種投桃報李。在此之前的2019年9月,莫迪訪問美國,特朗普陪同他來到休斯敦,同樣在盛大的體育館,5萬美國人民歡迎莫迪,其中很多是印裔美國人。
在冷戰(zhàn)之后,夸張的人山人海場面其實已經從外交領域消失很多年。但現(xiàn)在,它又重新出現(xiàn)了,而且在資本主義國家出現(xiàn),不知道是為什么?
不過,我認為最有意思的是,特朗普和莫迪總是有著親密的肢體接觸—手拉手。有人說,印度男人之間,為了表示友誼,經常手拉手一起逛街。但這個風俗尚無權威考證。
政治人物之間為了表示親密,有很多肢體語言,手拉手只是其中之一。歷史上,最出名的是可能是 “勃列日涅夫之吻”。
西方人親吻面頰是一種常見的問候,領導人之間也是如此。但前蘇聯(lián)領導人勃列日涅夫卻將 “吻面禮”進行了重大改良。在擁抱對方之后,除了親吻對方的臉頰,他還會向對方的嘴唇進行一次深深的親吻。
“勃列日涅夫之吻”主要在冷戰(zhàn)時的社會主義陣營流行。他當政時期,由于歐佩克成立等因素,產油國比較強勢,國際油價也保持在一個較高水平,這使得蘇聯(lián)的財政問題好轉。在這一時期(20世紀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蘇聯(lián)在美蘇爭霸中處于攻勢,核武器數(shù)量超過美國。
政治人物之間,沒有無緣無故的親吻、手拉手和熊抱。新的時代,正徐徐展開。
在外交場合,勃列日涅夫會主動給東歐社會主義陣營的國家領導人(主要是男人之間)一個“勃列日涅夫之吻”,這讓后者經常很尷尬,但也沒辦法。很多人認為,這種“禮儀”有些超過了必要限度。
由于領導人的成長環(huán)境、個人性格等,他們的行為風格一定有差異。但無論哪個陣營,作為大國領導人,必然有著專業(yè)的公關和形象團隊,“不合適”的吻,一定是希望主動表達某些信號。
比如,“勃列日涅夫之吻”就至少表達了兩個意思:一是社會主義陣營之間,大家親密無間;二是蘇聯(lián)作為“老大哥”,對同一陣營國家的某些事務,蘇聯(lián)有介入的主動權,就像那個你無法拒絕的吻一樣。換言之,吻,是一種權力符號。
“勃列日涅夫之吻”發(fā)生在一個博弈和動蕩的年代。不知道,撒切爾夫人這樣的資本主義鐵血式領導人,是否躲過了這個吻?
領導人之間,沒有無緣無故的肢體接觸。因為,他們心中很清楚,在攝像機面前不同尋常的親密,將在億萬觀眾的心中形成一種心理刻印,釋放某些他們希望表達的信號。
這種刻印是很有效的,因為支持者在很多時候只相信自己看到的東西,認為看見即合理。然后,他們將積極為剛才看到的東西,尋找合理性的解釋—美印關系將全面走向升華,這是歷史的必然趨勢,這代表著兩國人民的利益。于是,政客的目的達到了。
在“手拉手”外交之前,特朗普是“握手專家”,他用有力的握手,把對方拉扯得身體搖搖晃晃,這是向國際社會傳達一個信號:我控制你的身體,我是老大。
莫迪則是“熊抱專家”,他喜歡用力抱住發(fā)達國家領導人的肩膀和腰部,抱得死死的,好像不愿意停下來,有點女孩子抱住男朋友的既視感。他希望傳達的信號也很簡單:印度需要你,就像我現(xiàn)在一樣。
政治人物之間,沒有無緣無故的親吻、手拉手和熊抱。新的時代,正徐徐展開。